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烦恼——发福先胖肚

手可摘星陈✨

<p class="ql-block">“岁月是把杀猪刀”,时间夺去的不只是年轻的容颜,还有健康的身体,苗条的身材......</p> <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先找到的不是工作,而是夜夜笙歌后悄悄爬上腰的“游泳圈”。</p><p class="ql-block">不仅仅是中年发福,青年也发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害怕去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瑟瑟发抖,不敢看体检结论。</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会放纵自己的食欲,经常宵夜聚餐,大鱼大肉里的脂肪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会持续储存在腹部。此外,食用精制谷物,如大米饭、白馒头、面条等,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促使脂肪向腹部集中。</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增加,基础代谢率降低,加上久坐时间加长、经常熬夜、能量摄入大于消耗,脂肪更易聚集于腹部。加上运动时间减少,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啤酒肚”。不仅仅是男同志,现在还有不少女同志也有同款“啤酒肚”。</p> <p class="ql-block">参考《 中国成年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1]建议,肥胖体重指数(BMI)≥28kg·m²,但是很多人仅仅只是肚子胖,BMI离肥胖指数还差的远,所以不觉得自己是“胖子”。那么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另外一个肥胖种类——腹型肥胖(concentric obesity)。</p><p class="ql-block">腹型肥胖指患者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患者患病后食欲亢进,同时出现异常肥胖,出现锁骨上脂肪垫和水牛背,腹部脂肪明显堆积,而四肢却不肥胖,有时反而消瘦,与肥胖的躯体形成鲜明对照。</p><p class="ql-block">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1]:男性腰围≥90 cm、腰臀比值≥ 0. 90,女性腰围≥85 cm,腰臀比值≥0. 85。</p> <p class="ql-block">有研究[2]显示,腹型肥胖相对全身性肥胖而言,对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使腹型肥胖对内环境的影响更具危险性。腹型肥胖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类型,是以脂肪分布于腹部皮下或内脏为主要特征[3]。有研究随访结果显示,腹型肥胖者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腹型肥胖通过代谢机制、炎症反应机制的叠加作用而易对脑血管等靶器官产生危害,是致脑血管疾病发生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p> <p class="ql-block">如何甩掉腹部脂肪,让我来教您几招吧:</p><p class="ql-block">小妙招一:</p><p class="ql-block">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总能量摄入是减重干预的主要组成部分。原则为:低能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限制热量摄入,长期平衡膳食。</p> <p class="ql-block">可采用地中海饮食,蔬菜占 50%,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如肉、鱼、奶酪和豆腐)占 25%,谷物类 25%;水果可在两餐间食用</p> <p class="ql-block">小妙招二:</p><p class="ql-block">加强体育运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充分调动内脏脂肪,降低合并症的风险。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下300分钟/周的耐力运动或更强强度的运动150分钟/周,足以充分调动内脏脂肪。一般人群至少为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p> <p class="ql-block">推荐以5~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走,还可以选择爬山、游泳、跳舞、慢跑、踢毽子、乒乓球等项目,运动量和强度可逐步递增。此外每周进行 2~3 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 小时)。锻炼部位应包括上肢、下肢、躯干等主要肌肉群,训练强度为中等。如举重、体能训练、瑜伽等。此外要避免久坐,每小时至少起身活动一次。 </p><p class="ql-block">当然,您还可以选择做“刘畊宏女孩”或者“刘畊宏男孩”!</p> <p class="ql-block">小妙招三:</p><p class="ql-block">针对BMI超标的青年,建议到营养科减重管理门诊进行专业的指导,让您健康减肥,同时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哦。</p> <p class="ql-block">拒绝臃肿,拒绝肥胖,让我们行动起来,找回属于我们的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