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今年的立冬来临之际,想起了半年前二姑给我布置的一份作业。今年4月份,正值我腿伤在家养伤之际,二姑给我发来一则帖子,给我发了一个命题作文,让我写写观后感:</p><p class="ql-block">帖子讲述清代名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p><p class="ql-block">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p><p class="ql-block">网上说,这是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一幅书法作品,不必去理会这些噱头,但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p> <p class="ql-block">这副对联,寄托了二姑对我们晚辈的期望和祝福,很美的文字,很深的哲理,充满了智慧和正能量,更凝聚了中国千古年来文人的志愿。书写这幅对联的左宗棠成了晚清名将,推崇这幅对联的李嘉诚成了香港巨富,而我,作为一名有信仰,身在海外,但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我,对这幅对联会有什么反应呢。这半年以来,我带着这个问题,读经祷告,苦苦思索,以下便是我的心得。</p> <p class="ql-block">所谓发上等愿,就是说人要胸怀远大抱负,而年过半百,现实中的我,远大的抱负是什么呢?经过岁月的洗礼,我的志向已经不是要出人头地,成就何等伟业了。</p> <p class="ql-block">我今天所发的上等愿就是轻看世上的虚荣。尽心,尽兴,尽意,尽力爱主,其次就是爱人如己。</p> <p class="ql-block">所谓“结中等缘”,就是指“只求中等的缘分”。更加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强调待人接物采取折中调和、不偏不倚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对的人;所谓福分,就是与有缘人共享一生。</p><p class="ql-block">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属上等缘。有的缘分是可遇亦可求的,属中等缘;有的缘分是可遇而无需求的,属下等缘。</p><p class="ql-block">缘是中国文化和佛家、道教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人与物及人与其他存在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和可能,缘的分量轻重,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浅,如父子、夫妻、主仆之间。(维基百科)</p><p class="ql-block">那么我现在的缘分观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不再相信缘分,一切都是在神的掌握之中,当我顺服的时候,走在祂的心意里时,我便事事亨通。</p> <p class="ql-block">所谓享下等福,就是甘愿过普通人生活。一杯清茶,一碗淡饭,儿孙齐聚人生足矣!</p> <p class="ql-block">世俗的福无非是满足各种欲望。而这些宝贵的经文就是我现在对于福的理解和期盼。</p> <p class="ql-block">下联则道出了人生在世,做梦、做人、做事的原则与尺度。</p><p class="ql-block">人生之路,坎坎坷坷,弯弯曲曲,时喜时悲。要想过好这一生,需要牢记“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人生三宝,因为:</p> <p class="ql-block">做梦,当“择高处立”,志存高远,才能高瞻远瞩;</p><p class="ql-block">做人,当“就平处坐”,为人低调,才能消灾远祸;</p><p class="ql-block">做事,当“向宽处行”,予人余地,才能畅行无阻。</p> <p class="ql-block">与上联遥遥相应。纵观上中下,横瞰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无论在多么错综复杂的困境面前,都能够处变不惊,遇险不乱,所谓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既能成就一番功业,又能守住一生安宁。</p> <p class="ql-block">感谢二姑给我发来这么好的帖子,并鼓励我写一篇网文,能和二姑有这么深入的交流,让我感到无比的高兴。祝福二姑、二姑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期盼着二姑和二姑父能有决志信主的那一天,一定会是恩上加恩,福上蒙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