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老君山

万水千山

<p class="ql-block">  无论用“重上老君山”还是用“二上老君山”作题目,都可能以为我以前去过老君山,现在又去了。实际情况是,之前从来没去过老君山的我,这次却在4天之内上了两次老君山。</p><p class="ql-block"> 因篇幅过长,分两次记述,先是《一上老君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君山,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位于河南栾川县城南郊,北距洛阳160公里,南距南阳180公里。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民间也叫太上老君)归隐修练之地,人称“道源”、“祖庭”。老君山本名景室山,后来唐太宗将景室山改名为老君山。</p><p class="ql-block"> 我国“三山五岳”没有它的份,它却号称“秀压五岳,奇冠三山”,又是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看来还是有一定诱惑力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栾川是个山区县城,处于伏牛山崇山峻岭之中,西面与秦岭相连。北面的洛阳,南面的南阳,东面的平顶山都通铁路,唯独栾川目前还没有火车。因此栾川不论去洛阳还是去南阳都是汽车,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而且每天只有2趟客运班车,交通确实有些不便。现在总算有了栾川到洛阳的高速,全程大约2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 我4天之内上了老君山两次的原因应该归咎于天气以及错误的天气预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原先的行程计划:两位老同学从山西晋城南下游览洛阳及周边地区,我从陕西韩城打卡之后过黄河,然后周一会师洛阳,乘汽车到栾川,周二一早去登老君山。</p><p class="ql-block"> 不料天气预报变了,说栾川县及老君山景区周二周三接连有中到大雨,只有周一是阴天。于是临时决定提前到周一上老君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周日晚上赶到栾川县城,当时天下着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大清早还有一些小雨,我们期盼着雨止转阴,因为天气预报说是阴天。从栾川县城打车到达老君山游客中心时,天色依旧晦暗。小雨淅沥,雾气蒙蒙,看不到老君山山有多高,景有多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游客中心大广场,一尊巨大的老子骑青牛的铸铁塑像,雨雾中老子披着金色披风,倒是十分的应景和神气。</p><p class="ql-block"> 顺便说一下,即便是到了老君山游客中心,上山还不是很方便。游客中心进去后先是乘观光车到检查站,从检查站验票后再到索道站,这段十几公里的路得倒两次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君山索道有两级,从山脚到中天门是一级索道。票价上70元下65元,上下联票是130元。再从中天门到峰林索道站是二级索道,往返80元。不过大多游客不购二级索道票,因为这段路程不长,路上还可以多看些风景。我们买的也是一级索道票。还有,60周岁及以上者凭身份证可免门票。</p><p class="ql-block"> 一级索道又有中灵索道和云景索道,当天开放的是云景索道。坐在索道缆车中什么也看不见,四周雾气腾腾,白茫茫的一片。只见雨珠噼哩啪啦地打在缆车的玻璃上。缆车隆隆上升,8分钟内将游客从海拔800米提升到海拔1800米的中天门附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撑着伞从索道站出来,走不了几步便是中天门。高大瑰丽的牌楼前,又是老子骑青牛的巨塑,老子昂首闭目,一派乐天知命的神态。</p><p class="ql-block"> 从中天门牌楼下面穿过,登上500多级的“天阶”,可直抵顶上的救苦殿,这段台阶虽然陡峭但是条捷径。雾气蒙蒙,我们也没有细看,只是按照指示牌往右边舍身崖方向奔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的基本上是木栈道或石台阶。浓雾中,生长在深谷的那些老松只有栈靠临近时才能见到它们的绿,还有枝头上挂的大松果。</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敢奢望大雾消散,只是希望哪怕是淡薄一点也好,可还是一次次地失望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行进在茫茫雾海中,几十米之外什么也看不清。我们戏言,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拍出来的照片总是黑白灰,乍一看倒还有几分水墨山水画的味道,景物若有若无,恍惚迷离,白蒙蒙的地方不就是水墨画中的“留白”么?</p><p class="ql-block"> 舍身崖,闻其名应是绝壁千仞,危崖欲倾,令人胆战心惊,但现在近在咫尺,我们看不清,看不全,也感受不到它的陡险。雾实在是太大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高空玻璃桥从危崖一侧伸向深谷,从旁边的栈道经过,雾气之中不见桥上有人。浓雾中伸展的玻璃桥画面透视感极强,它的尖端很快就消失在雾空里,酷似一柄横亘在半空之中的利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兜兜转转回到了救苦殿,又沿着步云栈道走过了彭祖路,路上有一处叫“传经楼”的景点,相传是老子传经之地,但不见楼,也见不到像楼的岩石,名字有点莫名其妙。</p><p class="ql-block"> 半小时后到了仙境隧道的门口,这里也是风口,山上气温低,只有八九度,两位同学冻得双手发麻,嘴唇发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隧道的左侧有条“云景天路”,说是因为维修被关闭,现在游客都只能往隧道里走。其实关闭原因是天气不好,并非因为“维修”,因为两天之后我走的就是这条“云景天路”,</p><p class="ql-block"> 从“千年枫王”景点进入“十里画屏”核心游览区域,已经是中午12点20分了,雾气丝毫不见减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是名山奇崖中常见的一种自然景观,老君山的“一线天”从这个角度看有点弧度,大雾背景下倒是像从高处飞流而下的一条瀑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就是“老子传经石”,看到路边宣传牌上维妙维肖的老子传经图片,多想等雾气消退拍个现场照片,我们等了好久最后还是以失望告终。</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天空光亮了许多,雾气却依旧浓重。即使像“巨龙巡山”和“天王观海”等大目标景观也不过是隐隐约约地露个影子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将军峰服务区休息后继续往上。登高十来米后凭栏俯瞰,大雾之中几棵参天古松,以及松树底下的“小伙伴”,勾画出一幅水墨画面,蓦然想起贾岛的《寻隐者不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p><p class="ql-block">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p><p class="ql-block"> 想让拍摄的画面穿越时空,对话千年,是否合乎瘦岛诗人的禅念和意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沿着步云栈道前行,几个峰回路转之后,开始攀登陡峭的太白坡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木质阶梯两侧偶尔还见到几棵高山杜鹃(此处叫太白杜鹃),在寒冷的雾水中毅然绽放,这也许是今天见到最为亮丽的自然色彩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不久我们到达了分水岭,山脊上有一个小平台。朝前隐约看到了还有个小山头,上面有座亭子,沿途两旁挂满了铜锁和红布条,原来那里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峰顶。</p><p class="ql-block"> 大多游客们没作停留直奔峰顶而去,殊不知这分水岭也是一个重要的看点,它在地理学上具有标志性意义。</p><p class="ql-block"> 原来,此处是老君山著名的马鬃岭,与前方伏牛山峰顶相连形成一条主脊线,它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的延续,老君山就处在分界线上,河流水系也在此南北分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坡属于西峡县,水系通过老灌河汇入长江支流丹江,属长江流域。北坡属于栾川县,水系通过伊河汇入黄河,属黄河流域。所以此地也叫江河分界线,怪不得巨石两面分别刻有“长江”和“黄河”,中间刻着“分水岭”三字,也叫马鬃岭分水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几分钟后我们也登上了伏牛山之巅。亭子旁边是一块三四米高的巨石,上面镌刻着“伏牛山主峰”几个红色大字。这里也是老君山最高处,海拔2217米,游客纷纷在此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山高人为峰,本来屹立于高山之巅,一览众山小,八方皆景致,但现在十几米开外除了“空白”恐怕只有“虚无”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般到了下午雾气总会消散,我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说不定就像当年在西藏绒布寺,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剧烈的狂风驱散了云雾,我亲眼目睹珠峰露出了真容。但是眼前的老君山太令人失望,已经是下午3点半了,满山的大雾如此的顽固不化。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伏牛山主峰下来,过了“论道台”,后面一路过去都属于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展示区”。最大看点是地质学上的“花岗岩滑塌峰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路边资料介绍了解到,在这片海拔2200米的主峰区域,那些斜歪的石峰,特别是南坡几十条宝塔形状的石峰,呈现梯形下滑的状态,地质学上称之为“滑塌峰林”。有的与山体若即若离,有的已经彻底垮塌下来成了巨石,它们都是远古时期“山崩地裂”地质变化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海拔2200米的主峰区就是这里,依次递降的石峰也布列在前面,但就是看不到,只能根据文字进行脑补。正是:不识君山真面目,只缘浓雾在山中。</p><p class="ql-block"> 从路边指示牌看,后面将是游程的终极目标“金顶道观建筑群”。果然,不久便到达了南天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天门是神话传说中的天宫门户,是通往最高仙界的必经之地。老君山的南天门十分独特,两峰对峙,天门浑然天成,五彩斑斓的牌楼坊额上书“南天门”三个大字,牌楼下面是一条陡峭的石阶“天路”。</p><p class="ql-block"> 我们气喘吁吁上了南天门,回看左右,钟楼鼓楼分列两边。在香炉和照壁前,在弥漫雾气和缭绕香烟中,打量着这闻名遐迩的老君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君庙始建于北魏,历代多次重修,门额上有“敕建老君庙”几字。据记载:唐太宗曾派尉迟敬德监工重修此庙。里面供奉着道教道祖老子,传说中太上老君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国库钱币)建殿。老君山也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君庙北面的大殿是道德府,也是重檐歇山顶建筑。“厚德载物”四个大字的匾额高挂檐下。里面供奉鸿钧老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三神像。或许道教三清中,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已在老君庙就位,所以让三清的师父鸿钧老祖入府,也是体现“尊师重教”的一层含义吧。</p><p class="ql-block"> 一庙一府的左右两侧,两个小山峰兀立,而且海拔高度几乎相等。上面修了两座“金顶”,一座叫玉皇顶,另一座叫亮宝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雾气朦胧中可见玉皇顶和亮宝台所在的山体十分险峻,登顶的台阶也十分陡峭。好在大雾之中,四周参照物不多,拾级而上时并没有觉得特别的惊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了玉皇顶,只见小巧玲珑且金碧辉煌的金殿之中玉帝安祥地端坐着,挂珠遮档了他的面厐。</p><p class="ql-block"> 从玉皇顶下来后,我又上了亮宝台,里面供奉的是财神赵公明。简介里说由赵公明照看着玉帝的宝贝。想想也是,给什么神仙修个殿堂能与玉帝等高比肩的也是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在道德府前面的大庭院中有一柄黄铜的大如意,早已被祈福求财的游人摸得精光锃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庭院外面,象征性地塑造(春秋时期为简牍)巨型的“万经之王”老子的《道德经》,书卷展开,右面是开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左面则是《道德经》最后结束的第八十一章。有人说,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或许解读得越多错得也越多。老子自己也不是说了么“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的5点,暮色四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时候,在索道站廊檐下看到一组老君山风光摄影图片,驻足观赏时发现,就在几十分钟之前,我们在游览“金顶道观建筑群”时恰恰漏掉了最为辉煌的一座建筑一一金殿!它就在道德殿的后面。我们甚至没有见到通向金殿那座“会仙桥”,大概雾气遮档了我们的视线吧,大概我们没有去道德殿的后面吧,就从大殿一侧出来沿着石阶匆匆下山了。这是今天最大的失误和遗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色暗沉,游客大多已经下了山。下山时我们走得很快,本来从救苦殿直接下去,走完500多级的石阶就到索道站了,可是我们找不到入口又绕远了路(手机显示今日共步行16.6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整整一天看了很多,但好像又没看到什么,至少是没看清。千里迢迢,来一次老君山不容易,到了核心景区又偏偏看漏了金顶。惆怅,遗憾,抱怨天气,更抱怨错误的天气预报。</p><p class="ql-block"> 下雨天天黑得也快,索道下来从景区大门口打车回到栾川汽车站已经是18:40。两位同学赶上夜里最后一班全程走高速的洛阳车,明天将继续洛阳周边的游览。而我将去180公里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今晚没有车了,必须在栾川县城再住一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县城里街灯早已亮起,雨越下越大。“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感觉油然而生。脑海里时不时浮现出白天雾中老君山的景象,心里还在纠结,是否需要后天南阳打卡结束后,再来老君山吃一次“回头草”?因为周四之后这里都是晴天了。</p><p class="ql-block"> “宁流汗,不留憾”的念头渐渐占了上风。加上家里人极力支持,只要体力允许,再上一次老君山又何妨。老同学也希望我多拍些晴天老君山的美照,以弥补此行的缺憾。&nbsp;</p><p class="ql-block"> 下篇《再上老君山》待续。</p> <p class="ql-block">下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353pxa"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 style="font-size: 18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再上老君山</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