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是我的百科学堂(三)文/泰山徒

泰山徒

<p class="ql-block">  七九年初,车间主任巫桂祥把车间团支部书记李永东和我叫到办公室说:“厂部决定到地区汽校请些老师来让你们这些青工半工半读,也像技校生一样培训。车间决定把这件事交给你们团支部,你们看落实谁负责?”李永东转脸问我:“你是宣传委员,我看你合适点吧?”我没有推辞,说:“好的,我一定把课堂纪律维护好。”巫主任说:“不仅是维护课堂纪律,因为是早上做工,下午读书,老师走后,还要收作业,夜晚要给老师送去。可能要办一年左右。是不是从修理工团员中找个人?”我不假思索地说:“不要紧,我现在正在自学初中,今年我就不出远门,专门在机房上三班和大家一起读完技校课程。”巫主任征求了车间党支书的意见后,我也获得了长达一年的技校理论培训。当时刘自鹏上《机械制图》和《汽车构造》,邓集章上《汽车材料》,有个姓米的老师上《汽车电工》。每天下午两节或三节课,剩下的时间是大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下班前我收作业,晚上再送到技校,和老师们建立了很久的友谊关系。这次学习是我获得最长的一次半脱产学习机会,开始懂得些《物理》摡念。后来在厂里三百多青工文化摸底考试中,获得《物理》七十六分,总分排名前五十名。在后来的四个月全脱产职工初中补习中,很多人对我每个星期考试都名列前三名而感到奇怪,其实大家不知道我早已是没有拿毕业证的技校生了。 </p> <p class="ql-block">  我师傅陈斌远是车间工会主席,车间搞墙报一直都是由我师傅负责收稿后交给我初审和修改,再送给车间书记过目确定,最后大家按我的排版意图抄写,直到大家一起贴出去。好在这些稿件都是本车间的年轻人从报纸上抄别人的文章,或者胡诌几句顺口溜。而我的“初审”是审政治风险过得去,“修改”纯粹是改字数,方便排版而已。自己只是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根本没有水平去改别人的对错。这年的新书记是从学校平反恢复领导职务来车间的黎志英书记。我按老流程做完后将稿件交给书记过目。黎志英书记看后笑笑说:“这次厂里是搞墙报比赛,这些稿件全是抄的,没有反映本车间内容的文章,可能很难得奖。”陈斌远说:“现在也找不到谁写,小周你就试着写一篇司机的文章吧?”我临危受命,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洋洋洒洒,哆哆嗦嗦写了几十句的长诗《司机颂》,书记看后,告诉我写得累赘了,删掉了四分之三,还是署上我的名字。贴出去参赛得了车间版面和个人文章两个二等奖。黎书记从厂里把奖品领回来给我们,我师傅对我说:“你这首诗是靠黎书记帮改得好才得奖的。”黎书记很谦虚的说:“主要是小周写了本车间的事,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东西就有感染力。”虽然黎志英书记没有教过我具体写作方法,但是通过这次得奖的经验,写身边,写熟悉就变成了我后来的写作偏好。我的写作讲不上水平,我的文章几次在厂里,在平桂局和贺州市得奖就是牢记了黎书记当年说的写身边的,写熟悉的,还有就是写真实的事这几个原则。 </p> <p class="ql-block">  最开始给我讲诗歌平仄韵律的老师是从新疆平反回到电厂学校的钟守端老师。有天晚上,钟守端老师到我宿舍找到我问:“听说你对钟山县文化馆很熟?我写了本桂剧剧本,你能帮我转给他们看看不?”我说:“我只是对钟山美术老师熟,管写作和戏曲的老师我是上次在钟山文化局开文艺座谈会时认识而已。你的剧本我可以转交。我对写作一点不懂,我帮你讲不上话。”我边说边看他的剧本,只觉得那台词和唱词都写得很顺口。唱词都是七言句式,我误认为是七绝。钟老师说:“这不是七绝是山歌。七绝要讲平仄韵律和起承转合。这山歌押韵就行了,你想学律诗,我找本古汉语给你。”那时我记不住平仄,也理解不了起承转合。还有现在才知道的撞韵,挤韵,合掌,连声等诗病。当时只记住钟守端讲的押韵有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当我知道钟老师和西湾的桂剧团很熟,我也把我画的桂剧脸谱让他拿去交流。一直到钟老师因意外身亡后,他的儿子把我的桂剧脸谱送还。总之,当我从认识钟守端老师开始,我就对格律诗词有些似懂非懂的概念了。</p> <p class="ql-block">  我系统的学习《语文》是八十年代进入厂里的全脱产补习班。厂新组建的培训科只有两个岗位老师,语文是舒富兰,数学是李勇胜,年龄和我们相当。物理是周绍斌和邓志龙,化学是高焕治,是厂里临时抽来作补习老师的工程师。我到了初习班,才知道自己的语文是零基础。词性不懂,就连基本语法的主谓宾都不懂,怪不得以前写句话都觉得很吃力。由于我多年自学养成一个习惯,从不放过一个疑难。前面敷衍了,就是后面的障碍。在一次学习复句时,我脑子转不过弯,舒老师都讲烦了,我却不留情面的说:“我弄不懂,就是老师的任务没完成!”把我的语文老师舒富兰惹得气鼓鼓的。她回到办公室一会,又转到教室用另一种方法教我,我才明白。大家笑了,舒富兰老师不但不生气,还在课堂上表扬我读书认真。舒富兰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一句话:“数理化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这一句话我是刻骨铭心的,很多次处理问题时心急,翻看技术书籍也容易粗心而迷迷糊糊。索性把相关的句子主谓语标出来,恍然大悟的机会就多了。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语文知识无所不在。虽然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积累一些只言片语,由于没有根基,往往都杂乱无章而水过鸭背。我也就是靠这四个月的脱产初中补习,(真正的说,我是借初中补习,初入中学之门),把自己多年的文化学习理顺成一条顺畅的学习之路。</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书本上有段话,大意是:茶杯的作用是什么?很多人只说可以用来装茶,我说茶杯还可以用来压纸张压文件,可以用来装回形针。当时读到这句话就想起我的第一任师傅要求我多学边缘技术的好处。也是因为通过很多次的培训,脱产和半脱产的学习,以及各行业师傅老师的适时指点。所学的东西就包罗万象了。八七年我对汽车手刹臂感到好奇,就通过数学的几何证明和计算发现了二重杆是乘积变力的论点。再加上发现“互”字结构,引发了无摩擦出料口的设计,发明了“手动薄板剪切机”。在党委书记叶剑刚(当时己调冶炼厂)的极力帮助下,通过梧州地区和贺县科委申报,获得专利证书。在新疆,四川,沈阳几大展区获得信息展示。收到不少交易信函。由于当时对自己的生产能力估计不足,没有生产出产品。后来在专利权失效后,受专利保护的“互”字出料口特征被很多生产厂家仿效,那是后话了。虽然这项发明对自己没有产生巨额的经济效益,但这种移花接木的方法也为自己后来的技改开辟了一条思路。看到市场上那些“互”字出料口剪机剪床,自己心里总觉得能把在电厂学到的东西回报社会而欣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