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单项指标评分表、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希望

<h3> 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科组<br>《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br>中职学校体质健康测试需要测哪些项目呢?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对各测试项目及评价标准有个大致的了解。</h3> <h3>一、测试项目<br>1、身高<br>2、体重<br>3、肺活量<br>4、坐位体前屈<br>5、立定跳远<br>6、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br>7、男生引体向上<br>8、50米跑<br>9、女生800米跑<br>10、男生1000米跑</h3> <h3>二、项目测试顺序<br>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br>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肺活量项目测试前不允许学生进行剧烈运动,肺活量测试后方可进行热身运动。</h3> <h3>三、单项指标评分表<br>表1-3 男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单位:毫升)</h3> <h3>表1-4 女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单位:毫升)</h3> <h3>表1-5 男生50米跑单项评分表(单位:秒)</h3> <h3>表1-6 女生50米跑单项评分表(单位:秒)</h3> <h3>表1-7 男生坐位体前屈单项评分表(单位:厘米)</h3> <h3>表1-8 女生坐位体前屈单项评分表(单位:厘米)</h3> <h3>表1-9 男生立定跳远单项评分表(单位:厘米)</h3> <h3>表1-10 女生立定跳远单项评分表(单位:厘米)</h3> <h3>表1-11 男生引体向上单项评分表(单位:次)</h3> <h3>表1-12 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单项评分表(单位:次)</h3> <h3>表1-13 男生耐力跑单项评分表(单位:分·秒)</h3> <h3>表1-14 女生耐力跑单项评分表(单位:分·秒)</h3> <h3>四、测试方法<br>(一)身高体重<br>1.测试目的<br>身高、体重是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常用指标,通过学生身高与体重信息数据,评定学生的BMI值,有效地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度和营养状况。<br>2.测试方法<br>①受试者赤足、呈立正姿势站在测试仪器底座中心位置处。<br>②站立时,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受试者头部需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br>③足跟、骶骨部、两肩胛骨间与立柱相接触,呈“三点一线”站立姿势。<br>④当水平压板触到头顶且离开后方可离开测试设备,仪器自动显示身高、体重成绩,智能上传数据。<br>3.注意事项<br>①仪器外设需放置在牢固、平整、干燥位置处。<br>②身高外设应调整底座至水平状态后再开机。<br>③测试时,足跟、骶骨部、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呈“三点一线”站立。<br>④受试者应站在底座胶垫中间位置,脱鞋赤足,测试开始后,身体不可出现左右摇摆不停现象。<br>⑤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h3> <h3>4.常见错误<br>①受试者头顶上的发辫、发结未放开,饰物未取下。<br>②受试者头过低或过高,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未呈水平位,或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未与立柱相接触,或穿鞋站立于仪器上。<br>③受试者没有站立在称台中央,穿鞋或手持物品站立于称台上。</h3> <h3>(二)肺活量<br>1.测试目的<br>肺活量是指受试者在做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是反映学生肺容积和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它的大小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胸围及体育锻炼程度有关。<br>2.测试方法<br>①将一次性干净的吹嘴,插入外设测试吹管,受试者双手紧握肺活量外设手柄部分,同时将显示屏面对自己。<br>②听到“开始”提示音后,受试者深吸气然后开始匀速呼气。受试者在呼气时,要保持匀速,用力适中,保持呼气不中断。<br>③测试成绩显示在外设屏幕上,同时语音播报测试成绩,受试者连续测试两次,记录最好成绩。<br>3.注意事项<br>①测试过程中应匀速呼气。<br>②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br>③吹嘴与嘴巴应完全吻合,避免漏气。<br>④受试者之间应注意留有适当的活动间距位置,避免拥挤。</h3> <h3>正确动作</h3> <h3>4.常见错误<br>①手握仪器姿势不对,仪器拿反(屏幕朝下)或用手堵住出气口。<br>②嘴巴对着吹嘴吸气。<br>③未听到提示音“开始”,提前开始呼气 。</h3> <h3>(三)坐位体前屈<br>1.测试目的<br>坐位体前屈是指人体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躯干、髋、膝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最大活动幅度,是有效地反映学生关节灵活性以及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与弹性的常用指标。<br>2.测试方法<br>①受试者脱鞋后面向仪器,坐在仪器坐垫上,两腿向前伸直;两足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约10-15厘米。<br>②测试时,受试者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身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匀速推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手推板平滑前行,直到不能推动后,缓慢放手,使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手推板缓慢恢复原位。<br>③每位受试者测试两次,以最好成绩为准。<br>3.注意事项<br>①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好腰部的准备活动,以免腰部受伤。<br>②听到“开始”提示音后才能开始推手推板。<br>③在推动手推板时,需平稳、缓慢、匀速向前推动,不可突然用力推。<br>④身体前屈时,受试者膝关节不能弯曲,或足跟与挡板分离。<br>⑤受试者要脱掉鞋子进行测试。</h3> <h3>坐位体前屈正确动作</h3> <h3>4.常见错误<br>①受试者单手向前或双臂突然发力向前推动测试仪手推板。<br>②测试过程中单手推或屈腿推动手推板。</h3> <h3>(四)立定跳远<br>1.测试目的<br>立定跳远是反映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常用指标。<br>2.测试方法<br>①受试者做预备姿势,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不可踩起跳线。<br>②起跳时,两臂向正前方做摆臂动作,双腿微微弯曲,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br>③受试者跳入测试区域后,测试仪器会自动测量出落地点后边缘与起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时显示屏实时显示测试成绩,系统自动保存最好成绩并上传至测试数据终端。<br>④受试者落地后从正前方迈出测试垫,不得踏踩测试垫两边的测量杆。<br>3.注意事项<br>①测试地毯应安放于平整、牢固、干燥的地面处。<br>②测试前,受试者需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应将衣服口袋内的物品取出,以防落地时跌落地面造成物品损坏。<br>③受试者应穿常规运动鞋进行测试,勿穿硬底皮鞋、运动钉鞋或高跟鞋进行测试。<br>④起跳落地后应从测试区正前方走出测试区域。</h3> <h3>4.常见错误<br>①受试者起跳前两脚尖触线、过线或起跳时有垫跳、助跑、连跳等动作,判犯规。<br>②犯规2次者,立定跳远成绩为零。</h3> <h3>立定跳远项目的完整技术分预备姿势、起跳腾空和落地缓冲三个部分</h3> <h3>(五)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br>1.测试目的<br>一分钟仰卧起坐是反映学生腰腹部肌肉耐力水平的常用指标。<br>2.测试方法<br>①受试者将带有仪器的腰带放在腹部并用魔术贴粘牢,同时腰带标签充电口方向向下。<br>②仰卧于水平放置的垫子或床体上,双腿稍分开,屈膝呈90°,双手贴耳于脑后,切记不可抱头。<br>③压住双脚以固定下肢,听到语音提示开始后受试者快速起坐,双肘触及或超过双膝,然后还原为仰卧,双肩胛触垫为完成1次,测试时间为一分钟,仪器自动判断有效次数和计时并伴有语音提示。<br>④测试时间内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触及双膝者不计入该测试次数。<br>3.注意事项<br>①测试前,受试者需做充分的准备活动。<br>②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软垫上。<br>③受试者双手应放在双耳旁,不允许抱头。<br>④测试完成后,受试者应做放松运动。</h3> <h3>仰卧起坐正确动作</h3> <h3>4、常见错误<br>①两肩胛骨未触垫。<br>②双手离开双耳。<br>③膝关节没有屈曲成90度。<br>④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完成起坐。<br>⑤双肘未触及两膝。<br>⑥臀部离垫<br>考试过程中,出现以上犯规行为者,犯规时所做的仰卧起坐不计数,但考生可以继续考试。</h3> <h3>(六)男生引体向上<br>1.测试目的<br>引体向上是反映学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常用指标。<br>2.测试方法<br>①受试者面向单杠,自然站立;跃起正手握杠,然后双手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呈直臂悬垂姿势。<br>②待身体停止晃动后,按开始键,受试者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引体时,身体不得有任何附加动作。<br>③当下颌超过横杠上缘时,还原,呈直臂悬垂姿势,为完成一次。两次间隔超过10秒或落地后测试结束,仪器自动保存测试记录。<br>3.注意事项<br>①测试前,受试者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br>②测试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br>③受试者反手握杠,应纠正。<br>④两次引体间隔时间超过10秒或落地后测试结束。<br>⑤若受试者身高较矮,不能自己跳起握杆时,测试者可提供帮助。</h3> <h3>4.常见错误<br>①受试者反手握单杠。<br>②受试者下颌达不到横杠上缘。<br>③引体时,受试者身体有摆动、曲膝、挺腹等动作。</h3> <h3>(七)50 米跑<br>1.测试目的<br>50米跑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移动速度、反应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是评价学生速度素质的常用指标。<br>2.测试方法<br>①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采用站立式起跑方式。<br>②未听到起跑命令前,脚尖不得踩线、越线、不能抢跑。<br>③听到仪器发出起跑指令后,立即起跑,全力跑过终点处对应道次内红外感应区。<br>④所有受试者都跑过终点后,仪器自动保存测试成绩。<br>3.注意事项<br>①测试应在平坦的跑道上进行,跑道要清晰,分道宽最小1.22米,最大1.25米。<br>②测试前,受试者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br>③受试者应穿运动鞋,不能穿钉鞋、皮鞋、拖鞋、凉鞋或赤足。<br>④仪器的摆放方向不可错乱。<br>⑤测试时尽量不要面向太阳跑,遇到风大的天气,一定要顺风跑。<br>⑥受试者踩、跨起跑线、抢跑或途中串道,应召回重跑。</h3> <h3>4.常见错误<br>①受试者若采用蹲踞式起跑,应提示纠正为站立式起跑。<br>②受试者踩、跨起跑线、抢跑或途中串道。<br>③受试者没全速冲过终点。</h3> <h3>(八)800/1000 米跑<br>1.测试目的<br>800米跑和1000米跑是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常用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br>2.测试方法<br>①受试者(按男、女生分组)穿戴好有编号的背心(背心内置感应芯片)并按顺序排队站立在800米/1000米起点线上,当听到语音“各就位→呯”指令后立即起跑。<br>②计时系统开始,受试者须每跑一圈须经过终点的智能计圈计时地毯。<br>③受试者冲过终点线时,计时停止,成绩自动保存。<br>3.注意事项<br>①测试前,测试工作人员要检查清理跑道及周边障碍物,避免造成伤害。<br>②测试前,受试者不能大量饮水及进食。<br>③受试者站立于起跑线后准备发令前,提醒受试者鞋带系好。并提醒受试者注意不要拥挤,起跑时平稳起跑,均匀分布体能、后程逐渐发力。<br>④测试时,测试人员应向受试者报告剩余圈数,以免跑错距离。<br>⑤受试者通过计时地毯时,工作人员注意主机计时、计圈情况。<br>⑥受试者应穿运动鞋,不得穿钉鞋、皮鞋、拖鞋、凉鞋及赤足参加测试。<br>⑦测试过程中,学校带队老师和医务人员、测试工作人员要注意观察受试者奔跑状态,如发现受试者异常反应、晕厥、摔倒等立即积极处理。<br>⑧受试者测试完毕后不可马上坐卧休息,应扶起慢走。<br>⑨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如有抄近道等现象,一经发现该项目测试成绩记为零分。<br>⑩受试者通过终点线后方可减速,并做放松运动。<br></h3> <h3>4.常见错误<br>①受试者踩、跨起跑线或抢跑,应判犯规,应纠正召回重测。<br>②受试者测试完毕后,立即坐卧休息,应扶起慢走。</h3> <h3>5.呼吸小技巧<br>①学会从牙缝中吸气<br>中长跑最适合口鼻共用,缓解呼吸肌的压力,加大吸氧量。即要用鼻呼吸,还得把嘴微张开共同呼吸,口不能张得太大,最好是口微开,轻咬牙,舌头顶上颚,让空气从牙缝中进出,从舌头两侧通过,可以湿润空气,也避免凉空气直吹。呼吸要均匀,要有节奏,不能忽快忽慢,否则会打乱你的节奏,消耗很多体能。呼气要短促有力,吸气要缓慢均匀,有适当深度。<br>②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br>跑步时,人们一般习惯于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调节呼吸节奏。其实,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开始跑的时候(前 400-500M)呼吸节奏是每3 步一呼,3 步一吸,在保持速度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就需要调整为2 步一呼,2 步一吸,前后需要并保持呼吸均匀和深度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br>③加强呼气深度<br>有些人虽然注意深吸气,但往往忽视了呼气的深度。其实,当跑步时间较长时,只有适当加大呼气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深度加强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废气、增大肺中负压,从而使吸气更省力,吸气量也能增加。</h3> <h3>四、运动小常识<br>1、初次锻炼强度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科学锻炼,每天坚持。<br>2、做好锻炼前场地、器材的检查,以确保锻炼时的安全。<br>3、体育锻炼要结合场地条件和身体情况合理选择运动项目。<br>4、运动前进行热身活动,防止受伤。运动后进行放松及保暖,切忌立即坐下或躺下。<br>5、运动前不要饮食,运动时以少量多次原则适当补充水分,切忌大量饮水。<br>6、运动时,请穿合适的运动服、运动鞋进行锻炼。</h3> <h3>五、运动伤害事件防范措施<br>1、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学校教师、校医必须密切关注每位测试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进行素质项目测试时必须高度重视,密切观察。<br>2、学生出现擦伤、裂伤、挫伤、扭伤,肌肉痉挛(抽筋)、肌肉拉伤、跌倒、运动中腹痛、冻伤、咳嗽不止等意外伤害事件时,必须立刻停止测试,医护人员立即临场救治,必要时立刻拨打120,不得错过救治的最佳时期。<br>3、学生若出现头晕目眩、神志不清、头疼、晕厥、中暑、运动性脱水、休克、开放性损伤、骨折、关节脱臼、胸闷、胸疼、心慌(心悸)、呼吸困难、呕吐、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等严重伤害事件时,必须立刻停止测试,医护人员立即临场救治,同时立刻拨打120,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测试工作组要指派专人全程协助教育局、学校开展处理工作。</h3> <h3>六、附件1、2、3</h3> <h3>附件1 家长知情同意书</h3> <h3>附件2 身体状况安全调查问卷</h3> <h3>附件3 运动测试调查表</h3>

受试者

测试

评分表

单项

学生

测试方法

仪器

体前

肺活量

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