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来南京一定要来感受一下一段段峥嵘岁月的故事,且充满浪漫的颐和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在颐和路,感受到南京的历史韵味,每一栋楼,每一棵树都曾经与历史肩并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道路两旁种植着高大茂盛的梧桐树,树冠很大,犹如一把把遮阳伞,遮蔽着人行道,为行人遮风挡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的路树主要有两种:法国梧桐和香樟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除了中山陵园陵园路上的法国梧桐大道,颐和路这里的法国梧桐是最为集中的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是六朝古都,光是市区里,就有数不胜数的历史古迹供游人观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们来到南京市内另外一处很有名气的景点——颐和路民国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民国建筑群坐落在南京市市中心的鼓楼区,以宁海路环岛为中心,放射形宁海路、颐和路、牯岭路、莫干路、江苏路、北京西路,有200多座民国政府要员的宅第公馆,是中国拥有民国公馆最多的地区,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特色景点之一、南京重要近代建筑群,被誉为“民国建筑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颐和路公馆区是20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国政府提供给政府官员居住的高级住宅区,也是民国按照《首都计划》实施最大住宅示范区,自1933年陆续建成287处独立式花园住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建筑有285处院落,分布在以颐和路为中轴线的12个片区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陈布雷——历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时事新报》主编。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兼任复旦大学中国国文科新闻组(新闻系前身)教授,主讲《社论作法》1935年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支持亲属奔赴抗日前线,设法掩护民主人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身亡,终年58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顺步走进这座旧时高官聚居的公馆区,一栋栋独立的洋房别墅分布期间,绿树草坪保养得很好。大部分都是达官名流们的旧居,另外还有一些旧别墅,经过内部改造,作为公寓供出租用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公馆片区内散步时,看见有不少的物业管理人员、绿化工、清洁阿姨在忙碌地工作,难怪公馆片区内维护的如此完好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杨公达(1907-1972年)——重庆长寿人,留学法国,先后任中央大学图书馆主任,教授及法学院院长,中央党部秘书,贵州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国立英士大学校长等职,1948年当选“行宪”第一届立法委员,后赴台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颐和路公馆街区民国建筑群,虽然地处南京最中心的鼓楼区,却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异常的宁静舒适。于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浓浓的文化气息非常契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在南京街头,让我有一种现代化与千年文化积淀的传统完美结合的感受:既有现代都市的时髦,又不失自己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是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魅力都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