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托莱多古城

宁石

<p class="ql-block">叶落惊秋,慕然回首,时光阒然无声已到放开后的第一个深秋。悄然而至的秋色,早已把山林渲染得五彩斑斓,无论是登高望四海,还是远游浪天涯,都是放飞心情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自10月27日下午踏上伊比利亚半岛后,方知这块土地上的西班牙是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国度。在过去的印象里,西班牙无外乎就是斗牛、弗拉明戈舞蹈、足球等这些影子的浮现,殊不知这里更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宝窟,仅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数量来看,西班牙就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高达48处,位列全世界第三位。</p><p class="ql-block">无论是从马徳里还是到巴塞罗那等,在这片土地上遗存着一座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与雕塑。西班牙不仅拥有超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更幸运的拥有一位像达芬奇一样的奇才高迪,站在世界建筑艺术领域的顶尖,他的建筑艺术作品就有7件被列入世遗目录,实为罕见。仅在巴塞罗那这座城市里,列入世遗的作品就有像圣家族大教堂、文森之家、奎尔公园、巴特罗之家等这些传奇的建筑,所以,巴塞罗那这座城市又被称之为“高迪之城”。</p> <p class="ql-block">圣家堂大教堂,历经141年的修建至今仍未完工,高迪大师因车祸故亡后被葬在教堂的地下墓室里。然而教堂仍然在继续修建中,各国的能工巧匠们在教堂上面各自施展着自己的才华,是唯一未完工就列入世遗目录的建筑。或许躺在教堂下面墓室里的高迪先生,能够感知自己的杰作在后人的帮助下,已离全面竣工不远了吧。</p><p class="ql-block">走进西班牙,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让人流连忘返,包括巴塞罗纳、马德里周边地区等都有很多值得去寻觅的古老而又神秘的小城镇。比如离马德里不远处的托莱多城,就被誉为“欧洲的耶路撒冷”。这座被列入世遗的2000多年来的古城,就如同一部厚重的史诗,静静的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曾经作为西班牙首都长达5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直到1561年才迁都到现在的首都马德里。</p><p class="ql-block">托莱多古城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仅有70余公里的路程。10月31日一早便从马德里乘车来到这座石砌的城堡,从远处眺望过去,城市依水而建,塔霍河犹如一条玉带环绕大半个古城,将古城衬托得分外娇娆。</p><p class="ql-block">在古城外边下车后,徒步前往城里,大街小巷里都遗存大量的古罗马时期、西哥特时期的建筑。特别抢眼的是穆斯林与犹太风格混搭的建筑,不同宗教文化独特的色块把这座城市装扮得绚丽多彩,它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已矗立在此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这座教堂的建筑本身展现出了哥特艺术的登峰之作,同时也凝聚了不同时期、不同宗教文化的精华。最早是哥德人的宗教圣殿,后来又成为摩尔人伊斯兰寺庙,再后来又成了天主教堂。这座宏伟的大教堂,肃穆才是它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塔霍河上有三座古石桥横架河上,是通往城里的唯一进出通道。其中的托莱多圣马丁桥最为著名,桥头矗立两座防卫塔,具有典型的哥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城的正门是比萨戈拉门,建筑由两个主体部分和一个中央庭院组成。门的上方刻有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王徽,即双头巨鹰和帝国徽章组成。门的侧面墙上刻有西班牙著名文学大师塞万提斯题辞“西班牙之荣耀,西班牙城市之光”。</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城边的太阳门,具有非常明显的阿拉伯建筑风格。至于为何叫太阳门,一种说法,认为门上装饰的图案上有太阳、月亮图案等标志,故称为太阳门。而另一说法,是因为星象测量显示此门位于子午线零度上,终日被阳光照射,故名太阳门。</p><p class="ql-block">当置身于古城中,能深深地感受到来自悠久历史文化的气息。据说,公元3世纪托莱多城堡曾为罗马宫殿,后来先后作为西班牙卡洛斯五世和腓力二世的宫殿。现在所看到的城堡主体应该是16世纪时期的,城堡拥有四角形塔楼的造型,中规中矩中又不失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整座城堡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放眼四周,无论是教堂还是其它的建筑身上,都带有明显的哥特式、巴洛克式的设计风格,但同时在其门窗墙等细节上又具有典型的伊斯兰的元素存在。这种糅合、混搭多种宗教风格样式的建筑,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被称着“穆德哈尔风格”。无论在西班牙还是在葡萄牙,这种建筑风格非常普遍,独特的外部特征与深远的文化内涵,特别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穆德哈尔式建筑风格,证明了任何一种建筑艺术的产生从来都不是孤立和纯粹的。这种建筑风格本身,充分说明了作为后来征服者的基督徒们,并没有捣毀前朝的建筑,清除异教徒的宗教文化痕迹,而是敢于打破宗教文化的藩篱,在融合吸收另一种宗教文化精髓基础上,产生出一种全新的建筑艺术风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当年的那些古罗马人、摩尔人和犹太人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让整座城市完整定格在500年前的模样,因而被称之为“停留在16世纪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连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也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特殊的感情。或许是因为这里是她妻子故乡的缘故吧,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经常提到这座城市,就连他的巨著《唐吉诃德》中的主人公的故乡也被安排在这里,这座城池被他称作是一座“永恒的城镇”。</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在古城街道边上的橱窗里,仍然陈列着各式各样仿中世纪时期的头盔、佩剑、甲胄、盾牌等,在阳光下银光闪烁。瞬间让人有种触物兴怀的感觉,塞外提斯笔下的那些充满浓郁中世纪骑士风情的片段,在脑海里顿时忽隐忽现。</p> <p class="ql-block">甚至连古城街头上的行为艺术家们,都装扮成中世纪的骑士,通过行为艺术的表达形式,极力向过往的游客展示塞外提斯笔下的那种骑士精神。仔细想想,信仰的缺失,我们在精神层面上太缺少这样的骑士精神了。</p><p class="ql-block">或许是因为伊比利亚半岛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注定了托莱多城必定是一块纷争不断之城。尽管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罗马人、西哥特人、阿拉伯人的统治,不同宗教文化的光顾,遭遇过无数次的血雨腥风,在2000多年的岁月洗礼下,历史文化的精髓得以沉淀和保存,被后人冠以“三种文化之都”的美誉。</p><p class="ql-block">这座承载了不同宗教文化与故事的古城,让我想起了另一座命运多舛的圣城,多少世纪以来一直纠纷不断的耶路撒冷,以及在巴勒斯坦那片土地上,阿拉伯人与犹太人至今仍未停息下来的敌视与杀戮。是什么原因导致在那片土地上,一种宗教民族非要置另一种宗教民族于死地呢?哈马斯再次点燃的战火,带来的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为和平解决宗教民族冲突问题又打上了一个死结,成为摆在国际上的那些政要们面前的一道更为严峻的课题!</p><p class="ql-block">行走在这座被世人称作“三种文化之都”的托莱多古城时,脑回路一下突然闪现,一下想起国内也有一个“三教合一”的地方,即我们的“儒释道”。</p><p class="ql-block">记得2018年自驾游内蒙路过山西时,曾专程前往大同附近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悬空寺”这座寺庙。由于这座寺庙的险峻,曾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沿着陡峭的楼梯拾阶而上,经过寺庙里各种不同的大殿,当来到“三教殿”跟前时,着实感到非常地吃惊和震撼。在这座殿堂之上,同时供奉着释迦摩尼、孔子和老子三教始祖塑像。它的奇特之处,还在于在“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下,悬空寺是迄今为止国内少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处独特的古寺庙。</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的三教合一仅存于庙堂内,但三教思想融洽升华,各宗教与多元文化相互贯通与共存的影响,是会越过庙墙向社会延展,对社会发展、民智开启发挥作用的。</p><p class="ql-block">无论是今天所到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三种文化之都”的托莱多城,还是过去曾经游历过的山西大同悬空寺中的“三教殿”。在冥冥之中或许存在某种偶然与必然吧,但透过历史的尘埃,在我看来,各宗教文化的智慧与包容,各民族的胸怀与抱负,至少在这两个地方的一砖一瓦上彰显无遗吧。</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