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艺术.深刻而高雅

田正前

<p class="ql-block">陈文明的书法和篆刻艺术及教育</p><p class="ql-block">田正前(2010年文、《知网》收录转发)</p><p class="ql-block">一个文明的民族和地区,总会有文明的艺术,这是精神和物质的同步。而书法和篆刻是中华文化中最典型的高雅艺术。在当今的湖湘,陈文明先生的书法和篆刻艺术,可谓真正从传统中打出来,而又有极强的个性形式。在国内也是具有真功夫和前卫代表的书法篆刻艺术家。</p><p class="ql-block">陈文明先生是湖南临湘人。自小在中国美术学院求学,后录取于中国美院书法、篆刻专业。受业于刘江、陈振濂、王冬龄、祝遂之、陈大中、闵学林、何加林诸先生。1999年毕业后就职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现为该院书法研究所所长。2005年又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并特聘为该院书法教师和中国美院书法、篆刻教师;中国书协会员和湖南省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高校书协副主席。2009年8月在中国书法《书艺公社》网上"强档人物"推出展览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现已出版有他个人的书法集和篆刻集。</p><p class="ql-block">他对书法、篆刻艺术之深刻、高雅是有很深认识的。可以说湖南书法、篆刻在近十年的崛起与他的努力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他的书法教育,他已把近百多人送进了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这与他深知书艺之根本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他自身注重全面塑造和刻苦努力也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我认为文明的象征,主要看能否享受深刻而高雅的艺术;因为追求文明就是追求道德、追求智慧、追求美。而艺术美是"美"这一概念的典型和集中。人类无人不想追求美。我常对人说:"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是向美的理想进化发展的”。在艺术门类中,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典型、最抽象、最概念而又具象的纯形式性的抒情艺术;也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因为后者而具有普遍性,因为前者而难入其深奥与高雅。</p><p class="ql-block">书法、篆刻美的内涵非常丰富深邃,即使有些人追求了几十年也还难免不在迷雾之中;甚至有的"专家"在评选书法作品时也常有乱点莺鸯谱的现象。诚如唐代孙过庭说当时的有些名家,他们对书法的优劣、雅俗并不知其所以然,故而用一些虚玄之词(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道长说短。徐文长也曾云:"高书不入俗眼,俗眼不入高书"。此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当然伟大的艺术总是有人民性的,我认为任何伟大都是人民和祖国成就的。但毕竟美的深邃和高雅是有"深"、"高"之距离的,这距离就是认识。要认识和深入这深刻、高雅之书法、篆刻艺术。学者须入其正门,否则将徒费年月而所获甚微。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说香菱:"断不可学这样的诗!(陆放翁:'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你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格局,再学不出来的。”这和严沧浪的观点相同。因读多了此类格调不高的诗,入了俗便出不来了。故俗诗、俗书亦如俗人。人俗了何其易转入高雅之门径乎?此所以黄山谷谓:"士大夫百事可为,惟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常人学诗、学书总喜求其浅近、平实,不肯入其艰辛处。 </p><p class="ql-block">高雅之书法和篆刻艺术,总能使人灵魂净化,心思闲逸、神畅气和、情真意深、韵远味浓、格调高古、形式新奇、境界开大而又能使你精神振奋。他与人类纯洁的心灵是相通的,是和个人对思想道德境界修炼的高度相联系的,也是与人的个性情趣相关的。却与"俗"字的一切无缘,如:火、燥、浮、漂、媚、弱、软、霸、滑、滞、匠等;这都是欣赏和追求书法的人应注意的。</p><p class="ql-block">艺术是用形象说话的,形象的外在感觉赋予其内在的心理体验,从而寓示出审美思想和人生观念,最终体现其精神境界。书法和篆刻艺术都是纯形式而又抽象并上升到概念的艺术,是黑格尔所希望的纯洁抒情之艺术。既然是艺术也就当然和其他艺术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再现。这是因为他可以抽取和体现人类与自然的共性,从而使人们产生生命本体精神的共鸣,通感一切事物的本质精神和灵魂。因为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内涵都极少,外延也就极其广阔丰富。书法和篆刻艺术又都是以汉字符号为内容去对线条笔画和构成挖掘形式语言,以提炼抽象概念和情感深度,从而寻找象征的意味和作用。因为书法篆刻艺术除借用汉字结构的符号外,更重要的是形象感觉在本体和属性之外依然还可以寻找更多的想象,如事物、概念、感情等。</p><p class="ql-block">陈文明的书法和篆刻艺术当然还难全部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很少俗的感觉。他部分书法作品中的极刚与极柔,极雄与极秀,组织得那么的和谐完美。厚重与轻灵,壮美与柔美,大起与大伏,就如聆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可以从中感受到对生命的律动和精神的提振;有的作品又如静赏中国古典名曲,象在山谷中游览幽赏涓涓的清泉;也有些作品如欣赏中国古体诗词和京剧,给人无穷的遐想、回味和启迪。很多作品整体格调高昂,具体点画朴实而又华美,变化丰富而又和谐统一。笔力遒劲而又有飞动之势,一无板滞之痕。枯而能润,飘逸而不浮躁;意态纵横而又张驰起伏有度,沉雄而又逸气;轻灵而飘若浮云,劲健而矫若惊龙。跌宕昭彰,意味隽永。往来动止其情,开合浑圆之境;于目击经心皆缥缈有无之中。真乃神理流于其间,天地供其一目。他的篆刻作品,可以看出对前代诸大师的全面用功兼收而裁集厥美。在工稳和写意的不同风貌上可以看到其功夫与深刻的个性。方寸之间大朴大美与大巧足以令人陶醉,那种拙朴和有静气的作品,真能纯洁你的心灵和净化你的灵魂。使你不得不在他作品前感到有一种崇高和敬仰。他是湖南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希望。</p><p class="ql-block">我坚信湖南的未来会有很多人接近这深刻而高雅的艺术,去远离俗气、浮躁、虚伪的东西。使自己的灵魂真正得到净化:真正享受"文明"而带来的美。</p><p class="ql-block">(注:此文章发表于《艺术中国》2010年.第7期)</p> <p class="ql-block">大宽</p> <p class="ql-block">心造</p> <p class="ql-block">无事静坐,有闲读书。</p> <p class="ql-block">无言之教谓之风</p> <p class="ql-block">意临大篆《散氏盘》</p> <p class="ql-block">夜半钟声</p> <p class="ql-block">小篆对联</p> <p class="ql-block">隶篆对联</p> <p class="ql-block">隶书对联</p> <p class="ql-block">小篆对联</p> <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钟鼎拓片题跋</p> <p class="ql-block">抱朴守真</p> <p class="ql-block">大宽善楷兼工画,书卷气于笺上生。且看岩幽霜干瘦,即如君子玉冰清。(田正前先生观大宽书画)</p> <p class="ql-block">王翔博士、大宽先生与田正前合作画荷</p> <p class="ql-block">田正前在大宽先生与王翔博士合作画荷上的题诗,后在《当代诗词》发表。</p> <p class="ql-block">一平尺小楷《桃花源记》</p> <p class="ql-block">图强〈二平尺大篆)</p> <p class="ql-block">不屑时人好古颜,明清唐宋厌重翻。闲暇好读今贤句,搜尽佳诗作隶看。(田正前.读熊东遨先生诗作隶书)</p> <p class="ql-block">篆书对联</p> <p class="ql-block">木叶萧条石径通,参差步履向山中。白云缭绕开新境,过尽层峦笑险峰。(田正前、题逸农山人许来平先生登山照)</p> <p class="ql-block">篆书对联</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竹枝词</p> <p class="ql-block">陆游七绝诗</p> <p class="ql-block">大宽先生讲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