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古建之美—应县木塔

子非鱼

<p class="ql-block">雄伟的应县木塔矗立在宽阔的广场上,离得很远就可以看到,景区大门离木塔很近,只想拍张照片的完全可以不用买门票进去看。我们大老远专程来看木塔,当然要进去仔细看。进去以后才知道,买门票进来的好处一是可以全方位地拍木塔,再一个就是可以进入木塔的一层,看里面的佛像和壁画,这些佛像和壁画大部分还是辽代的原色。据说,原来应县木塔不收费的时候是可以上到最上层的,后来变成可以上到第二层,可是现在由于木塔的倾斜问题没有得到扼制,所以第二层也不开放了,只能在一层转一圈出来。所以对彩塑壁画没兴趣的,可以不必花50元的门票进来,应县木塔的精美与雄伟在门口一样可以看得见。跟大部分把景区大门修的老远的景区相比,应县木塔这么算是良心景区了。</p> <p class="ql-block">释迦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因其纯木楼阁式的构造以及其地理位置,故而又俗称应县木塔。一般认为其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由辽兴宗在其出身应州的皇后萧氏倡导下同意修建,属于萧皇后的家庙。</p><p class="ql-block">对于应县木塔,听说过它的种种传说,也是神往已久,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见,所以这次也是专程为它而来。</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周身有大量珍贵的题匾。其中,三层的金代“释迦塔”匾额是所有牌匾里最古老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把应县木塔正式的名称记录了下来,应县木塔的全名叫作“佛宫寺释迦塔”,两侧的小字还记录了每次修缮的时间和内容。此外,最顶层的“竣极神功”匾是明成祖朱棣题的,四层的“天下奇观”匾是明武宗题的。</p> <p class="ql-block">释迦塔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纯木结构楼阁式古塔,明五暗四共九层,2011年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测木塔高度为65.84米,矗立于一个四米的台阶之上,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总重量(不包括两层塔基)7400多吨。释迦塔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还是世界已知范围内最高的木塔。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的比萨斜塔、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应县木塔都是精美绝伦的。</p> <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上应该能够看到木塔明显的倾斜,已屹立千年不倒的木塔却没人能修。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阎锡山占据木塔二层为指挥部,冯玉祥与其战斗中有二百多子弹打到了木塔的梁柱上,导致木塔倾斜。更为严重的破坏是出于无知。据讲解员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应县的乡绅想阻止看到木塔的倾斜,原来木塔每层只在东西南北各开一扇门,其他的都是泥墙,这些乡绅一方面认为减轻木塔的重量可以缓解倾斜,另一方面认为每一层里供奉的佛像菩萨的地方应该光线充足,于是把夹泥墙拆掉换成了格窗。殊不知他们拆掉的夹泥墙和里面的木结构正是木塔千年不倒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这样丧失在了人们的无知里。而且塔里供奉的佛像及壁画也因阳光的照射而褪色。目前,尚未有切实有效的阻止木塔倾斜的方法。所以,趁着现在还能看得到,朋友们,抓紧时间去欣赏吧。</p> <p class="ql-block">释迦塔素有“斗栱博物馆”之名,其所用斗栱种类高达54种,每个斗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只起装饰作用,有的则又能起到结构作用,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使得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梁思成先生对它的评价是“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一路上看了许多的古建,不同年代的斗栱有不同的特色,这里的斗栱显然是以种类繁多,样式精美为最。</p> <p class="ql-block">第一层塔内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12米的塑像,</span>释迦佛像周围及内槽南北门两侧,分别绘有飞天、天王、门神等形象的壁画,仅底层周围的壁画面积就达304.65平方米。在四周还绘有6尊高达8米的坐佛,堪称巨作,顶部的两侧还绘有飞天。南北门两侧绘制的是金代四天王像,上半部是辽代天王像的原作。壁画中的天王怒目圆睁,威武雄壮。由于金代重绘壁画时,将辽代的画覆盖在了下边,形成了“画中有画”。应县木塔内部壁画的画面宏伟精美,线条古朴苍劲,亦是技术、造型艺术完美统一的杰出范例。</p> <p class="ql-block">在南北门的门楣迎风板上还各绘有3幅供养人画像,第一幅是女供养人,第二幅是男供养人。讲解员说这是辽代萧家的三后三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来从未关注过塔上面的塔刹,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在</span>这里我学到了一个知识,上面有塔刹的是塔,没有塔刹的是楼阁。至于它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就不知道喽,但肯定不是避雷针。</p> <p class="ql-block">应县不大,梁思成先生却说应县有三件宝:一为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杰作,实属国之瑰宝,世之奇葩;二是净土寺的天宫楼阁藻井,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是国宝一绝;三是净土寺山门前的一对石狮,“披头散发”,造型独特,雕工精美,全国罕见。当年的寺庙群已不复存在,只剩大雄宝殿,但其内金碧辉煌的天宫楼阁完好无损,那对披头散发的石狮仍然坚强地驻守在庙内。净土寺距离应县木塔景区大门只有几百米之远,逛完应县木塔一定要去那里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梁先生所说的“披头散发石狮子”,时间久远,已经看不太出来狮子的模样,只剩披头散发了,还微带卷曲呢</p> <p class="ql-block">净土寺唯一得以保留的金代大雄宝殿,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平面略呈方形,斗拱疏朗,尚可看出金代建筑风貌。殿内的藻井四面金龙盘绕,造型美观,构图精细,是研究金代建筑学的实物资料。殿内天花藻井和天宫楼阁是小木作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全寺之主殿,为金代原物,深广各3间,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方形大殿设覆斗形大花板,以梁袱划分9格,分别作成9个藻井,中部的斗8藻井最大,藻井下饰以天宫楼阁,作混金彩画,被称为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全为木质雕刻,号称山西最美的藻井,是少见的金代珍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