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约乐清、温州三天游

CJR作者

<p class="ql-block"><b> 与战友旅游感悟</b></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5日,我们陪同江苏籍战友及其家属共10位,在温岭战友会结束后,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快乐之旅。这是一次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感情更加深厚的相聚,让我们度过了难忘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我们游览了乐清的雁荡山。乐清雁荡山位于乐清市,是一个以山清水秀、林荫浓郁、湖泊众多而闻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雁荡山,我们游览了大龙湫的瀑布、灵岩的飞度表演、灵峰的观音洞和灵岩景区中剪刀峰的移步换景,这些景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首先,大龙湫瀑布是雁荡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的瀑布高达197米,水势汹涌,让人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其次,灵岩的飞度表演也是雁荡山的一个特色。这是一场由飞度表演队员的舞蹈,他们在灵岩的山水之间,舞动着优美的动作,表演得非常精彩。让我们感受到了雁荡山的文化和艺术。</p><p class="ql-block"> 此外,灵岩景区中剪刀峰的移步换景,同一座山峰,它会变成剪刀峰,啄木鸟,灰熊,和一帆风顺的桅杆。根据山峰的形状,凭想象看其酷似我们熟悉的东西,把大自然活化了,让山峰有了生机;灵峰的观音洞也是雁荡山的一个景点。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洞内,我们看到了一些神秘的洞穴和石柱,感受到了宗教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雁荡山是一个美丽的景点,有着许多独特的景点和美丽的景色。这些景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温州的江心屿和五马街。江心屿位于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区,是一个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而闻名的地方。在岛上,我们欣赏了各种历史遗迹,如江心古寺、宋园等,感受到了温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此外,五马街位于温州市区,是一个以购物、美食为主题的商业街区。让人民在这里品尝各种美食,购物愉悦身心。</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游玩乐清青和公园,青和公园位于乐清市区,是一个以园林风景为主题的大型公园。园内的湖泊、假山、花草树木等景点,令我们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这次相聚让我们四五十年未见面的战友和家人再次相聚,彼此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交流了心中感受。在欢乐的时光中,我们增进了感情,加深了了解,对战友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次相聚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友谊和亲情。</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次游玩让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增进了感情。也让我们心灵的深处得到了一次美好的升华。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p> <p class="ql-block"><b>雁荡山简介</b></p><p class="ql-block">雁荡山,简称雁山、雁岩,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之誉,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镇雁山路88号。雁荡山分为南雁荡山和北雁荡山,瓯江断裂以北称为北雁荡,以南称为南雁荡。主峰为百岗尖,海拔1057米,总面积450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雁荡山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蕴丰厚。雁荡山分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雁荡山地质景点共统计260处,其中火山岩底层类33处、地质地貌类167处、(古)地质灾害类2处、生态景观资源33处、地质文化史记类25处。</p><p class="ql-block">雁荡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于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郁达夫、郭沫若、邓拓、舒婷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p><p class="ql-block">2005年2月12日,雁荡山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2007年,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b>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简介</b></p><p class="ql-block">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和台州市境内◇由雁荡山、楠溪江、方山﹣长屿明天三个各具特色的园区组成。面积298.80平方千米,是一个以火山岩地质地貌为主导,千年宗教历史、山水文化和石文化交相辉映的综合性自然公园。公园于1982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雁荡山是中国著名的"三山五岳"之一、地处西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是全球巨型火山带上最具代表性的古火山之一,发育了具有全球意义的、典型的、类型丰富的火山岩和火山地貌。从大约1.4亿年前开始◇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在亚洲大陆板块边缘形成了大规模的火山和岩浆侵入活动。随后催荡山经历了四期火山爆发,后经地质改造,形成了如今的奇峰叠峰、怪石飞瀑。这些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完整记录了古火山喷发、演化历史,为人们揭示了1亿年前火山爆发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b>球泡流纹岩 </b>是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气体局部聚集,形成有空腔的球泡。</p> <p class="ql-block">看图可见想象中的两匹马</p> <p class="ql-block">同一座山峰,移步换景,它会变成剪刀峰,啄木鸟,灰熊,和一帆风顺的桅杆。</p> <p class="ql-block"><b>徐霞客</b>(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声,又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p><p class="ql-block">徐霞客自幼好学,饱读诗书,对图经地志尤为衷情。十五岁时参加童子试,未能考上。徐霞客的父亲去世后,便在家中种田侍奉母亲。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旅途考察,因长时间的长途跋涉,徐霞客患有严重的脚疾,到云南时已无法走路。于是,在云南徐霞客更为专心地编写《游记》和《鸡足山志》,后基本完成了已有六十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后来徐霞客身患重病,丽江的太守用官车将其送回江阴老家。回到老家后,徐霞客没有停止对游记的编写。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霞客病逝,终年五十四岁。</p><p class="ql-block">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他在后期的西南地区之行中,写了《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等。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在地质学等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非凡成就,成为世界上对地质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观音洞</b>隐于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洞中累有九层楼阁。太阳正照洞底大殿,每天才数分钟。观音洞为雁荡山第一洞天,深藏玄机,经年香烟缭绕。</p><p class="ql-block">灵峰景区<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斗洞</b>,雁蕩山上最大的道教遺址, 供奉道教最高神灵三清, 玉皇大帝。</p> <p class="ql-block"><b>大龙湫</b></p><p class="ql-block">一楼拔地,水自天来,如蛟龙饮满,故名,高197米,为国内四大名瀑之一,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露客曾三次来到这里探寻研究,并将其这些经历记录了下来,被后人收录于《徐霞客游记》中。而后文人墨客络择不绝,岩壁留下了摩崖石刻20多处。</p> <p class="ql-block"><b>徐霞客写"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诚不欺我!</b></p><p class="ql-block">这段描述非常生动形象,用词精准,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龙湫之瀑的气势和威力。作者用"轰然下捣"来形容瀑布的冲击力,"岩势开张峭削"则形容了瀑布的陡峭和峭拔。同时,"水无所着,腾空飘荡"也让人感受到水流的自由和奔腾,而"顿令心目眩怖"则让人感受到了这种感受的强烈程度。作者用词精妙,让人仿佛置身于瀑布之中,让人对自然美景产生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b>照片前排:</b>王大洋 </p><p class="ql-block"><b>二排左起:</b>陈福财 陈景荣</p><p class="ql-block"><b>三排左起:</b>李良山 蔡方恒</p><p class="ql-block"><b>最后一位:</b>倪为高</p> <p class="ql-block"><b>战友合影,照片左起:</b></p><p class="ql-block">郑武 陈景荣</p> <p class="ql-block"><b>江苏藉战友于雁荡山灵峰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2023.11.05</p><p class="ql-block"><b>照片左起:</b></p><p class="ql-block"> 王大洋 李良山 倪为高 </p><p class="ql-block"> 陈福财 赵学军 王春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雁荡山灵峰合影留念</b> 2023.11.5</p><p class="ql-block">照片左起: 李良山 倪为高</p> <p class="ql-block"><b>雁荡山灵岩合影留念</b> 2023.11.5</p><p class="ql-block"><b>照片左起:</b>陈景荣 王大洋</p> <p class="ql-block"><b>灵岩展旗峰</b></p> <p class="ql-block"><b>宝塔峰</b></p> <p class="ql-block"><b>灵岩飞渡 </b>闻名遐迩。主要是在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顶拉上一条绳子(过去用麻绳,现在改用钢索)即为表演舞台(高达270米,宽亦200多米),上演翻跟斗、飞翔等动作。</p> <p class="ql-block"><b>江心寺 </b>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唐咸通七年(866),在江心孤岛的东山建普济禅院。宋开宝二年(969),又在江对面的西山建净信讲院。南宋绍兴元年(1131),宋高宗赐改普济禅院为龙翔禅寺。因寺江中,俗称“江心寺”。宋宁宗时品选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其后八百多年里,该寺屡废屡兴。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心寺几将倾圮。1952年进行了修复。1985年交还给佛教界。1983年,江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p><p class="ql-block">江心寺系全国重点开放的著名古刹丛林,位居温州市北郭永清门外瓯江之中的一个小岛屿上。全岛屿的原来面积仅约一平方公里左右(现经填塞淤浅扩大地面,添建了新的游览点),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峰,峰顶都有一座凌空的宝塔,东西相对峙,即名为东、西塔。</p><p class="ql-block">东峰西麓原有“普寂禅院”(即今“温州烈士纪念馆”),西峰东麓有“净信讲寺”又名“西塔院”(即原“温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斋堂等。</p><p class="ql-block">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p><p class="ql-block">前殿为金刚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中殿为正殿,最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塑像。殿内槛联匾额,琳琅满目。</p><p class="ql-block">正柱联为宋王安石撰并书。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p> <p class="ql-block"><b>江心屿</b></p><p class="ql-block">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列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首。该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江心屿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p> <p class="ql-block">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景区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总占地面积1309平方米,建筑面积409平方米。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为外廊连续拱券带柱垛的三层砖木结构,总占地面积1309平方米,建筑面积409平方米。面宽14米,进深11米。外廊凸出,二层外廊采用平券翠两小拱;一层外廊作五组券柱式,中为门厅,三段腰线砖饰。中间入口小厅设主梯,两边各六间。坐北朝南,面宽11米,进深9米。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东面的“巡捕房”,既有欧洲建筑遗风,又有文艺复兴时期民间建筑艺术韵味,是研究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实例。1997年,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温州江心屿东塔</b></p><p class="ql-block"><b>江心屿</b> 西塔与东塔遥相呼应,成为温州市的一个标志。1981年东西双塔列为温州市第—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江心东塔</b>江心东塔在浙江温州市市区江心屿东峰山上,始建唐咸通十年(869),一说建于宋开宝二年(969)元至正、明万历、清乾隆间多次重修。</p><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六面七层,塔身砖砌,塔刹已毁,原高达30米,现高约28米:底径8米。原有木构塔檐和回廊,中间梯级盘旋,可登塔巅。清光绪二十年(1894),塔下建英国驻温领事馆。英人强令地方政府拆除塔檐、回廊,并盗走塔内的佛经等文物。</p><p class="ql-block">发展历程江心屿上江心东塔与江心西塔遥相呼应,成为温州市的一个标志。1981年东西双塔列为温州市第—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宋井 </b>(温州鹿城江心屿古井名)</p><p class="ql-block">宋井为江心屿古井之一。1990年8月清理时,发现井壁上有二重环状石刻观音大悲忏等经文1500余字。并有皇、宋元佑壬申七年(1091)二月初三日主持宗达力等字样。迄今已900余年,并自山势高出下凿,直径1.7米,深10米,泉水至今清澈甘洌,堪称孤屿珍泉。</p> <p class="ql-block"><b>榔榆</b> </p><p class="ql-block">树龄:100年</p><p class="ql-block">保护等级:国家三级</p> <p class="ql-block"><b>无柄小叶榕</b></p><p class="ql-block">树龄:500年</p><p class="ql-block">保护等级:国家一级</p> <p class="ql-block"><b>樟树</b></p><p class="ql-block">树龄:800年</p><p class="ql-block">保护等级:国家一级</p> <p class="ql-block"><b>很棒!</b>赵学军战友40年前的军事训练经历,仍然体现在他现在在温州江心屿表演的正步示范动作中。他的军人气质不仅没有减淡,反而更加凸显出来。这种坚持和不变,体现了赵学军战友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b>宋园 </b>位于江心西塔西侧,布展面积420平方米,打造以宋代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园,从空间格局、家居形制、文人生活习惯等方面展现宋代家居陈设观念及当时温州历史文化特点。西塔下新建了宋园,山水林泉、风雅精致浓缩于一方天地间。宋韵今辉,踏美而来。漫步宋园,梦回南宋,这里的建筑风格重现了具有中国气派、 瓯越特质的南宋遗韵。</p> <p class="ql-block"><b>西塔 </b>系木檐砖身结构,六面七层,底经七米,高三十二米,原有盘梯可上其巅,后废。今塔主体完整,多数斗栱,构件仍保留宋代风格;每层壶门供石刻佛像一尊(现存宋刻像十五尊);底层东壁嵌有北宋“嘉祐六年岁次辛丑四月”修塔碑志一方。]</p><p class="ql-block">江心屿上江心西塔与江心东塔遥相呼应,成为温州市的一个标志。1981年东西双塔列为温州市第—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温州江心屿--宋园</b></p> <p class="ql-block"><b>五马街</b>中国著名商业街,古称五马坊,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街长四百米,宽十二米,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相传始于东晋,唐宋沿袭不变,清代改名五马街,一九三四年改名中山路,一九四九年后恢复五马街之名。一九七四年改为沥青路面。1984年4月,温州市政府将五马街定为步行街,为温州标志性的购物步行街,一举成为浙南商品尤其是日用百货的集散地。1999年3月,五马街被命名为浙江省国家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历史沿革晋代著名训古学家郭璞在选址营建温州古城时,根据倚江、负山、通水和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原则进行布局,其中“南市”就是这个最具悠久商业文化传统的五马街区,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明《弘治温州府志》载:"王羲之,山阴人,为永嘉郡守,治尚慈爱,出乘五马,老幼仰慕,为立五马坊。为五马坊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b>战友和家属们于温州五马街合影留念,照片左起:</b></p><p class="ql-block"> 肖彩英 皮海荣 赵学军 陈福财 </p><p class="ql-block"> 倪为高 李良山 陈景荣 黄星三</p><p class="ql-block"> 王大洋 赵跃年</p> <p class="ql-block"><b>战友们在温州五马街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照片左起:</b></p><p class="ql-block">赵学军 陈福财 倪为高 李良山 </p><p class="ql-block">陈景荣 黄星三 王大洋</p> <p class="ql-block"><b>乐清市清和公园</b>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清江东路124号,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该公园于1996年建成,并于2008年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扩建。公园内绿树成荫,景色秀美,是乐清市市区内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 清和公园主要以休闲、娱乐和健身为主题,设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景观和设施。公园内有湖泊、花坛、草坪和季节性花卉展览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环境。在公园内还有健身路径、游乐设施、篮球场和网球场,供市民和游客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 此外,清和公园还有一个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有漂亮的石桥和小岛。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或乘游船欣赏风景。湖边还设有休闲座椅和亭子,供游客休息和观赏。 乐清市清和公园是乐清市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乐清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