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 以美育人--美术组“生长力”课堂展示活动

东升二小美术组

<p class="ql-block">  美育,是以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当美育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在美术教学中时,学生不仅能够把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能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术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要素。本学期美术老师们遵循以美育人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立足课堂,将美术学科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创新性教学活动与美育思想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造型表现与鉴赏空间。</p> <p class="ql-block">  张磊老师执教的《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用《格列佛游记》一书中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了解大人国与小人国是通过比较体现出来的。通过丰富情景代入想象自己在大人国或小人国的奇幻旅程,丰富学生的幻想世界。在创作环节,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大小转化,并给孩子做示范打开思路,使学生明白画面中可以有物体与人的对比,也可以用大人国人物的局部与小人国对比等,使画面的故事性更加清晰和饱满。欣赏了丰富的优秀作品,加上张教师有针对性的示范,为孩子们提供了创作灵感,最终呈现出了较好的想象绘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肖明燕老师执教的《趣味文字》一课,用生活中的趣味文字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请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进行文字七十二变,传授文字变化的四件法宝,直观、生动、有效,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浓厚。整节课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作业效果富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  岳琳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造型表现《点的集合》一课,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名画《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让他们初次了解法国点彩派画家修拉的作品,是用各种颜色的点排列作画,达到画家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色彩的艺术效果。然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点的痕迹,大自然中点的痕迹,绘画作品中点的痕迹,总结点的规律,有疏密、大小、整齐的变化。通过了解规律来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最后,在课后尝试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袁莹老师执教的一年级《鱼儿游游》,本节课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课堂上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在欣赏美丽鱼儿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生命绽放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和保护的愿望。在绘画创作中体会画面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绘画方法。</p> <p class="ql-block">  孙旭辉老师讲授《精美的邮票》一课时,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通过课件了解邮票历史和相关知识,分享邮票齿孔由来的故事,以及邮票的基本构成五个要素,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基础,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效果特别好!</p> <p class="ql-block">  宋澎柏老师执教了二年级《蜻蜓飞飞》一课,用有趣的导入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蜻蜓的图片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蜻蜓。指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作。组织学生评比作品时,宋老师还让学生针对作品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在学习他人制作优点的同时看到别人制作中的不足之处,会起到警示作用,对自己今后的制作或绘画也有帮助。</p> 小结 <p class="ql-block">  通过交流课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继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并强调情感体验,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p>

学生

老师

美育

作品

小人国

美术

执教

学习

一课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