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廉颇善饭</p><p class="ql-block"> 成语廉颇善饭比喻人要老当益壮,雄风不减当年。</p><p class="ql-block"> 战国末年,廉颇是赵国主要军事将领,征战数十年,破齐败燕,守卫长平,战功卓著,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p><p class="ql-block"> 他以作战勇猛谱写了他的人生传奇。曾参与五国联军伐齐,击破齐军,取阳晋,拜为上卿。他驻守长平抵御強大的秦军,用坚壁固守之策,使秦军劳而无功。后来赵王中秦国所施的反间计,以赵括取代廉颇,终遭惨败。不久,廉颇奉命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燕割五城请和。廉颇以战功被封为信平君,假相国,掌管赵国兵权。</p><p class="ql-block"> 赵悼襄王继位后,看到廉颇已老,便派年轻且有战功的乐乘接替廉颇为将,廉颇气愤地投奔魏国大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此时,赵国多次被秦军围困,乐乘感到力不从心,赵悼襄王便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p><p class="ql-block"> 赵王派使者前去探望和考察廉颇,看是否还能打仗作战。这一消息被廉颇的仇人郭开知道后,郭开便给使者很多金银钱币,贿赂他,让他回国后说廉颇的坏话。</p><p class="ql-block"> 使者见到廉颇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还披穿铠甲上马,跃马扬鞭。使者回国后,心想:不把看到的情况告诉赵王嘛,是欺君,查出后就有杀身之祸;如实汇报嘛,又对不起郭开。</p><p class="ql-block"> 使者晋见赵王。赵王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p class="ql-block"> 使者便添油加醋地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老善饭,一顿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但是他与我坐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赵王认为廉颇确实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骥伏枥</p><p class="ql-block"> 成语老骥伏枥是指衰老的骏马即使卧在马槽旁,心也向往着一日千里;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然保持着雄心壮志和从不服输的斗志与精神。</p><p class="ql-block"> 老骥伏枥出自于曹操北征乌恒凯旋途中所作的《龟虽寿》诗。</p><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曹操年轻时曾做过低级军官,在消灭董卓的势力和镇压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后来成为汉献帝的丞相。</p><p class="ql-block"> 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军阀,逐步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地区。在这些地区,他注意发展生产,限制土地兼并,为社会安定和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逐渐成为一代枭雄。</p><p class="ql-block"> 当时汉朝东北边境,活跃着一支奴隶制的少数民族武装——乌桓。曹操消灭袁绍后,袁绍的两个儿子就投奔到了那里,想借此机东山再起。此外,乌桓的首领也经常趁着中原混乱的机会侵扰汉朝。他们不仅掠夺大量的财物,而且抓走许多汉人去做奴隶。曹操为了彻底消灭乌恒和袁绍的残余势力,促使东北边境安定,便亲自统率大军征讨乌桓。</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曹操五十多岁,己经逐渐衰老了。曹操当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并没有因为年老体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种豪迈的气概面对自己要完成的事业,继续努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次激烈战斗,曹操终于打败了乌桓。他在带领大军凯旋的途中,登上高台,手持酒杯,剑指苍天,豪情满怀地吟唱了诗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把胸怀远大志在千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豪迈气概和奋斗精神表露无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