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见自己 · 家庭教育读书会2

Flower

<p class="ql-block">转眼间忙忙碌碌的一周过去了,我们迎来了第二期家庭教育线上读书会,共学,彼此赋能,“阅”读越智慧… </p> <p class="ql-block">本期共读内容“见世面并非有钱人的专属”,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育人先育己!不要让父母有限的眼界成为孩子的天花板,不会就学习,有问题就虚心请教,真的不丢人,活到老学到老,真正丢份的是过于自信,把上一辈根植、流传下来老的那一套,错误的育人方法继续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这才是最可怕的.....</p><p class="ql-block">这一次读书会又加入了新成员,注入了新的能量和思考,氛围也比上一次更松弛更活跃了,共读后大家都很积极的分享了这一周的学习和体会、也开始慢慢观察、看见孩子,理解孩子了....</p> <p class="ql-block">我想,说再多也没有家长学习后的觉醒,反思,行动来得有力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几位妈妈的真切体悟,感受他们一字一句里透露出来的成长和坚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艾熙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周五晚上19:00如约而至,118班数名妈妈齐聚腾讯云端,有的妈妈出差在外,排除一切干扰准时入接读书会,丝毫没有疲惫的面容。有的妈妈感冒咳嗽不止,坚持完成自己的朗读内容。有的妈妈排开其他重要的事务,就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读书会的片段。听过一位妈妈分享,被书中“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指向分离”一句触动到泪崩,我听着都泪眼了......这样的家长让我感动,也让我感恩。感动的是,任何一位家长都有一颗不容置疑的爱着孩子的心。感恩的是,我能有幸成为这群想要改变想要成长的家长之一,我们定能相伴相随越走越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隔着屏幕能做到的最浪漫的事不外乎无障碍沟通跟思维交汇,碰撞出绚丽多彩的火花。朗读的家长努力操着自己最标准的普通话,深情沉醉,似乎读出自己的青春,读出自己的童年。倾听的家长表面平静,内心激情澎湃,思索着书里让人感动让人深思的字段落。还有家长早已遨游在书本之外,反思着自己过往的样子还有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还可以更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读书最重要的莫过于心态了。“今天要读完多少页”“这啥也不会,不敢分享呀”“这都读了半本了,咋没什么感觉,没啥变化呀”“一个小时我都可以读半本了,在这儿这么多人,你一句我一句,挺浪费时间的”“有的家长普通话都不准,我听着都不习惯”“能坚持了下去吗”...若是如此等等心态,那可惜了,定不能收获这读书途中的风景了。因为不懂,因为孩子的一些问题我们面临挑战,因为父母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影响到婚姻跟家庭和谐,因为目前社会的青少年问题甚至成年时期问题大部分都源于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因为我们可能从来没有真正把怎么做父母的学习安排在我们的日程里,家庭教育促进法警示我们必须得学习怎么做父母了,不然我们可能会不知不觉在家庭教育中犯了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读书会在各方团队跟情怀人士的推动下应运而生。读书会解决不了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艰难问题,读书会暂不能给孩子带来高分,但读书会会帮助我们保持学习的习惯,养成读家庭教育书籍并反思、觉醒、改变的我们,一定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自己,进而在长期的过程中收获意外的惊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想要获得意外,也要有一颗耐心,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不输》,餐桌上严厉的刻板的规矩变成玩笑式的提醒,一家人的就餐心情是放松的,不再紧绷的;晚上孩子想要跟爸妈一起睡觉的偶尔的要求也被满足了,躺在床上可以玩笑,也可以引导;孩子回应父母“好的”的时候也多了些;孩子面容看起来更轻松些了;孩子还会不好意思地告诉你“我们班哪个女生喜欢哪个男生”,你也会很自然地跟孩子讨论这些问题;“作业还有多少没做?作业做完了吗?”的魔咒慢慢松了,偶尔给孩子的建议,孩子可能也听进去了......相信还会越来越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不输》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引导,不是具体方法。我们的孩子都各有特色,我们的责任是通过学习,把自己的孩子做为欣赏对象,一起成长,等待那个被需要的时候可以智慧又从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康镒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关于见世面这个问题,我原来也是很羡慕那种偶尔可以带孩子去其他城市旅游、去各种高档的场所、参加一些比较有格调的活动,当然有这个条件自然很好;那对于像我们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我想我们能给的就是人力的投入了,也就是高质量低成本的亲子陪伴,之前看到丰子恺先生说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很认同这个观点,除了努力给孩子好的硬件环境,我觉得更多的要有软性的支持;创造一些亲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一起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儿;可以坐公交车或者徒步去进行一次本地游,了解人文、生活百态、各行各业;让孩子有一个基础的认知、视觉经验和一手感受的积累;可以是在自家院子、小区楼下的亲子运动时间、去乡下去周边公园亲近大自然,一起观察一片叶子一棵树,进行一次亲子对话和讨论、一次漫无目的的行走、爬山,在家或者图书馆的亲子阅读、一起看一部电影,看展览,一起唱首歌、一起舞动、共创一幅画,说说各自的感受等...慢下来,关注人本身,做一些滋养人、滋养生活的美好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把自己放低,当成一个小朋友,以同学同行者的身份跟孩子相处,多一些这样的亲子时刻,我想它是比任何一周一次的周末兴趣班、一次走马观花的出行来得有用,来得有温度....当然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所处的环境,灵活的找到属于自己家的教育路径和见世面的方法,构建适合自己操作的版本,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共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辰萱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我觉得带孩子见世面,更多地就是看到世界的多种景象,不仅仅是旅游或者实现高级消费,可以是多阅读,多关注新闻,社会百态,并且能将这些见过的世面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有眼界和格局,有包容心,懂得接纳自己或者他人的不完美。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活得通透,既会享受阳光,又能扛得住风雨,遇见什么样的事情,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从容沉着地对待,坦荡处理。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可以在看过世界、见过众生后,眼界开阔,心胸宽广,活得自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一言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孩子的教育不单单是在学校里学好文化知识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对家长来说,孩子的培育工作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当孩子有学习能力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把握好时机让孩子见见世面,当然这可以力所能及地带孩子到各地旅游,体验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也可以是在各类书本上阅读大量的知识开拓眼界,只要家长有心带孩子开拓眼界,方法有很多。但真正见世面不仅仅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更应该是一种眼界,更是一种心境。懂得尊重别人,包容别人,保护别人,隐藏起自我的“优越感”,善良地对待他人,这才应该是一个人真正见过世面的样子。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我们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第一次参加班级的家庭教育读书会,很荣幸能跟几位优秀的家长在一起读书、谈感想、说感悟。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孩子的教育中,每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希望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大家都能多陪伴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关注孩子成长,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希望118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里,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世界抱有好奇心、对他人抱有同理心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里,我想我们读的不是书,而是读自己,一个好的家长胜过所有的老师,让我们携手一起,用心、用眼睛、用双手,把生命的这层底色上好!期待我们下一次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泉州师范学院二附小·118班</span></p>

孩子

读书会

家长

家庭教育

我们

妈妈

见世面

亲子

自己

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