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六的旅顺,阳光下有小雪花在飞舞。这是我第四次来旅顺,却是第一次登上白玉山。这样的季节少了游人,多了份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白玉山,腑瞰旅顺港,港口山形、大小舰艇扑入眼里,好一个天然出海口!天然良港却是中国近代屈辱史十分深重的地方。旅顺地处海洋性气候地,旅顺港是一座优良的不冻港,三面环海,近岸水深,扼渤海的咽喉,素有京津门户之称。旅顺军港属于世界五大天然军港之一。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有“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顺口临近黄海和渤海,见证了整个辽东半岛地区近代的历史,这里曾响起甲午中日战争的炮火,也弥漫过日俄战争的硝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顺港的战略地位在历史上就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李鸿章在此筹建北洋水师。这里地理位置极佳,四面群山环绕,地形险要,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天然良港,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激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玉山塔是一座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顶的建筑,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头形状。该塔始建于1907年6月,1909年11月竣工,建造目的是为了纪念日俄战争中日军的“亡灵”,以炫耀“战功”,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和对华殖民活动。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和陆军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的倡议下,殖民当局决定在白玉山顶修建“表忠塔”,以表彰在日俄战争中为天皇效忠的官兵,该塔是日军于旅顺口留下的侵华建筑之一,是见证日本侵略者殖民中国东北罪证的重要物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雅尔塔协定,旅顺港由俄国使用,也将"表忠塔"改名为"白玉山塔"。 1955年,毛主席出访苏联后,苏联将旅顺市归还给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白玉塔作为“日俄战争遗址和帝国主义侵华物证”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白玉山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人们展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白玉山南面延着环山小路漫步下山,道路两侧树木繁多,鸟儿吱吱喳喳,天上云儿在漫游,阳光时隐时现,雪花如小羽绒般在空中飘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甲午古炮就在白玉山南侧山路边,这是北洋水师1881年购自德国的克虏伯厂的炮台,整个炮身刻满了不同的字迹,这门210mm加农炮的经历传奇,它在甲午之战中未发挥任何作用。甲午之战清军战败,它成了日军的战利品,于1945年才回到中国人民之手,现在它成为中国人民不忘民族耻辱,牢记历史教训的一件重要物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拥有亚洲"第一水师"之称的北洋舰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并占有优越地理位置的旅顺港,却在日军的炮火中仅坚持了一天。被日军攻陷后的旅顺,清政府花重金从德国进口的七八十门战炮成了日军的军火弹药。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清政府的无能和日军的掠强豪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日军历时4天,血洗全城,残酷杀害中国民众2万多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屠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阵山风吹过,港口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似乎在默默吟唱着那曲如泣如诉的悲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下港口停泊了许多军舰,旅顺口己成为了中国海军的重要基地,也是北海舰队的一处训练基地。(军事基地不允许拍照,所以没有近距离的军舰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旅顺口不止是个景点,只有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才能感受历史承载的辛酸,才能感受到强国后的幸福弥足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