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的向东兄弟带给我父亲的,图片中我的父亲只有19岁,最右边的年轻人是父亲从小的玩伴,年龄和他相仿,却是我的同辈,照片摄于1955年。</p> <p class="ql-block"> 怀旧</p><p class="ql-block"> 人一旦上了岁数就容易怀旧,仿佛是没有谁能够逃脱这个自然现象的,我就是如此,而我年迈的父亲更是早就这样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是曾经当过兵的,一定是这个缘故,直到现在虽然已经是88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但是走起路来腰板始终笔挺。尽管个子不高,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大声的夸他几句,比如“爸,你哪像80多的老人啊,一看就像才过了60一样,走路那么有劲”,不用等到话音落下,他就会象个孩子似的再挺一下腰板,不仅如此还会立刻脚下生风般的加快行进的步伐,以至于我都要紧赶慢赶才能不被他落下很远。</p><p class="ql-block"> 2023年的冬天就要到了,这几天父亲常常和我念叨着要去滨州老家的祖坟去祭祖和给我已经故去的母亲送寒衣的事,我知道他一定是又想念故乡了。</p><p class="ql-block"> 三年的疫情让我们痛失了许许多多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的交融,特别是骨肉相连的家族亲人们之间的亲情也不得不暂时的隔离,无论是天灾亦或是什么别的原因吧,今天所有幸运逃脱了COVID-19魔爪地人们没有一个人在欢呼庆幸我们的幸运,我们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拾和延续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血脉相连的亲情。作为黄河血脉传承的一个分支,我也陪着故土难离的父亲又一次阔别很久之后踏上了祭祖访亲、缅怀先人的熟悉黄河故道。而今蓦然回首,又有谁能知道在这条路上,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悄然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父亲真的是岁数大了,从上车起就一直在给我絮叨老家和亲人们的故事。别看父亲已经88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脑子还特别好使不忘事,唯一能明显看出老态就是行动和思维的迟缓了。一路上告诉我说,你堂兄弟东东已经在家等候着了,到老家后所有的一切都听候东东的安排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东东是我父亲五弟的儿子,我父亲在家中排行老四,在他的家族中到底排第几我从来也没有问过。一般来讲过去农村实兴家大业大的原则,家里男丁兴旺的都是自己家排序,其他的基本上是家族堂兄弟们排序的。父亲的母亲一生中生了至少7个孩子,男孩至少是5个,可惜的是我从来就没有见过父辈们中的老大,而感情最深的也就是五叔和五婶这一家人了。</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在我3岁的时候,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我们举家迁离了老北镇的家,不曾想这一走就是几十年,以至于我至今回到家乡也不会说滨州方言,也不曾想到这一走至今,就是除了父亲健在之外其他父辈老人们的一生。而多年以来每每踏上回乡的道路除了延续血脉相连的亲情以外,更多的却是矗立于家乡的土地上缅怀亲人过程,同时也是对多年以来每当父亲怀旧心情溢出之时能够亲自陪在父亲身边,让老人能够身临其境得到释怀的一种最有效的亲情打开方式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老家的环境早已经城镇化改造了,但是老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上仍然生活在过去的年代,与时俱进的步伐和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或许是我从未见过父亲的父亲的缘故吧,每次在特定的日子来到祖坟祭祖,我只需要在母亲的坟前焚化带来的贡品。而父亲的责任却很多很多,这里不仅有父亲的父母的碑,也有父亲的祖父母的碑,还有父亲的许多个兄弟姐妹们的碑,其实每次来的时候,我早就注意到了在母亲的碑上同时已经刻上了父亲的名字,只不过健在的人名字涂成了红色以示和故人的区别罢了。</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我心里明白但却从来问不出口的是,我总感觉父亲这一辈人他们之间的感情以及它们对上一辈人的感情,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一代骨肉相连的兄弟姊妹们之间的感情,而我们的下一代们之间还会不会继续延续这种血脉相连的亲情呢?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亲人们之间却逐渐的高尚的独立了起来,这种抹杀中华民族亲情传承的外来文化习俗的入侵,就如同几十年前肯德基改变了我们现代人吃鸡的味道习惯一样,开心中透着些许凄凉,沉思中透着些许的无奈,保守中透着些许希望,享受中却又透着些许迷茫。</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目睹父亲在故去的几代长辈和同辈的碑前虔诚的跪拜焚香化纸,一遍遍呼唤亲人的时候,我都在想,此刻在父亲的心中放心不下的是已经作古的亲人们呢,还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努力幸福生活的同辈还有同样也是耄耋之年的几个晚辈,或者是充满着未来希望的小辈小小辈们呢?父亲告诉我说:儿子,其实我最在意的是我们祖祖辈辈这个家族的兴旺和传承,没有了亲情血脉的传承,希望也就没了......。</p><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之前父亲的几句话让我明白了,每一次回乡,其实年迈的父亲是在给我做言传身教的示范,这种默默的传承教育早已经沁入了我的精神之中,我也真正明白了很多年来父亲的怀旧之情的崇高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