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环游:克罗地亚,黑山,阿尔巴尼亚

行之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两天,我们一路南下游览了巴尔干亚得里亚沿海的3个国家:克罗地亚,黑山和阿尔巴尼亚。</p> <p class="ql-block">Day 3</p> <p class="ql-block"><b>克罗地亚(Croatia)</b></p><p class="ql-block">是一个不到400万人口的小国家,90%的人为克罗地亚族。在前南斯拉夫联邦独立出来的7个小国中,它是最富足的之一,仅次于斯洛文尼亚。它是波黑的强邻,地图上看上去像张开的鳄鱼嘴将波黑吞在口中。这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国家,拥有巴尔干半岛上亚得里亚海最长的海岸线和一千多座岛屿,还有纵深的内陆腹地。克罗地亚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自然保护区就449个。我们在16天的行程中将三进三出这个国家,访问它的首都萨格勒布,十六湖,还有我们今天要访问的杜布罗夫尼克。</p> <p class="ql-block"><b>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b></p><p class="ql-block">创建于公元7世纪,当时是一个叫做拉古萨的小镇。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坐落在亚得里亚海滨,依山傍海,景色迷人,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亚得里亚海的明珠(Pearl of the Adriatic)”。这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曾经是克罗地亚的文化中心,是许多著名物理学家、剧作家、诗人、数学家、画家和学者的故乡。</p><p class="ql-block">杜布罗夫尼克位于克罗地亚最南的那段海岸上。这段海岸被波黑的出海口涅姆(Neum)将之与本土分隔,是克罗地亚的一块飞地。2022年7月26日一座跨海公路桥佩列沙茨大桥(Pelješki most)建成通车,将杜布罗夫尼克附近的佩列沙茨半岛与克罗地亚本土南端大陆连接。大桥是由中国路桥建设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昨天开往杜布罗夫尼克途中,我们在涅姆镇停留,拍下了这张出海口风景照。照片中间就是佩列沙茨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杜布罗夫尼克老城</p><p class="ql-block">拥有长达2公里雄伟坚固的中世纪石头城墙,是世界上难得的城墙城市之一。城内的古建筑大部分是在1667 年毁灭性的地震后建的,但仍保留了一些杰出的中世纪建筑。1979年杜布罗夫尼克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遗产。老城本身就已闻名遐迩,更因HBO广受欢迎的剧集《权力的游戏》(简称权游)而爆红。老城是该剧君临城(King's Landing)的主要拍摄地,剧迷们可以在这看到剧中熟悉的场景地。</p><p class="ql-block">游览老城是今天的重头戏,早上8点40分我们就来到老城西门,派勒门。</p> <p class="ql-block">派勒门(Pile Gate)</p><p class="ql-block">名称源自希腊语 pylaj,意为“门”,是老城区的主要入口。城门前是一座美丽的石桥跨过以前的护城河,城门洞的上方装饰着杜布罗夫尼克守护神斯维蒂·弗拉霍 (Sveti Vlaho) 的雕像。这里是权游的拍摄场地之一,君临城门。</p><p class="ql-block">壁垒森严的派勒城门。</p> <p class="ql-block">↑君临城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奥诺弗里奥大喷泉(Onofrio's Large Fountain) </p><p class="ql-block">从派勒门进入老城区,右边是一座有红砖小圆顶的十六面圆柱状石结构建筑。这就是奥诺弗里奥大喷泉。它建于1438年,是从12公里外取泉水的供水系统的一部分。喷泉在1667 年的地震中遭到严重损坏,原有的装饰雕塑只剩下16个人面雕刻,16个水龙头分别从16张人面的嘴里将水引出。城东还有一个小的奥诺弗里奥喷泉,直到 19 世纪末,当地人一直使用奥诺弗里奥的喷泉作为主要水源。</p><p class="ql-block">奥诺弗里奥大喷泉是杜布罗夫尼克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并为人们提供饮用水解渴,是游客打卡拍照休憩的热门景点。</p> <p class="ql-block">↑喷泉右边是圣救世教堂(Church of St. Salvation)。它是一座小型还愿教堂,为感恩1520年地震中的救恩于同年建成奉献给耶稣基督。 教堂在后来1667年的灾难性地震中完好无损,这也许是对感恩的奇迹般的应许。教堂是杜布罗夫尼克文艺复兴建筑的典范,至今仍以其原始形式保存。</p> <p class="ql-block">↓方济会教堂和修道院(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p><p class="ql-block">紧邻圣救世教堂,是一座属于方济会的大型建筑群。由修道院、教堂、图书馆和药房组成。其药房的历史可追溯至 1317 年,是欧洲仍在运营的最古老的药房,也是世界上第三古老的药房。我们来得太早,修道院和药房都还没开门(小图),只得离去。</p> <p class="ql-block">史特拉敦大道(Stradun)</p><p class="ql-block">是老城内最主要的步行街道。它西端始于派勒门,穿过老城区,通往东端的老钟楼,全长约 300 米。老城内许多历史建筑都位于大道两侧,如我们刚经过的奥诺弗里奥大喷泉及方济会教堂和修道院。这是一条深受游客欢迎的景观大道。</p><p class="ql-block">1667年地震后杜布罗夫尼克从破坏和火灾中仓促重建,大道两侧原来美丽的多样性建筑被统一规划建造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所取代。两边石建筑高度相等,正面相似,内部布局相似。这种整洁统一的外观是杜布罗夫尼克的一种商标,也是它最大的魅力之一。</p><p class="ql-block">史特拉敦大道两侧相似的巴洛克建筑,大道顶端是派勒门内权游场景地。</p> <p class="ql-block">史特拉敦大道北边是一条条狭窄的街巷。街巷有陡峭的台阶通往古城墙根,两边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大的巴洛克民居石屋。这是老城独有的一景。</span></p> <p class="ql-block">钟楼(Clocktower)</p><p class="ql-block">位于史特拉敦大街的东端,前面是卢扎广场。它是一座31米高的优雅钟楼,其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是老城的宏伟地标。钟楼上敲钟的是两个罗马士兵青铜雕像,一个叫马罗(Maro),另一个叫巴罗(Baro)。 随着时间流逝,青铜色变成了绿色,两个士兵被重新命名为“Zelenci(绿人)”</p> <p class="ql-block">斯蓬扎宫 (Sponza Palace) </p><p class="ql-block">位于史特拉敦大道东端北侧,与钟楼毗邻。它是一座1516年至1522年间建造的宫殿,是杜布罗夫尼克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的罕见典范。它是老城中为数不多的在1667年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建筑之一,以前被用作海关、仓库、造币厂和军械库,现在是杜布罗夫尼克国家档案馆的所在地。该档案馆被认为是欧洲最富有的档案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布莱斯教堂(St. Blaise's Church)</p><p class="ql-block">位于卢扎广场南侧,建成于1715年,是一座华丽的巴洛克式教堂。圣布莱斯是这座城市的守护神。教堂的科林斯柱、天使和金箔展示了新古典主义威尼斯建筑与流行的18世纪巴洛克建筑结合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圣布莱斯教堂内部奢华的巴洛克风格装饰。</p> <p class="ql-block">马林·德尔日奇雕像(Statue of Marin Držić)</p><p class="ql-block">作家马林·德尔日奇以其揭示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现实的喜剧而闻名,有杜布罗夫尼克的莎士比亚之称。据说摸雕像的鼻子会带来好运,游客们喜欢摸雕像的鼻子,并坐在雕像大腿上照相。久而久之,铜像的鼻子和大腿都被磨得特别光滑锃亮。虽然无人知道这个传说从何而来,人们仍宁可信其有,趋之若鹜。</p> <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升天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Mary)</p><p class="ql-block">是罗马天主教杜布罗夫尼克教区的大教堂,历史可追溯到7世纪。大教堂毁于1667年的地震中,现在的巴洛克风格大教堂是1713年重建的。杜布罗夫尼克大教堂的圆顶是老城著名的上镜地标,可在老城任何一张全景照片中看到。</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位于大教堂左侧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区长宫(Rector's Palace)。</span>它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宫殿,始建于13世纪,后来两次重建,结合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老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span>在14世纪至1808年间它是拉古萨共和国教区长的所在地,现在是杜布罗夫尼克文化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贡杜利奇雕像(Statue of Gundulićev)</p><p class="ql-block">伊万·贡杜利奇 (Ivan Gundilić)是杜布罗夫尼克17世纪最优秀诗人之一,它的雕像矗立在贡杜利奇广场 (Gundilić Square)上。雕像基座上装饰着青铜浮雕,描绘了贡杜利奇 (Gundulić) 史诗《奥斯曼》中的场景。</p><p class="ql-block">贡杜利奇广场是个热闹的集市,附近村庄的农民在这摆摊,为城内提供新鲜水果,蔬菜,还有海产干货等。我们仿佛看到了中世纪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中最高的建筑是圣伊格内修斯教堂,广场南边有是台阶通往。</p> <p class="ql-block">耶稣会台阶(Jesuit Stairs)</p><p class="ql-block">是杜布罗夫尼克巴洛克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典范之一。 这座优雅的石台阶建于1738年,从底部的贡杜利奇广场通往顶部Ruđer Bošković广场上的耶稣会学院和伊格内修斯教堂,与著名的罗马西班牙台阶从西班牙广场通往圣三一教堂极为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这座巴洛克式阶梯是权游中著名的“耻辱之路”取景地,是剧中君临城贝勒大圣堂的台阶。第五季中瑟曦·兰尼斯特在这里赤身裸体地开始走她的耻辱之路(或赎罪之路)。她的步行穿过老城区的四个地点,另外三个是奥德玛格丽特街、圣多米尼克街和普洛切门。</p> <p class="ql-block">↑拉古西努学院 (Collegium Ragusinum) 是17世纪耶稣会的神学院,是当今杜布罗夫尼克大学的前身。它前方是鲁德尔·博什科维奇(Ruđer Bošković)广场。博什科维奇是学院的一个学生,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博学者,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外交家、诗人、神学家、耶稣会牧师。广场以他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圣伊格内修斯教堂(Saint Ignatius Church)</p><p class="ql-block">位于博什科维奇广场西侧,建成于1725年。这是一座具有盛期巴洛克美学特征的教堂:精美豪华的中殿,独立的柱子,门楣上装饰的天使雕刻。它与耶稣会拉古西努学院和耶稣会阶梯一起构成了杜布罗夫尼克最美的巴洛克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精美豪华的中殿与老旧的教堂外表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老港口(The Old Port)</p><p class="ql-block">位于老城东城墙外,有防波堤保护,进口有圣约翰堡垒(Tvrđava Svetog Ivana)扼守,是一个安全美丽的港口。</p> <p class="ql-block">全体团友和导游Indira在老港口合影。我们是个14人的小团,西雅图来的团友就有6位:秀子,老辉哥,Denise,Donghua,婉仪和我。老辉哥是我和婉仪在合唱团多年的好朋友;Denise是老西雅图,这次初识;Donghua则是刚搬来西雅图。Aries和Ping夫妇是我们刚结束的北极团友。无巧不成书,团里的老张是我们2019年南极团友。另外5位是老季和红亚夫妇,老李和Yaxin夫妇及Rongying,她和Donghua是多年的好朋友。由于人少,大家很快就熟络了。</p> <p class="ql-block">↑和老辉哥合影。</p> <p class="ql-block">↓普洛切门(Ploče Gate)</p><p class="ql-block">是老城东侧的主要入口。前面提到过这里是权游中瑟曦·兰尼斯特走耻辱之路穿过老城区的四个地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解散,Indira给了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夫妻俩和秀子,老辉哥及Denise决定抓紧时间登城墙走一圈。这边登城墙的进口很不好找,花了我们约10分钟才找到。票价是每人35欧元,总算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阿斯蒙堡垒(Trvđava Asimon)是我们城墙徒步的起点,眼前就是圣多米尼克教堂(Church of St. Dominic)高大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走上老城北侧城墙,老城内两座显著的地标展现眼前:钟楼和大教堂的圆顶。</p> <p class="ql-block">俯瞰从史特拉敦大道通向北侧城墙根的窄巷,我们曾在下面的巷口仰望。</p> <p class="ql-block">明塞塔堡 (Minceta Tower) </p><p class="ql-block">位于城墙西北角,建于1460年代初。它是一座巨大的圆形堡垒,是“不可征服的杜布罗夫尼克之城”的象征。明塞塔堡是杜布罗夫尼克的标志,就像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一样。它是古城墙最著名、参观人数最多的保护塔之一</p><p class="ql-block">明塞塔堡是权游中魁尔斯的不朽之屋,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在那里寻找她被盗的龙。</p> <p class="ql-block">在明塞塔堡回望北侧高大的城墙和城墙根内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从塔顶瞭望室的孔眼眺望圣多米尼克教堂钟楼。</p> <p class="ql-block">老辉哥是老清华,78岁了爬坡登顶不输我们这些小老弟。这张照片是在他从瞭望室进入塔顶时拍的,多精神!</p> <p class="ql-block">塔顶城墙垛留影。</p> <p class="ql-block">明塞塔堡是整个老城防御系统的最高点,我们在这拍了几张俯瞰老城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红瓦顶的海洋中,一眼就可明辨的建筑非大教堂圆顶莫属,最上镜的地标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享受美景,心身愉悦。</p> <p class="ql-block">走下明塞塔堡,Denise第一个进入镜头。</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史特拉敦大道西端的派勒城门顶,我们就是从下面进城的。</p> <p class="ql-block">↑从派勒城门顶看奥诺弗里奥大喷泉不虞人群阻隔,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从派勒城门顶俯瞰史特拉敦大道,光滑如镜的石板路面上游人如织。这时想要拍一张大道全景就只能上城墙了。</p> <p class="ql-block">罗维里耶纳克要塞(Fort Lovrijenac)</p><p class="ql-block">又称圣劳伦斯要塞(St. Lawrence fortress),是从派勒门顶走向城墙西南角看到的最显著的地标。它矗立在高37米的海边悬崖上,首当其冲地抵御来犯之敌,有"杜布罗夫尼克的直布罗陀"之称。它始建于11世纪,竣工于16世纪,耗时达5个世纪之久。要塞入口上方的拉丁铭文让来访者懂得这巨大的付出是值得的:世界上所有的黄金都换不来自由。</p><p class="ql-block">如此险要的堡垒自然不会被权游的导演错过。罗维里耶纳克要塞是七大王国首都君临城的红堡。权游许多场景都在这里拍摄,包括第二季中为庆祝乔佛里国王命名日而举办的锦标赛。</p> <p class="ql-block">在城墙上不同地点看罗维里耶纳克要塞。</p> <p class="ql-block">要塞所在海角全貌。</p> <p class="ql-block">博卡尔堡(Fort Bokar)</p><p class="ql-block">位于西城墙的南端,与罗维里耶纳克要塞隔派勒湾(Pile Bay)相望,互成犄角,是一个重要的防御要塞。它也是权游的拍摄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西城墙南端的博卡尔堡回望北端的明塞塔堡,高大威武,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西城墙和南城墙之间是一道西北-西南走向的城墙将博卡尔塔和南城墙西端的圣玛丽亚塔(Kula sv. Marije)相连。</p><p class="ql-block">通往玛丽亚塔的陡峭城墙。</p> <p class="ql-block">圣玛格丽特堡(Fort St. Margaret)是南城墙上突入大海最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堡(Fort St. Stephen)底部岩石上有酒吧供游客休闲赏景。这时离到东门集合的时间不多了,我们一路紧赶,没有再停留拍照。尽管如此还是迟到了几分钟。</p> <p class="ql-block">走完古城墙,我明白了为何有人说:“If you only do one thing, you must walk the Dubrovnik walls. There is no better ways to experience Dubrovnik than to see it from the medieval walls.(如果你只做一件事,你就必须走杜布罗夫尼克的城墙。 体验杜布罗夫尼克的最佳方式莫过于从中世纪城墙上观赏它.)”。真是金玉良言,城墙一圈走下来,我们可谓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集合后,Indira领我们坐缆车上了老城北面的Srd山(Mount Srd)。</p><p class="ql-block">山上的缆车站大楼,里面有一个全景餐厅,游客可以在这一边尝美食,一边赏美景,是个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座位于缆车站大楼旁的巨大石头堡垒<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1812法国人建成奉献给拿破仑的帝国堡垒(Fort Imperial)。</span>在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期间,这座堡垒是杜布罗夫尼克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克罗地亚陆军第163杜布罗夫尼克旅的指挥部所在地,成为捍卫这座城市的英勇象征。今天它是杜布罗夫尼克国土战争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缆车站大楼和拿破仑堡垒西边都是鸟瞰杜布罗夫尼克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布罗夫尼克城区鸟瞰图(bird's eye view)</p> <p class="ql-block">↑右边高大的圆塔是明塞塔堡,左边伸入海中的半圆堡垒是扼守老港进口的圣约翰堡。</p> <p class="ql-block">↓杜布罗夫尼克西边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一片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北极团就认识的朋友Aries,这张照片人帅景美。</p> <p class="ql-block"><b>黑山(Montenegro)</b></p><p class="ql-block">这个国家的名字——Montenegro所指的“黑山”,是洛夫琴山(Mount Lovćen)。这座高1,749 米的山是靠近亚得里亚海的历史中心,也是几个世纪与土耳其人斗争中的坚固据点。在巴尔干国家中,黑山是唯一一个从未被其征服的国家。黑山只有61.7万人,是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7国中人口最少的。南斯拉夫未解体前,有听说过黑山是铁托喜欢去度假的地方。因想去看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那座桥,行前做攻略时才知道《桥》的故事发生在黑山的塔拉河大桥。虽然没去成塔拉河大桥,却因《桥》而对黑山多了些熟悉感和亲近感。</p> <p class="ql-block"><b>科托尔(Kotor)</b></p><p class="ql-block">和杜布罗夫尼克一样,是个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城镇,依山傍海的度假胜地。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面朝亚得里亚海,而是隐藏在酷似峡湾的科托尔海湾 (Boka Kotorska) 深处。它背靠的山也不是Srd那样的山丘,而是大名鼎鼎的黑山(Mount Lovćen)山脉。科托尔是黑山最古老的城镇,创建于公元前5世纪,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所拥有的的中世纪历史建筑也比杜布罗夫尼克要古老得多,如建于1166年圣特里芬大教堂,1195年的圣路加教堂和1221年的圣玛丽教堂,加上里面古老的壁画珍藏,简直就是个中世纪宝库。1979年,科托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对游览这座古城我充满期待,做了不少功课计划好了游览路线。可是变化打败计划,一场大雨让去科托尔的路堵塞拥挤不堪,足足耽误了我们一个小时。下午4点我们才到达科托尔老城。</p> <p class="ql-block">海门(Sea Gate)</p><p class="ql-block">是科托尔古城朝海城墙的主要城门,建于1555年威尼斯统治时期(1420-1797年)。城门上方曾刻有威尼斯共和国的象征,圣马可的带翼狮子。 现在带翼狮子已被南斯拉夫国徽取代。国徽下刻有铁托名言“属于别人的我们不想要,属于我们的我们不给予”。名言下方是一颗五角星及“21-XI-1944”字样,纪念铁托将科托尔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日期——1944年11月21日。城门前有两门大炮,是这座城市防御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城门前解散,Indira给我们2小时自由活动。</p> <p class="ql-block">和杜布罗夫尼克不同,科托尔的古城墙还在城外一直绵延至圣乔瓦尼(San Giovanni)山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达4.5公里,是一座长城。我们向上眺望,可清楚地看到半山腰的小教堂和它上方的圣约翰堡垒。</span>虽然天仍下着雨,我们还是决定上山,那是鸟瞰科托尔湾和古城最好的地方。老辉哥这次没有一块上山,他的防雨衣在行李箱中随旅游巴士走了。他的roommate 老张加入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老城内有大大小小的广场,长长短短的街巷,像个迷宫。我们转了好一会才找到上山的路。</p> <p class="ql-block">上山要收费,门票是8欧元。上山的路是沿城墙而建的石阶梯。</p> <p class="ql-block">上山不一会就可看到古城全貌。古城呈三角形。三角形北和西南这两条边被城墙保护。北面的城墙面向斯库尔达河(Scurda River)。 西南面城墙面向科托尔湾,我们就是从它的海门进来的。古城东边就是我们所在的圣乔瓦尼山,城墙一直通到山顶。</p><p class="ql-block">雨中的古城仍是那么美丽,雨似乎让它焕发出青春时的模样,清新脱尘,分外迷人。</p> <p class="ql-block">↑古城外是科托尔新城,沿着海湾向北延伸。</p> <p class="ql-block">↓圣特里芬大教堂(St. Tryphon's Cathedral)</p><p class="ql-block">位于古城中心,是古城最显著的地标之一。 它是为了纪念这座城市的守护神和保护者圣特里芬建于1166年,比欧洲许多著名的教堂都要古老,拥有价值巨大的宝库。今天它是罗马天主教科托尔教区的所在地,该教区覆盖整个科托尔湾和布德瓦市。它是科托尔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这座城市的象征。</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可明显看到大教堂的两座塔楼的高度不一样。1667年的地震对塔楼造成了严重损坏,于1700 年代以拜占庭风格进行重建。由于缺乏资金,只完成了一个塔楼,另一个塔楼只能草草完工。</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斯教堂(Saint Nicholas’ Church)</p><p class="ql-block">是我们在山上看到的古城另一个显著的地标。它是一座塞尔维亚东正教教堂,建于 1902 年至 1909 年。那里原来是一座建于1810年的东正教堂,于1896年圣诞节前夕毁于火灾。</p> <p class="ql-block">补救圣母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Remedy)</p><p class="ql-block">就是我们在山下看到的半山腰小教堂。它建于1518年,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这是一座迷人的石头教堂,很受游客青睐。婉仪和Denise在这拍了不少照片,篇幅有限,各发一张。</p><p class="ql-block">教堂侧面。</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面。</p> <p class="ql-block">过了小教堂鸟瞰古城,可清楚看到古城墙呈三角形将古城防护,小教堂也进入画面中。</p> <p class="ql-block">仿佛无尽头的之字形山路。</p> <p class="ql-block">到了这个大平台,圣约翰堡垒在望。我和老张都拍了张个人的到此一游照片。</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堡垒(St. John Fortress)</p><p class="ql-block">就是我们在山下看到的小教堂上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秀子是我们西雅图朋友中最活跃的户外活动爱好者之一,徒步,爬山,滑雪都巾帼不输须眉。瞧,她的神情多愉快轻松。</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堡垒由圣约翰堡垒和最上面的圣乔瓦尼堡垒(San Giovanni)组成。登顶仍需努力。</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将圣约翰堡甩在身后。</p> <p class="ql-block">圣乔瓦尼堡垒,照片最右边是堡垒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可惜时间不够了,我们未能登顶。</p> <p class="ql-block">↑回程时秀子在上面叫停我和老张,为我俩拍照留影。照片右边是圣约翰堡。</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p> <p class="ql-block">回到古城经过圣特里芬大教堂,没时间进去了,拍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斯库尔达河边的古城墙。靠近河边的圣尼古拉斯教堂圆顶是最显著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位于黑山脚下,不知那座是主峰?</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Budva)</p><p class="ql-block">也是亚得里亚海边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墙城镇。 布德瓦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亚得里亚海沿岸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 。布德瓦及其周围的沿海地区是黑山的旅游中心,以古城、沙滩和多样化的夜生活而闻名。</p><p class="ql-block">我们昨晚入住布德瓦新城时天色已晚。今天早上早餐后就直接离开了,真是遗憾!下面两张照片是在酒店房间阳台上拍的,挺美的一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圣斯特凡(Sveti Stefan)</p><p class="ql-block">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迷人小岛,被亚得里亚海蔚蓝的海水所环绕,有一道土堤与大陆相连。它原来是一个防御村庄,由帕斯特罗维奇(Paštrovići)家族建于15世纪,用于防御奥斯曼帝国。一战后,它是南斯拉夫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妻子玛丽亚皇后的夏宫。20世纪中叶,整个岛屿被南斯拉夫政府改造为豪华度假村,使其成为世界上最独特的度假村之一,亦是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在黑山的度假胜地。今天它是著名的阿曼度假村集团旗下的超五星酒店。</p><p class="ql-block">圣斯特凡岛位于布德瓦东南约 6 公里处,在我们去阿尔巴尼亚的路上,约5分多钟就到了。行程安排我们在这稍作停留。圣斯特凡岛仍未对公众开放,游客只能在海边观看。大家抓紧这宝贵的时间赏景拍照。</p> <p class="ql-block">↑↓小岛太美了,如果在布德瓦只看一个景点,它是不二之选。</p> <p class="ql-block">Day 4</p> <p class="ql-block"><b>阿尔巴尼亚(Albania)</b></p><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我们都知道亚得里亚海海边最闪亮的是“一盏欧洲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那时面对共同的敌人苏联修正主义,中阿是真正的朋友和同志。毛主席曾称赞中阿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段话不但让我们知道了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还被谱成一首歌,我们至今仍能随口唱出。为了援助阿尔巴尼亚,中国人民曾勒紧裤带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代价。阿尔巴尼亚则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做了不懈的努力。虽然后来兄弟反目,至少有所回报,比起越共白眼狼的白吃白拿还枪口相向要好太多。</p><p class="ql-block">离开圣斯特凡往南,约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到了黑山阿尔巴尼亚边界。过关很顺利,护照上连章也没盖。从边界去地拉那之间都是平原,可是路两边都是荒废的田地,任野草丛生。这种景象是阿尔巴尼亚独有,在巴尔干其它国家都未见过。</p> <p class="ql-block"><b>地拉那(Tirana)</b></p><p class="ql-block">是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腹地,一个被称为地拉那平原的山谷中。到达地拉那城郊,景象开始有所改善,但交通也开始拥挤。还好下午1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入住的酒店。入住后我们稍事休息,2点钟开始城市导览。我们的当地导游是个中年男子,说话慢条斯理颇有学者风度。我们酒店位于市中心,离原霍查官邸步行不到5分钟,那是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恩维尔·霍查原官邸(Enver Hoxha's Former Residence)</p><p class="ql-block">就是这座三层别墅。地导说它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对当时普通民众来说还是相当奢华的。他说霍查统治时期,这周围方圆1公里的地方都被封锁,一般民众不能进入。这个地区被称为布洛库(Blloku),只有党和国家的重要人物居住。别墅有秘密地下通道通往附近一个地下掩体紧急逃生,我们迟点会到那参观。这座房子现在仍不对公众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拍照。</p> <p class="ql-block">共产主义孤立纪念碑(Memorial i Izolimit Komunist)</p><p class="ql-block">原来是布洛库区的一个入口检查站,位于民族烈士大道西侧,离霍查官邸不远。它由三个主要元素组成:一个地堡(bunker);几个斯帕克(Spaç)矿井支架,斯帕克矿井是一个迫害政治犯的劳动集中营;一段柏林墙。</p><p class="ql-block">地堡</p> <p class="ql-block">↑矿井支架。</p><p class="ql-block">↓一段柏林墙。</p> <p class="ql-block">民族烈士大道(Dëshmorët e Kombit Boulevard)。</p><p class="ql-block">是地拉那市中心的一条南北轴线主干道(简称大道),长1公里。大道南端是特蕾莎修女广场(Mother Teresa Square),北端的斯堪德培广场(Skanderbeg Square)。这条大道让人感觉到地拉那与典型的巴尔干城市明显不同。地导问我们有没有听说过布拉西尼计划(Brasini's plan),我们当然从未听闻。他告诉我们布拉西尼计划是意大利建筑师布拉西尼于1925年以法西斯主义建筑风格制定的地拉那扩张的第一个总体规划。这个计划后来被意大利建筑师Florestano di Fausto和Gherardo Bosio先后修改实施。法西斯主义建筑风格是法西斯国家建筑师在20世纪初开发和发展的,在20年代末开始流行。法西斯风格类似于古罗马风格,也延伸到现代美学,特别注重对称性和简洁性。大道及其两端广场边的许多法西斯风格建筑就是布拉西尼计划实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大道最初以国王佐格一世(Zog I)的名字命名,1939年意大利入侵后更名为帝国大道(Viale del Impero)。地导带我们沿大道从特蕾莎修女广场一直游览到斯堪德培广场,沿路介绍了不少建筑。</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理工大学主楼(Main Building of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irana)</p><p class="ql-block">位于特蕾莎修女广场(Mother Teresa Square)正中,是广场上最显著的地标。它由Gherardo Bosio于1940年初规划,是布拉西尼计划二期法西斯建筑,地导说它的外观像墨索里尼的宝座(Mussolini's throne)。</p> <p class="ql-block">总统办公室(The President Office)</p><p class="ql-block">位于大道东侧,特蕾莎修女广场北边。它是为苏联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而建造的,一直服务到1961年两国断绝外交关系。 现在是阿尔巴尼亚总统办公室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国会宫(Palace of Congress)</p><p class="ql-block">位于大道东侧,特蕾莎修女广场北边,总统办公室的对面。它建于霍查死后一年(1986年),是霍查的女儿和女婿的建筑作品。这座宫殿原用于举办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代表大会和其他官方活动,现在不再承担任何政府职能,而是用作会议、节日、展览、仪式、音乐会等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议会办公室(Albanian Parliament Offices)</p><p class="ql-block">位于大道西侧,共产主义孤立纪念碑的北边。它建于1932年,是布拉西尼计划一期建筑,现在是阿尔巴尼亚议会办公室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从北向南看宏伟的议会办公室大楼和大道南段,可以见到特蕾莎广场上的地拉那理工大学主楼。我们注意到当天大道两边有悬挂中国国旗,但地导也不知是否有中国领导人到访。</p> <p class="ql-block">总理办公室(Prime Minister's Office)</p><p class="ql-block">位于大道东侧,议会办公大楼对面。它建于1941年,是布拉西尼计划二期建筑,现在是阿尔巴尼亚总理的官邸和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金字塔(Pyramid of Tirana)</p><p class="ql-block">位于大道东侧,国会宫的北边,拉纳河的南岸。它是霍查女儿为霍查建的纪念博物馆,于1988年10月14日建成开放。它是霍查女儿和女婿的又一个作品,地导说它是阿尔巴尼亚有史以来建造的最昂贵的建筑。</p><p class="ql-block">1991年共产主义崩溃,金字塔停止了其纪念博物馆的功能。荷兰建筑工作室MVRDV与IRI Architecture合作将金字塔改造成文化中心,添加了屋顶阶梯和一些色彩鲜艳的盒子。</p><p class="ql-block">金字塔正面。</p> <p class="ql-block">↑从塔顶俯视正面广场。</p> <p class="ql-block">↓1,3.塔顶阶梯;2.塔顶的黄色盒子,它后面是位于塔西北的新清真寺;4.广场上的高跷表演。</p> <p class="ql-block">从金字塔往北就是拉纳河,它与大道垂直相交,将市中心分隔成南北两半。过桥后不久就看到了“云”。</p> <p class="ql-block">↓云(Cloud)</p><p class="ql-block">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的一个现代艺术装置,位于国家美术馆前。它是一个精致的三维结构,由白色半透明的细钢条组成。它旨在创造一种云的几何形状,看起来是否像云就是见仁见智了。地拉那是继伦敦之后第二个拥有“云”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北,地导在这停下来,指着路面的图案问我们这像什么?乍一看像个问号,再加上从这延伸出去的5条平行线,明白了,这是5线谱的音符。地导说现在的阿尔巴尼亚总理埃德文·拉马(Edvin Rama)于2000-2011年间是地拉那市的市长。他在市长任期内做了大量工作,拆除非法建筑,清理河流,为城市整容。他本人是一个画家,将地拉那作为一块大画板,给灰沉呆板的房屋油上鲜艳的色彩,让其焕然一新。这个路面音符装饰也是他的杰作之一,被称为“市长音符”。从地导的介绍中可以听出他对这位现任总理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布贾拉科广场(Sheshi Bujar Lako)</p><p class="ql-block">位于大道东侧,是斯堪德培广场东南的一个小广场,周围是法西斯时代建筑,现用作政府部门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阿尔班塔(Alban Tower)</p><p class="ql-block">是一座现代化的高楼,位于大道西边与布贾拉科广场隔了一个街区。这座塔看似一棵树,底部是树的主干,向上分叉出四根枝干。它拥有流畅的线条和明亮多变的色彩,是地拉那天际线上的一个独特标志,这座城市新生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从布贾拉科广场往西看阿尔班塔:塔前面是基督复活东正教大教堂的钟楼,两边的法西斯时代建筑分别是财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红色),农业和乡村发展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黄色)。</p> <p class="ql-block">布贾拉科广场边的三座法西斯时代建筑:1.内政部(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2.国家最高审计署(Kontrolli i Lartë i Shtetit KLSH);3.交通和基础设施部(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Infrastructure)。</p> <p class="ql-block">↑交通和基础设施部楼前最令人瞩目的是一左一右两个地堡,右边那个就是Bunk'Art 2。</p> <p class="ql-block">↓BunkArt2</p><p class="ql-block">是共产主义政权时代的一个绝密的核掩体,于1981年至86年间秘密建造,面积为1,0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墙厚达2.4米。它是政权的高级官员在发生核打击时的避难所。地导说霍查官邸的秘密地道就是通到这里,必要时还可以从这转移到另一处更安全隐秘的所在。这个地堡现在是一个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进去,秀子下去转了一圈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钟楼(Clock Tower)</p><p class="ql-block">由奥斯曼贵族埃塞姆.贝.莫拉吉(Et'hem bey Mollaj)建于1822年,位于他1819年建成的埃塞姆.贝清真寺东侧。钟楼照伊斯兰风格建造,1822 年以来一直显示地拉那的时间。它是地拉那的一座地标和文化古迹,与清真寺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伊斯兰建筑群。 </p> <p class="ql-block">埃塞姆.贝清真寺(Et'hem Bey Mosque)</p><p class="ql-block">位于斯堪德培广场东侧,正面朝东背向广场,于1819或1821年建成。清真寺旁边是他和他妻子的墓地。共产主义时期,清真寺被关闭。1991年1月18日,1万人不顾共产主义政权当局的反对,举着旗帜进入清真寺。这一事件是阿尔巴尼亚宗教自由重生的一个里程碑,阿尔巴尼亚共产主义垮台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前站着一位可爱的阿尔巴尼亚姑娘。女士们非常喜欢她,她也很高兴地与女士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左1 Denise,左3 Yaxin,左4 红亚。</p> <p class="ql-block">这是埃塞姆.贝清真寺的背面,向着斯堪德培广场。它旁边是地拉那市政厅(Tirana City Hall)</p> <p class="ql-block">斯堪德培广场(Skanderbeg Square)</p><p class="ql-block">是地拉那的主广场,位于民族烈士大道的北端。它最早是奥地利人1917年建的一个公共广场,后由布拉西尼计划改造。地导说共产主义时期广场上曾立着斯大林的雕像,广场被称为斯大利广场。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正式退出华沙条约组织。 这年正好是阿尔巴尼亚抵抗奥斯曼帝国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逝世500 周年,阿当局决定将广场命名为斯坎德培广场。一尊雄伟的斯坎德培骑马雕像亦于同年竖立在广场上。 这是阿尔巴尼亚民族共产主义的悄然开始,民族英雄优先于国际共产主义领袖。</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广场南边的斯堪德培雕像。</p> <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Historical Museum)于1981年10月28日落成,位于广场北边,是阿尔巴尼亚最大最重要的博物馆。博物馆入口上方有一幅名为《阿尔巴尼亚人》的大型马赛克壁画,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它和我们年轻时常见的工农兵形象的宣传画风格太像了。这幅画描绘的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据称从古代到现代的人物,由于其创作的年代,带有一些共产主义色彩不足为奇。</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时间进博物馆参观,只是在广场上照了照相,地导就带我们离开向东走去。</p> <p class="ql-block">↓友谊纪念碑(The Monument of Friendship)</p><p class="ql-block">是2016年科威特向阿尔巴尼亚公民赠送的礼物,纪念两国之间的友谊与合作。纪念碑顶用许多彩色圆盘覆盖,圆盘颜色采用科威特国旗绿、白、红三色。它为人们在炎热的夏日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是个休闲的好地方。它后面的高楼是5星级酒店,地拉那玛丽蒂姆广场酒店(Maritim Hotel Plaza Tirana)。</p> <p class="ql-block">无名士兵雕像Unkown Soldier Statue)</p><p class="ql-block">位于友谊纪念碑东边60米处苏莱曼帕夏清真寺 (Sylejman Pasha Mosque) 的遗址上。它是地拉那的一座战争纪念碑,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占领军战斗中阵亡的士兵。雕像是一个举起拳头拿着枪准备战斗的游击队员,由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人建造。</p> <p class="ql-block">从无名战士雕像处沿乔治·W·布什街(Rruga George W.Bush)走5分钟就到了城市导览的最后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纳马兹加清真寺(Namazgah Mosque)</p><p class="ql-block">是地拉那一座仍在建设的新清真寺。建造这座清真寺是2010年时任地拉那市长Edi Rama决定的。由于大量清真寺毁于共产主义时期,地拉那原来的28座清真寺只剩下8座。我们刚见过的埃瑟姆.贝清真寺是地拉那的主要清真寺,但只能容纳60人。每逢伊斯兰节日,穆斯林礼拜者只能占用斯坎德培广场,广场上挤满了信徒。所以建一座大的中央清真寺势在必行。这座新的清真寺建在纳马兹贾广场(Namazgja square) ,因而得名。清真寺外部建设似乎已经完成,规模宏大,十分壮观。它是我们此行至今见过的唯一一座有四个宣礼塔的清真寺,此前见到的都只有单塔。据说建成后,它将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外观。</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议会(Kuvendi i Shqipërisë)位于纳马兹加清真寺边上,有警卫守卫。地导说在民族烈士大道上的大楼的是议会办公的地方,这里才是议会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城市导览到此结束,这时已是下午4点半。Indira将我们解散自由活动,并介绍了附近一家中餐馆。大家都先去那家中餐馆治中国胃了,我俩和秀子选择先去附近的查士丁尼堡垒逛逛。</p> <p class="ql-block">↓查士丁尼堡垒(Fortress of Justinian)</p><p class="ql-block">亦称地拉那城堡(Tirana Castle),是拜占庭时代的遗迹,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1300年以前。那时它是东西和南北向主要道路的交汇处,地拉那的心脏,现在只剩废墟。我们进去看了看,里面看不到城堡的遗迹,只是一个集市。在那遇到了一位与我们同龄的阿尔巴尼亚男士,他看出我们的迷茫主动过来用普通话搭讪。原来他年轻时曾是阿尔巴尼亚在北京的留学生。 他告诉我们没有找错地方,实际上城堡很少可看,就是外面看到的6米高的城墙和外面一些地基。和一位会说中国话的阿尔巴尼亚朋友交谈,真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遗憾的是忘了和他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堡垒废墟。</p><p class="ql-block">我们下一个想去的景点是坦纳斯桥。它在回酒店的路上,所以我们先去团友们已经去的那家中餐馆祭五脏庙。我们来得不算太晚,团友们都已经点完餐,还没上完菜。服务生可能没什么经验,我们后来的,点的羊肉很快就来了。我们也饿了,马上开吃才发现不是我们点的葱爆羊肉,而是孜然羊肉。后来才知道这是老季那桌点的菜,服务生上错桌给了我们。我们因错得福,孜然羊肉做得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家餐馆内外装潢都很有中国特色,菜做得相当好吃。由于饿,等想起要拍照时菜都快吃完了。给他们漂亮的陈列橱柜拍了张照,柜子顶上还供着毛主席像呢。</p> <p class="ql-block">坦纳斯桥 (Tanners’ Bridge) </p><p class="ql-block">是拉纳河上一座古老的石桥,建于18 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1930年代拉纳河改道,桥下的河床成了河边的低洼地,石桥失去了过河的功能而逐渐被废弃。这座桥是地拉那18世纪以来长期发展的见证,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古迹之一。这座新近修复的古老优雅的奥斯曼石桥现在成了地拉那一处很受欢迎的景点。</p><p class="ql-block">晚餐后我们几人到这一游,合影。</p> <p class="ql-block">沿拉纳河回酒店的路上,我们游览了河边的圣保罗天主教大教堂(Katedralja katolike Shën Pali)。</p><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教堂显得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的特蕾莎修女雕像。</p> <p class="ql-block">沃达丰桥(Vodafone Bridge)从大教堂前通往拉纳河南岸。这是一座漂亮的步行桥,非常吸睛。</p> <p class="ql-block">↑过桥后我们沿河而行,北岸这座优美的建筑是Met Tirana大楼。</p> <p class="ql-block">亚得里亚海边巴尔干三国游,克罗地亚和黑山我们是欣赏古镇和海滨峡湾风光,阿尔巴尼亚我们游览的是都市风情。杜布罗夫尼克不愧是亚得里亚海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古城墙,古建筑和海滨风景无一不令人叹为观止。科托尔酷似峡湾的地貌是巴尔干仅有,通往圣乔瓦尼山顶的古城墙宛如一座小长城。虽然没有登顶,也居高临下,风雨之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情油然升起。圣斯特凡更让我们见到了当年铁托喜爱之地,让人一见倾心的迷人小岛。阿尔巴尼亚,我们年轻时天涯咫尺的朋友和同志,终于跨过千山万水踏上了你的土地。地拉那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走向时尚和现代化,由衷为我们昔日的兄弟高兴。再见阿尔巴尼亚,再见黑山!克罗地亚,我们几日后还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khvfv2" target="_blank">巴尔干半岛环游:波黑</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gls92z" target="_blank">巴尔干半岛环游:科索沃,北马其顿,保加利亚</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