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 晴</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是我们甘青欢乐之旅的第17天,早餐后从张掖出发(上连霍G30高速)前往武威,要穿行整个河西走廊东段,放眼车窗外,烽火台,古长城,延绵不断,陡峭高大的祁连山直插云霄,在祁连山的庇护下,形成了河西走廊的荒漠绿洲景象,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沿途景色很独特。上午11点多,我们的车辆驶入了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都城——武威市。</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是个“凉”快的城市——曾为“五凉”之都。历史上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以及后来隋末建立的大凉国,都在武威建立过国都。那时候的武威就叫做凉州。</b></p> <p class="ql-block"><b> 凉州城名字的最早出现,可能要追溯到公元前100多年前的汉代。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赶走匈奴。汉武帝设置了河西四郡。定主治地为武威。后改为凉州刺史部。管辖着大概为今天甘肃、青海和宁夏三大省区的区域范围。</b></p> <p class="ql-block"><b> 开通丝绸之路后,因为连接中原与西域使其成为关键纽带和重要通道。凉州以此便成为河西地区的军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可见,凉州并不凉,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开放热闹的大都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雷台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雷台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武威市城北一公里处。这里古树参天,湖沟纵横,绿树掩映中一座气势巍峨的宏伟古建筑群屹立在高约十米的夯土台上,占地一万多平方米,这就是扬名海内外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山土地。 雷台也称雷台观,因台上有明天顺年间重修的雷祖观得名,是古代祭雷神的地方,为河西道教胜地。建筑有山门、二平门、雷祖殿、三星斗姆殿、东西廊房、东华阁、西华阁等,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9年,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明代大型砖式墓。出土马俑胸前有铭文“守张掖长张君”,墓内出土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共二百多件。其中一匹三足腾空、右后足踏飞鸟的“铜奔马”,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古代艺术之冠”, “世界文化顶峰”,于1984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堪称“天下第一马”。</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精品旅游景区,1983年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馬踏飞燕</b></p><p class="ql-block"><b> 1969年9月在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中国旅游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1969年9月,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99件铸造精致的铜车马仪仗俑。这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多、阵容和气势最雄伟的汉代铜车马仪仗队。全套车、马、俑排列组合的武装出行队列,其场面之壮观,气势之宏伟,为考古发掘中所罕见,被今人誉为“地下千年雄师”。车、马、俑以其雄厚独特的造型风格、完美精湛的制作技术和隽永的艺术魅力蜚声中外,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堪称"世界之最"的整体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队列</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俑,主车舆车通长36厘米,马高40厘米,奴婢俑高19.5-24厘米。铜车马出行仪仗,由39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主骑马体形最大,昂首作嘶鸣状,排在队形最中间的当为墓主人乘骑。从骑马侧首昂视,一足提起,作奔腾欲驰状。另一匹左前足提起,头向左侧。四骑前后并列,当为主人下属官吏的从骑。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b></p> <p class="ql-block"><b> 斧车上装有大斧,开在最前面作前导。4辆轺车均有华盖,中间的一辆华盖最大,当为墓主人所乘的“安车”;其余3辆应为下属高级官员所乘的“属车”。许多铜器上刻有“张氏奴”等文字。在轺车后面是三组不同职位的军官及其夫人的乘骑车马。最后是3辆大车和1辆牛车,当为载粮辎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铜車馬仪仗俑队列</b></p> <p class="ql-block"><b> 铜车马仪仗队的俑、车、马均用范模铸造,先分铸不同部位,然后焊接或铆连,设计内容繁多,铸造结构复杂,雕塑技术水平极高。几十匹铜马,造型优美,形态多样,有矫健刚毅的骑马,也有肥壮彪悍的驾车马,还有飞奔绝尘的千里马。有的昂首前进,有的跳跃腾起,有的拉套驾辕,形成了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宏大场面。</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雷台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现在所说的雷台是一座长方形土台,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高8.5米,为前凉(301~375)国王张茂所筑,称灵钧台。</b></p> <p class="ql-block"><b> 台上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周围古树参天,湖波荡漾,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b></p> <p class="ql-block"><b> 明天顺年间(1457~1465)在土台上修筑了供奉道教尊神雷祖的雷祖殿后,这里才称为雷台,雷祖观在清初毁于战火,一度重修,1927年的武威大地震再次遭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雷台汉墓</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汉墓,位于雷台之下。1969年“深挖洞”年代,当地农民在雷台侧面开挖防空洞时发现了古墓,经专家鉴定是东汉晚期的砖石墓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远望雷台就是个方形土台</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汉墓有1号墓和2号墓,墓道东西走向,均在雷台之下,两墓相距50米左右且平行,入口贴地平。墓道较宽敞,进入主墓室的拱门需弯腰而进。</b></p> <p class="ql-block"><b> 据推测,雷台是为保护汉墓而修建。整个墓室建在地面之上,然后封土覆盖为夯土高台,可防水保持墓室干燥。此墓曾被盗掘,但依然出土了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古钱币近3万枚,铜车马仪仗俑99件,包括号称“天下第一马”的“铜奔马”。雷台汉墓至今发现有1号汉墓和2号汉墓两座墓葬,是河西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东汉墓葬。</b></p> <p class="ql-block"><b> 汉墓内铜车马仪仗俑</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汉墓后室</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古井,位于1号墓进口处不远的墓道右壁附近,经过考证井砖同样来自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由于它被传作钱币放大而更加神秘,这口井贯穿整个夯土层出口于雷台上面,与古墓的墓道紧邻,古井由中心出水,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逐渐干涸。</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2号汉墓墓道</b></p> <p class="ql-block"><b> 墓室顶端呈拱形,由砖块整齐堆砌而成,墓室面积65平方米。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雷台汉文化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b> 从远古走来,铜奔马已成为了武威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符号。它,体形矫健,神势若飞,三足腾空,一足踏燕,似天马行空,精美绝伦;似神驹回眸,仪态万千。</b></p> <p class="ql-block"><b>雷台汉文化陈列馆门左侧外墙上石雕</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汉文化陈列馆门右侧外墙上石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铜奔馬</b></p> <p class="ql-block"><b> 汉墓内出土的古钱币</b></p> <p class="ql-block"><b> 在这里,你亦可感悟西凉乐舞的美妙,探寻栩栩如生的唐代诗人王翰、王之涣等人的身影;还可以领略霍去病大战匈奴收复河西的盛况,在光影变幻中真切感受“凉州大马 横行天下”的奔放和豪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凉州词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b> 雷台景区的西南隅有一展馆,曰“凉州词陈列展馆”,这个展馆倘若不细心,容易遗漏掉。幸亏我们的車停在展馆旁的停车场,才得以继续参观。至于陈列馆,几乎全是为文化人配置的,学诗词写诗词的网友能够有所收获。</b></p> <p class="ql-block"><b> 古代的凉州,曾被称为歌舞之乡。从晋末到盛唐,《西凉乐》、《霓裳羽衣曲》等风靡朝野,天下闻名。“凉州词话”上承屈原的浪漫之风,下启苏轼、辛弃疾的豪放之气。从张骞通西域始,西域乐器、舞蹈经凉州传入中原。后经盛唐进一步传唱和研究,《凉州词》开始流行天下。唐代及其后来的许多诗人都喜欢《凉州词》这个曲调,并为它填写新词,流传至今。</b></p> <p class="ql-block"><b> 馆内收集了上百首有关凉州的诗词,可以说是探索凉州词起源发展、了解五凉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艺术高度和文化影响的最佳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馆内所设的诗词讲堂,生动、深入地讲解了凉州词的蕴意与文化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凉州大马 横行天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凉州词陈列馆正是立足于《凉州词》的发展渊源,以武威的历史文化背景,围绕盛唐时期《凉州词》的繁荣过程,以史讲词,以词说史,词史互映,采取单元、组、展品三个层级的叙事方法展示《凉州词》的艺术魅力和发展脉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武威文庙</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后经明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的重修扩建,逐成一组布局完善的建筑群,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全国三大孔庙之一,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b></p> <p class="ql-block"><b> 1996年武威文庙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文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文庙,也称圣庙、孔庙,西北第一大孔庙,是为祭祀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修建的庙宇。武威文庙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文庙整个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壮,明清之际被誉为“西北学宫之冠",是凉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圣地,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历史上的孔庙有两千多所,分为孔氏家庙、国庙、学庙三种类型,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文庙内松柏参天,清幽恬静,东西两组古建筑巍然屹立。</b></p> <p class="ql-block"><b> 东边的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戏楼,后有崇圣祠,中为二门戏楼,左右有牛公祠、刘公祠。文庙西以大成殿为主,前有伴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中有灵星门、戟门,左右有名宦、乡贤祠。</b></p> <p class="ql-block"><b>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建在宽阔的石筑台基上,雄伟而壮严,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气派。大成殿三宽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顶置九脊,鸱吻螭兽俱全,脊皆以缠枝莲纹砖砌筑。周围绕以回廊、高台基,殿内迎门原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于的画像,旁立着孔子七十二弟子的牌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状元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棂星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武威西夏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西夏,中国最神秘的朝代,如果想真正的了解西夏的历史,还得从大约1000年前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党项族”开始。他们凭借着金戈铁马,骁勇善战、驰骋疆场,在兴庆府称帝建国,从此西夏与宋、辽、金分庭鼎立达190年。西夏的第二大城池就是武威(西凉府),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有“五凉故都,河西都会”之美誉。这里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西夏碑,应该说没有这块碑,就没有后来对于西夏文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块西夏文和汉文并存的石碑。逛完文庙走到街对面就是了。今天,让我们走进武威西夏博物馆,揭开西夏王朝的神秘面纱。</b></p> <p class="ql-block"><b> 西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个成员,曾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叱咤一时。然而,由于在蒙古铁骑的征服过程中,西夏文物典籍在刀光剑影中累遭损失,历经数百年沧桑,连党项族本身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了。</b></p> <p class="ql-block"><b> 世界独一无二的西夏碑</b></p> <p class="ql-block"><b> 而武威是迄今发现西夏文物、遗迹最多的地方,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是研究西夏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有不少还是国内独一无二的。</b></p> <p class="ql-block"><b> 现从馆藏众多的西夏文物中,精选了150多件,分三大部分陈列展出,使西夏王国的兴亡、西夏的经济、西夏的文化等历史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碑、国宝木缘塔、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木板画及西夏泥活字版等。</b></p> <p class="ql-block"><b> 展览用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武威最有特色的美食三套車</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三套车”由凉州行面、卤肘子肉、冰糖红枣茯茶组成,在西北闻名遐迩。无论外地游人还是本地居民均爱食用。</b></p> <p class="ql-block"><b> 相传清代名将左宗棠去新疆平叛途经凉州,因连日征战,车马劳顿,人困马乏,有位神厨用其祖传秘方精制一种特色卤肉,用祁连山的十八味名贵药材整制的健身营养茶以产生于皇娘娘台的圣水酿造的烧酒,配以凉州民间盛行的行面献于左将军,左将军食之大喜。曰:此乃我军“三套车”也,缺一不可。随用之犒劳三军。令士气大振,百战不殆。此后“三套车”在凉州等地广为流传。今天“三套车”已成为一种集饮食文化及营养科学为一体的深得民众喜爱的时尚快餐。</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三套车”经营主要集中在武威市北关市场。饧面制作时,先将优质面粉加少许盐,拌水和成饧面硬团,发饧后再切成条状备用。有顾客时,按照顾客的要求再捋成宽窄不等的长条状,入锅煮熟,盛入碗中再加预先配备好的由卤肘子肉、木耳、蘑菇、黄花、蒜苔、芫荽、洋芋粉等制作的卤汤即成。</b></p> <p class="ql-block"><b> 中餐我们吃蔡记行面三套車</b></p> <p class="ql-block"><b> 腊肉由新鲜猪肉或猪肚加入传统腊汁及炖肉调料,经特殊烹调工艺制成,肉质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b></p> <p class="ql-block"><b> 红枣茯茶是由冰糖、桂圆、核桃仁、红枣、枸杞、茯茶茶叶加水熬制而成,味道香甜可口,色泽浓艳。</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三套车是一道简单的美食,但它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历史却相当令人惊讶。能够品尝到这美食不仅能够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够让人深刻体会到这地方的饮食文化。所以,无论你是来自哪里,不妨来武威一趟,品尝这道历经几百年的美食,感受其中的人文底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武威步行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武威,一个来了就要吃面的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是面食的天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原生态的生长环境,淳朴的民风,带来了武威特有的面食风味和最佳形态,或一条条滑溜的面鱼儿,或一根根棱形的面柱,那么武威到底有哪些好吃的面呢?有三套车、凉面、面皮子、民勤青辣子碱面🍜、青稞面搓鱼子、栀子面等,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武威的美味面条还有很多,拨鱼子、转百刀、香头子、臊子面、牛肉菜面……你心目中的那碗面是什么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武威十大特色小吃</b></p> <p class="ql-block"><b> 武威面皮子 、凉州浆水面🍜、米汤油馓子、肉夹子、行面拉条子、油饼子卷糕、沙米凉粉、山药搅团、凉州大月🥮饼、凉州拨鱼子,</b></p> <p class="ql-block"><b> 晚餐:在武威美食街小吃城吃西北风味小吃,当晚来了一碗大馄饨,加一个肉🥩夹子,味道鲜美,好吃,分量足,一个大男人也吃不完。每当当地人饿了或者想念凉州的老味道时,都会来这里。价格实惠,老少皆宜,一般普通人都吃得起。</b></p> <p class="ql-block"><b> 晚住:武威西凉大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张掖 一250一 武威(约250Km)</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拍摄:银河一星 晓谷</b></p><p class="ql-block"><b> 视频:大地一草</b></p><p class="ql-block"><b> 制作:银河一星⭐</b></p><p class="ql-block"><b> 谢谢浏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