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它是江南巨镇,位九峰北麓,淀山湖之滨。曾以布衣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p><p class="ql-block"> 这里河江纵横,桨橹声声。小桥流水,韵致天成。九条长街沿河而筑,三十六座石桥、千栋明清建筑依河而立,古风犹存。这里地处繁华,四方通达。商贾云集,往来不绝。 </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是上海一“角”、江南一“宝”,更是中国文化的瑰丽明珠。 </p><p class="ql-block"> 它就是有着“上海的威尼斯”之称的朱家角古镇。</p><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500多年前。在唐朝时期,朱家角是一个繁华的商业重镇,因其地处沪杭古道上,是吴越两地交通的必经之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通畅便捷的水路交通,造就了朱家角这个商贸云集、往来不绝的商业名镇,也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匠人和商家。古镇内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传统的水乡风光,如悬桥、古井、古庙、古巷,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使朱家角古镇成为魔都上海的一处文化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p><p class="ql-block"> 八月的魔都依旧火热,趁着看望孩子的间歇,慕名前往朱家角古镇。得益于魔都的经济高速发达,近两个小时的轨道交通,仅仅花费了7元就抵达青浦区淀山湖附近。更难能可贵的是,车厢里空旷舒适,没有人流的挤挤挨挨,沿途可闲看漫天的流云、广袤的田野和葱翠的草木,尽享繁华喧腾、富庶安宁的江南人间景象。</p> <p class="ql-block"> 出了朱家角地铁口,即可乘坐游船直抵古镇最有名景点—放生桥。可被这里的碧水蓝天、香樟茂密的景致吸引,选择了徒步前往。沿着浓荫遮天、整洁有序的街道行走不过半个小时,就抵达了朱家角古镇。虽然不是节假日旅游的高峰季,但来来往往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古镇虽地处魔都,但偏安一隅,尽享天然。这里水网纵横、河巷交织,每一处街景都散发着古镇淳朴安然的气息和水乡清雅温润的韵味。古镇的明清建筑,依水而建,典雅别致,古色古香。北大街是古镇最大的古街,两边明清建筑风格老店比比皆是。清透的阳光下,沿着长长的石板路,在窄窄的巷子中缓步行走,特产店、酒吧、咖啡馆、饭馆、茶楼,烟火中蕴含着安宁闲适,古朴中透着时尚的气息。悬挂的红灯笼,盛开的凌霄花,精心布置的绿植,喧闹之中又有着别样的自在从容。摇橹声声,小船在古镇悠长的河道里悠然穿行,连时光仿佛也变得迟缓了,心思也跟着清亮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到了角里不看桥,等于角里勿曾到”。桥是古镇的一大特色。河道纵横、水网密布的朱家角,街由水曲,路由桥通,在不大的范围内,就有大小古桥36座之多,造型各异,有的恢弘雄壮,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古厚淳朴,有的秀丽多姿。建材也多种多样,有石拱石板,有砖木混合,有木质结构。大都年代久远,别具特色。最为俊秀的是连接北大街和漕河街的廊桥,又名“惠民桥”,是古镇唯一的木制结构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形似长廊,结构精美,与两岸挺拔高大的香樟相映成辉。从廊桥上缓缓走过,仿佛穿越了古桥的前世今生。泰安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为单孔拱形石桥,也是古镇最陡的一座是石拱桥,桥两旁青石扶手上的“飞云石”浮雕,古朴典雅。相距最近的要算在雪芥滨口的两座古桥,只有两三步之遥,一左一右,排列成“八”字,故一座就叫高八字桥,由于两桥桥面呈一高一低,当地居民称之为“高低桥”。</p><p class="ql-block"> 放生桥是朱家角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明代的沪上第一桥,放生桥总长72米,也是江南最大的石拱桥。整座石桥薄墩薄身,横跨漕港,气势恢宏,造型优美。每年的农历初一、十五,当地僧人都要在桥上举行隆重的放生仪式,“放生桥”也因此得名。在这里,你可以将整个朱家角古镇尽收眼底。正午的阳光下,放生桥上人来人往,天南海北的人们在这里擦肩、重逢、离别。不禁想起卞之琳的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生的缘分,有时候就是一道难以揣测的谜。有缘自可同船渡,无缘对面不相识。</p><p class="ql-block"> 紧邻水岸的圆津禅寺,是古镇内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始建于唐朝,寺庙内有千年银杏、紫藤、梅花等植物,还有石刻、佛像等文物。古寺结构精巧,庄严肃穆。这里曾出了好几代精通书画的高僧,明清以来,诸多文人雅士慕名而来,成为当时的聚会之所。董其昌、徐乾学等名人均到禅院游览、题词。如今的圆津禅寺,香火袅袅,禅声悠远,高墙深院将世间纷扰隔在水岸。阡陌红尘,多少人心怀虔诚与悲悯,焚香净尘,拜佛参禅,只为求得今世安稳与妥帖。</p> <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城隍庙是青浦城隍行宫。据记载,乾隆二十八年徽州人程履吉谋迁今址。庙中间为头门、戏台、大殿,两侧为伍,旁有小曲溪,桃李杨柳随处可见,布局雅致,有十二盛景。戏台的顶部由160只斗拱组成圆旋顶,十分罕见。城隍庙坐东朝西,正门临河有一堵照墙,两边为东西圆门,正前有一对石狮怀抱绣球,线条柔和。正门前的照壁,雕刻精美,生动形象,立体感强。照壁檐下有云、鹤、鱼、龙、凤、鹿等组成的雕刻纹饰。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深刻内涵,还可以欣赏到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精美之处。 </p><p class="ql-block">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北大街的江南美食,是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曲折蜿蜒的长巷,摩肩擦踵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小吃,此起彼伏的吴侬软语,几乎令你应接不暇。阿婆大肉粽,可现场包制,酱色的糯米、长条的腌肉被阿婆娴熟的巧手装进翠色的粽叶里,三下两下便成了玲珑有致的三角粽。糯米紧实筋道,瘦肉咸香味美,堪称经典,是儿时妈妈的味道,令人留恋。朱阿婆小吃馆的海棠糕、龟苓膏,清凉可口,唇齿留香。吴字坊的臭豆腐,虽臭不可闻,但外酥里嫩,加点香辣酱汁,简直人间至味。</p><p class="ql-block"> 离开钢筋水泥、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去赏一片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古弄长街,整个身心都会浸没在这派典型的水乡风韵之中。如果你哪一天疲倦了,不如就去朱家角,或者江南某一个古镇,在桨橹声声、诗意温柔的慢时光里渐渐沉醉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