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金陵“美拉德”

Cjian

时光不语。秋天,姗姗而来......<div>南京,一座31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的城市,位于北纬31°14'~32°36'之间,四季分明。</div><div>烟水江南,自在古都。人说“美拉德”是今秋最热门的配色,原指食物加热后变成棕褐色的过程,现指焦糖、棕褐、橘红、金棕等色彩,也泛指非常符合秋冬审美的氛围感色系。<br></div><div><div><div>闲暇之余,随心漫步,走入故乡那抹“美拉德”。</div></div></div> <p class="ql-block">南京,曾有过50多个名称,其中最出名是“金陵”。</p><p class="ql-block">“六朝金粉地,最忆是金陵”。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国,楚威王设置金陵邑(金陵由此而来),并在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p><p class="ql-block">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时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流过,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当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还特地骑马到清凉山观察山川形势。当看到以钟山(紫金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清凉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的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p><p class="ql-block">孙权在赤壁之战后, 于229年由武昌迁都秣陵(今南京),改称秣陵为建业。并利用清凉山的天然石壁建立的这一军事要塞,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 名石头城。280年后,东晋、宋、齐、梁、陈五朝,将石头城一直为江防要塞,并成为必据之地。隋文帝灭陈、平毁建康城后,在石头城置蒋州,唐代初年在石头城设扬州大都督府,石头城在隋朝和初唐时是南京地区的中心。</p><p class="ql-block">自唐以后,长江西徙,雄观不再。故有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以及宋·王安石作《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p> 石头城。因历史上还有一段诡异传说,以及天然岩壁中有一凹凸不平的水成举岩,酷似一面目狰狞的“鬼脸”,又由于“鬼脸”附近周围砌砖质城墙,又称“鬼脸城”。岩壁前有一池塘,可见“鬼脸”倒影,人称“镜子塘”。1975年,邓小平陪同朝鲜金日成,曾专门来此浏览“鬼脸照镜子”。 <p class="ql-block">石头城“因天时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全长“七里一百步”(约3000米),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北缘长江,南抵秦淮河口,曾控制着秦淮河入江河口,也是六朝建康城的西大门。</p> 石头城南延有座清凉门。明代京城13座城门之一,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半圆型的内瓮城城门,建有内瓮城一座,门垣共两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内瓮城呈半圆,正对主城门。 主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楼上的城楼已经不存在,其余基本保存完好。该门建成不久即被堵塞。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该门设兵马司扼守。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三月,改称清江门。明朝中期,复名清凉门。 依山而筑,逶迤雄峙。 清凉山公园,“清凉山”三字为龚贤书匾。 <p class="ql-block">扫叶楼。明末清初画家、诗人龚贤的故居,建于1664年。龚贤(1619-1689),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和诗人,山水画造诣卓越,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著有诗歌《草香堂集》等;晚年定居此处,并以屋旁余地半亩建园,栽花种竹,名“半亩园”,曾自写小照,着僧服,作扫落叶状,因名所居为扫叶楼。</p> 楼前翠竹掩映,红叶婆娑。 清凉寺。始建于南朝,五代十国之杨吴顺义中(921-927)大宰相徐温重建,名兴教寺。南唐升元初(938)李璟扩建兴教寺为“石头清凉大道场”,礼请高僧文益禅师主持。因李璟常来此打坐念佛,故又被称“避暑宫”。文益禅师在此创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明初称清凉寺,沿用至今。寺原规模较大,后寺内建筑屡毁屡复,佛殿为清末所建,“清凉问佛”盛况曾经空前一时。<div>法眼宗的主要思想,源于文益禅师所著《华严六相义颂》中提出的“理事不二,贵在圆融”,以及《三界唯心颂》中“不着他求,尽由心造”的宗旨。文益禅师在《十规论》中说:“大凡佛祖之宗,具理具事,理事相资,还同目足”。认为理事是圆融的,如同眼睛与手足的关系,互相协同。理事圆融即是“一切现成”,本来如此,并非人为安排。<br></div> <p class="ql-block">人们熟知的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清凉寺。典故最早见于宋代惠洪《林间集》记载。南唐时,清凉寺中一天法眼和尚问大家:“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谁能解下来?”大家回答不出。正好泰钦禅师来了,说:“系金铃的人能解下来。”后人用“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由谁惹出来的麻烦由谁去解决;在句中一般作分句;也可独立成句,也说“解铃系铃”。</p> 枫叶流丹惊鸟铃。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唐·戴叔伦《三闾庙》)。 萧荣阶先生遗爱碑旁的亭阁,叶红正纷飞。肖升高(1842-1903),字“荣阶”,湘潭人,1881年萧跟随左宗棠在江宁(现南京)“襄办军事工业、军事后勤,城市建设等任务”。由于政绩突出,功劳卓著,萧离职后,地方为其在清凉山树立一块遗爱碑。全文为:“萧荣阶先生遗爱碑,先生讳升高,事迹宣付史馆,清光绪间建筑江南城市,功德在民,特立碑志之。”“遗爱碑”是古代歌颂某位官员政绩、功德的纪念性标志物。 崇正书院。明清两代江南最大的书院,为明嘉靖年间督学御史耿定向(1540-1620)讲学所筑。明朝南京第一个状元焦竑(hóng)曾就读于此。明万历初书院废,焦竑等改建为祠,以纪念耿定向。清初祠颓圮,后一度为云巢庵。嘉庆元年(1796)僧人展西修缮,复称崇正书院,并筑一新楼,名江光一线阁。1982年,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主持规划设计重建。 门前无患子树,通体金灿。相传佛家认为“无患子”具有降服大力鬼神的法力,以“无患子”木制成的木棒可除魔杀鬼,故而得名“无患”。所以也寓有幸福无忧、无灾无难之意。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当年就是使用“无患子”树佛珠作为念珠。<div>自古以来,“无患子”有着乳化清洁作用,所以当作肥皂用于洗涤。无患子中的阿魏酸是科学界公认的美容因子,能改善皮肤质量,使其细腻光泽、富有弹性。同时还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凝血等作用。</div> <div>书院门前鹅掌楸。树形端正,叶形奇特。为古老的遗植物,又名马褂木,双飘树,中国二级保护植物,属木兰科落叶大乔木。叶大,形似马褂与鹅掌,故有马褂木之称。树干通直光滑,秋季叶色金黄,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与悬铃木、椴树、银杏、七叶树并称世界五大行道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主治风湿痹痛,风寒咳嗽等疾病,是世界上珍贵的树种之一。</div> 枫香树叶似火焰。优雅的树形搭配浓淡相宜的红叶,风姿绰约,不愧是秋季彩叶树中的佼佼者,散发出一种秋日特有的魅力。 霜天红叶。枫香树的蒴果上会长一种菌子,叫枫果炭角菌。 我们常说的枫树,槭属植物中的一种。叶形常奇数裂,三裂、五裂、七裂、九裂等,或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形态各异,奇特迷人;叶色丰富多彩,经秋变红、黄、橙、紫等色,色彩斑斓;翅果千姿百态,随风旋转凋落,妙趣横生。 秋冬之际,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温暖和煦的阳光洒向大地。万叶斑斓、红橙黄绿,层林尽染。 沿着山间小道,拾级而上,满山遍地黄。 叶随清风,蹁跹而舞。每一棵银杏仿佛都赐予了大地金黄色的洗礼。 碧云天,风认真,叶认真,洒落一地碎金,铺就一条金光道。 鱼嘴湿地公园。地处长江、夹江、秦淮新河三水交汇处,近年以湿地为主题,将生态水处理系统、树屋、湿地工作站等设施巧妙融合,营造出充满野趣的城市生态公园;因是一片状似头尖伸入长江的绿色湿地,被称为“鱼嘴”。这里是浪漫的落日夕阳追光处。 远方是长江五桥。这里树影婆娑,苇花轻摇,江水低唱,汽笛声声,夕阳动人。云朗风清之时,可以陪伴家人,漫步栈道,尽享轻风拂面,落日余晖......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唐·陆龟蒙《京口》)。当夕阳将天边染红的一刻,江面披上了橙红色的外衣,金波袅袅。山河远阔,人间烟火,都不及此时唯美的落日黄昏和恰好的微风。 重阳时节,来到浦口火车站。这里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百年老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英国人设计,1914年建成通车,中国近代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此。浦口火车站是当年连接平津冀、鲁豫皖等11省的重要交通枢纽。解放后,随着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火车站逐渐没落。1985年曾恢复部分客运,并更名为“南京北站”。2004年永久性停运。 中山停灵台。1929年5月28日,装运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的火车通过津浦铁路从北平运抵浦口火车站,在这里稍作停靠后通过浦口码头过江,最后安葬于中山陵。 候车室连接轮渡码头的雨廊。南京最早一批采用进口热轧H型钢建造,是百年前最顶尖的进口技术。 老站月台。 当年,火车站周围的煤港、轮渡、驳运、汽车、邮局、医院、学校、饭店等设施,一应俱全。 <div>1918年冬,朱自清去北京上学,在浦口火车站与父亲话别:“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承载着朱自清与父亲的分别记忆,写下了散文名篇《背影》。<br></div>1919年春,毛泽东送湖南留法学生去上海,在浦口火车站丢失了一双布鞋,陷入困顿,幸遇老乡,解了燃眉之急(见斯诺的《西行漫记》)。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里,把这里列入建设重点。1927年,郭沫若在浦口火车站中转渡江,到南昌去寻找革命同志...... 浦口火车站与主城隔江相望,远瞰南京下关,平吞江濑。这里,曾经让人多多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南北朝·谢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 随着“百万雄狮过大江”,1949年4月25日,邓小平和陈毅由合肥到达浦口火车站,当夜过江,驱车进驻总统府,迎来南京解放的曙光。 中山码头。与浦口火车站一江之隔。1925年,孙中山在北平(北京)逝世。根据他生前葬于南京的遗愿,国民政府决定,迎接孙中山灵柩回南京,在下关江边建设码头。1928年8月8日,码头竣工,被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迁葬至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由于码头为灵柩在长江南岸停靠的第一站,因此定名为“中山码头”。<div>1918年,北上求学的朱自清正是和父亲一起从这码头坐轮渡前往浦口火车站,有了后来的散文名篇---《背影》 。</div><div>弹指一挥间。毛泽东1919年在浦口火车站丢失了一双布鞋的30年后,新中国成立。1953年1月1日,原苏北、苏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江苏省人民政府,省会南京。同年2月22日,毛泽东首次视察南京,乘海军“长江舰”在此上岸 ,并于2月23日前往中山陵谒陵。</div> 朝天宫。位于冶城山上,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面积7万余平方米。<div>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末,吴王夫差在这里设冶铸作坊制造兵器,因此而称作冶山,又叫“冶城”。三国孙吴时,孙权在此设置“冶宫”,铸造铜铁器。<div>东晋初,这里是丞相王导的西园。南朝时曾为总明观太学所在地。唐代,在冶城山上建太清宫。</div><div>北宋时,在此始建文宣王庙。不久改为天庆观。苏东坡来此游后挥毫留下一首七律:“春风吹动北风微,归雁亭边送雁归。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稀。扁舟去后花絮乱,五马归来宾从非。惟有道人应不忘,抱琴无语立斜晖。”</div><div>元代的时候,这里改成为“大元兴永寿宫”。</div><div>明初洪武年间(1384)重建后,朱元璋下诏赐名为"朝天宫",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并建有习仪亭,是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成为当时南京最大、最著名的道观。</div><div>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皇太后发帑重修,为金陵道观之最。咸丰(1851-1861)中被毁,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为了传扬儒家文化,于旧址改建孔庙,并迁鸡鸣山江宁府学于此。</div><div>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朝天宫古建筑群开辟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br>朝天宫历经沧桑,或为寺院,或为道观,或为学宫,现在是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建筑规制基本上还是文庙和学宫的旧制。</div></div> <div>棂星门。为文庙正门,四柱三开间牌坊,面阔15.5米。“棂星”传说是文曲星,“其状屈曲勾连”,以棂星门称,意思是文庙府学培养的人才,为国家所用。</div> 多么眼熟的“滑滑梯”场景!据说上世纪南京80%以上儿童,概莫如此在这里滑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如今石板上深深的“股道”,无言着曾经的岁月与传承。 孔子兴教像。座基背面书有《礼运大同篇》,是论述礼之源头和礼之实的专论,它同后一篇《礼品》是姊妹篇。以《礼运》为篇名, 表明它的中心内容是在记录帝王时代的礼乐之因革。不过,造成《礼运篇》脍炙人口的倒不在于它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而是由于冠於篇首的“大同小康”思想,为后世人描绘了一个民族理想中的世界图案,故后世有“礼运大同”的说法。“大同”和“小康”,是相对的两种社会形态,在对立之中相得益彰。 这里,人文气息浓郁。似乎每一片银杏叶上,都写满了深厚的历史。 巍峨宫殿接苍穹,如画秋色在心中。 <div>不经意间抬首,千年宫城的沧桑变幻,仿佛就在眼前。<br></div>大成门。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意。大成门阔29米,因为旧时门两旁陈放戟等仪仗设备,又称“戟门”。大成门分左中右三门,中门专供皇帝祭祀市出入,亲王、郡王走左右两门,一般官员只能走“戟门”两端的“金声”和“玉振”小门。“金声”和“玉振”皆出自《孟子》。 大成殿。高大轩敞,红墙黄瓦,彰显着它的非凡气度。殿前露台四周雕栏上刻有螭首。露台前侧有一尊明代保存至今的奉敕重建朝天宫碑,1000多字记录着明代初期朝天宫的地位。原先供有“大成至圣先师之位”,现为“南京历史文物陈列”。<div>大成殿前银杏树初黄,静静地屹立在红墙碧瓦间,时间在这里仿佛不曾流逝。</div> 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旧时南京城的报时中心,也用做催促文武百官勤于政务,提醒百姓辛于劳作,京师迎王、接诏书、选妃等重大庆典,与南京钟楼相对,是明朝京师之象征。<div>1928年(民国十七年)8月,中山大道开筑,中山北路、中央路、中山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五条主干道在此交汇,形成环岛交通枢纽,中山大道也由此南向新街口再转东。<br></div> 1365年,朱元璋在南京设太史监,专门观天象,而古时的观天象与国家政治紧密关联,地位非常高,明太史监首任太史令,就是朱元璋身边著名的谋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基。次年,南京明城墙开始建造,据史书记载,“上命基补新宫于钟山之阳……故筑新城五十余里”。专家认为明城墙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参与设计,刘基正是城建规划的总设计师。南京明城墙有内十三、外十八之说,即内有十三座城门,外有十八座城门,现存南京明城墙为应天府即京城,城门计有13座,而鼓楼就建在城市的中央。 朱元璋为了在全城统一时间而修建了鼓楼这个报时机构,由掌管报时的官吏专门掌控。全城时间的统一,利于统一朝廷各个机构的办公时间……使这个城市井然有序。<div>鼓楼规模宏大、规格极高,后因遭战火而被毁,清军入关后鼓楼仅剩下城阙。康熙南巡曾登临四望,地方官员在基座上树碑建楼,并更名“碑楼”,晚清时期经太平天国战火后,鼓楼城楼又再次遭到改建,使如今鼓楼硕大的城台与其城楼形成显著的体量差异,所以鼓楼又有“明鼓清碑”之称。<br></div> 晴空一鹤,秋意盎然。早年种植的圆柏、银杏、槐树、枫树等,映衬着红墙建筑---鼓楼,让人驻足流连。 一株种植了145年的金枝槐。倔强生长,枝繁叶茂,沉淀了一季的金黄,在深秋陡然风华。 红墙光影斑驳中,诉说着千年历史。 鼓楼广场上矗立着的紫峰大厦,是截止2016年8月,江苏第1、中国第6、世界第10高楼。成为如今南京主城区的中心点及城市的制高点,登楼周边远景可尽收眼底:东可眺望紫金山、西可望长江、南有雨花台、北有幕府山。 登楼顶层上有清康熙皇帝南巡“圣谕碑”。碑高3.20米,宽1.56米,后0.49米,中刻篆书“圣谕”二字,碑文皆用楷书,四周图案龙纹盘云。驮碑龟趺(guī fū)高1.24米,长2.15米,宽1.5米。<br>康熙于1684年-1707年间六次南巡,其中为了根治黄河,了解民情,第一次南巡(1684)于此,登上台座,凭高远眺,前瞻钟山,后瞰石城,虎踞龙盘尽收眼底,心旷神怡。返京启程时,两江总督王新命率众官员及数十万百姓到长江两岸边焚香跪送,从七里洲直达燕子矶,场面盛况空前。见此场面,康熙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忧心忡忡,于是靠岸停船,将主要官员召见上船,告诫在场官员尽管江南富裕,但要学北方淳朴,不能追求享受,要“洁己爱民,奉公守法,激浊扬清,体恤民隐”,也就是要他们廉洁自律,爱惜人民,弘扬正气,多体察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办些实事,使百姓生活有保障,人心稳定,以不辜负我的期望。次年,两江总督王新命等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将圣谕刻石,树碑于鼓楼台基正中,并加以保护。所以重建后的鼓楼命名为“碑楼”。<br>“戒碑”两侧有一对清代木雕龙凤塔,高约3.8米。塔型6角3层16级木制结构,外镀金箔,各级雕有精细的图案寓意,栩栩如生。 因碑文内容是皇帝对官员们的告诫,故又称该碑为“戒碑”。 <div>顶层上下楼口各一亭阁,红墙黑瓦,檐角高翘,古朴典雅,相映成辉。</div> 暮鼓晨钟,有鼓有钟。大钟亭位于鼓楼广场东北角,明洪武15年(1382),建了一座鼓楼和一座钟楼,当时有两只鸣钟。清咸丰年时,被毁一只。清末江宁藩台许振韦将尚存的一只钟移至现址,并拨款建了一座铁梁铁柱的六角亭来悬挂,即大钟亭。 大钟亭重檐六角攒尖顶,灰筒瓦屋面,以六根铁柱支撑,高14.5米,上架六角交叉铁梁,大钟悬于梁下。钟为紫铜浇铸,钟顶铸阳纹莲瓣一周,提梁饰以云纹和波浪纹,钟高4.27米,口径2.3米,底边厚0.17米,重23000公斤,上刻有“洪武21年9月4日铸”铭文。造型精美,声音洪亮,数里可闻。 鼓楼东行,即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原利用鸡鸣寺山下的关岳庙(武庙)借地改建而成。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其后,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相继成立,由此确立国民政府的政权架构。考试院1930年1月16日正式成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国民政府迁重庆。内设院长1人,由戴季陶担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5月迁回南京办公。现为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所在地。 和平公园钟楼。原名“励士钟塔”,由近代建筑师卢毓骏设计。1937年由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发起募捐建造,含有勉励士人勤奋精进之意。该楼钢混结构,琉璃瓦顶,高三层约17米,从下而上呈斜立式,小巧玲珑、造型别致。内有铁质楼梯可登顶,顶层有电钟,所以俗称“钟楼”。<div>当年,考试院一度将关岳庙铜钟发出的声音,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的铃声。励士钟塔建成以后,按时鸣钟,成为考试院大小官员上下班掌握时间的重要参考。</div> 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因山势浑圆似鸡笼而得名。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div>南梁大通元年(527),梁武帝在台城北面修建同泰寺,相传就在鸡鸣寺现址。同泰寺的寺名取自梵语“以协同泰”,规模宏大,有大殿六座,宝塔九层,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梁武帝四次在此“舍身”为僧,再让群臣用大笔钱为其“赎身”,人称为“皇帝菩萨”。549年“侯景作乱”攻入台城,梁武帝饿死,同泰寺也毁于战乱。<br></div>五代十国杨吴天赞元年(922),杨行密在同泰寺故址修建了台城千佛院;南唐时为净居寺;后又改名圆寂寺;宋代为法宝寺。<br>明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在旧址上重建寺院,定名为鸡鸣寺。永乐年间,灵谷寺的宝志法坛迁到鸡鸣寺,为西藏噶玛噶举派活佛大宝法王哈立麻(得银协巴)建施舍台。鸡鸣寺在宣德、成化、弘治年间经过多次扩建,成为金陵城内第二大寺。<br>清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南巡经过鸡鸣寺时,分别题字“鸡鸣古寺”和“古鸡鸣寺”。咸丰年间,鸡鸣寺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修,规模缩减。光绪年间建豁蒙楼。民国初期建景阳楼。1958年,鸡鸣寺被改为比丘尼道场。1973年,大部分建筑毁于大火。1981年,重修。<br>鸡鸣寺,现为我国东南沿海惟一的一座尼庵。其处北临玄武湖,湖光山色,风景佳丽,春天,鸡鸣寺前的樱花很美...... 秋天的鸡鸣寺,在黄叶的遮掩下,多了些古朴的烟火味。 <p class="ql-block">药师佛塔,七层八面,高约44米,外观为假九面,实为七级八面。斗拱重檐,铜刹筒瓦。</p> 塔前香火旺盛不衰,祈福是共同的心愿。传说《白蛇传》中白素贞为了救许仙所求的神佛,就是鸡鸣寺这座药王神塔。它见证了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所以人们更加相信在这里祈福也可以给自己带来美好的姻缘。<br> 鸡鸣寺内,古树参天。 秋时古刹,空灵肃穆。曾经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终是走上“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韦庄《台城·金陵图》)。<div>唐·李白《金陵三首》曾诗曰:“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空馀后湖月,波上对江州。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其慨叹金陵自古以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著称,可最终也是一代规模成行迹,千秋兴废逐流波。这块土地,埋没了多少城阙殿宇。如今,悠久的岁月还是留在了这里,让我们感受历史遗迹,触碰那千年文化。</div> 总统府门楼。“一个总统府,半部近代史”。门楼原址为清两江总督署头门,太平天国时建天朝宫殿“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br>1864年清兵攻破天京后将此门拆毁,重建两江总督署大门。<br>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年新建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br>1928年10月,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接受外交部长王正廷“将旧督军署大门拆除,重建新门以壮观瞻”的建议,重建总统府大门。新建成的大门,是座采用当时最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两层门廊式建筑。造型严谨,南面八根古罗马爱奥尼柱紧贴门壁,柱头上雕有精致的卷涡纹样,一楼向南开有三樘拱形大洋门,外圆内方、中门略大。门拱中心嵌有拱心石,上端凸显巴洛克装饰的线脚和砖石线条,整座门楼厚实坚固、宏伟气派。大门前还安置了一对中国府衙门前常有的石狮子,并于次年建成。<br>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大门前举行了入城式,并在门侧悬挂第十六师团部木牌。继而为“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及汪伪政府监察院等机构的大门。<br>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大门。1948年5月“行宪国大”召开,主席改称“总统”,即将“国民政府”换嵌“总统府”三字。<br>1949年4月23日,作为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宣告解放,红旗插上总统府门楼。捷报传到北平(北京)香山,当时的党中央所在地,毛泽东提笔挥毫写下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br>总统府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屡废屡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div>总统府建筑群的主轴线由门楼、大堂、二堂、会客厅、麒麟门、政务局楼、子超楼组成。<br></div> 总统府大堂。中式建筑,抱厦五间面阔七间,硬山顶单层双檐,与二堂及穿堂相连,呈“工”型殿。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此。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毁,两江总督曾国藩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两江总督署大堂。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就在大堂后的西暖阁举行。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作为国民政府的大堂。1929年国民政府部分改建时,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挂于大堂正中横梁上。以后,大堂先后被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沿用。 总统府礼堂。原为清朝两江总督署大堂西暖阁的一部分。民国年间分别于1929年、1935年和1946年进行过改建。国民政府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活动都在礼堂举行。如1929年的“国军编遣会议”,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联合举行的“总理纪念周”, 1946年“还都”后的“五五”茶会,1948年的“总统”就职典礼活动以及一系列外事活动等。国民政府其他的院、部、会也常借用这所礼堂开会。今天的礼堂基本是1940年代后期的格局。 总统府会客厅。民国初年建筑,分设内外宾会客室。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会见宾客专用。会见结束后,宾主常在门外台阶处合影。 麒麟门。为安全考虑设此门。门后有屏门,将连接大门楼与“子超楼”的中轴线隔断,1950年代初拆除。门前两侧分踞石兽一只,貌似麒麟,故名“麒麟门”。 子超楼。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是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且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超楼”。该楼于1934年开工,至1935年12月竣工,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第一层,先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后成为总统府文书局的办公室。第二层是总统、副总统办公室。第三层是国民政府会议室。 1948年,蒋介石就任总统、李宗仁就任副总统,在总统府办公楼(子超楼)前合影。 子超楼第二层朝南的这间是蒋介石的办公室。 行政院南楼。行政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成立于1928年10月25日,掌理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政、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院下辖各部会,分掌各项行政职权。行政院办公厅建于1934年6月,楼内设行政院院长、副院长、秘书长、政务处长办公室,以及会议室、总办公厅、稽核室等。<div>1937年11月,行政院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日伪统治时期,沦为铁道部、交通部。1946年5月“还都”南京后,行政院迁至原铁道部办公,此处作为国民政府社会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办公处。直至1949年4月行政院迁广州。<br></div> 行政院一处办公室。 行政院内的会议室。 复园。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时期在这里建东花园,当年有石舫、湖泊、假山及楼台亭阁等建筑。1864年清军攻破天京时被毁。石坊上的“扬帆”二字,为张学良题写。 国民政府时期,复园曾是行政院的一部分。2002年根据史料复建了原东花园的一部分。<br> 煦园。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复园)相对称,是个相对小众的园子。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府花园,后作为清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被辟为天王府的一部分。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于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div>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设在煦园内。此后,又先后作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部、南京留守府、江苏都督府、督军署、副总统府等机构的办公处。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与北伐军总司令部合署办公)、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本部,以及总统府军务局等机构,都曾在园内设有办公处。</div><div>煦园为著名的江南园林,与总统府连为一体,至今还保留有诸多著名的遗址景点。<br></div> 桐音馆。中式园林建筑。单层歇山式小瓦顶。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因雨水落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而得名。曾国藩常在此处与人对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也经常在这里会客。1930-1940年代,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二厅、总统府军务局长办公室。 夕佳楼。中式园林建筑。二层歇山式,重檐卷棚顶。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因落日太平湖时余辉洒满小楼,景致绝佳,而得此名。楼顶屋脊高高耸起,楼外三面临水,有走廊环绕,灵秀而雅致。国民政府时期曾是军委会和总统府军务局办公室。 一株银杏,风姿绰约,惊艳煦园。 煦园以小著称,面积仅有1.4公顷,造园虚实相映,层次分明,园以太平湖水为主,水体南北走向,整个水池周长约1866米,水面积约占全园一半多。东阁西楼隔岸相望,南舫北阁遥相呼应,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景致自然和谐。 石坊(不系舟)。池里底座以青石板垒砌,舱部用木制雕刻,造型设计古色古香清雅,熙园里唯一含有北方地区清朝官衙风格的建筑, 石舫初作为书斋。清乾隆十一年(1746)两江总督尹继善所建,乾隆于1757年第二次下江南时赐题“不系舟”。 洪秀全、孙中山、黄兴等都曾在此招待过客人。 石坊内望园北。 漪澜阁。四面环水,石栏环绕,以两座石拱小桥与湖岸相连,此处曾作为太平天国天朝宫殿机密房,清同治九年重建,民国时期,此处先后作为国民政府高参室、参谋本部和总统府军务局办公处。 忘飞阁。建于康熙年间,原是双层,同治年里改造为现状,正中间一楹滑向水中,造型设计独特。曾有海鸟歇此阁上,见风景优美而忘飞,故名忘飞阁。现辟为港澳台胞休息区。<div>一个秋天,两处秋景,地上,水中,黄,绿,棕,红……可谓“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偶成》)。<br></div>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位于西花园西侧,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创立,在这里设总统府秘书处,承担有关文牍事务管理、印章管理、单位融洽及其帮助总理日常工作的完成。 孙中山先生办公室。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原为康熙名臣、文学家、藏书家曹寅建于1706年前后,后归江宁织造隋赫德所有,后又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买下所有,取名随园。<div>这里曾是民国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中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女子大学。1913年由美国联合教会筹建,1923年迁入南京宁海路随园校址。第一任校长为美国传教士德本康夫人。1928年,国民政府收回教育权,由徐亦蓁任金女大校董事会主席,吴贻芳担任校长。1930年,金女大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因抗战1937年西迁至成都办学,1946年师生返回南京。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金陵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旧址建立南京师范大学。</div> 校园美丽,建筑古朴,大树参天。153岁的银杏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述说着岁月的痕迹与故事。 <div>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书店。在南京,市民文化与文学阅读紧密相连,对知识的虔诚与渴望,使这里成为一座可以“读”的城市。</div><div>距南师大不远的五台山体育馆地下,有一家被CCN、BBC和《国家地理》评为“全球最美的书店”---先锋书店。</div> 罗丹雕塑下的“沉思”与读者。 大厅里,有着来自天南海北,形形色色的读者“留言墙”,感慨读书,感慨金陵...... 阅读区总是座无虚席。静下心来,慢慢品读。书香扉页动心弦,滋润心灵,丰富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和书店的存在,赋予了这座城市更为丰盈的文化气质和底蕴。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路的尽头是环岛,是一幢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别致的弧形建筑,被高大的梧桐树包裹着。1929年至1937年间,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到1933年南京已经设立了15个区。根据《首都计划》,其中第六区包括定淮门沿城墙以东,鸡鸣寺、玄武门沿城以西,和平门、钟阜门、挹江门以南,汉口路以北为区域的范围。数年间,这里雨后春笋般地先后建造起成片风格各异的别墅花园住宅。<br>花园住宅区以环岛为中心,呈“扇面”辐射。包括江苏路、珞珈路、颐和路、宁海路、汉口路、西康路、天竺路、珞珈路、琅琊路、普陀路、灵隐路、莫干路、牯岭路、宁夏路、赤壁路、马鞍山路等。环岛曾经是第六区区公所办公地;日本侵占南京期间,还曾作为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br>如今,民国已成往事;物是人非,留下的只是环岛与附近无言的数百座宅地别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p class="ql-block">这里,现在有片被辟为“民国公馆片区”。内有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等知名人士的宅地公馆,集中体现南京的民国风貌,也被称作“最怀旧”的南京。其中有蒋纬国、马歇尔、陈诚、顾祝同、汤恩伯、阎锡山、马鸿逵、汪精卫、杭立武、 邹鲁、薛岳、胡琏、周至柔、钮永建等名人公馆18处;还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葡萄牙、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使(领)馆8处。</p> 走入公馆区内,其中有一左一右酷似的“姊妹楼”。即使玩“找不同”游戏,也很难一时作出选择。左边的李子敬楼建于1934年。1936年,杨公达看中了这幢洋楼,在右边建造了同样一幢楼,为了怕来访者敲错门,他的阳台拐角处没有设计立柱。杨公达起初致力于学问,曾和朱家骅等人在南京创办过《时事新报》,被朱家骅聘请为中央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后来一度担任校长,可谓少年得志。 百年颐和,万国风华。欧洲别墅式风格、江南园林风格、西班牙风格、仿美式、仿日式幢幢小楼,从任何一幢建筑前走过,都能让人感受历史的变迁,感受中西合壁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民国那一时期中西文化的大融合。 颐和路。有着心旷神怡的安静,行道两侧参天的枫杨依然掩映,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一些院落建筑与院墙发生变化,但唯枫杨矗立,愈发沧桑。 在这里,曾经居住成长40余年。每个院落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对这里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西康路33号(原美国驻华大使馆)门前,树影婆娑依旧,黄叶摇曳依然。梧桐树下,每一帧都是值得定格下来的回忆,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p class="ql-block">再到中华门(古称聚宝门)城堡。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并召见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p><p class="ql-block">南唐时,建城中兴,称为金陵,都城按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总体格局来布置。相比六朝建康城“稍近南迁”,靠近了居民稠密、商业繁华的秦淮河岸。宫城内外的建筑,画栋飞檐,繁华秀丽不减六朝。惜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被金兵退败时烧毁。</p><p class="ql-block">明代南京城垣,是朱元璋听取谋士朱昇关于“高筑城”的建议,自1366年到1386年兴建。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定都南京,都城沿用南唐都城南面和西面的城墙,扩建东、北两面城墙,周长达35.27公里,城墙共13个城门,规模巨大,气势宏伟。</p><p class="ql-block">中华门是在南唐都城南门故址上重建,也是现存最大的城门。所使用的材料均系0.8-1.39米,宽0.7米,厚0.26-0.35米的巨型条石和长0.4米,宽0.2米,厚0.1米左右的城砖,砖侧有造砖者的府县官衙和年月日标记,以此监督质量。</p><p class="ql-block">城堡整个有藏兵洞27个,战时藏兵3000,平时藏粮万担。整个建筑系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等混合作浆,极为坚固。</p> <div>城堡有3座瓮城,下层正中筑四道券门贯通,左右两边各筑藏兵洞3个,各门均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遇有敌兵进入,城门“千斤闸”迅速落下,切断退路,伏兵四出,分别歼灭,恰如瓮中捉鳖。</div> 城堡高21.5米、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进深129米,占地16500多平方米。城门分4道, 每两道之间的空地称作瓮城。 对外的第一道城门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原建有庑(wǔ )殿式重檐筒瓦顶的木结构镝楼,清嘉庆年间(1796-1820)镝楼倒塌,江宁县筹款重建,形制缩小。1937年冬日军侵占南京时,镝楼毁于战火,现尚存台基残迹。 <div>中层为砖石结构,面北并列筑有7个藏兵洞。</div> 城堡两侧有坡道礓(jiāng )嚓,可骑马登城。 <p class="ql-block">在瓮城东西两侧马道下,各筑藏兵洞7个。</p> 风起,叶落,叠翠流金,遍地金黄。<div>中华门城堡及城墙筑成之后,人烟稠密的聚集地有了“城内”“城外”之分。明代黄姬水的《金陵古意八首》有这样的描写:“聚宝城门平旦开,倾都士女眺香台。夕阳官路游人散,竞折花枝插鬓回”。诗的开篇,以城门的打开作为序幕,游人纷纷出城踏春。年轻女子不耐远走,则可以登上城楼或城外的高台,远眺春景。至此,笔锋一转,转至日薄西山,游人渐渐结束行程,从聚宝门归来,而归来时带回的不仅有倦意,还有满心的恬适和一头的香花。在这首诗中,城门成为贯穿始终的对象,打开了“出城游”“插花回”的空间舞台,使一幅踏春图景既得以具象展开,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div> 登上城堡南望,秦淮河畔有大报恩寺。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而建,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240)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为江南佛寺之始,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历史上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咸丰四年(1854),大报恩寺塔被毁。2004年后始筹备复建,遗址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了七宝阿育王塔,内藏“佛顶真骨”。2014年3月,南京大报恩寺轻质保护塔主体完工,该塔共有9层,高98米,由轻钢结构和玻璃筑成,外立面为玻璃幕墙组成。<div>中华门城堡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连长干桥,北连镇淮桥,是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建业(南京)古城南山岗之间的平地,是城市的雏形“越城”所在地。六朝时期,江东将山岗之间俗称为“干”。地名被称为“长干”,最早出现在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吴都赋》,里面讲到六朝初期建业的文化现象:“建业南五里有山岗,其间平地,吏民杂居。东长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连。大长干在越城东,小长干在越城西,地有长短,古号大、小长干”。</div><div>当年,这是一个人烟稠密的生活区,也是个文脉悠远的地方。自古以来,关于“长干”的诗词层出不穷,诸如唐·张潮《杂曲歌辞·长干行》中“妾有绣衣裳,葳蕤(wēiruí)金缕光”的爱怨痴缠;唐·崔颢《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中“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的眷恋、叹息与思念;宋·杨万里《绝句》中“长干桥外即乌衣,今著屠沽卖菜儿”的春天“三月三”;元·王冕《金陵怀古》中“回首长干思无限,水风杨柳作秋声”的慢思悠情等。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唐·李白的《长干行》(其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表现长干里中的一段浪漫爱情故事。明代沈周、徐渭、徐庸、李梦阳、陈䞇等文人名士都曾写过《长干行》......</div> 西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据悉,经过2017年至2023年主动性考古发掘,中华门外“长干古城”西街遗址中重要断代遗迹陆续“重见天日”,昭示着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早在距今31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南京已有城出现!图源网络。 “长干古城”复原示意图。长干,是南京最早的地名。“长干古城”由一处中心台地以及台地外围环壕、墙基与门道、水井、猪祭祀坑等与筑城有关的遗迹组成。先民利用中心台地筑城,外有长江、秦淮河、花露岗、雨花台、赤石矶等江河与岗阜为天然屏障,具有强烈的军事要塞性质。从台地外围多道不同时代环壕的发现,提供了古城不断使用和修筑的证据。数千年前,南京的湖熟先民以先见之明,选择了秦淮河进入长江的入江口筑城,拥江发展3100多年,一代代“老南京”在此繁衍生息,脉络未断。图源网络。 老门东。因地处中华门(聚宝门)以东,故称“门东”,门东是南京民居聚集地,自古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这里一条条老街巷,让人重新感受老城南传统生活风貌,沉浸式体验杜慎卿口中的“六朝烟水气”;俞平伯眼中的“六朝金粉气”;朱自清述说的“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张恨水身边则是一群“肩挑负贩者”......的南京气质。 <div>芥子园墙垛上,一只猫咪悄然望着过往的行人。</div><div>门东的芥子园,取意于“芥子纳须弥”。意思是,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比喻“小中有大”,体现了古人造园的智慧。芥子园虽占地不足三亩,但巧而玲珑,清幽典雅,经清初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李渔苦心经营,达到了“壶中天地”的意境。李渔自诩生平有两个绝技:一是审音擅曲,一是构建亭园。被誉为“金陵名园扛鼎之作”的芥子园,就出自他的手笔。</div> 秋初,街区路旁几株平日不起眼的乌桕树,当它在黛瓦白墙旁点燃,斑驳的色彩爬上江南古老的屋檐,黑白线条交织间,树叶自然一画,成为门东一面绚丽的“网红”风景。 “网红”乌桕,色彩斑斓,与白墙黛瓦遥相辉映。 马头墙一面,乌桕叶微红。 李渔在《闲情偶寄》写到:“枫之丹,桕之赤,皆为秋色之最浓”。门东乌桕虽仅数棵,却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将秋景点缀得简洁而唯美。 门西。历史上曾经坊市、会馆云集,曾经既是承载厚重历史的“大容器”,又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之所系。唐·李白笔下“凤去台空江自流”的凤凰台,描写的正是此处。<div>这里有愚园。又称“胡家花园”,清同治十三年(1874),清代名人胡恩燮筑园养亲,购园“自以为愚,更其名为愚园”。将一“林木殆尽、荒烟蔓草”之地打造成具有浓郁江南园林特色的“城市山林”。著名园林专家、建筑学家童寯在《江南园林志》里提及的南京园林有四座,叙述顺序首推愚园,其次依序是瞻园、颐园、煦园。</div> 愚湖北岸“清远堂”。堂前深入湖中的月台,是当年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等晚清名流,慕名前来、踏访雅聚、赏景赏月、吟诗题联之地。 静谧的愚园里,无患子树,银杏金黄,枫叶火红,树影婆娑,光影斑驳。 “小沧浪”亭。愚园的园主胡恩燮自幼随其父苏州经商,1873年,曾在苏州织造衙门任幕僚,对精致的苏式园林念念不忘。愚园的设计和布局模仿了苏州狮子林的造园技法。形成古木丛篁,莲池亭榭,极其清雅幽邃。尤其是假山石,堆砌得玲珑精巧,时人赞叹“垒石空灵,曲径宛转”,亦有“金陵狮子林”之称。胡恩燮十分喜欢“愚园”幽旷,曾作《秋夜》一首:“蟋蟀啼不止,虚斋秋夜长。隔帘见河汉,云影淡微茫。竹树弄疏响,罗衣生嫩凉。流萤解人意,来照读书床”。被视为园中亭馆台榭的写真。 “春晖堂”,一轩敞华屋。是胡恩燮为奉养母亲、报答养育之恩特意建造的,其“春晖”堂名取自唐·孟郊《游子吟》中“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句。<div>“春晖堂”也是园主人当年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曾有一些名流,常聚于此,殇咏其间,名噪金陵。1912年3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辞职前夕,临时政府的各部总次长、卫戍总督和各军师旅司令长假愚园与他饯别。举行饯别会后在“春晖堂”前留下珍贵的合影,其中有黄兴、王宠惠和北洋政府总理唐绍议等人。</div> 柳荫浓处,有一小亭,名为“柳岸波光”。这里,正是当年月明之夜,胡氏家人或胡家主人陪同客人中秋赏月之地。在此“倚阑望明月,人影横波心。波光摇月光,柳阴拂亭阴。瘦鹤一声唳,清风满平林”。 愚湖湖心有一亭,名为“在水一方”。是只带“屋”的船,一处令人遐想的景观。景名取自《诗经·秦风·蒹葭》,诗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一首写追求心中思慕的人而不可得的诗。思慕的是谁呢?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思念贤才的,有说招求隐士的,还有认为是想念朋友或追求情人的,尤其最后一种说法流传最广。南宋大儒朱熹也未参透,他说:“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div>眼前,兼葭(芦苇)秋水。翠绿、绯红、明黄......一草一木秋意浓。</div> 愚湖平水,柳叶翩翩,飞舞落下,瞬间静美。 如今,纵使四季轮回,愚园依然岁月悠然的模样,静待人们移步感受。 莫愁湖。湖柳如烟,湖云似梦,素有“荷亭消暑,柳岸追风”之说,一座江南古典名园。六朝时称横塘,宋、元时即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后更盛极一时。清乾隆年间,在园内建郁金堂,筑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 莫愁湖畔,水清月明。这里,流传着莫愁女淒美的传说。同样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秋高气爽的舒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与喜悦。 初秋一入,这里便荡起诗一般的涟漪。沿着湖边小径漫步,淡淡的凉意扑面而来,远望湖面,波光粼粼、水明如镜。 岸边黄色的白蜡树。落叶乔木,木犀科梣(qín)属植物。可放养白蜡虫,其分泌出的白色蜡质物为古时蜡烛的主要原料,故取名白蜡树。其学名来自于拉丁语的“矛”,因为当时士兵们作战用的武器长矛的柄是用梣(chén)木制作的。在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世界由一棵梣树支撑着。在希腊神话中,宙斯创造人类之初,人是从梣树里诞生的。 藤蔓质柔,攀缘伸展,叶节蔓红,秋尽叶落,来年复生。 <div>湖面枯荷“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宋·许棐《枯荷》)。“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当繁华落尽,归于本真,它像守望者,沉静而坚韧,诠释着生命轮回的另一种美丽。</div> 汉乐府民歌《江南》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并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div>此时,秋水与枯荷,深邃而美丽。盛放是美,盛放后的安静也是美。“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唐·白居易《衰荷》)。</div> <div>“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繁盛时“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入秋时“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卢照邻《曲池荷》)。繁华落尽是风韵,孤瘦清冷显风骨,终是秋色别有滋味的一道风景。</div> 湖畔,乌桕此刻却脱颖而出。树叶从绿逐渐变黄、变橙、变红,成就一番独特的美。 枝丫虬(qiú)曲。硕大的头冠枝繁叶茂,秋叶经霜,五彩斑斓,倒悬于空。 <div>红叶秀丽,垂柳轻摇。湖边的乌桕生长多独木临水,单株突兀,叶色相间,清烟疏淡,却是渗透出淋漓尽致的鲜红,呈现生命饱经沧桑而不衰竭的色泽。</div> 乌桕之美,最美在叶。“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说的便是乌桕树到了秋时,叶子由绿变紫、再变红。宋·陆游更在《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中写道“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借物喻物的写出了乌桕的红更深更美。 再入玄武湖。这里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皇家湖泊园林,也是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222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从东晋到梁代,玄武湖先后有过昆明湖、饮马塘、练湖、习武湖、练武湖等名称。<div>宋熙宁八年(1075),江宁府尹王安石奏准宋神宗泄湖得田,玄武湖因此而消失了二百多年。经过元大德五年(1301)至正三年(1343)两次疏浚,玄武湖重新在南京版图上出现。<div>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选中玄武湖作为明朝中央政府黄册的存放地,建后湖黄册库(类似现中央档案馆)。玄武湖从此作为一代禁地,与外界隔绝了260多年。</div><div>明亡以后,玄武湖重新开放,清康熙、乾隆均到此游历并留下诗词。清同治后,有许园林建筑,其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梁洲重修湖神庙,并增建湖心亭、大仙楼、观音阁、赏荷厅。后清大臣左宗棠还修筑了连通孤凄埂与梁洲的长堤,解决了游玄武湖“必自太平门出,令舟而行”的不便状况。清宣统元年(1909),端方、张人骏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筑新堤,扩大湖内绿地,徐绍桢又建陶公亭及湖山览胜楼。</div><div>进入民国,玄武湖开始有了相应管理机构,1928年9月又改园名为“五洲公园”。1934年4月,重改“五洲公园”为“玄武湖园”,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花卉品种增多,一批建筑如玄武厅、诺那塔、凇沪抗战纪念塔等先后落成。<div>玄武门,开辟于1910年,当时清两江总督张人骏筹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因张人骏是河北丰润县人,故此门便称“丰润门”。1928年4月,国民政府改“丰润门”为“玄武门”,蔡元培先生应邀书写“玄武门”三字。<br></div></div></div> 玄武湖又称后湖。这里有着幽静的湖面和漾柳围堤,还有湖畔的烟雨楼台。 童子拜观音石。正对玄武门,假山前的“童子拜观音石”为珍贵的太湖奇石,系北宋花石纲遗物,因其形态极似而得名。石高6.3米,宽0.9米,具有太湖石“瘦、透、漏、皱”的典型特征,是太湖石中的精品。 池水明镜,睡莲已秋。 喇嘛庙、诺那塔。位于环洲东端,始建于1937年,喇嘛庙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式殿堂,形制古朴;诺那塔九级六面,钢筋水泥制造,仿唐宋风格。底级四面镌刻碑文,系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司法院长居正所撰并书的《普佑法师塔碑铭》。喇嘛庙、诺那塔均为纪念诺那法师而建。诺那法师生于1865年,逝于1936年,是一位“呼图克图”称号的大喇嘛。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做过许多有益的事。1994年,诺那法师的后代弟子、台湾圆觉宗重塑诺那金身,重修诺那庙塔,这里是沿海地区喇嘛教极少数游览胜地之一。 梁洲,面积8.81公顷,曾名老洲、旧洲、祖洲、莲花洲和美洲,是玄武湖开辟最早的一个洲,擅全湖之胜,延续了六朝文脉、迭加了明代黄册文化。 玄武雕塑。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又名龟蛇,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为北方之神。玄武于五行主水,故又为水神。320年晋元帝司马睿因湖在宫城之北,改称北湖。446年宋文帝刘义隆下诏筑北堤,浚北湖,造华林园,使张永监统,改北湖为玄武湖,湖以神名,构建都城四神布局。 <div>玄武为北方之神,主北方。因此玄武门几乎成为了中国古代皇宫的“标配”,隋唐长安之太极宫、洛阳之紫微城、明代南京之故宫和明清北京之紫禁城等概莫能外。<br>朱棣原为燕王,长期镇守北疆,正因玄武神有功于靖难,即位后他以玄武大帝为护佑神,大修武当山道场,在全国广建宫观。玄武于五行主水,为水神,因此他诏令在紫禁城建造钦安殿供奉真武神,祈求江山社稷永固,紫禁城远离火患。 <br>由此,玄武神在民间也香火旺盛,备受推崇。玄武为龟蛇合体,因此被视为吉祥长寿的瑞物,被赋予了求福加寿、风调雨顺、富贵长久、求子求财等美好寓意。这可能是南京人喜爱玄武湖,并衍生出玄武门、玄武区等地名的原因。</div> <div>四象坊。四面分别书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星宿,或称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玄武湖因为在皇城的北边或后面,所以被称为:北湖、后湖、玄武湖。</div> 湖神庙。初为“神祠”,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旨在此设坛祭泰历(古帝王七祀之一)。民间传说,神祠为明洪武年间为纪念一毛姓老人而建,又称其“毛老人庙”。同治九年(1870),两江总督曾国藩重建。<div>神庙遗有铜钩井。掘于明代,水质“清冽晶莹,沁心适口”(《金陵后湖志》),因掘井时得铜钩一具(相传是六朝的兵器)而得名。铜钩井井沿有铁笔篆书“铜钩井”三字,并有附文:“大明丁丑,掘井湖上,深二丈余,获铜钩一具,并以是名,似前写舆。巴江廖纶。”铜钩井井栏为胭脂红大理石制成,栏高55厘米,外径70厘米,内径40厘米。</div><div><div>这里曾是明代黄册库遗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明初,朱元璋定鼎金陵,制定和推行皇册制度,核天下户籍,定赋役,核隐漏,清逃亡,掌握全国几乎每户每人、每块田每户房的具体情况。并深谋远虑,收天下黄册,贮之后湖,其地禁,其事重,其法详。达170万余册。如今,馆内重现当时档案文化、户籍文化、土地文化和赋税文化的黄册库景象。</div></div> 梁州有条银杏道,秋日时光与美好,不妨去看看。 这里,处处已成金秋画卷。 览胜楼。为二层四角攒尖式建筑,位于梁洲北端,始建于六朝,最早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为观看水军训练而建。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新军统制徐绍桢重建。当时是徐邀集文人雅士联吟结社之所,称为“湖山览胜楼”。“览胜楼”匾额为国民党元老、司法院院长居正所书,楼内楹联为李烈钧手书。 梁洲曾是昭明太子编《昭明文选》的读书处,有“梁园”之称,故称梁洲。《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501-531)组织文人共同编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52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由此初步建立起了汉语文学的体系。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昭明文选》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谣曰:“文选烂、秀才半”。延至元、明、清,有关《文选》的研究亦未尝中辍。 惊鸟风铃声声响。走进这里,看见的是风景,感受的是生活。 秋色醉人,叶片绚烂,游人纷至,驻足美好。 有与缤纷落叶翩翩共舞,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赞美。 也有“金”色天地下,尽享愉悦与宁静。 人来鸟不惊。嘿嘿,想拍我?我来给你拍! 别忘了!黄叶地里还有我! 秋天的仪式感,离不开在“梁洲秋菊”。菊乃“花中隐士”,渗透着“隐士”的文化精神,与梅、兰、竹合称“花中四君子”。周代古籍《埤雅》云:“菊本做鞠,从鞠穷也,花事至此而穷尽也,故谓之鞠”。秋风瑟瑟,百花肃杀,唯菊秋阳。自幼记得这里每年一度有菊展,至今举办已不知多少届。<div>霜降伊始,金陵盆景园内秋菊盈枝,品种繁多,只能随拍若干。</div> 名为“盘龙春晓”。自古以来,诗人以花言志,为菊赋诗众多。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述说的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想要辨识其中真意,却不知怎样表达。诗词通过借景言志,体现了陶渊明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追求超脱世俗的思想感情。 名为“骏河的舞”。“菊生不是遇渊明,自是渊明遇菊生。岁晚霜寒心独苦,渊明原是菊花精”(宋·杨万里《赏菊》)。诗的意思则说:菊花历史悠久,不是菊花遇到陶渊明,而是陶渊明认识与“采菊东篱下”。在晚秋霜冻严寒里艰苦地开放,只有陶渊明了解菊花,他才是菊花的灵魂。 名为“汴梁红玉”。“青蕊重阳不堪摘,重阳已过菊方开。不将时节较早晚,且折霜蕤(ruí)浸玉醅”(宋·史铸《晚菊》)。写的是晚菊不赶时髦,不应景,故意在重阳节后开放。节后降下寒霜,菊花经霜味道更好,这样方便诗人酿制桂花酒。 名为“黄毛刺”。“落日西风弄晚晴,东篱曲曲灿金英。先生茅舍终年淡,唯有寒芳不世情”(宋·周嵩《晚菊》)。描写了晚秋的落日余晖,照在弯曲篱笆的金黄色菊花上。诗人的草房显得格外淡雅恬静,唯独东篱的菊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傲霜开放。 名为“紫霞落影”。“奇姿能艳复能幽,志意坚贞不可求。举面向人先自赤,风前无语小低头”(清·黄毓祺《菊花》)。描写菊花的形态非常奇特,它既有鲜艳的色彩,又给人以娴静优雅的品格。它不畏寒霜,真诚内敛,在秋风中低着头,默默无言,不求人知。 名为“红衣锦绣”。“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明·丘浚《咏菊》)。写的则是南方的气候温暖,菊花过了重阳节才逐渐开放。它的品种花色多样,发出阵阵芳香。值得赞美的是它不合流俗,不去应景,而是在重阳节后才开放。 名为“新霜清晚”。“为忆长安烂漫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唐·韦庄《庭前菊》)。意思是昔日在长安见惯了浪漫的菊花,于今在异地,只有自己在庭院里栽种菊花来欣赏。红兰不要取笑青色的菊花素雅,它们都是参加过龙山登高聚会的。 名为“墨玉”。“老去流年不耐催,微霜又见菊花开。莫言冷落西风晚,也有飞飞小蝶来”(宋·陆游《新菊》)。描写流年似水,人生很快青丝变白发,又是一年霜降时节菊花开放。不要以为秋风萧瑟菊花冷落凄凉,自有喜爱它的蝴蝶不断飞来。 名为“飞鸟美人”。“菊花三百六十种,处处名园花不同。安得化身千百亿,一花著取一吟翁”(元·宋无《吴中菊花盛开》)。意思是菊花的花色品种繁多,恐怕不止三百六十种,各地的花卉园林都有所不同。怎么能够获得分身术化作千百亿个自己,能去守护和吟咏每一棵菊花。 名为“姹紫嫣红”。“忙里何曾把酒卮,一秋心事付东篱。等闲应被西风笑,寂寞黄花未有诗”(宋·王迈的《菊花》)。诗意是忙碌的时候连喝酒都没有空闲,到秋天了心事又在东篱的菊花上。菊花不去争夺春光,甘于在西风中开放。如果不写诗赞美寂寞的菊花,恐怕要被西风嘲笑。 名为“金龙血爪”。“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描写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金陵盆景园有处“柳湾观鱼”。“锦鲤绕岛影”(唐·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上声》)。一座方形翼角仿古穿斗式水榭,下衬一潭清水,游鱼欢跃,水杉相映,颇为情趣。 华梓园。位于翠洲,2001年建成,占地366平方米。2001年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在翠洲建造以世界华侨、华人、华商的故乡情结为主题的专类园。华梓园由主题雕塑、世界华商世纪寄语碑和同心桥等组成。该园标志性主题雕塑---“心”,既象征着海外侨胞赤子之心,又如同一块红罗帕,传递着亲人间的相互思念之情。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亲笔题名的“侨之魂”三个字,雕刻于巨型花岗石上,充分表达了主题雕塑的深刻内涵,华夏儿女的思乡之情、赤子之心。 一株黄栌,秋叶火红。 翠洲水生植物科普园。成片的水杉褪去青翠,渐次变红,开始穿上了它一年中最灿烂的盛装,棕色、褐色、焦糖色为主的色调,给人以温暖惬意的“美拉德”感觉。<div>水杉属于古老的孑遗植物,早在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水杉的祖先就诞生了。但是新生代第四纪冰期之后,水杉几乎全部绝灭,中国中部地区零星分布的“山地冰川”,是少数植物的“避难所”,使水杉在第四纪冰川灾难中得以存活,成为植物中的活化石。<br></div><div>水杉为柏科属植物落叶乔木。其植株高大,树皮灰褐色,呈长条形,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则为广圆头形,因为是可以在浅水中生长的大型乔木,所以叫做水杉,曾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div><div>《中国中药资本志要》记载水杉叶、种子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效,可用于痈疮肿痛、藓疮等症。</div>水杉姿态优美,叶色翠绿秀丽,是庭院观赏树,可用于公园、庭院栽植营造风景林。<br> 湖畔,水杉或红,或黄,或红中带黄,黄中有红,还夹杂那抹柳色绿,绚丽多彩,颇有“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之感。 微风吹拂,杉叶婆娑,当东升的太阳穿过,杉林笼罩在一片金色光芒中。此刻漫步于水杉林,仰目皆是暖意,步步皆是惊艳。 樱州。曾称新洲、欧洲,1935年7月改称樱洲。相传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后,被软禁在此。到清代洲上册库尽毁。州上樱桃极多,春风三月,绿醉红酣,及至初夏,则朱实累累。种植樱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六朝烟水最迷人,玄武樱桃可染唇”,被尊为“金陵五大名果”之一。康熙帝第五次南巡时曾驻跸江宁织造府,时值樱桃成熟季节,江宁织造曹寅以樱洲樱桃进献,帝甚喜,遂为贡品。1911年,华侨革命飞行团成立,孙中山亲自下令在樱洲建民国初期南京的第一个飞机场。1933年,民国中央电影摄制片厂把玄武湖作为重要摄影基地,并建成了当时国内最新式的有声电影场。<div>樱洲是南京樱花品种的集中地,种植樱花1000余株,品种20多个。每当大地回春,樱花缀满枝头,一片绯红,如火似霞,目不暇接,遂有“樱洲花海”的美誉。<div>如今风起,叶落,枝满红,地金黄,樱州展现的是另一幅叠翠流金,绝美如画。<br></div></div> 樱洲内湖,蕴藏着一抹醉人的红。水杉着一袭赭红衣装,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浓郁且热烈,古朴又温暖。 水中杉影,弯弯曲曲,彼此相随,不离不弃。 毗卢寺,因供养毗卢遮那佛而得名。曾国荃(1824-1890)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曾国藩的九弟,助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为吉字营主帅。1864年,所部率先攻克天京(南京),太平天国所藏宝藏多为其私下截留,为掩盖事实,纵兵烧杀抢掠,大火七日不熄。一时朝野震惊,弹劾不断。为掩盖吞没财宝等劣迹,从曾国藩命称病开缺回籍。因太平军、捻军尚未完全剿灭,次年复又出仕。1884年改任两江总督。<div>20年间,太平天国财富的下落虽然朝庭未再追究,但坊间传言不断,不相信“城内并无贼库”,几乎众口一词,说曾家老九因此一役,骤成巨富。为掩众口,曾家老九听从幕僚的建议,建一座寺庙,超度因战争死难者,这才有了如今的毗卢寺。<div>清同治年间,曾国荃在南岳衡山游览时,曾遇海峰法师,两人相谈甚是投机,临别时,曾国荃与海峰戏曰:“如我督两江,为汝造庵”。毗卢寺修建好后,曾氏想起这段戏约,遂遣人请海峰就任。海峰法师成为毗卢寺的第一任方丈。<br></div><div>民国建都南京之时,值太虚法师倡导“全国佛教徒代表仁义”,时任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邀请太虚到南京晤谈。太虚安单毗卢寺,因其坐落在民国政治文化中心---长江路的起首,而一跃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会、中华佛学研究会、中国宗教联谊会、首都中医院皆先后设于此,其时民国要人多相往来,连孙中山先生也曾亲往静思。当时寺中有万佛楼一座,供奉镏金铜佛三千尊,造型各异,金碧辉煌,叹为民国一景,南京毗卢寺为天下共知。</div><div>1931年4月,中国佛教会从上海迁到南京毗卢寺,由太虚大师等人主持会务工作,赵朴初任秘书工作。1947年还在毗卢寺召开全国佛教代表会议。</div></div> 秋意渐浓,毗卢寺的银杏也开始悄然变色。 这是一座大隐隐于市的寺庙,烟火鼎盛。 银杏掩映红墙黑瓦,满目皆是金黄色禅意。 万佛楼。民国时毗卢寺曾有一座,供奉镏金铜佛3000尊,造型各异,金碧辉煌,叹为民国一景。文革浩劫时,毗卢寺曾是红卫兵“破四旧”展览之处,佛像也全部散失,房屋殿堂后被作为工厂之用。1988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会会长的赵朴初居士故地重游,探访了年轻时曾长期居住和工作过的毗卢寺。面对物是人非的景象,赵朴初老感慨良多,表露了恢复毗卢寺的心愿。十年之后,毗卢寺终得恢复,重续香火。2004年,中国最大的汉传佛教仿明清单体古建---万佛楼又复建完工,再现当年雄风。<div><div>香烟缭绕的毗卢寺中,据说是曾国荃当年亲手种植的两株银杏,仿佛在诉说着百年的因果轮回。<br></div><div>雕梁画栋、琉璃飞檐,红色的万佛楼与金黄的银杏相映成趣。毗卢寺乃“金光明道场”,秉金光明精神,庄严国土,弘宣圣教,于金陵佛都独具特色。</div></div> 佛像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银杏叶掩映着毗卢遮那佛菩萨,似乎更加悠深邃远。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佛教中经常会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这三尊佛像的关系非常奇妙,对此佛教中有一个精妙的比喻:法身佛如明月,报身佛如月光,应身佛如月之影。意思是即使水干了,月亮的影子不见了,但月亮依旧存在。就是说法身毗卢遮那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永远存在。 万佛楼中佛像。数量众多,造型各异,金碧辉煌。 人们流连往返于这里的一砖一瓦,倾诉私语间,承载着对未来的问候与祝福。 “春牛首,秋栖霞”。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山,又名摄山,山虽不高(海拔286米),古迹众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北返时登临摄山(栖霞山),史志记载:“始皇此次登临摄山纵目,并埋双壁以祭告天地,更敕李斯篆文、立石以明示天下。皆表明此次登临,非一般仅巡视大江与觅渡,实为体现统一四海,雄视千古之意。”<div><div>栖霞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起源南朝刘宋泰始中(465-471),后明僧绍(号栖霞)在摄山结庐而居,“抗迹人外”,与智度和尚相友善,有师友之谊。南齐永明元年(483),明僧绍舍宅为“栖霞精舍”,请智度和尚主持,最终成为了建康城中名鼎的栖霞寺。及至唐代,栖霞寺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为“四大丛林”。因生产草药而闻名的摄山,便也随即更名为栖霞山。</div><div>“栖霞丹枫”始于六朝。自明以来有“秋栖霞”之说,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栖霞山上郁郁葱葱,林深谷幽,漫山植种红叶类树50多种,尤以枫香为主,有红枫、鸡爪槭、三角枫、羽毛枫、榉树、黄连木等;每到深秋,红叶如丹,层林尽染,有诗曰:“万树霜枫赤似霞,三峰高处夕阳斜,摄山秋色年年好,惹得人称二月花”。栖霞山与北京香山、湖南岳麓山、苏州天平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红胜地。</div></div> 小雪节气,一叶“红”而知“秋栖霞”。“寂寥小雪闲中过”(唐·徐铉《和萧郎中小雪日作》)。景区入口的“霜红苑“,银杏、鸡爪槭、梧桐交织,在朗润的山风中,开始秋枫禅韵,让这座古寺更加容光焕发。 栖霞寺山门。门匾为乾隆御笔“摄山栖霞寺”。乾隆皇帝6次南巡,就有5次驻跸于南京栖霞山,称赞此山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原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之号,尊称为征君。483年,明僧绍捐住宅为寺,寺称“栖霞精舍”,后改为“栖霞寺”至今。 山门的门额上有一象形字。据说是佛家“阿弥陀佛”的“阿”字。 明镜湖的“彩虹明镜”,是乾隆皇帝御赐栖霞十景之一。湖边栽种着鸡爪槭、山核桃树、枫香等,开始斑斓。湖中竖立的是高达数米的石刻观音菩萨雕像,面对天下众生慈颜微笑。 观音菩萨雕像后九曲石桥。形似彩虹,中有六角小亭,丹楹黑瓦,翘角飞檐。 香火鼎盛,梵音缭绕。点几柱香火,祈福利之愿。 古寺与银杏、红枫共成风景,走在这里,令人心静安然。 明征君碑前广场,秋意渐浓。 那株鸡爪槭,阳光下辣眼。 唐碑,南京地区最大唐代石碑,碑阴有唐高宗李治御笔“栖霞” 巨字。《明征君碑》立于676年,为纪念明僧绍舍宅为寺而立。碑高2.47米,宽1.32米,厚0.36米,由碑额、碑身和碑座构成。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四字出自唐著名书法家王知敬之手,碑身正文为行书,一共33行,全文2376字,记载了明僧绍归隐林泉、崇信佛门的经历,由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为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行书碑之一,风格圆劲丰泽,自成一家。 <p class="ql-block">栖霞寺大门。据载,栖霞古寺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初由笃信佛教的明僧绍将其隐居的 “栖霞精舍”捐献佛门,即为栖霞寺之始。</p><p class="ql-block">明僧绍(?-- 483)字休烈,为南朝宋齐年间的隐士,“明经有儒术”,无意仕途,志在山林,乐与清风明月为伴。先隐居于崂山,后至金陵摄山(栖霞山),伐木结庐,避世清居二十余年,但与‬当时的高僧法度禅师结交,常诵《无量寿经》。南齐永明元年(483),明僧绍舍宅为寺。</p><p class="ql-block">栖霞古寺因寺中历代高僧辈出,广传佛教“三论”,而成为三论宗祖庭。</p> 古刹红墙,银杏金黄,佛门圣树,灵泽万深。聆听钟声悠悠,感受梵音佛韵,恍惚人间,梦回千年。<br> 主殿不叫“大雄宝殿”,而称“毗卢宝殿”。毗卢,释迦摩尼的化身佛。 舍利塔与千佛岩。五层八面,塔身有各类精美浮雕;与之比邻的千佛岩,则是从石壁上开凿的佛龛。 <p class="ql-block">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是供奉舍利的宝塔。据《舍利感应记》载,隋文帝杨坚未登基之时,“有婆罗门沙门指宅,出舍利一裹”相赠。杨坚登基后,深信自己能当上皇帝是佛的保佑,诏令天下83州建塔供奉舍利,而栖霞寺位列第一。隋文帝仁寿元年,栖霞寺在全国率先建成舍利塔。</p><p class="ql-block">舍利塔高18.73米,五层八面密檐式,立于八角须弥座式的塔基上,每边长5.4米,高0.75米,直径13米,周围有石栏,南门垂阶,台基之上又有两层台座,之上以须弥座承托五层塔身。</p><p class="ql-block">舍利塔历经千年风雨,几经损毁新建,但主体结构基本保存完好。重要的是塔下地宫安然无损。据记载地宫内珍藏佛祖舍利,至今是谜。</p> 舍利塔各级均镌有不同内容的佛教故事浮雕。造型典雅,雕刻精细,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建筑史及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 千佛崖石窟。是始凿于南朝齐梁时期,迄今逾1500多年的江南最大石窟群,与栖霞寺和舍利塔梯次相接。石窟规模大小不等,错落有序,沿山路蜿蜒排列,分为下中上三层,近看如龙宫凤阙,远观似蜂房鸽舍。根据最近2000年的调查统计,原有石窟佛龛265 个,现存254个。原有造像704 尊,现存 532尊。 三圣殿(大佛阁,无量殿)。千佛岩造像群中最早开凿的第一个佛龛。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长子明仲璋与法度禅师出资募工在千佛岩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据传说三圣像雕凿完工后,佛龛上有佛光显现,太子齐文惠闻讯赶到立即出资开龛造像,带动齐梁权贵士族遂纷纷前来千佛岩凿石开龛,雕凿佛像,历时数十载,终于形成了壮观的千佛崖石窟景象。千佛岩造像始自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它较云岗石窟开凿年代晚了31年,比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早了17年。 门额“三圣殿”为明朝状元朱之蕃题写。殿内大佛龛宽约9米,高约11米,进深约6米,佛龛正壁主尊为无量寿佛,结跏趺坐,双手施着禅定印,胸前袈裟呈U字形,衣领垂直向下,呈典型的南朝造像风格。主尊佛像通高约9米,坐佛身高约7.5米,是千佛岩造像中最大的一尊佛像。主尊两侧的胁侍菩萨均头戴高冠,衣裙华丽,跣(xiǎn)足立于莲台之上。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两尊菩萨像身高约6.5米。佛教中阿弥陀佛代表无量光明和寿命,观音菩萨代表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喜舍,并将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因此将该殿称为三圣殿。<br>这里,每年小雪时节的晴朗天空(11月22日前后,下午1时左右),正中无量寿佛眉心会出现一缕神奇的“玄光”,持续约20分钟,亦或这是1500年前开凿大佛工匠所留下的无声语言。现代科学则推论认为:“玄光”现象的出现,与三圣殿上的采光洞有关。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程颢《偶成》)。秋风轻漫,千佛崖石窟开始披挂上鲜艳夺目的华裳。红枫、秋叶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禅意画卷,充满故事,惹人流连。 此刻枫叶如丹,成为那抹天际流霞。正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风》)。 于此,山景渐渐被橙红、猩红、粉红、酱红、大红等取代。 霜叶知秋,红枫漫野,山林步道 ,层林尽染。 <p class="ql-block">栖霞看枫,已成执念。或寻红枫合影,或觅各色枫叶,尽享人间欢笑。</p> 翘首望红叶。“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南唐·李煜《长相思》)。 来到惠济寺。位于汤泉镇,始建于南朝,初名汤泉禅院。南朝刘宋时,武帝刘裕万乘来游;萧梁时,昭明太子萧统亦在此读书。北宋元佑初,高僧忠境将惠济院改建为惠济寺。明代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驾幸汤泉镇,因避讳汤字,遂将汤泉镇改称香泉镇,惠济寺也因此一度易名为香泉寺。清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天国时期战火,光绪年间仅复建其中部分,规模远不及以前。寺内现存遗物有础石、碑刻、古井及三株古银杏。 “人间满目皆清欢,唯有银杏不负秋”(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古惠济寺里,最有名的是三株各已生长1500年的银杏,至今仍苍劲古朴,枝繁叶茂,传粉挂果,且所结白果无苦心,被誉为佛缘圣果。已故著名书法家、草圣林散之先生对故乡的这三棵千年古银杏树怜爱有加,曾作500余字的长诗《古银杏行》为之赞颂,并刻碑立于惠济寺内。<div>三株古银杏从左至右,林散之分别起名为:叔氏(雷击复苏);长者(千年垂乳);仲者(撑天覆地)。<div>“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清·庞鸿书《双银杏歌》)”。银杏树产生于中生代侏罗纪时期,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成为了古代银杏类植物唯一的种类,在亿万年的岁月里它在恒古中屹立。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的保存下来,因此银杏树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br></div></div> 叔氏(雷击复苏)。1500年,树直高耸,高23.9米,树径4.7米,宛若一柱擎天,傲岸而突兀。林散之在《古银杏行》中,称为“叔氏”。 清咸丰年间,一场惊雷从天而降,击毁了此树的半边树干。数年后,原以为会枯死的树,竟奇迹般慢慢长出新的枝桠,挺拔依旧,风姿不减。“雷击复苏”因此得名,大家又叫它“辟邪”树。现树干中空,从中还可窥见“一线天”的景象,令人啧啧称奇。 长者(千年垂乳)。1500年,“长者巍巍伯氏行”,在《古银杏行》里被林散之称为“长者”。<div>银杏,是中国人的菩提,堪称地球上的“长者”。在漫长的岁月里,银杏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抵御着无数的天灾人祸,成就了一种永恒的传奇。</div> “长者”老枝盘旋而生。瘿瘤累累,高20余米,胸围7米有余。细数枝上有7根“树乳”下垂。 “树乳”形似巨笋,皮如青石,悬挂在裸露挺拔的躯干上,使人景仰和神秘。 其中最长“树乳”长达2米多,最大直径30厘米,周长90厘米。“树乳”又名“气生根”,是因为树木根部吸收的水分及营养难以支持树的生长,故从枝干部长出根,从空气中吸收些许水分和养料来辅助树的生长。文革期间,有两位年轻人见有人将“树乳”当神灵供,便找来梯子和锯子,刚锯三分之一时,梯子折断,双双摔了下来,一腿断,一胳膊断,从此无人再敢提锯树的事情。 仲者(撑天覆地)。1500年,桠枝纷披,横斜逸出。树高26.8米,树围约8.6米。树干光滑无皮,枝干屈曲盘旋。千年光阴的沉淀,粗大的树干7个成人合抱都勉强,“仲者雍穆拱名次”林散之称其为“仲者”。 千年长一树,独木也成林。据说,此树夏日浓密的树荫覆盖地面半亩有余,可供几百人纳凉。北宋的王安石、苏东坡曾在树下对弈,明太祖朱元璋、太平天国李秀成等常到树下小歇。如今,那抹极致的“金黄”如期而至,宛如最美的华盖。 “仲者”树下有“香泉井”。传这本名“鸡鸣井”,每到清晨,井中发出鸡鸣声,附近农家的鸡闻随之也鸡鸣。后因朱元璋驾幸汤泉,避讳“汤”字(猪怕烫),而改为“香泉井”,鸡鸣从此无声。这是汤泉镇唯一的一口冷泉井,经化验水质极佳。 昭明太子读书处。梁武帝儿子昭明太子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文采出众,才华横溢,酷爱佛教文化,对于宫廷政治不感兴趣,文学史上留有《昭明文选》。相传其为躲避宫廷争斗,来到惠济寺,读书诵经,远离红尘。并亲手栽下三棵银杏树,从“香泉井”取水煮茶,在温泉濯足沐洗。 “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宋·葛绍体《晨兴书所见》)。这里的秋,只需一眼,穿越千年。 大树巍巍,岁月久远。枝繁叶茂的银杏树,宛如一位古老的长者,带着沧桑的表情,宁静而从容,静静地述说着千年的故事。如今,秋情缱绻,银杏树下,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再到瞻园。金陵第一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明开国功臣徐达的王府,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及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清朝为各任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乾隆南巡时曾两度到此游览,并借用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御赐园名,亲笔题写“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还是东王杨秀清和幼西王萧有和的府第。民国时,江苏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水利委员会、中统局、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div>瞻园面积约251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15500平方米。整个园林布局典雅精致,有明清古建筑群、北宋太湖石、清幽的楼榭亭台假山等。<br></div> 虎字碑。碑宽约0.67米,高1.5米。碑上的“虎”字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是虎,形也似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细辨“虎”字里藏有“富甲天下”四字;人称其为“天下第一虎”。<br>“虎”字碑是民国时期担任汪伪南京政府考试院院长江亢虎题写。江亢虎是中国社会党首领,民国时期的著名文人,文采斐然,思想曾一度激进。江亢虎一直附庸风雅,常刻碑题词。<br>民间传说摸摸瞻园的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虎谐音福,为威武镇邪之灵物。 静妙堂。建于明代,为三开间附前廊的硬山建筑。檐口高3.82米,面积195.75平方米,室内以隔扇划厅为南北两鸳鸯厅。东西山墙均开小窗,南北皆为落地隔扇门。厅南建月台与坐栏,可观水池游鱼与南假山景色。“静妙堂”在中山王府时期称“止鉴堂”,是徐达晚年消遣的地方;清乾隆时改称“绿野堂”;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宁布政使李宗曦重建瞻园后,更名“静妙堂”。 <p class="ql-block">扇亭。是王府的一大奇迹,它曾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调建筑---铜亭。家丁可在洞内烧炭火,通过陆根直达洞内的白铜柱,利用白铜导热原理将热量传入整个白铜亭,使亭内温暖如春。铜亭设施比现代空调早了600年,这种利用建筑构件作取暖器的方法,在我国园林建筑中尚属罕见。可惜旧时的铜亭早已不在,现今是用砖砌的普通扇亭。</p> 瞻园素以假山著称。以山石取胜,假山是全园的主景和骨干。北假山系明代园林遗存,设计精妙,叠筑严谨,由体态各异的太湖石堆砌成。规模宏大,临水面壁,纵深山谷,谷上旱桥,桥长1.4米,宽1.18米。石山体积虽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为不可多得的叠山佳作。 园内游廊盘曲,轩榭亭亭。 船坊秋意。舫上书有出自佚名《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匾额,不由使人联想古诗的后半句“脉脉不得语”。<div>船坊对面为“春波亭”,建在探入池中的湖石台基上,为单檐攒尖顶样式。<br></div> 一亭,一舫,一水所隔,可望而不可及,凄美之情油然而生。 薇亭。一座倚长廊而建的歇山卷棚顶半亭。亭联“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为时任“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监督(相当现校长)李瑞清所撰,强调了“德”和“才”的同等重要。 六朝古都,秦淮风月。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文德桥至平江桥之间,后人将文庙、学宫、贡院三大古建筑群遗迹统称为夫子庙。它南衔秦淮烟水,东揽桃叶古渡,西接徐达故邸,北连秦状元境,总面积约22公顷。 江南贡院。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明代定都南京,是苏皖两省乡试及全国性会试场所;迁都北京以後,南京为留都,仍为科举考场。因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参考士子日益增多,原有考场便越来越显得狭小。永乐皇帝朱棣便没收臣犯臣纪纲的府邸,又取怀来卫指挥陈彬家人陈通,忠勇伯家人侯清等人的房舍以及府尹黄公永元祠、秦桧之子贝喜祠等,改建“江南贡院”。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至清光绪年间,江南贡院已形成一座拥有考试号舍20644间,一次能容纳考生20000余人,另有主考、监临、监试、巡察以及同考、提调执事等官员的官房千余间,再加上膳食、仓库、杂役、禁卫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园、桥梁、通道、岗楼的用地,规模之大,占地之广,房舍之多为全国考场之冠,与顺天(北京)贡院并称“南闱”“北闱”。<div><div>明景泰年间(1450-1457),建应天府贡院后成街,街以北侧“应天府贡院”名中“贡院”二字得名。清同治十二年(1873),曾国藩重修贡院,更名“江南贡院”,院前街名未变。</div></div> 夫子庙。始建于宋,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夫子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庙东还有魁星阁。历史上的夫子庙曾四毁五建,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日军侵略炮火。1984年复建。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供奉祭祀孔子的主殿,孔子雕像基座高1.5米,殿高16.2米,阔28.1米,深21.7米。殿前丹墀(chí)是孔子乐舞地方,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孔子巨大画像,画高6.5米,宽3.15米。两侧供奉四配,为复圣颜子(颜回)、宗盛曾子(曾参)、述圣孔伋、亚圣孟子(孟轲)。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牌位,四周墙壁镶嵌彩石壁画《孔子圣迹图》。壁画采用鸡血冻、寿山石、青田石、玛瑙等名贵玉石材料,以浮雕镶嵌造型,每幅画高2.5米,宽1.3米,计38幅,内有人物雕像408位,造型自然,栩栩如生,展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典范形象。</p> 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大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全长110米,高10米,为全国照壁之最。是历经兵燹(xiǎn)官灾后,夫子庙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文物。 秦淮河。古称淮水,后称龙藏浦,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千百年来,秦淮河哺育着古城南京,“锦绣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明清两代,尤其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江南佳丽地。朱元璋曾下令,河上的船无论大小,一律悬挂彩灯,游玩者无不以乘灯船为快。元宵佳节时,两岸华灯璀璨,金粉楼台,画舫凌波,桨声灯影,如梦如幻。“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岸两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蝉娟”(清·孔尚任《桃花扇》)。明末清初,秦淮八艳更是脍炙人口。这里逐渐成为金陵城的繁华地带。 夜晚秦淮,桨声灯影,让人感叹岁月如梭,时光易逝。“烟笼寒月水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几千年的历史,仿佛记载在这河水里。 乌衣巷。巷名始于三国孙吴时,以吴驻军身着黑衣制服,俗称乌衣而得名。东晋大臣王导、谢安、书圣王羲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谢脁等大家曾居此。王导,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符秦百万大军。更令人佩服的是王、谢家族人才辈出,王家的王羲之与另外两位大书法家王献之、王洵,书法成就登峰造极;谢家的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他与谢氏后裔的大诗人谢惠连、谢朓,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谢”。<div>时至中唐,王谢旧居早已无法寻迹。如今,“王谢古居”这座秦淮河畔凝聚了魏晋风流的建筑群落,成为游人打卡之地。</div> 唐·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描写了王谢豪宅破败后的景色,时代变迁,以前繁华的地方只剩下野花残阳,过去住在王谢家的燕子,也只能在普通百姓家安家了。诗词通篇写景,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与警示,使乌衣巷声誉日隆,驰名遐迩,名满天下。 “金陵灯会”(现称秦淮灯会)有着“天下第一灯会”的美誉。每年元宵佳节,人们办灯会、看灯展,持续热情地呵护着“花市灯如昼”的世俗传统;如今,有将大型灯会搬入室内。 上灯山,许个愿!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朝·谢朓《入朝曲》)。<div>金陵,是古都南京最为雅致诗意的名字。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曾在此经营天下。悠悠长江与秦淮河养育了这片土地,巍巍钟山见证了城市的兴衰荣辱。2019年,南京被赋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成为了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div><div>一路走来。南京,“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元末明初·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div><div>岁月轮回又一秋。“一年好景须常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冬景》)。其实,南京秋天当“美拉德”浸染时,这里的温暖、知足、平和,历史与现实并存,还是最初的样子:“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云锦板鸭雨花石,锅贴烧饼鸭血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