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深秋,游在浅冬

一叶知秋

<p class="ql-block">岁月缱绻,时光琉璃,日子在朝霞夕暮中往复,生活在柴米油盐里生香,稍不留神,霜降渐远去,立冬伴寒来。春夏秋冬的轮回,我们都曾到过皖南,但最偏爱的还是那儿的深秋,只为痴迷于它的枫叶红,银杏黄,竹海青,上帝打翻了调色板,满目层林尽染。今年可能是闰月的缘故,赏秋的时间也略有推迟,因而便有了爱在深秋,游在浅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题记</span></p> 新安源 · 右龙村 <p class="ql-block">近来新安江源头的美景,是先生每逢酒桌上必忽悠的话题,总会撩得人心驰神往,冲动难耐。于是,一帮中老年里的“年轻人”,心里有憧憬,脚下有行动,无需攻略,驾上心爱的坐骑,奔着心中的向往与美好而去……</p><p class="ql-block">(下图的站位失误,是我的全责,如弃之不用又无可替代,还望大伙尤其是后面的四位敬请谅解。)</p> <p class="ql-block">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span></p><p class="ql-block">啸起青苹末,吟瞩白云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 ——唐 · 孟云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安江,一条从古诗词里流淌出来的河,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再加上源头两字,此刻脑海里充满了幽静且神秘的画面感。</span></p> <p class="ql-block">伴着深秋的尾声,迎着浅冬的风雨,一路疾驰而来,窗外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将这秋冬交替的田园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餐时间,经朋友和当地村民的推荐,我们落座这家《三子土菜馆》打尖,<span style="font-size:18px;">品尝了皖南的首餐佳肴,</span>开启了此次旅行的第一场掼蛋(忘了留存照片)。</p> <p class="ql-block">途经牯牛降,天公不作美,大伙儿只能在绵绵细雨中,简单的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数小时的风雨兼程之后,终于来到新安江源头——右龙村,今晚我们就下榻于先生心之所念的“红豆杉山庄”。</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新安源的第一餐,很可惜两张图片里都没有本摄影师,是否老痴的先兆,怎么就没想到让先生换我拍一张呢,留下遗憾之作。</p> <p class="ql-block">早安,氤氲缭绕的新安源,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出得山庄之门,远处,新安源的晨雾之美难以言表,此时,再多再美的词藻,都显得那么苍白,而我只能用视频来展现它的奇雾美景。</p> <p class="ql-block">新安源的晨雾之奇,是新安江得天独厚小气候的杰作,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因季节变化,或是晨起、或是雨后、或是日暮,在不经意间,悄然出现,惊艳众人。</p> <p class="ql-block">清晨,薄雾环绕,空气清新,一群鸭鸭们,是出来散步、觅食,还是来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呢。</p> <p class="ql-block">四兄弟,虽已到耳顺之年,却个个宝刀未老,风采依旧,是我们心中最帅的男神,最爱的老头。</p> <p class="ql-block">四姐妹,仙境里面来留影,经年之后,又是一段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站在村头,放眼望去,山雾缓缓,缠绵而行,村在雾中,雾绕村流,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你有你的优雅。</p> <p class="ql-block">她有她的潇洒。</p> <p class="ql-block">早听说新安江源头,有古树二百余种之多,其中尤为红豆杉树最为出名,被称之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山庄的方董向我介绍说,山庄大门左手边有棵六百多岁的红豆杉树,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来到树下。</p> <p class="ql-block">记得2016年前后,所居的小区进行维权,业主们自己集资购买了一批绿植,其中就有二十棵红豆杉幼苗,价格不菲。卖苗的老板告诉我们,红豆杉树对生长气候环境要求极其严苛,特难伺候,常常有买回去的顾客反馈全军覆没,好在我们最后还留下了这棵独苗,被大家视为珍宝。</p> <p class="ql-block">每当深秋初冬的季节,皖南的红豆杉树便是红果满枝,艳丽多姿,因酷似南方的“相思豆”而得名。这也是我第一次有幸见到挂在树枝头上的红鲜果,惹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成熟时节,伴随秋风,落果满地,红得诱人,随手捡起,带回山庄,浸入美酒,经时间沉淀之后,邀上三五好友,尽情畅饮。</p> <p class="ql-block">红豆杉树下,浅浅池塘,红鲤欢游,好不自在。</p> <p class="ql-block">在黄山市休宁县西南边陲、皖赣交界处的怀玉山脉腹地,有一处红色的革命圣地——石屋坑。</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转战地,皖浙赣红军独立团的根据地,更是中共皖浙赣省委常驻地,被人们称为“皖南革命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高耸的徽派民居,掩映在古木参天的深林竹海中,村民们或凿石开山为壁,或垒石作砖砌墙,把一座座精美的石屋依山就势建在陡峭的石崖上,故而得其村名“石屋坑”,实在是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石屋坑同时是皖浙赣省委旧址,也是一个天然氧吧村,在政府帮助下,开发绿色生态、红色旅游为一体的风景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打卡红色旅游,接受革命教育。</p> <p class="ql-block">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石屋坑精神,是这块红色热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烽火已远去,精神永流传。</p> <p class="ql-block">崇林中的村落依山而建,一条山涧顺着山势从村中流过,飞瀑流泉,落英缤纷。远处,古民居层层叠叠,寂静而安然,仿佛遗落在独立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不要以为这是观景台哦,原来它是一处污水进化池,这样的进花池,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们,每隔一段就有一处,这也是新安江源人对环境保护有着超强意识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革命先烈曾经住过的树皮屋。</p> <p class="ql-block">站在村口,我们一起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向革命先辈致敬!</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钱塘江,富春江三江相聚此处。六股尖山腰上有个著名的龙潭瀑布,瀑布从数十米的崖头倾泻而下,十分壮观,为新安源头第一瀑。<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生兴致勃勃地驱车带领我们来到这里观看瀑布,却不料没找到上山的路,众人只能乘兴而来,扫兴而归。</span></p> <p class="ql-block">午后,在赶往瑶里的途中,无意间遇到了我们心心念念想见的新安源瀑布,这真是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时,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就这样完美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p> 瑶里 · 梦里 <p class="ql-block">瑶里古镇,一个梦里遗落人间的静、美天堂。你可知道,周杰伦《青花瓷》歌词里所描绘的场景,就是景德镇的瑶里古镇。</p> <p class="ql-block">瑶里古称“窑里”,是景德镇陶瓷的主要发祥地。优雅的古镇,私藏在浮梁县的山水深处,群峰环抱,如画如屏,“母亲河”瑶河穿镇而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人间梦境,自在悠然。</span></p> <p class="ql-block">因水而有桥,有桥必有景,桥与水相依相映,创造了世间最美的相遇。走在古镇的街上,顺耳听身边的游客一说,瑶里风雨郎桥的郎,不是走廊的廊,而是新郎的郎,虽未听到完整的故事,查度娘也不得而知,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每年都有无数的莘莘学子来到郎桥学画写生,久而久之,便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你用闲熟的手法,使得眼前美丽的风景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问得度娘,这座木桥确切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而今,我们站在木桥之上,享受着先烈们用献血换来的和平与安宁,<span style="font-size:18px;">心中倍感值得珍惜。</span></p> <p class="ql-block">其实,瑶里的古建筑群才是它境内最大的特色,并无过度开发,基本于原貌而示人。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p> <p class="ql-block">此户人家有人考中了进士及第,为家族光耀门楣。</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看门犬,此刻公私兼顾,旁若无人地为主人看家护院,打盹养神两不误。</p> <p class="ql-block">漫游古镇,移步换景,犹如一幅幅古朴素洁的江南山水图,清悠、典雅、空渺,充满了神秘的诱惑。清澈见底的河水下有恃无恐的鱼儿如闲庭信步,让焦虑浮躁的人们瞬间释然,放空一切。</p> <p class="ql-block">瑶里也是新四军的根据地。1937年至1938年,陈毅元帅就来到瑶里,指导新四军的改编工作。他曾经生活过的一处民居现已保存下来,集中介绍了陈毅同志的生平。</p> <p class="ql-block">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即将结束对瑶里古镇的游览。瑶里虽小,但风景绝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半城诗情画意,半城人间烟火,</span>特钟情于它古建筑的留存完整,与现代的商业交相辉映,穿越自如,是一座让你流连忘返的千年古镇,更是一场睡不醒的美梦。</p> 景德镇 · 瓷都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车达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大门,昨日纪姐已在网上为大家预约,今天直刷身份证便可进得馆内。</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最早、藏瓷最丰富的唯一一所陶瓷艺术专业性博物馆,与1954年开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厅内的穹顶,充满了时尚与艺术之气息。</p> <p class="ql-block">乘坐电梯来到七楼,迎面映入眼帘的是完整细致而复杂的制作陶瓷过程的简介,立体而形象,古而至今的工匠技艺完美地呈现,确令我们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之部”的这幅《毛主席去安源》,是我心中最为珍爱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历史之部”里藏有五代的青、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彩;还有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一行人来到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它是一座集文化创意、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是中国首座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p> <p class="ql-block">这所创意园区也是由原景德镇国营宇宙陶瓷厂22栋老厂房、煤烧隧道窑、圆窑包、工业设施等原汁原味加以保护与修缮,完全保留原有建筑肌理和风貌,是真正留存了时代的信息与印记。</p> <p class="ql-block">综合体一条街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各类的陶瓷作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逛完陶溪川,来到当地人推荐的这家私房菜馆——啄佬食堂。</p> <p class="ql-block">菜馆的一、二楼都有着精美的各类瓷器展柜,非常应景这座陶瓷之都,也给人身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优雅环境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落坐于温馨的环境里,身心也随之放松下来。此时,高哥的幽默打趣,金句频出,引得在座的各位老哥念念不忘九万买妃之事,惹得大伙儿捧腹大笑,忍俊不禁。</p> 仙寓山 · 七彩玉谷 <p class="ql-block">游完瑶里,旅行的原计划是要去石台的漫村,但此时,推荐的朋友告知要去的那家民宿已客满三天,只得作罢。先生决定改道去邻近的仙寓山,车行至半山腰,遇到了修路塌方,又遭初冬断崖式的降温,两车八人被寒冷挡至车内无法行动,我忽然想用打牌掼蛋来消磨这难挨的时光。呀,我是不是也着了掼蛋的魔道。哈哈!</p> <p class="ql-block">仙寓山,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寓居之山,据说这里曾出现过“七仙女下凡”的奇特天象,而仙寓山的不同凡响,更在于那若有若无的仙气,她的一些传奇之处,却超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早晨,在民宿老板的陪伴下来到七彩玉谷。茂密的树林里透出久违的阳光撒满大峡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裹挟着山里晨雾中特有的气息,十分治愈久居高楼林立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里的神龟出水,惟妙惟肖,让众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秋冬交替之际,在缺水和阳光的照射下,七彩石的色彩并不显眼,近距离细看会发现红色也有差异,有棕红色的、有胭脂红的、有红白相间的;这些彩石经亿万年雨水溪流的冲刷,棱角都已变的圆润了。听山庄老板介绍,在春夏溪水潺潺的时候,彩石更会显出五彩缤纷、莹润如玉特色,因此而得名“七彩玉谷”,遗憾此行是不得而见了。</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情人树下,四对中老年里的“年轻人”,大秀了一把恩爱,夫唱妇随,心心相印!</p> <p class="ql-block">去往宣城,原本不在此次旅行计划之列,由于高哥同事兼好友的盛情之邀,使得我们改变了行程方向。国道改高速,高哥首次超越茂哥之前,可能是会友心切,一路狂奔,不惜超速,最后在巫哥数次的要求下才暂缓车速,安全到达一个完全于我陌生的美丽小城。细心的邢总早已为我们安排好了维也纳国际酒店,进得温馨的酒店,我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了个人卫生,一扫全身的疲惫与尘埃,坐定掼蛋,等候邢总。</p> <p class="ql-block">邢总辛苦,工作之余还盛情款待了我们。落座之后,高哥与邢总对此次的相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兄弟情深尽在杯中,我们虽是初次相见,但邢总的为人处世与待客之道却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敬佩之心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邢总的助手于主任,是位温柔且亲和的姑娘,所点《古渔村》的每一道菜品都是色香味俱佳非常到位。山里的猪蹄与海里的鲍鱼在一方砂锅里邂逅,便组成了百姓渴望已久的山珍海味,也是万般的和谐融洽;荔浦芋头的软糯,入口即化,回味无穷;大虾色泽红艳,口感Q弹而鲜美,老少皆宜,令人无法拒绝;羊排鲜嫩而不柴,薄饼卷馓子满口生香;最值得一提的是宣城的特产葛根粉,听说是降三高的最佳品,经过滚水翻腾,清香里裹着微甜,一口下去,在这初冬的夜晚,伴着邢总的热情,原本一个对宣城毫无概念的人,此刻,暖意浓浓,感动之情无以言表,一切尽在不言中。</p> 宣城 · 水东古镇 <p class="ql-block">水东老街始建于唐末,到了宋代集镇已形成规模。水阳江绕镇而行,因地处东岸,且与水西村隔河相望,故名“水东”。</p> <p class="ql-block">在“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时代,水东逐渐成为皖东南重要的水运码头和物资集散地,发展成为繁华的商埠码头。水东老街傍着河流曲折而延伸,分为上街、正街、横街、当铺街、网子街,还有大大小小十余个小巷,形成连环街市。</p> <p class="ql-block">水东老街是水东古镇的主要街道,走在老街,你会看见街空中的吊饰一段一景,五彩缤纷,街道两侧还保留着大量明清风格的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壁,<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朴典雅,</span>独具匠心,青石板铺就的街面历经无数双脚印的循环往复,打磨得光泽润滑,足以证明这条街道的古老与沧桑,使老街平添了古意沧桑与徽风皖韵。</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我们游览的时间过早,此时的老街空无一人,犹如酣睡的孩童安静而甜美,我们轻声慢语不忍惊扰。</p> <p class="ql-block">临街而居的大妈把门早餐,此刻,可能家中的儿女已在某城市开始忙碌,独留她空守老屋。捧碗的双手藏满岁月痕迹,慈祥的面庞尽显时光静好。</p> <p class="ql-block">穿过老街拐角,去往水东圣母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边的西式拱门庄严而肃穆。</p> <p class="ql-block">老街一隅伫立着的哥特式教堂水东圣母堂,是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华东六省市两座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水东圣母堂与上海佘山圣母堂齐名,在东南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古街,悠闲沉静,如果时间允许,真的愿意就这样坐在古树下,沏上一壶茶,沐浴阳光里,呆看日升落。</p> <p class="ql-block">初冬暖阳之下,姐妹们不知觉地穿过一条美丽的花<span style="font-size:18px;">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里的两句诗用在这再恰当不过了</span>。</p> <p class="ql-block">位于水东老街古航道——沿井河源头,有着用青石砌筑的石阶,因为有十八级,所以得名“十八踏”,"十八踏"上又建一幢二层牌楼,古朴典雅,与老街风貌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石阶旁有一口井,与当地人攀谈后得知,相传乾隆皇帝当年微服私访,临驾水东,来到此处,品尝了清冽甘甜的井水后龙心大悦,当即脱口而出:“此水真比得上杭州西湖里的玉泉水”,就此赐名“十八踏御井”。</p> <p class="ql-block">从“十八踏御井”继续往下走,还有四道相同的泉井,统称“五道井”。由于老街上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五道井同时还兼具着消防功能。</p> <p class="ql-block">每道井旁都有格子隔开的水池,分为几段。现在居于老街的人们,还会在离水源最近的一段用来饮用,下一段洗米洗菜,再下一段洗衣刷鞋,但绝不会相互混用,以保持水池的洁净,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才能。</p> <p class="ql-block">井边勤劳洗衣的妇人们,是不是还在重复着从前的故事和那些永不会厌倦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游完“十八踏”和“五道井”,逛完老街的几位爷们吆喝着,已搞定了午餐的饭馆,我们寻声而去,路过此门穿行而过,咔嚓一声,给三姐留下了矫健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这家名曰“十八塔”饭馆的老板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可能水东古镇是个比较小众的景点,游客并不算多,不一会儿,老板娘很快端上她那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徽菜的特点尽显其中,大家一致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用完餐,出得门,只见饭馆的边上,有许多大爷大妈在晾晒“高杆白”,它是当地人做腌香菜的最佳原料,没有之一。年轻的时候,有个老家在泾县的同事,每次探亲回来必带此菜,一直都不知道一瓶小小的下饭菜,有九道工序之多,真是腌菜不易。</p> 快乐 · 掼蛋 <p class="ql-block">此次旅行中,不曾想免费进了一个培训班,四姐妹掼蛋培训班,培训班的成员有师傅、大师姐、二师姐和我。几个月前,我已被师傅成功领进掼蛋之门,由一个掼蛋小白成为掼蛋桌上的常客,人常说打牌服新手,几翻胜战之下,着实让我深陷其中,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四位爷们与四位娘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掼蛋酣战,这已是当下饭前酒后的常态,我虽是位参战不久的新手,也早已乐此不疲,且各种战况常令我们这些老玩童们乐的前仰后合,捧腹不止。</p> <p class="ql-block">爷们酒后的战场常会出现浑战,微醺浅醉之下,五张顺子的队伍里居然出现了四张与六张的牌局,最令人不可置信的是,在我积极的检举揭发之下,竟然还可以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这算不算是酒壮怂人胆呢,在此我只不过是调侃一下老哥们,还望你们不要生我的气吆。</p> <p class="ql-block">娘们的战绩也不甘示弱,师傅在我和二师姐激烈的炮火围攻下,已顾不上出牌的规则,直接跳过大师姐、二师姐的牌权向我攻击,但好在被二师姐的火眼金睛发现,及时制止没能得成。不过话又说回来,生姜还是老的辣,师傅还是强中手,她常常会在牌局中出彩,聪明的大师姐会与她默契打配合,使得手中丢下的小卒让掼蛋的级别翻上数倍,经过实战的操练,我也学到了很多掼蛋技巧,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掼蛋真是一付预防痴老与舒缓情绪的最佳良药。</p> 结束 · 相伴旅行 <p class="ql-block">在水东古镇用完午餐,开始返程之模式。可能是连日的奔波与疲劳,大伙已出现困顿的状态,驶入服务区稍加休整,在激烈的上岗竞争后,巫哥终于夺下高哥的驾驶权,一路欢歌笑语,向着目的地挺进!</p> <p class="ql-block">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对旅行意义的诠释,而我对旅行的诠释,便是赏几段美丽的风景,品几处当地的特色佳肴,来几壶惬意的小酒,打几局快乐的掼蛋,码几篇自个儿喜爱的文字,不负祖国的大好河山。最后用先生所做的短视频来结束此次圆满的旅行,感谢兄弟姐妹们的一路陪伴和支持,期待与你们再次同行!</p> 感恩相遇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