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岁月(二)

快乐无限

<p class="ql-block">  忆往昔,祖国建设一日千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激扬文字,大展宏图。</p><p class="ql-block"> 看今朝,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值后学暮年,华发早生,愚鲁迟钝,江郎才尽,忆昔抚今。</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些徽章和证书,是我半生的荣誉和生活工作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是胸前佩戴的红领巾和左臂佩戴的两道杠(中队长标志)臂章(都是布质的)。这些都是我小学时期的荣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鲁权屯乡(当时由公社改称乡,后来又改称镇)上初中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党的接班人。佩戴团徽是我的骄傲。初中是我走出村庄的新起点,在这里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同学和老师,度过了懵懂的青春年华!也和全乡各村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高中是武城县第一中学,武城一中是当年全县最好的高中,没有之一,师资力量雄厚,学生优秀。升学率全县最高。能考上一中,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武城一中也是我人生第一个留有遗憾的地方。因为我只读完了高中一年级,高二只读了两个月,便辍学了,原因是参加了县里的招工考试,考取了全民企业——棉麻公司,从农村户口变成了吃商品粮的非农业户口——按当时来来讲,可以说捧上了铁饭碗。用班主任王金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太可惜了,多了一个工人,少了一名大学生!这也是我命运的一个转折点。这个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只有天知道。虽然只上了一年多高中,可我在高中时和全县各地的同学们的深厚友谊相当铁,和同窗三年的同学没有区别。</p><p class="ql-block"> 在棉麻公司报道后,分配到武城县第三棉厂——这是我参加工作的地方,也是我奉献一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因为王老师的那句话,我曾经回答王老师:就是当工人,不上高中,我也一定会考取大学的!</p><p class="ql-block"> 德州商业职工中专是我参加工作满两年后,有资格考取的第一所学校。校址在德州供销学校的北边,茂源里2号。学校全称是:德州地区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在这里有我全地区最亲爱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还有挚友,有他们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在这里,我曾被评为校优秀共青团员;也曾获得过校象棋比赛第二名;还获得了校马拉松比赛第十名;也曾参加过校篮球比赛;还给同学们当过小老师……。这里也是我另一个留有遗憾的的地方——没有等到和同学们一起毕业,直接考入大学。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本不想放你走,准备这学期让你当学生会主席呢!可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了你的前途不得不放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年工龄可以考大学了,我被山东省供销职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入取了。山东供销职工大学,是当年供销系统的最高学府。全省就一个班,二十几个人。我有幸又成为其中一员。也是校址在潍坊供销学校的唯一一年(以前都是在济宁供销学校)。考取大学,我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里我结识了全省各地的好朋友,还有各位老师,以及同学中的死党。学到了很多的管理知识。</p><p class="ql-block"> 转眼三年过去了,我又回到了武城县第三棉厂。在这里我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用所学的知识为企业管理贡献全部力量。提干、入党、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这里有赏识我的各级领导,有同事中的好友,有患难与共的朋友。还有社会上结识的至交好友!</p> <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武城县第三棉厂,被分配到企管科,负责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达到省级标准化管理,走在了同行业前头。九一年提拔为企管科副科长。并被评为九一年度县社系统优秀共青团员。</p> <p class="ql-block">  九三年又担任针织车间主任,把第三产业搞得红红火火。被评为模范干部。九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五年被武城县共青团县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九九年任厂长助理(享受副厂级待遇),零二年任纪检组长(副厂级),零四年任副厂长、党支部委员。</p> <p class="ql-block">  工作期间还参加了各种讲演活动,得到过各种奖励,其中在县总工会组织的“敬业爱岗”职业道德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德州地区组织“消防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我在全县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和一棉厂一名姓王的女同事两人组成县代表队,去德州参加全地区演讲比赛。获得个人三等奖、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武城县、为县棉麻公司、为第三棉厂和我个人都争了光。</p> <p class="ql-block">  时光总是短暂,回忆总是满满,回不去的青春年华,数不尽的往事!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啊!青春年华真好!激情燃烧,无畏无惧!</p><p class="ql-block"> 啊!青春年华真好!敢爱敢恨,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啊! 青春年华真好!生机勃勃,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啊!青春年华真好!敢作敢当,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张传跃,1968年6月出生的鲁西北汉子一枚,大专学历。上学期间曾有文学梦想,喜爱文学,兴趣广泛,曾自比五柳先生。工作后弃笔从商,有几个有文学修养的好朋友。是《世界作家文集》和《美篇》的忠实读者,曾在《世界作家文集》和《美篇》上发表《幸福的爸爸》、《这是桃花源吗》、《新春感悟》、《可怜天下父母心》、《招远金塔公园游记》、《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游招远金塔公园》、《招远故事(一)招远古八景的传说》、《招远故事(二)招远县的历史变迁、县名的由来、县城选址的故事及新旧社会的巨变》、《招远故事(三)地名故事的传说》、《招远故事(四)龙子涧和奶子场的传说》、《招远故事(五)状元的故事传说》、《招远故事(六)夏日罗山(上)》、《梅兰竹菊和福寿禄禧》、《脑洞先生》、《郑口运河公园和二道街往事》、《我爷爷的故事》、《致孝致贤的好媳妇》、《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四十三载》、《激情燃烧的岁月——恰同学少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激扬文字》、《音乐殿堂里的一颗明星》等几篇小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又在《美篇》发表《大美招远》、《冬夜》、《打饭》、《青春的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招远故事(七)夏日罗山(中)》、《招远故事(八)夏日罗山(下)》、《一门双秀才和“趟子地”与“贞节牌坊”的故事》、《激情燃烧的岁月(二)》、《激情燃烧的岁月——风华正茂》、《激情燃烧的岁月——意气风发》等小文字和《献给老师的歌》视频一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