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珍贵老照片 过目难忘的瞬间(142)

福全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家人的罕见合影,太温馨了!</p> <p class="ql-block">1943年,枣园里的一幕温馨而自然,毛主席与夫人共同逗弄着年幼的李讷,画面中满溢着家庭的温情和乐趣。李讷,1940年出生,幼时伴随父母度过,那些年华无疑是幸福而充满爱的。</p><p class="ql-block">在1946年的延安窑洞前,毛主席教导6岁的李讷学习识字。在这个年纪,识字无疑是一个挑战,照片中父女俩的神情,流露出了这项活动的艰辛和严肃。</p> <p class="ql-block">时移世易,到了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家庭的喜事也紧随其后。毛主席与儿子毛岸英、儿媳刘思齐、夫人及李讷在香山留下了合影,那一年,国家和家庭都充满了希望和欢乐。</p> <p class="ql-block">1951年,李讷与毛主席在中南海散步的照片,展示了她从一个孩童逐渐长成少女的轮廓。身着少先队制服的李讷,青春气息愈发明显。</p> <p class="ql-block">两年后,即1953年,一家人在玉泉山游玩的场景,毛主席身边不仅有女儿们,还有他的侄儿毛远新。身为家庭长辈的毛主席,尽显家族支柱的温暖和关怀。</p> <p class="ql-block">1954年夏,北戴河的海风中,毛主席与家人的合影显得格外悠闲,即使在休闲时光里,他仍旧关注着国家的事务。</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50年代初,北京中南海,毛主席坐在藤椅上与女儿李讷一起逗兔子;</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54年,北京西郊新六所,毛主席与女儿李敏、李讷围观侄子毛远新逮的兔子。</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工作上了,工作之外所剩无几的时间用于陪伴孩子们。慈父</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给予孩子们的父爱是慈祥的、温暖的,此时的领袖毛主席既有万丈豪情,更有千种柔情。</p> <p class="ql-block">1962年春,中南海家中的合影记录了一个扩展的家庭,刘思齐在毛主席的帮助下,缓解了失去毛岸英的悲痛,并开始了新的家庭生活。</p> <p class="ql-block">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窥见毛主席在家庭生活中的另一面,作为一位父亲和家庭长辈,他与亲人共度的每一个瞬间,都传递着温馨与亲情。在国家和政治的风云变换之中,这些照片是他个人生活中平凡而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徐特立相伴,穿着皱巴巴的棉衣和棉裤晒太阳取暖</p><p class="ql-block">在这张历史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和徐特立的朴实形象,他们的衣衫破旧,坐姿随意。这张照片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画面,更是反映了毛主席和徐特立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保持平和与朴实的品质。他们的朴实和坚韧品质对中国革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反思领导者的品格和行为。这张历史照片让我们明白,朴实和坚韧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向毛主席和徐特立学习,坚守初心,保持朴实的品质。无论在面对困难还是挑战时,我们都应该像他们一样,始终保持对人民和事业的忠诚和信念。</p><p class="ql-block">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朴实和坚韧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在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毛主席和徐特立的朴实和坚韧品质,他们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领导者,影响了整个中国革命历史。他们在中国革命的岁月中,以身作则,不被物质的匮乏所动摇,始终保持对人民的忠诚和对事业的信念。他们的朴实和坚韧品格激励着无数革命者,鼓舞着人们坚定信念,坚守初心。这张历史照片激励着我们,驱动着我们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守初心,保持朴实的品质,我们才能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不畏艰辛,不断进取。</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向毛主席和徐特立学习,以朴实和坚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张历史照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朴实和坚韧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未来的希望。它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要坚持真实、朴实的品质,始终保持对人民和事业的忠诚。让我们铭记这张历史照片,让朴实和坚韧的力量继续激励着我们,驱动着我们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都应该以毛主席和徐特立为榜样,坚持朴实和坚韧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取,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让我们以这张历史照片为引领,将朴实和坚韧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朴实和坚韧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我们需要像毛主席和徐特立一样,坚守初心,保持朴实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不被物质和诱惑所迷惑,始终保持对人民和事业的忠诚和信念。朴实和坚韧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激励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抉择,我们需要像毛主席和徐特立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艰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朴实和坚韧是一种人格力量,它能够让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平和。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我们需要像毛主席和徐特立一样,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气馁,不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朴实和坚韧是一种价值追求,它能够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正确的方向。</p><p class="ql-block">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像毛主席和徐特立一样,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追求真善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坚持朴实和坚韧的品质。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只有坚持朴实和坚韧,我们才能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向毛主席和徐特立学习,以朴实和坚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我们以这张历史照片为引领,铭记朴实和坚韧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看着尼克松说,蒋介石如果知道你来了,肯定会火,会伤心,但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在蒋介石的心里,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这一点,绝不会变。</p><p class="ql-block">尼克松听出了毛主席的弦外之音,但他还是对毛主席说,你要小心蒋介石,他毕竟是被你打败后逃到台湾的啊!</p><p class="ql-block">一个外国领导,在会谈中,谈到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而且而如此直白的说出来提醒之言,这是试探,也算是挑衅。</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听后说道:你说得对,但请放心,我有准备。你看,你不是来了么。到时候咱再签个协议之类的东西,对外一公布,到时候蒋介石再想动手,也得掂量下自己有没有这实力了呢。</p><p class="ql-block">而且,我们的军事实力与建国初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了,哦,我们还有原子弹,我看蒋介石是不敢动的!</p><p class="ql-block">听到毛主席如此霸气而豪迈的回答,尼克松彻底无言了!</p><p class="ql-block">在真正的实力面前,所有的挑衅和试探都无处藏身,在真正统领全局的智慧面前,一切担忧,都能迎刃而解!这就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这就是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0日,尼克松在关岛乘机前往中国访问。</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抵达上海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与尼克松一行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北京与军乐团的指挥握手。</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与尼克松会谈。</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尼克松。</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2日,尼克松夫人帕特参观北京饭店后厨。</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3日,尼克松夫人帕特在北京郊区喂猪。</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3日,尼克松夫人帕特访问北京的一所小学。</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4日,尼克松在北京参观十三陵。</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4日,尼克松登长城</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4日,尼克松登长城</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4日,尼克松登长城</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5日,尼克松冒雪参观故宫</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5日,尼克松参观故宫观看汉代的金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5日,尼克松参观故宫观看汉代的青铜器“马踏飞燕”。</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5日,尼克松在叶剑英的陪同下参观故宫。</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5日,尼克松一行游览故宫</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5日,周恩来在北京宴请尼克松一行。</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5日,尼克松夫妇以及安全顾问基辛格在北京与中国工作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在杭州游览。</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6日,在杭州游览的尼克松问候一位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8日,周恩来与尼克松夫妇乘飞机抵达上海。</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8日,周恩来在上海宴请尼克松夫妇,图为尼克松看周恩来进餐。</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8日,周恩来在上海宴请尼克松夫妇,图为尼克松对食物发生兴趣</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在上海参观工业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8日,周恩来在上海设宴招待尼克松一行,张春桥等作陪</p> <p class="ql-block">1973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几张罕见的老照片,看完让人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9月,周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在上海参观时,一张罕见的留影,拍摄的地点是在上海大厦的阳台上,照片中的他伸出手指指着远方,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着过去,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张照片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是他最后一次陪同外国客人来上海。</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2月,毛主席、周总理会见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时,一张罕见的留影,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他们的谈话中颇有兴味,充满了各种机锋,值得一提的是,当无意间谈及台湾时,毛主席不动声色的向基辛格竖起了右手食指,原来他想告诉对方,任何国家无权干涉我国统一大业。</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1月13日,毛主席、周总理会见扎伊尔总统蒙博托时,一张罕见的留影,镜头中宾主双方在一起观看画册,蒙博托对中国一直颇有好感,作为中国人的老朋友,他曾多次访问中国,受到了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毛主席在书房再次会见美国特使基辛格时,一张罕见的留影,当时第四次中东战争激战正酣,国际局势非常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基辛格代表美方再次来到了中国。在那个年代,基辛格多次来到中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因此也被称为“最牛老外”。</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周总理看望病中的毛主席时,与医护工作人员的一张珍贵合影,当时的他其实已经身患癌症了,但是对毛主席仍然非常关心,事无巨细,体贴入微,真可谓入丝入毫,点滴不漏,他们两人几十年的战斗友谊,始终肝胆相照,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2年6月28日,两人在中南海书房,会见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和妻子时,一张珍贵的留影,面对着客人,他们饶有兴趣地观看赠送的礼品,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的腿部开始出现轻度的浮肿,让人非常痛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和李政道,在中南海书房,一张罕见的留影,尽管李政道的人生有一多半是在美国度过的,但是他仍然热爱祖国,照片中两人握着手,看起来非常亲切,在那个时期,这次会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教育事业的恢复。</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10月,周总理在洛阳与群众交谈时,一张罕见的留影,当时的他病情稳定了,于是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一行前来河南参观,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身体日渐消瘦,旁边的群众望着他,脸上露出了微笑,大家哪里知道无情的病魔正在吞噬着他的身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