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安静坐着,看着天空,喝着热茶,觉得世界还是很美好。 </p><p class="ql-block"> —— 朱德庸</p><p class="ql-block"> “我不签字……”</p><p class="ql-block"> 当老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瞬间一颤。因为在我平时出勤记录里,这种状况是很少遇到的。</p><p class="ql-block"> 我捧着现场图和勘察笔录立在原地,在深秋的午后略显尴尬。</p><p class="ql-block"> 难道是我没有给他解释清楚吗?我确信我已经和他讲过了,那就再确认给他讲一遍。</p><p class="ql-block"> 我说:“咱这种事后报警的逃逸案件,我们中队只是负责登记一下,侦查处理的任务专门有我们大队事故科逃逸组处理…”。</p><p class="ql-block"> 老汉说:“你们还没有给我解决问题哩,我不签字。”</p><p class="ql-block"> 哦,原来如此,他以为我在他签完字之后就会离去。</p><p class="ql-block"> 不过,他猜对了,我还真是想着登记完就离开。因为,那时那个时间点刚刚到了中午饭点,他也没有说清楚他家的墙是啥时间被撞塌的?我们要是给他查查,不但错过了饭点,还会让其他同事觉得我这是自己找事(按照规定是归事故科逃逸组侦查处理的),最终形成惯性,会影响到单位的绩效考核成绩的。</p><p class="ql-block"> 事故处理的次数或者效果是不纳入单位绩效考核的,时间有限,谁会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消耗在不纳入绩效考核的工作项目上?就是我愿意,其他人也不会愿意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完全可以选择登记完就离开,因为我已经发现他邻居家的摄像头正好对着他家的院墙,也已经让他去找邻居查。如果查到,可以把肇事车辆照片发给我,我再在大数据库里给他查肇事车辆信息。</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老汉的对我的信任和依赖,我也不好意思离开了。我一边和他邻居查看实时监控录像,一边询问他发现院墙被撞倒的具体时间。</p><p class="ql-block"> 最终在不断的提示和启发下,老汉确定事故是前一天的下午。那时候,有很多的家长往来在此接送学生。找来找去,最终确定了肇事车辆是一辆挂着非机动车拍照的四轮电动车。</p><p class="ql-block"> 在手机看监控看不清楚,我让监控所有人把肇事车辆发在我手机上。</p><p class="ql-block"> 回到单位时,单位饭点已经过去了,大家伙都没有吃上热饭。但是,通过监控分辨,清楚看到车牌,查出了肇事车辆车主信息。电话一联系,肇事车辆车主(司机)倒也痛快,直接问我要了老汉电话,并且去找了老汉。</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再给老汉打电话,老汉表示很满意。四轮电动车司机已经认错,并且商量好了。</p><p class="ql-block"> 老汉满意了,现场图和勘察笔录上的当事人签名已经不需要了。</p><p class="ql-block"> 党教导我们说:“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觉得的小事,是因为我们见到的事故太多了,既有些麻木,也有些太看重绩效考核这些表面东西了,从而在具体事情处理上显得感情淡薄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汉不是不讲道理,而是对我们太信任和太依赖了。他的老伴生病了,他一直在医院照顾老伴。已经几天没有回家了,这一回来就看到自己的院墙被车撞倒了,着急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理由拒绝他,我没有理由不花些时间来把工作做细做实。虽然耽误了吃饭时间,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理解万岁”,讲得应该是相互的,是要投入感情的。</p><p class="ql-block"> 就拿同一天的一个同样的肇事逃逸事故来说吧。</p><p class="ql-block"> 老汉报警之前,我已经接到了了同样的报警:方镇某村,年轻人听到有车撞住他家的花池,他就出来看,谁知那辆车没有停车,直接跑了。年轻人也只是看到了车牌,并没有记清楚。</p><p class="ql-block"> 他报警了,我也到了。我拿出现场图和勘察笔录登记信息后,年轻人也爽快的签字了。但是,年轻人也是希望我们立即给他查出来,好让他出出气。可是,我们单位却没有查看实时监控的权力,查看实时监控的权力被收到了事故科和指挥中心。</p><p class="ql-block"> 事故科也很忙,我们得按照流程把这些事故移交事故科继续侦查处理。</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的是时间,我们的本职工作让我们显得不慌不忙。可是,年轻人没有时间消耗在上边,他们追求的是快速便捷。</p><p class="ql-block"> 我给年轻人讲了我们流程和权限,我也不知道他懂不懂、理解不理解。反正,在我同时又接到老汉的报警后,他听到了,他表示理解,感叹我们真是太忙了。</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年轻人给我打了五六个电话,我让他到派出所或者路边私人监控看看,看看能不能把车牌查清楚。</p><p class="ql-block"> 傍晚,年轻人传来消息,查到了车牌。原来是苌镇的人去方镇送人,拐弯调头时,操作不慎撞到花坛,一时糊涂,选择了逃逸。</p><p class="ql-block"> 肇事司机和年轻人沟通,协商解决,化干戈为玉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天深夜,九点多,又传来一个事故报警。报警人是一对夫妇,他们正在处理自己车辆交通事故时,一辆面包车将他们放置在路上的反光警示三角牌撞倒后,不顾这对夫妇拦截逃逸,好在他们两个记住了车牌。</p><p class="ql-block"> 要说三角牌也不值几个钱,如果记不住车牌,多数人可能就不要求警察处理了。毕竟,按照事故处理流程,也太麻烦太浪费时间了。</p><p class="ql-block"> 这对夫妇在秋雨中等我们等了快一个小时了,我们赶到事故地点时,却发现该事故地点不在我们中队辖区。按照规定,应该通知其他中队同事前来处理。我的同事都觉得我不该管,应该让他们等待其他中队前来处理。</p><p class="ql-block"> 我却认为反正最后都要移交给事故科逃逸组侦查处理,既然我已经来了,已经知道了肇事逃逸事故车车号,何必再让年轻夫妇等待呢?</p><p class="ql-block"> 理解的话,夫妇不说啥,继续等待。不理解的话,那不就是推诿扯皮吗。多数报警人哪会知道我们这些专业流程和内部规定,他们知道的就是我们代表了一个集体。</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通过大数据查询,我查到肇事司机电话并打通了。批评教育了司机后,让肇事司机赶快就三角牌赔偿问题寻求报警人的原谅。</p><p class="ql-block"> 多方工作,年轻夫妇接受了赔偿,还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致谢。</p> <p class="ql-block"> 一场秋雨一场寒,冷暖自知在人间。值班出勤的疲惫不堪,都被那句温暖的谢谢融化。</p><p class="ql-block"> 我不在乎老汉给不给我签字了,因为签字不签字的,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通过我的努力,我给老汉解决了问题,并没有让他们在流程上疲惫奔波。</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错过了饭点,没有在绩效考核上取得“成绩”,但是我觉得我还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流程上会有些瑕疵,绩效考核上也会有遗憾,但是,这一切也不该是我忘记初心使命的托辞。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够影响点别人就影响点别人,影响不了也不能气馁。</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上、这社会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就好像这天上的月亮—“月有阴晴圆缺”,就好像这天气—“天有不测风云”,就好像这人生—“人有旦夕祸福”。</p><p class="ql-block"> 立冬已过,秋天翻篇。深夜来临,阳光暂隐。</p><p class="ql-block"> 我努力保持自己心不枯萎,就像我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看吐枝发芽,梢头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