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事件前,书店重印《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作者福州军区政委因“吹捧林彪”被免职

烟雨樵夫

<br></br></h3></br><h3>周赤萍1946年在东北<br></br></h3></br> 1960年代在洱海 <h3>当时蒙进霞正在医院护理, 周赤萍对来人说, 印不印这本小册子给他出了道难题。这个事情和林副主席有关, 不印, 莫非自己对“林总”的态度有变化?印吧, 作者就是他本人, 他怎么批复?他对来人说, 现在林的地位和过去我写作时不一样了。我正在住院治疗, 这件事我不好表态, 你还是回福州, 请按程序请示。</h3></br><h3>当时情况下, 要印这本书在程序上没有问题, 这本初版发行10万本以上的小册子实际销售时间在1971年七八月之间。随后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此书成为周赤萍“吹捧林彪”的罪状, 他被免职。</h3></br><h3> <p class="ql-block">事后批判周赤萍, 说他在“九一三事件”之前修改“林文”上了“贼船”, 是为配合林彪篡党夺权。实际情况是, 如果说“林文”有吹捧之嫌, 那确是作者执笔时的认识所致, 亦属那个时代的现象;若说再版前修改“林文”则是没有的。因为此文发表前已经由罗荣桓、谭政、刘亚楼审定, 罗荣桓还亲笔作了修改。他们都是周赤萍的上级首长。在定稿之后, 罗荣桓、刘亚楼先后辞世, 周赤萍不能再行改动“林文”, 是可以想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2年, 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决定对其免予起诉, 他退出现役。人生百年, 许多际遇。有些尽在判断之中, 又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历史进程的起伏周折, 演绎出无穷无尽的人间悲喜剧, 周赤萍与“林文”的关系, 就是一场人生悲剧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源:《世纪》2017年01期,作者钱江(人民日报资深记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