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期间,女儿女婿安排到云南休假游览,写了几篇掠影游记,发表在微博、美篇、抖音、微信等各个平台上。</p> <p class="ql-block">但是最为感同身受的是关于顾彼得和他以数年亲身经历写成的《被遗忘的王国》,由此激活了我绵延不绝的诸多回忆、感受……</p> <p class="ql-block">顾彼得1901年生于一个莫斯科贵族家庭,父亲是知识分子出身,而母亲则生于商人世家。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逝,母亲也一直没有再婚,但是给了他良好的早期教育。母亲的家族世代与亚洲有生意往来,受家族的影响,他从小就对神秘的东方充满了兴趣和幻想。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他随母亲流落到中国上海,开始了他命中注定的飘泊。1924年,母亲去世,顾彼得孤身一人在上海谋生。他做过公司会计、导游等工作。天资聪明的他会讲俄语、英语、法语,很快也熟悉了汉语。他时常到苏杭的寺院寻求心灵的寄托,对中国的道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他受雇于国际援华组织“中国工业合作社”,先后到康定、重庆、昆明、保山、腾冲等地工作。1939年至1940年间,他游历了四川康巴藏区和凉山彝区,并在凉山彝区认识了带有传奇色彩的彝族土司岭光电。根据这段经历,他写下了《彝族首领》一书。最后在1941年他来到了丽江,一住就住到1949年。在丽江的九年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正是这段经历促使他写了《被遗忘的王国一书》,而这本书也是了解丽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丽江古城的几天我们和顾彼得故居比邻而居,几次从门前路过,很是好奇,女儿也是文史传记类电视片编导,和父亲是息息相通的,沉下心来陪伴徜徉其中良久……,故居的每个物件,特别是英文打字机引发了我浮想联翩,这是我上世纪八十年直至九十年代初作国际贸易项目的书写工具,如今都成为“古董”……</p>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随手发了上述图文的浓缩篇,宋庆龄基金会故居的一位知己把其中这幅照片编辑为“被遗忘的国王”,不知是调侃还是恭维……</p> <p class="ql-block">还是春节期间,久别三十多年重逢的原青岛团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原《青岛团讯》主编周晓方老兄为我撰写了专访《“民间外交家”王振群速写》发表在青岛《财经日报》上,各类自媒体转发后点击量近百万……</p>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源于我们久别重逢的那次小聚,有岛城自学成才而著称的王战烈律师,还有从英国学成归来、在某央企茁壮成长的后起之秀孙环宇,大家志趣相投,相谈甚欢,我组个“以文会友”的群……</p> <p class="ql-block">近期再次相聚我们谈及彼此的往昔暨成长历程,起伏跌宕,荣辱沉浮,包括我们各自最早接触学习使用的各式各样的文字输出编辑,包括中英文机械打字机后来的电动打字机,再到电脑暨各类软件……</p><p class="ql-block">各自在自己岗位艰辛书写着新篇章,敬请期待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