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携手育桃李,薪火相传绽芬芳 ——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小学骨干引领及青蓝工程徒弟汇报展示课活动(语文篇)

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小学名校+共同体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松翠枫红秋意浓,二小满园硕果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菊飘香秋送爽,青蓝携手谱新章。</div> 桃李芬芳溢校园,青蓝相接共精彩。雁塔区第二小学为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老教师“传 帮 带”的作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骨干引领及青蓝工程徒弟展示课活动。<br>   本次语文组师傅引领课由3位优秀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承担,他们以热情饱满的教学态度、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场教学盛宴。 “蓝”领绘“青”澈 马崇敬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一课,课堂上抓住令人“鼻子一酸”的段落,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在读中融入情感,在读中再现场景,在读中体会真情。 施昌艳老师所授课程为五年级《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内容,开课伊始她以大情景“动人的瞬间”图文展为大单元任务情景导入,以任务驱动串联教学活动,整堂课施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体会主席的内心世界,感受主席作为领导人的博大胸襟。“责任” 这一人文主题,便如盐溶于水般自然渗透在课堂。 沈菡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 “青”里绘“蓝”图 肖倩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日月明》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特点编排的识字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她充分利用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识记。 整节课肖老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培养学生的浓厚的识字乐趣。并且时刻注意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尹雪超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大小多少》一课,把识字和课文朗读、理解、背诵这些环节有机整合,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同时,让学生自主朗读、自主识字、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联想、自主反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谢涛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影子》一课,由谜语导入,新颖有趣,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欲望。整篇课文简短而有趣,同时又特别贴近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仅掌握了课内知识,也拓展到了很多课外知识,极大程度地让孩子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发散。 张谙语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一课,整节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环环相扣,衔接自然流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了解其他动物的尾巴,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同时激发了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高一丹老师执教的《四季》,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朗读课文,深入感受春天的季节特点。鼓励学生们仿照课文的形式,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这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品味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高老师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形式,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齐梦老师执教的《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儿童诗。首先充分利用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结合现实导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去体会出去游玩前的心情。其次,导入课文,让学生想象大海和白云的样子,碧海蓝天的美景,将这些美好的感受带入诗中,利用分组朗读、小组展示朗读等方法进行朗读。通过课件观察大海不一样的颜色,观察白云的洁白柔软,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期盼之情。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文中小朋友远足前的心情。 张庆怡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四季》是一首童趣浓厚的诗歌。整堂课老师把握儿童诗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言语,启迪智慧。同学们在课堂上自己当小诗人,用优美的诗歌来表达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师生共同感受四季的美丽与可爱。 闫佳敏老师执教的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童趣浓厚的诗歌。通过重点引导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出“下雪啦!下雪啦!”的兴奋之情,以及“他在洞里睡着啦”的温柔感,使得学生朗读兴趣高涨,课堂参与度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指导朗读的同时,相机引导学生仿练句子,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此外,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科普脚蹼、马蹄铁以及冬眠的小动物,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 蒋小荣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曹冲称象》一课。她首先践行了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官员和曹冲的称象方法,然后进行对比,层层递进。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总结出了曹冲称象省时省力又不伤害大象的好处,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善于表达的内驱力。最后蒋老师通过课本剧表演,寓教于乐,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学以致用,将书本知识内化为一场精彩的演出,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收获满满。 谢采燕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黄山奇石》一课,教学设计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她不仅善于落实知识点,而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用鼓励性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不仅夯实了基础,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贾丽怡老师执教的是《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在本节课中既夯实基础,又关注表达,很贴合单元要素中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教“葫芦”,提出他们学的乐器葫芦丝,拉近了生字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一次次发现语言的秘密后,能掌握阅读的方法,增加阅读体验,提高思维能力。 郭亚妮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葡萄沟》一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梳理与探究中验证好地方,以去葡萄沟观光激发兴趣,传递快乐学语文的信息。以读促悟,品味语言在阅读与鉴赏中感悟好地方。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不仅感受到文字的优美,更在反复的朗读中领悟到葡萄沟的景美、物美,人更美。识字与写字教学时,结合语境,关注字理,做到听说读写融汇于与文本的交流中。 李华老师执教的《日月潭》,基于大单元“美丽中国行”主题,带领孩子们一起感受宝岛台湾日月潭的风光之美、四时之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赏、填空、介绍的方式,发挥读的功能,让学生在与文本,老师的对话中想象景色之美,感受大好山河。使学生进入情境,一起争当“星级小导游”。 张明月老师执教的《敕勒歌》,基于大概念,将大单元各个课时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采用“教学评—体化”设计,落实科学素养培养。在教学中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反复读,与文本、老师、学生的对话中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自主读和互听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张婧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金色的草地》属于习作单元课文,以“留心生活”为主题。张老师首先通过吹蒲公英的游戏让孩子们复习生字词,让学生以乐趣的方式走进课堂。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去理解草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新来的朋友”绿萝,让学生通过观察绿萝的颜色、样子等,再进行小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明白了要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邹晗雪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在课堂中,以绘制“大好河山”系列明信片为主题,安排了三个任务进行学习,由字词到风景、物产的认识与分析,到最后说一说如果让你拍一张照片作为明信片的背景,你会选择哪个画面。层层递进,让学生对西沙群岛的认识更深刻。整节课,利用生动的视频和精美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祖国边疆海岛的富饶和美丽,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朱阿荣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搭船的鸟》,紧扣单元主题“发现美的眼睛”。整节课以观察方法的指导为主线,带领学生以文本为载体,以方法的习得为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事物。最后出示的课堂练习,读写结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刘紫甄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望天门山》一课,在教学中刘老师选取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文材料,将学生带入李白笔下的景象,通过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天门山的地理位置和山脉特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每一行的诗意,感受身临其境的美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孙永娇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搭船的鸟》一课,教学围绕两个任务展开,不仅带领学生了解了翠鸟的外形、动作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们体会到留心观察事物的好处。课堂上,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写一写”的提笔实践,有顺序,抓特点,多感官地描述了动物的图片,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落实了教学目标。 翟慧老师所执教的四年级《蟋蟀的住宅》一课,以关键语句“伟大的工程”为切入点,通过勾画语句,自学自悟,小组合作等方式,层层探究蟋蟀住宅被称之为伟大住宅的原因,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最终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完整地表述了其原因,并最终将情感得以升华。 谢从菊老师所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是神话故事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谢老师在课前创设了情境,发布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走进本课的学习。紧接着通过“读好文、解文意、讲故事”三个活动落实本课的语文要素,在讲故事的环节谢老师精心设计,从讲清楚到讲具体再到讲生动,层层递进。最后通过感悟精卫的形象将课堂推至高潮。整节课环节紧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貟伟华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麻雀》的第二课时。这篇文章以新颖的构思、精炼优美的语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貟老师结合课后题,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感受“老麻雀的勇敢与无畏”,理解“猎狗为什么退缩”,并在此基础上体会母爱的伟大。 感恩桃李之教,传承发展永续。本次骨干引领课及青蓝工程徒弟展示课活动,不仅为新教师的磨砺成长搭建了良好平台,更充分体现出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为新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培养了师徒双方的合作精神。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雁塔区第二小学全体教师定会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勤苦钻研、精益求精,为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div>策划: 王明春</div>文案: 沈涵 李明明 高宁<br>照片: 宋宇童 段亚兰<br>编辑: 宋宇童<br>初审: 陈彬峰 施昌艳<br>终审: 许莉

学生

老师

执教

教学

课堂

朗读

一课

引导

学习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