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六如,(1887—1973),湖南平江人,早期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苏维埃政府、国家税务局长、延安时期任毛泽东秘书长,是新中国最早的检察理论著述,检查制度纲要的著作者。并任最高检察署副检察长兼党组书记等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为人民检察制度的创立,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长期革命生涯中,李六如身居高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他唯一遗留给子孙后代的只有两件传家宝。</p><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儿子李仲民和毛简青烈士的儿子毛荫生进京一同请求安排工作,李六如考虑再三,虽然亲生儿子在磨难中长大,从未受到做父亲的照顾,有十分的内疚,但他公私分明只帮助毛荫生在湖南民政厅安排工作,动员儿子继续当农民,儿子生气回家。</p><p class="ql-block"> 1952年,李六如首次回乡探亲,爱子心切,把自己常用的一支派克笔刻上“耕读传家,仲民吾儿留念”亲手送他,深情地说:“仲民呀,你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的新农民。”</p><p class="ql-block"> 父子和解,儿子李仲民一生务农,那支钢笔成了家国情怀的长久思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李六如送给儿子李仲民的派克笔</span></p> <p class="ql-block"> 1937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延安物资缺乏,李六如用小香炉做砚池,毛泽东笑说:“炉中自有大乾坤。”并将自己使用的一方古井端砚赠送李六如,他视砚如宝,在血风腥雨的战争年代与砚结成文友。鸿篇巨卷出砚底,千军万马走笔端,这是当时他与这方砚池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李六如用这方端砚,写出长篇小说《六十年代变迁》,毛泽东主席是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用多种外文出版,一时洛阳纸贵,路人皆谈《六十年代变迁》,这部小说已走进世界名著序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主席送给李六如的古井端砚</span></p> <p class="ql-block"> 1962年,李六如最后一次回乡,带回这方端砚,由李仲民珍藏。</p><p class="ql-block"> 从此,一支派克笔,一方端砚就成了李六如家族的传家之宝。</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9日,李六如故居开展,六如家属为了纪念李六如,传承良好家风,以传承从文创开始,把历史的故事告诉人们为理念,恢复李六如父辈“全义生”老商号,开发李六如系列文创产品。</p><p class="ql-block"> “礼六如”是以前辈李六如的革命历史和红色廉政文化为主题的 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是了解和传承中国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