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赈图

悠闲是梦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早在2017年左右看到刘云拍摄的专题片《施粥》。片中的一位100岁的张茅籍老人哭着说:“1930年,我还小,无锡人在张茅会馆前施粥,我端了一碗喝了两口就不喝了,端着要走。”无锡人问:“咋了,不喝了?”“我妈在家还饿着呢,我给我妈端回去让她喝。”片中的老头说着就忍不住大哭起来说:“我想我妈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每每想起这个片段就禁不住热泪盈眶。对当时陕州电视台的热爱源自这个节目,更重要的也是因为刘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后来,刘云写了《姚崇辞官》、《连翘花开》、《姚崇灭蝗》。这几个剧本我从第一稿看到定稿,我也逐渐喜欢上了蒲剧,也对刘云的认真、坚韧、执着所吸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年前,说起无锡人在陕州赈灾一事。他说:“要把赈灾的事排练成蒲剧,名字就叫《秋赈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前些时,他不断在朋友圈或抖音平台推介《秋赈图》排练或试演的视频,惊奇的发现这个剧本竟然没能看到。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是他忘记了我这个“粉丝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11月7日天不亮,刘云就给我发了微信,说9号晚上19点在蒲剧团挂衣试演,还特意注明“一定要来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能不去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昨晚看了《秋赈图》,让我哭的是稀里哗啦的,开场新颖,老祖奶奶和重孙女在讲“过去的赈灾故事”,一直贯穿始终,让人耳目一新,演员们用心用真情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我动容。通过肢体语言、动作、唱腔和布景向大家展示了1930年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军阀混战时的陕州,还有牵挂着,踊跃捐款,安排人员亲赴陕州赈灾舍粥的无锡商人那种“大爱”。正是这种“大爱”让当时身处困境的陕州人坚定了活着的信心,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温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慈善,大爱无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为陕州戏曲人点上一个大大的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9年,广袤的西北大地,连续遭遇大旱,粮食绝收,史所罕见,年谨使陕西1300万人受灾,饿死病死达300万人,还有600万人流离失所。临近关中平原的河南陕州一带,也成为重灾区。据《陕州志》记载,1928年,天气亢旱,秋禾歉收,麦未安,民大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9年,"春季灾象已成",地方土匪蜂起,抢掠民财,草菅人命,民不聊生。1930年四月,中原大战爆发。灾讯传来,牵动了千里之外无锡市慈善家的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陕州召公甘棠庙碑》载,无锡施永成膺溥仁慈善会唐滋镇、圻镇、华堂等推选,往振于陕"救灾,连续3年辗转到陕州、灵宝、渑池等地,赈济灾民,救人无数。他们不图名利,募集善款重修召公祠,重塑民族精神的信仰,而年仅37岁的过智修因赈灾劳累未能及时医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之歌,至今在无锡、三门峡两地传为佳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秋赈图》曾获得第二届"紫金奖"戏剧文学奖提名奖,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弘扬中华慈善文化不可多得的佳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该剧邀请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优秀导演王建中执导,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优秀作曲张志勇担任该剧作曲配器。该剧导演手法新颖,戏剧情节感人,音乐唱腔优美,是三门峡首部弘扬慈善文化的戏剧作品,必将为加强无锡、三门峡两地经济文化做出贡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