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美前小】与“泥”相约 “瓶”添美好

女人的名字不是弱者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强化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前进小学开展了以“青年教师展风采,研磨课堂促成长”为主题的听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11月6日下午第一节,冯清康校长和劳动组全体老师在四(2)班教室倾听了县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冯素霞老师的劳动课《泥花瓶》。</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冯素霞老师给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了《泥花瓶》的制作过程。你看,同学们听得多认真呀!</p> <p class="ql-block">  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与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p> <p class="ql-block">  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同学们热情高涨,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劳动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应培养的核心素养做了要求:能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传统工艺作品,感受传统工艺技术的精湛,以及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形成传承并发扬传统工艺的意识。初步养成专心致志的劳动品质。</p> <p class="ql-block">  快下课时,每个同学的面前都摆放了一个完美的、独一无二的泥花瓶的作品。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传统工艺的魅力,进一步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课后,冯校长对这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强调:“劳动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求我们劳动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供稿:劳动组</p><p class="ql-block">审核:冯清康</p>

劳动

传统工艺

学生

同学

花瓶

课堂

培养

冯清康

冯素霞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