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永远是我人生的动力——再说见到毛主席 </p><p class="ql-block"> 刚刚过去的6月3日,我班13位同学回校参加母校建校65周年庆典,感慨万千,我再次想起1966年11月11日见到毛主席的情景:毛主席在1966年8月18日首次接见百万红卫兵群众之后,于8月31日第二次接见了五十万红卫兵群众。在这次大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发表讲话,支持大串连:“现在,全国各地的同学到北京来交流经验,北京同学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连。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事情,我们支持你们。中央决定,全国各地大学生的全部和中学生的一部分代表,分期分批到北京来。”在轰轰烈烈的大串连中,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更快地升温了。数以百万计的外地学生在中央的号令下,抱着见到毛主席的强烈渴望聚集在北京,毛主席于8月18日、8月31日两次接见红卫兵之后,又于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1日、11月25日分别接见了少则五十万、多则一百五十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这前后共八次的大规模接见,总计接见了一千二百万红卫兵群众,是在全国大串连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又极大规模地推动了全国范围的大串连。当时文件规定,我们中学生每10个选一个代表去北京,我班选了5个,我是其中的一个(我当时任班长),我就读的高鹤三中全校选出有30多个代表,两位老师(其中一位是我的班主任张坤山老师,另一位是李中京老师)。接着,全高鹤县300多名代表集中沙坪(县府)开会3天,并组成高鹤县赴京代表团,由两位县干部带领,两位医生随团,每人带了三斤饼干(当饭吃),并带了一些钱(我带了15元钱),背着被子行李,像军队战士行军一样,赴京取经,见毛主席。10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代表团晚上从沙坪坐船到广州,第二天又转乘火车,有站的,有坐的,困了几天,当时脚也肿了,经过三天两夜到达首都北京。一下火车就听到广播里说毛主席刚刚接见红卫兵的消息,心里非常高兴。接着,我们在接待站同志的带领,来到了东四区北新桥船板胡同小学居住。在课室地面摊开草席,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我们胸前戴着毛主席像章和赴京代表证,手臂戴上红卫兵袖章,戴起帽子,手上拿着毛主席语录书本,开始了严格的军事操练。整天都是由部队的军人指挥我们队列操练,步伐整齐,一边走一边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就这样进行了整整7天的训练。这时候,还没有毛主席出来接见的消息。于是,我们就开始了第二个任务:每天几个人一组去大学里,拿着笔记本抄写大字报和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有时候去看他们的批斗会,准备回校与同学们讲。一直进行了多天,曾到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以及游览了市内一些公园,如颐和园、石景山等。天气开始转冷了,天天如此,开始不耐烦了。10月18日,听说毛主席出来接见了,于是,天蒙蒙亮,我们就拿着几个馒头去排队等候毛主席接见。一直等到下午,还是轮不到我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又过了10多天。11月3日,我们又排队等候毛主席接见,也是轮不到我们,听说太多人啦。又过了几天,11月11日,听说毛主席又出来接见了。这是第七次接见了,听说前一次,红卫兵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但是被检阅的人数不多。上一次,是改用解放牌汽车运红卫兵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检阅的人数多一点,还是滿足不了。这一次不同了,再改了方法。全部红卫兵坐在长安街两旁,毛主席乘汽车从路中间慢慢走过,这样,检阅的人数就多。这天,我们一早就来到长安街两旁坐下,一直在唱歌,读语录,等候毛主席检阅。下午两点五十八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乘敞逢汽车来啦,“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声音响遍整个天空,激动得热泪一直往下流。是啊,这种事情,发梦也不会有,自己问自己,我真的见到毛主席吗?当时,我们是十五、六岁中学生,一个国家主席会来接见我们吗?好像是在发梦。我们的前面坐着一行部队的战士,原先我们一直在学纪律,规定说,毛主席来的时候我们不能站起来。毛主席真的来了,连他们战士激动心情也控制不了,也站起来高喊“毛主席万岁”。我个子矮,年龄小,坐在第一行,所以,看毛主席看得最清楚,他红光滿面,精神很好,向我们挥手,汽车在我的面前慢慢走过,慢慢走远了,热泪流的更快,声音越喊越大声,不停高喊“毛主席万岁”。这一次接见,我离毛主席最近只有10多米左右,比在天安门城楼看更好,看得更清楚,毛主席就是善于接近群众。这一次检阅了一百五十万红卫兵。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事,也是我最幸运的事。晚上,我分别写了一封信给我班的同学和我家乡父老,把自己见到毛主席的消息告诉他们,一起分享。我永远感谢我的祖国,感谢人民;感谢我的同学,感谢老师;感谢爱我的父母,感谢我的父老乡亲。在我的人生中,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永远激励着我,这是我最好的精神力量,每当我受到挫折,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想起他,我就有无穷的力量,我就会想尽办法,勤勤恳恳为祖国和人民做好工作,作出贡献,以此来报答我的祖国和人民。 文革进入全国大串连时期,此时的高鹤县赴京代表团也自然解散了。我们在北京前后一个多月,后来我班几个人和班主任又去了上海二十多天。天气冷了,我们回广州一个星期左右就回去学校了。 凯悦 2012.6.5写于香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