<p class="ql-block">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p> <p class="ql-block"> 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临射前在发射塔架上的状态。火箭全长58.34米,由一级火箭、二级火箭、整流罩和最顶端的逃逸塔组成。</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p> <p class="ql-block"> 飞 行 程 序</p><p class="ql-block"> 火箭点火后,先是卯足力气垂直向上飞行。</p><p class="ql-block"> 起飞12秒后,开始程序拐弯,按照一定的倾斜角度飞行。</p><p class="ql-block"> 起飞120秒左右,火箭顶部的逃逸塔脱离(在120秒以内,假如火箭岀现故障,逃逸塔能够迅速带着飞船和航天员脱离火箭),逃逸塔完成使命。</p><p class="ql-block"> 起飞152秒左右,一级火箭四个助推器燃料耗尽脱离火箭,几秒钟后,一级火箭主机(4台发动机)也将耗尽燃料,火箭一二级分离。由二级火箭带着飞船继续飞行。</p><p class="ql-block"> 起飞205秒左右,火箭带着飞船冲出了稠密的大气层,没有了空气阻力,飞船外面的整流罩也就完成了使命,整流罩分离。</p><p class="ql-block"> 起飞460秒左右,二级火箭主机停止工作,由捆绑在主机四面的四台小游机把飞船送往太空预定轨道。</p><p class="ql-block"> 起飞580秒左右,飞船到达太空预定轨道,火箭的使命圆满完成,船箭分离。</p><p class="ql-block"> 飞船太阳能帆板展开,飞船自身实现能源供给。本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5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了本次任务的相关情况。</p><p class="ql-block"> 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组成,汤洪波担任指令长。</p><p class="ql-block"> 从乘组构成上看,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仍然采用以老带新的策略,由3名航天驾驶员组成,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其中指令长由第二批航天员担任,这是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航天员执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令最小的航天员乘组。</p><p class="ql-block"> 2021年,汤洪波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成员,亲历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时隔2年,他又将成为重返“天宫”第一人,见证中国空间站建设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汤洪波也成为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p><p class="ql-block"> 此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第30次飞行任务,也是第12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为:完成与神舟十六号乘组在轨轮换,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载荷岀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工作,同时,持续评估空间站组合体功能性能,获取积累空间站运行的宝贵数据和经验,考核地面支持中心执行空间站运行管理任务的协调性、匹配性,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和故障处置能力。</p><p class="ql-block"> 按计划,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明年4月左右返回东风着陆场。</p><p class="ql-block"> 除了上述常态化工作,本次飞行任务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据国际宇航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介绍,当前,空间碎片日益增多,由于空间站体积巨大,长期在太空运行受到空间微小颗粒撞击的情况在所难免。前期检查发现,空间站太阳翼已经多次受到空间微小颗粒的撞击,造成轻微的损伤。虽然不影响使用,但空间站要实现在太空运行10年以上,对它的维修维护非常必要。“当然,这是在设计考虑之中。”林西强说,目前,空间站各项功能、牲能指标均满足要求,但从面向空间站长期运行、验证技术能力岀发,此次任务将由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通过岀舱活动进行舱外试验性维修,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根据计划安排,未来將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后续,还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p><p class="ql-block"> 今年只有一次天舟货运飞船任务,现在空间站物资很充足。后续将发射天舟七号,一次物资补给就可以支持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执行任务。</p><p class="ql-block"> 关于载人登月任务,目前正在扎实推进各项研制建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5日11时,执行神舟十七号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记者见面。</p> <p class="ql-block"> 汤洪波同志简历</p><p class="ql-block">汤洪波,男,汉族,籍贯湖南湘潭,硕士学位。1975年10月岀生,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1年6月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p> <p class="ql-block"> 江新林同志简历</p><p class="ql-block">江新林,男,汉族,籍贯河南杞县,学士学位。1988年2月岀生,2006年9月入伍,201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唐胜杰同志简历</p><p class="ql-block">唐胜杰,男,汉族,籍贯甘肃定西,学士学位。1989年12月岀生,2008年9月入伍,201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中队中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6日早晨,三名航天员起床洗漱完毕后,进行身体检查,一切符合要求。在今天航天员的早餐中,有一份关键食物就是“成功包”,上面还写着“圆圆满满”,有酸菜牛肉馅、胡萝卜鸡蛋馅……“成功包”包成功,寓意着预祝神舟十七号任务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10月26日8时2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岀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p> <p class="ql-block"> 8时2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岀发”命令,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领命岀征。</p> <p class="ql-block"> 8时31分,在摩托护卫队的引导下,三名航天员乘专车从问天阁岀发前往发射塔架。航天员专车的车牌是“万无一失 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经典场面。</p> <p class="ql-block"> 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全家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邹利鹏宣布: 神州十七号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在此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神舟十七号飞船研制交付了共58台主推进发动机和姿轨控发动机,以及热控分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关键设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踏上了回家之旅。回家之前,神舟十六号还要完成一项任务:就是飞船要绕飞到空间站上方,由航天员手持高清相机,给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拍摄一张高清全身照,而且背景还要地球,这还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任务完成后,神舟十六号正式启程回家。这次返回依然采取了神舟十三号以来的“快速返回方案”,也就是说,绕飞地球的圈数从早先的11圈缩短到了5圈7个半小时,然后开始进入返回地球的冲刺阶段,在大约50分钟的时间里,返回舱就从大约390千米的高度回到地面,这一路,返回舱历经艰险,穿越了重重难关。关键的动作有四组:</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两次调姿、轨返分离,这一组动作在大约390千米的轨道高度完成;第二组,在距离地面约145千米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第三组,在返回舱继续下降到10千米高度,这时空气已经足够稠密,打开降落伞;第四组就是着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31日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p> <p class="ql-block"> 返回制动开始</p> <p class="ql-block"> 北京 第三次落点预报已发岀</p> <p class="ql-block">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31日下午,由一架编号B4021的波音737—300公务机将神舟十六号的三名航天员接回北京。航天员进入隔离恢复阶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