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华县城区四小道德与法治第三次教学研讨</p> <p class="ql-block"> 为了贯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要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鲜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2023年11月8日,南华县城区四小道德与法治第三次集中教学研讨活动在东城小学如期举行。</p> 观摩课堂 聆听感悟 <p class="ql-block"> 曹老师执教的《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构思精巧、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们入情入境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做起,向榜样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简练的语言、自然亲切的教态、精美的活动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怡如其分的评价,无不体现曹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 </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带来的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教师犹如一个大孩子融入孩子们中间,她的语言充满童趣,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教态大方。教学活动密切联系生活,一步步引导学生听声音、赏赏视频、读读小诗、动手摆摆、说说感受,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层层递进,激发了孩子们对声音的辨别,能区分生活中哪些是美好的声音,哪些是噪音。这堂课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p> 精彩点评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观课结束后,教师们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真诚而精彩的点评,思如风发,言如泉涌,大家的交流中投射着一种智慧,一种魅力,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对于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东城小学校长罗强对评课议课作了总结。他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立足实际开展,要从身边挖掘教学素材,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用心上好每一堂道德与法治课。</p> <p class="ql-block"> 最后,师训中心张爱鲜老师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为我们今后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以下指导性建议: </p><p class="ql-block"> 1.教学中要做到与时俱进。拓展教材、丰富内容贴近生活,化难为易。 </p><p class="ql-block"> 2.学以致用。学中做,做中学。 </p><p class="ql-block"> 3.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场景,多思考,多观察,多表达。 </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还指出当下课程应以话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打造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课堂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上“扬正气”,在教学方法上“接地气”,在广大学生中“聚人气”,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学生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转化为他们的日常行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愿:</p><p class="ql-block">春华秋实硕果丰,</p><p class="ql-block">潜心教研花自繁。 </p> <p class="ql-block"> 编辑:曹春丽</p><p class="ql-block"> 监制:张爱鲜</p><p class="ql-block"> 审核:罗 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