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际关系的三大规律,①有无相生,②防者道之动③弱者道之用。①人与人的相处,你突出了什么,它的对立面就被意识到了,这就是有无相生。②如果不能限制对立面的发展,事情就会朝你所不乐见的反面去发展,这就是反者道之动。③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你就要避免这个突出的一面,也就要采取弱者道之用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哲学不是与儒家对立的,而是儒家的补充面。儒家强调责任感,坚定道德意志;老子强调人心险恶,探索事物的底层规律,既要做事,又要趋吉避凶。</p> <p class="ql-block"> 道在自然中,道在心中,道在一切中,学道要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悟”</span>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无为”是说不要妄为,放下心中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控制和占有</span>,才能把事事情做得更好。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对待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事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就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顺应自然规律做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广夏万千,夜明仅需三尺;家财万贯,一日仅需三餐,如果能够减少物质的欲望,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个人内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心力、力量、心性的成长上</span>,心中只想着自己而没有全局的思维,则往往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p> <p class="ql-block">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先天地而存,阴阳化育万物,所以道是万物之源,大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是永远不会竭尽。</p> <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间,难道不像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生生不息。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守住内心的虚静。</p><p class="ql-block"> 当对源头心怀感恩,不过度强调个人力量的时候,源头才会和我们连接,源源不断的给予我们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水有三大习性,一柔顺,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p> <p class="ql-block"> 任何事情如果一直处于盈满状态,不如适时停止,就如同我们给杯子倒水,水溢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要停止了。是的,杯子空了才能装东西,河谷低了,水才会流进去。</p><p class="ql-block"> 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若把自己的心装得太满,不能听进他人的任何的意见和建议,会在盲目自大中付出巨大的代价。若能保持“空杯”心态,不自满于自己的成绩,永远给心留出一些空间,常常提醒自己应改进不足之处,以谦虚的态度,积极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定能让美更多的美好进入心间,也会变得更有底蕴,有涵养,有自信。</p><p class="ql-block"> 有了器皿中的凹陷的空,器皿才可以装物品;有了房间里空间的空,才可以住人或者储物。空就是无,无与有相互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总追求“拥有”,要多学会“放空”一一放空自己的情绪,放空自己的头脑,放空自己的衣柜,放空自己的欲望。若我们让太多的情绪、念头、物质占满自身空间,看似拥有了很多,其实是去失去了更重要的自在与自由。</p><p class="ql-block"> 对于外物的和外境的追逐,会让我们迷失在色、声、味的欲望中,而忘记了回归内心,回归生命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人的忧患和烦恼大部分都源于我的执着,</span>我喜欢与不喜欢,我愿意与不愿意,这些都会让我们患得患失。</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必要视䓖宠为宝贝,那么渴求他人的表扬,也没有必要视.耻辱为洪水猛兽,那么在意他人的批评,面对表扬和批评,我们都要有一颗平常心。遇事宠辱不惊,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这样的平常心能让我们的“我”变得越来越多了,甚至可达到“无我”的至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 道虽然无法名状,但并非空无所有,<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它是万物的来处,也是万物最终的归处,我们掌握了道,就能运用规律来做事。一个得道的木匠,任何特性的木材在他的手里,无论坚固、柔软还是干脆,他都能物尽其用,这便是已经探究到它的本质和规律。</span></p> <p class="ql-block"> 归根就是万物要回归到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虚静的状态,万物从虚静而生,最终还会回到虚静的本质,就是“复命”。</p><p class="ql-block"> 我们生活在纷纷扰扰的现象之中,经常在现象中迷失自己,如同在迷宫里跑来跑去,看似忙碌却没有解决问题<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归根便是回归自己本心的清净,拥有清净之心,方能抓住本质,</span>在本质中解决问题,方能轻松且高效,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抓住人生的重点,才能持久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 见素抱朴〞就是说事物要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p> <p class="ql-block"> 道是无形的,它必须通过媒介才能显示出来,所显示出来的就称为德,比如把空气装进气球,就能看见鼓鼓囊囊的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会通过语言、语气、表情、动作、眼神等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他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比如弯曲的墨线可以画出直线,低洼的地方才会有水蓄积,过于陈旧就会被更新。</p><p class="ql-block"> 委屈反能保全,弯曲返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而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骄傲自满,反能长久。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都是一时的,只要我们坚持再坚持,定会等来雨过天晴。</p><p class="ql-block"> 既然自然都会不断变化,再大的风雨也会过去,那么人生中再大的困境也能度过。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人生陷入了绝境没有希望,这时真正陷入绝境的其实是我们的内心。境随心转,当我们悲哀悲观的时候,坏事就来了;<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我们乐观的时候,好事就会来。</span>所以,面对苦难,请多一份乐观,相信风雨之后就会见彩虹。</p> <p class="ql-block">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季节循环往复,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要以大自然为师,遵循自然的规律,依时依序地生活,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自然中有循环,方能生生不息;自然中有空间,方能容纳万物。我们需要向自然学习,学习自然的广大无边,拥有一份格局,学习自然的孕育万物而无所求,学习自然的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凡事掌握规律不着急,道从自然来,遵循自然,遵循道,方能天人合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要拥有智慧,就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因为人定而生慧;如果想拥有财富,就要让自己厚重下来,因为厚德载物j如果想让自己好运,就要让自己的心清静下来,因为无所求会有大得!可我们在向外求知识,求名利,求财富之时,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得私心越来越重,这样智慧、财富、好运等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我们应放下浮躁,静心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我是一切的问题的根源,遇事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因为圣人善于观察和了解人和物的特性,所以可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得道的人可以从容的化解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道生万法</span>。一个得道的厨师可以同时掌六口锅而气定神闲。没有得道的厨师掌一口锅就手忙脚乱,得道的人看什么都顺眼,因为其眼里没有啦垃圾,反之则处处抱怨看不到美好。一个得道的老师看哪个学生都是人才。能因材施教,引导其发现人生的使命和意义;未得道的老师只会指责打压学生,让其失去自信。</p> <p class="ql-block"> 世人情性不一,有的行前,有的随后;有的性缓,有的性急;有的强健,有的赢弱;有的自爱,有的自毁。所以圣人要去除极端的措施,去除奢侈的措施,去除奢侈的措施,去除过度的措施。</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喜好,我们要尊重他人,才能与人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 须知过犹不及。其实都是偏高了正轨,不管是哪种偏离,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譬如水之于农作物,水不能完全没有,这样农作物会旱死;水也不能过多,这样右作物会涝死。只有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风调雨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在收获的季节才能实现丰收。生活中,遇事应把握好度,遵循规律,把握分寸。当我们听到他人就我们为人处世做出这类评价一一太极端了,太奢侈了,太过分了……我们就该有所反省,是否分寸有失,及时做出调整,回到正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物壮则老”,物极必反,这是宇的法则。如果某个族群一直要强大自己,而不尊重其他人、其他物种,大自然一定会演化出能够把这个族群克掉的其他物种。</p> <p class="ql-block"> .任何事情都有限度,我们要学会适可而止。以如跑步,如果身体已经受不了还要一直跑,腿就会拉伤,只有把腿保护好,才可以经常跑步。</p><p class="ql-block"> 遇事要把握好度,不要过度追求欲望,而要在取舍中达到平衡。比如面对美味,吃到七分饱即可。只有饮食适度,保护好肠胃,才可以经常品尝美味而没有不良后果。打游戏也是如此,如果不懂得适可而止,就容易被游戏控制,成为游戏的奴隶,导致视力不降,学习下滑等不良后果,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很大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做认识别人的智者,了解自己的明者,战胜自己的强者,知足常乐的富者,坚持不懈的有志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长寿是精神的长存。老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思想、著作和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p><p class="ql-block">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知人难,知己更难。点亮一盏灯,可以照亮整间屋子,然而灯附近的地方却没有光的照耀,即俗称的“灯下黑”。<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人也有“灯下黑”,往往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对自己或认识不足,求自视过高。点亮自己方能照亮他人,带着觉察自己的心不断突破自己,</span>相信突破后的自己也可以启迪他人智慧。</p> <p class="ql-block"> 水滋养了万物,却从来不表功,但天地万物都感恩它。我们要向水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掌握了道,就会成为大家追随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江海处于低处,才能汇聚和容纳众水,</span>一个人做到谦虚,懂得尊重别人,礼让他人,大家都会乐意跟他交朋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当我们身段柔软,对人恭敬尊重,言语柔和不伤人,这样的姿态,比起强硬的姿态,更能化解矛盾。</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将要收合的,必先张开;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走的,必先给予</span>。这就是微妙的先兆。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利器不可以随便耀示于人。</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极富柔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较大 往往能够驾驭刚强的事物。比如种子破土而出,滴水可以穿石,又比如舌头比牙齿存在的时间久,柔软的泡沫可以包裹住钢铁利器。</span></p> <p class="ql-block"> “无为”就是顺应自然,不去控制,如同日升月落、春夏秋冬的循环,本来就是如此。正因为顺应自然,花草树木、稻谷麦苗才能成长,万物都是自然化育而来,所以虽然无为,却又无所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可使孩子幸福成长。</p> <p class="ql-block"> 做了好事,总要求别人的夸奖,就是还没有达到德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你愿意做,道就来帮你了;别人不愿意吃苦、吃亏,你愿意吃,道就启动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大多数的人喜欢争强好胜,希望超越他人并让他人听话,如果可以柔软下来,退让一步,道便起作用了</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是指宇宙形成之初的混沌状态,“二”是指阴阳二气,“三”是指阴阳和合产生万物。</p> <p class="ql-block">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能够做得到的。</p><p class="ql-block">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行动,就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无为的好处。</p> <p class="ql-block"> 懂得知足的人,会经常感到快乐。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多看一二。</p><p class="ql-block">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分寸,对自己的情绪要有所控制,对自己的言语要谨慎有礼,只有如此,人生才能平安幸福。</p><p class="ql-block"> 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的一样,比如炼铁炉旁边的风箱,它中间是空的,一拉一推,能把炉火烧得旺旺的,而且可以一直推拉下去,力量好像无穷无尽。</p><p class="ql-block"> 最圆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的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的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疾动可以御寒,安静可以耐热。清静无为可以使天下安定。</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把自己的心腾空,处于宁静的状态中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名医不谈药,他深知病情的多种多样,不可轻易开处方。</span>真正的富豪不会摆阔气。高明的领导不会拿腔作势。反而是有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不甘寂寞,到处指手画脚,处处自我表现,常常导致自己深陷困境。所以,做人当谨言慎行,空杯谦逊。</p> <p class="ql-block"> 人生的过错和险境都是由不满足带来的,欲望是深不可见的黑洞,如同激流中湍急的漩涡,只会把人越裹越紧,让人无法脱身。一个人只有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趋吉避凶。</p> <p class="ql-block"> 东方哲学注重内求,通过自我修养,让心能够安定澄净,自然就无所不知了。</p> <p class="ql-block"> 不出门,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能够了解自然的法则。越向外奔逐,对道的认识也越少。所以圣人不出行却能感知,不察看却能明晓,无为却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 大智慧的人注重<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简单、静心和自省</span>。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能<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顺其自然</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见微知著</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触类旁通</span>,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其实“道”不远人,“道”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一草一木中,在一粥一饭里。有些人无视自然,漠视规律,就会如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到处碰壁,在茫然和忙乱中一无所获、一事无成。</p> <p class="ql-block"> 每天做减法,放下自己的贪心和比较,把心空出来,才能装得下真理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理智地从外求转向内求,减少贪欲、妄想、计较、比较和不切实际的执着等。(在家中,你遇到父母对你“越帮越忙”你事吗?你希望父母怎么做呢?提些建议)</p><p class="ql-block"> 圣人会收敛自己的成见和欲望,从不主观㪵定是非善恶,在他眼中万事无好无坏、无善无恶。</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少私寡欲,物质上淡泊节俭,精神上知足常乐,顺应自然,自然就能长寿了。</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无法排练的剧本,每一天都是新的,不知道将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会遇见谁,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常,很多非人为所能掌控,所以懂得随遇而安,自然而然就变得十分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爱,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待学生,领导对待下属,都应该有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给予他们成长和自由的空间,让阳光、空气和水分去滋养他们,也让乌云、狂风和暴雨去磨砺他们,让每个人的天赋和能力自然而然地彰显。当一个人在自然的状态下绽放了,他便活出了本我的自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淡事物,<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要抓住根本,循道而行。</span>世间万物都有本始,只有谨守这个根本道理,才能取得成功。比如学习需要用心和坚持,用心就能提升效率,举一反三;坚持才能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凡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便可事半功倍,不要在琐碎中消耗自己宝贵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善建者就是知道种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把它的根扎好、扎牢,也就是把握根本;善报者就是报持物体的时候,不能贪多,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在一起,这样才能抱得长久。</span></p> <p class="ql-block"> 任何事物发展到全盛时期,就是衰落的开始。比如月亮每月十五和十六是最圆的,可是到了十七,月亮就开始缺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经常保持如婴儿般柔弱但生命力旺盛的状态,这样才能长久。</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口为福祸之门,所以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并不会讲太多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有智慧的人不多言说,多话的就不是智者。塞住嗜欲的孔窍,闭起似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扰,舍敛光耀,混同尘世,这就是玄妙齐同的境界。这样就不分亲,不分疏,不分利 不分害;不分贵,不分贱。所以(这样的人)就被天下人器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我们在言语上不够谨慎,很可能会招来是非或者祸患,所以一定要谨言慎行。</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种辩证法的思想,比如事必躬亲,无微不至、细心如发等精密仪器制造业等行业的从业者必备的品质,但对于领导者管理者来说,未必是好事。</p><p class="ql-block">领导者要抓大放小,宽以待人,宜粗不宜细,切不可包揽一切、干预一切。</p> <p class="ql-block"> 因此,遇到好事,不要乐而忘形,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遇见坏事,也不要垂头丧气,要相信坏事背后有好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个人要知道固守根本,厚藏根基,生命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也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 做事的根本是“啬”,即节俭,道过收敛心神、爱惜精神和保持虚静的方式,不断地积累德行。德行广的事无不成。</p> <p class="ql-block"> 煎鱼的时候,搅动得多了,小鱼就烂了。百姓就像小鱼,不去干扰太多,他们才能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大道无为的体现,这告诉我们凡事要遵循规律,如管理者在确定好组织的定位和方向后,不要凭着个人的主观意愿朝令夕改、忽左忽右地折腾。父母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度说教,要遵循教育的规律,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 你相信什么,什么便会帮你!如果相信道,道便会回来帮助你,可是不容易被人相信,因为他虚无、缥缈、无形,多少人因为看不见其踪影而否定其价值。不少人选择相信有形的份数、金钱、权利,甚至因贪图这些有形之物而上当受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相信了贪心和欲望,贪心和欲望便来“帮忙”了,所以,相信什么是一个人的智慧,选择什么,什么便来帮我们!</p> <p class="ql-block">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不管是百米赛,还是马拉松,都有冲刺的环节,这个环节决定着整场比赛的胜负。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成功越近时,越需要凝心聚力,保持警惕,奋力拼搏,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是我们的,所有人最终的归宿都是长眠于地下,复归于无形,为何还要争?这个世界什么都是我们的,目之所及,触而有感,学而有获。</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宝”指慈爱、俭啬和谦让。</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愤怒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因为无法克制言行举止而让事情恶化。</span></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英雄,勇于战胜自己,不管面临任何情况,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做自己情绪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遇事要管住嘴,稳住心,让真相飞一会儿,平心静气地认真思考,细心分辨客观现象,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寻到正确的解决之道</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若想把箭射的更远,需要搭了奋力向后拉,若想把更多的蜡烛吹灭,更需要深深地向内吸气,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智慧。“退”是为了观察和蓄势力,看清对方的重点和弱点,明晰自己的方向,从而在合适的契机主动出击,一招制胜。</span></p> <p class="ql-block"> 圣人外面穿的都是粗衣,而内心如美玉一般的珍贵。真正的美丽是内心的富足,而不是外表的浮华。</p><p class="ql-block"> 大道至简,但是知易行难,比如坚持,人人都知道它很重要,然后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凤毛麟角。因此,坚持就成了每个时代的时奢侈品。</p> <p class="ql-block"> 圣人有自知之明,因为他能够看到并接纳自己的缺点。</p><p class="ql-block">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缺点。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就没有缺点了。</p> <p class="ql-block"> 过能改,归于无,每个人都有不足,都会犯错,只要我们能够面对自己的过错,进而改正,错误也就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最大的遗憾便是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导致其实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美好的风景!如何遇到更好的风景和人生呢?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因为认知不调整,行为也不会改变,很多父母虽然很爱孩子,但是其固有的认知认为不断让孩子学习各类学科知识就是爱,殊不知。这样的爱常常伤害了孩子,加深了亲子间的隔阂,每个人需要不断的觉察自我,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精进,提升自我的认知,这样才能遇到更美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人贵有自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而不是到处炫耀。</p><p class="ql-block"> 我读的书只是冰山一角,没有探究的书还有很多很多,我还需要继续研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个人向内走得多深,就能向外走得多远,内求永远比外求更有力量</span>,只有真正了解我们自己,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如果自己是一个苹果,那么让自己变甜才是对自己好,让自己变酸就是对自己不好,要是让自己变酸,却是柠檬对自己好的方式,唯有真知才有真爱,唯有真自知才能真自爱!所以无论做事业、带团队还是学习,最重要的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了解自己</span>而不是控制别人。</p> <p class="ql-block"> 自然的规律适用于天地万物,万物皆遵循规律而行,没有例外。</p><p class="ql-block"> 违反规律的人大多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但是规律是依然存在的,并不是因为人类违反而消失。</p><p class="ql-block"> 对别人指手画脚不仅不会使事情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反而会打乱原有的秩序,好心办坏事。</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尊贵在精神界面的富足,而不是在终日饱食暖衣。</p> <p class="ql-block"> 老子观察万物,发现柔弱是生存的特征,僵硬是死亡的特征,树枝春天生长时枝条很柔软,冬天枯萎时就非常干脆。一个人要学会<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身心柔软</span>,因为言语刚强会伤人,身段刚强,就不会尊重人。水是柔弱的,但是屋檐下的水滴可以穿石,流动的河水可以冲蚀巨石成壑。</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强大的力量是守弱,一个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有柔韧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span>就能成功,而不是一味的逞强显能,半途而废。他们心中有责任、使命和担当,具备吃苦和吃亏的精神,所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不建议给自己和孩子植入竞争胜利的思维方式,而因种下滋养利他的品格种子。</span></p> <p class="ql-block">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即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我们更需要通过精简自己的生活所需,摒弃心中的妄念执着,减少觥筹光交错,回归内心,感受平日生活中平静简单而美好的存在,而不是在忙忙碌碌中迷失自我。回归自然,让生命在自然的博大空间中诗意希栖息、自由呼吸,自然而然。</p><p class="ql-block">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并不认为自己广博,认为自己广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