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百年 美术之路

墨客

<p class="ql-block">清未民初,时局动荡,风云变幻,中国社会经历了沧桑巨变。20世纪初,湖南涌现了以齐白石为首的一大批美术界名人,他们既继承传统,叉与时代接轨。1899 年,齐白石拜湖湘名士王间运为师,并于1902年第一次离开湖南远游,开启了历时七年的“五出五归”,大大开拓了眼界,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湖南现代美木社国也应运而生,如“湘影画社”“满湘书画社” 等,他们相较于传统社困组织更为严密,制度也更加完各,为20世纪上半叶的湖南美术界注入了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3 年,“湖南美术专门学校”创立,又称“华中艺专”,创办人为陈淑诚及一批从“上海美专”毕业回湘的中 青年教师。在此后办学的三十多年间,华中艺专成为湖南美术教育的大本营。与此同时,1920年,湘人蒋兰圃在武汉与唐义精、唐一禾、徐子珩等创办了 “私立武昌美术学校”,该校成为华中地区美术教育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1931年,湘人高希舜在南京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并于抗战期间迁回桃江继续办学。1938 年,“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5“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迁址至湖南沅陵,合并为一校,更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这些美术学校均为建国后湖南美术教育模式提供雏形并输送了大量人才。</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南美术界以版画、壁画、雕塑、演剧等形式全面投入抗战,他们成立抗敌协会,组织文化演讲、举行义卖、募捐,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和年会,在报刊、战场、街头巷尾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鼓舞着士气,激发着人民的热情,并留下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湖南美术事业与时代命运紧紧相连,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做出吸收与转化的回应,另一方面掀起救亡图存的浪潮,投入改变民族命运的洪流中。在这种背景下,湖南美术呈现出中西融合和积极抗争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新湖南报》创刊,逐渐成为这一时期湖南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的 重要发表媒体。</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美木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在坚持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基本方针下,湖南美术界逐步开始了筹备机构、整编人才和建构</p><p class="ql-block">体制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195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组建完成,为湖南年画、宣传画、连环画、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图录等的出版、发行工作做出了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1956年6月,湖南省群众艺木馆正式成立,极大促进了湖南社会性、群众性美木活动的开展;</p> <p class="ql-block">1958年,湖南省美术工作者协会应运而生,作为新中国美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官方机构,美协无疑成为这一阶段湖南关术事业的核心力 量。</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60年代,湖南地区的专业美术创作与展览活动较为活跃,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专业美木创作者和具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并在全国崭露头角。</p> <p class="ql-block">1949年 至1978年问,湖南美术界紧跟觉和国家的文艺政策,在政府的大力组织下,开展了许多人民喜闻乐见的美术创作与展览活动,开创了新中国时期湖南美术的新面貌,为日后湖南美术的探索与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1979年10月,第四次“中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申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为文艺事业的复兴和美术思想的解放萸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美术单位和机构相继恢复工作,组织美术活动,举办美术展览,推动了美术创作的全面发展。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美术高等教育体系逐步运转,为新时期的美术创作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专业美术刊物的复刊及创刊,引介了西方美术思想,兴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预示着新时期美术事业莲勃发展的到来。湖南也开始在全国美术格局中展现出活跃的姿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湖南工笔画莲勃发展,先后多次在北京举办大规模工笔画展览,一批工笔画家在全国美术舞台上崭露头角。湖南工笔画通过对传统工笔画大众化与民间艺术现代化的结合,推动了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而作为水彩画大省,湖南拥有一支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队伍。</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省内、外水彩画联展频繁推出,水彩作品在全国展览中屡获佳绩。同时,基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等专业院校水彩画教育的持续输出,保证了人才梯队的建设,水彩画也成为湖南高等美术教育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1980 年湖南美木出版社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湖南美术体系的建设,为湖南美术的自主发声提供了新途径。</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青年艺术家群体,掀起了一股新潮美术风潮。</p> <p class="ql-block">随着“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于 1989 年更名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为更有效地组织全省美术活动的开展,调动各地美术资源提供了保障。</p> <p class="ql-block">湖南书画研究院(现湖南省画院)于 1991 年成立,为专业创作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湖南美术创作呈现出 百花齐放的局面,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豚搏的力作,艺术风格成熟多样,彰显出湖南美术事业的新气象。</p> <p class="ql-block">湖南的艺术家群体以长沙、湘潭等地为中心组织艺术活动,后于北京举办了 “湖南青年美术家集群展”,作为对全国各美术群体展的回应。他们为湖南美术发展带来了新观念,以其丰富的面貌共同构成湖南美术的新格局。</p> <p class="ql-block">爨底下古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