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标理念,打造高品质课堂——新课标探索课·英语

梁艳芳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学习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设计,让新课标理念在我校落地开花,有效指导课堂教学,使教师做到“心中有纲,胸中有本,手中有法”,助推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校教师的快速成长,打造高效的新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在本学期2023年9月19日至10月31日,中考各学科开展“新课标探索课”课例观摩活动:说课、讲课、评课。</p> 探索课展示 <p class="ql-block">我校英语组在“新课标、新课程、新评价”背景下,积极开展“大单元、大观念”统整下的英语单元整体教育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课标、学生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又全面的分析,学校积极开展听评说议课,努力提升教师素养。</p><p class="ql-block">四位英语教师为大家展示了“新课标探索课”,共同学习与探索高效的新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梁艳芳老师给大家展示是七年级一单元Section B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通过填表格复习上节课所学单词导入本节课的课标, PPT展示中外名人的图片来使学生了解西方名字和中文名字的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了互相提问名字和姓,之后又采用任务型教学,课本的2a识别名字和姓氏。通过听力播放将2b中出现的姓名与电话号码匹配。让学生大声跟读2b的3段小文章,找出文本中的三对朋友。循序渐进、由简到难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语言目标与能力目标。</p> <p class="ql-block">之后趁热打铁,展示学生卡和根据学生卡介绍别人的范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自己的学生卡并且学会如何介绍自己。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本项任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理解、沟通交际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理解了中西方姓名之间的差异,养成注重文化意识的习惯。让学生逐渐明白学习英语能够帮助我们拓宽我们通向世界的眼界。这当然就是我们本节课的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p><p class="ql-block">梁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诠释了英语《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使大家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九年级英语组李俊莲老师对标中考英语命题方向,在“关注思维品质 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落实立德树人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视域的指导下,为大家呈现一节精彩的公开课。</p><p class="ql-block">李俊莲老师给大家展示是九年级六单元SectionA的阅读3a部分。新课导入分“三步走”:1.用精美的PPT将话题引出,引导学生来一个简单的有关“茶品种”头脑风暴,进行拓展式思维训练;2.温故知新,温习Unit5的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知新Unit6的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以“大单元 大观念”为指导整合 Unit5--6被动语态的相关知识;3.展示课标,阅读本文所知内容,检查基础单词、短语预习情况,检查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掌握情况,重在落实《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的建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课堂开篇标新立异,立足当下时事背景---“高峰论坛”对标新课标的“强化课程育人导入”,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作为代表来传播中国的茶文化。课堂教授中整体感知第一段,把握文本构架和大意,设计了略读(Skimming)训练,专注大标题传达的信息等环节,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重视图片信息解析(中考要求“听说读写看”能力培养);锻炼Scanning(扫读)阅读能力,通过找关键词,从而了解到文本三段式,找到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串讲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神农,进行拓展与延伸,对标中考---“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引出神农与茶的关系,准备学案中的任务一。</p> <p class="ql-block">训练Careful Reading(精读),要求学生个体阅读,找到每个细节信息,把握第一段的文本内容。全班同学沉浸式阅读完成学案时,书写板书,请一位同学书写答案,稍后解析。对标本节课目标;习题练习用图文引领学生内容再现,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茶的发现过程,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梳理和内容的理解。</p><p class="ql-block">第二段用一人一书来引出该文段,边介绍边呈现板书,在授课过程中再拓展“诗圣”“诗仙”“诗鬼”等内容;同时设计文字转化表格的环节,培养学生信息筛取能力,完成任务二。请一位学生书写答案,考查被动语态掌握情况,对标本节课目标。</p><p class="ql-block">第三段侧重Fast Reading 的训练,一张地图的展示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快速理解茶的传播时间和地理方位,体现出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交融;习题重在将地图转为文字,抓细节;设计时间轴,带领学生梳理整篇文本。体现了课标的“增强指导性”和“优化课程内容结构”</p><p class="ql-block">课程小结与开篇的“育人导入”相呼应,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标大单元指导下的“以主题为引领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再次引导学生为中国茶文化代言,为后续的写作准备好素材,在学案中设计好大框架,整理出小细节</p> <p class="ql-block">八年级英语组李晓艳老师用单元知识结构理念统领英语阅读教学,宏观上确定单元学问构造和单元教学目标,微观上聚焦阅读课的独特性与承接性,设计符合学生语言学习心理的阅读活动,构建阅读课时内“感知-理解-关联-迁移-运用”的促进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力量紧张的螺旋上升循环,同时促进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共时性发展,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nbsp;</p> <p class="ql-block">李晓艳老师展示各种电视节目小视频,激趣导入让学生讨论Do you like watching TV? What kind of TV program is it?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这一环节不但有效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展示各种卡通片,让学生们观察图片,积极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引出Mickey mouse.</p><p class="ql-block">课文阅读运用任务教学法,设计了四个任务。首先略读(Skimming)整篇文章,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找出段落大意,旨在训练学生的略读技巧,培养学生意群划分能力。然后学生快速阅读全文(Scanning),完成学案上的时间轴。培养学生扫读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找到在文字形式上有特点的细节信息,从而在文中搜索到答案。在Careful Reading(精读)训练中,李老师把文章分成三段,分别完成任务。学生需要放慢速度,仔细阅读,来理解文章传递的基本信息和深层含义。阅读第一段,找到Mickey’s birth的有关信息并填空。阅读第二段,找到Why was Mickey popular?的三个原因,并补全句子,指导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和短语来完成任务。在分析Mickey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的原因时,引入了背景知识的介绍,美国的经济危机,美国人的梦想,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Mickey受欢迎的原因。阅读第三段并回答问题Was Mickey still popular in 1978? Is Mickey still popular today? How do you know that? 在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后,进行了小组活动—组内复述课文。</p> <p class="ql-block">由于本篇课文较长、内容比较复杂,李老师给出了挖空总结,再结合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述课文,梳理整篇文本,效果非常好。最后全班结合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共同讨论米奇的精神---学习Mickey勇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勇于挑战,永不放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梦想的精神。课程小结课文内容与米奇精神相呼应,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标大单元指导下的“以主题为引领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并给出谚语和点睛句子让学生积累,为后续的写作准备好素材。作业设计也是一大亮点。为了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学生找出各自喜欢的能代表中国卡通文化的角色,仿照本篇课文结构,画出思维导图并写一篇短文进行介绍。旨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并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节课描写花木兰的作文做好铺垫. 观看迪斯尼短片,开启“梦幻之旅”达到首尾呼应之效,结束本课教学。</p> <p class="ql-block">七年级备课组长马清在“关注思维品质 落实立德树人 ”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课时主要以听说为主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是使用on、in、under三个介词准确表述物品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马老师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物品,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描述物品的位置,并通过寻找物品的活动,使学生不断接触并能正确使用句型 Where's/Where are...? It’s/They're on/in/under…,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引导同学们把本节课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课堂效果很好。</p> <p class="ql-block">马清老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更加连贯,语言知识的输入输出更具有效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效果更加明显。</p> 说课·议课·评课 <p class="ql-block">在外语组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四位授课老师分别对自己的探索课进行了说课活动,各年级英语老师积极参与讨论。</p><p class="ql-block">七年级老师们评价:几位老师的公开课环节连贯性强,注重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培养,课堂教学活动落实到位。</p><p class="ql-block">八年级老师们评价:老师们公开课板书设计精美,形式丰富多样,对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因材施教,老师们有很强的课堂驾驭力。</p><p class="ql-block">九年级老师们评价:听说读写恰到好处,阅读与写作结合,由简到难,很好的落实了英语的核心素养,为老师们起到了探索课的示范作用。</p><p class="ql-block">张凌云副校长点评:她讲到:时代在变迁,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要想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做源源不断的清泉,有创新才有进步,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提升自我素养,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鑫校长总结点评:老师们的教学激情导入,带入感强,以教材为载体,对标中考方向,多元化的题型设计,全方位立体式的阅读技能训练,注重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使课堂有广度也有深度。坚持聚焦时代育人目标,持续推进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大单元”课堂探索,将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精神上受陶冶,在有限的空间里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让听课的老师们都有一种心灵的感召与感染。板书设计精美,展示出《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的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英语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意义的思考,构建交流和表达呈现和展示最终的学习成果,实现学以致用学用一体。</p>

学生

新课标

课堂

老师

学习

英语

素养

单元

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