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校园 再创辉煌——纪念柳地高建校43周年 康乐 2023.11.4

康乐

<p class="ql-block">  11月4日,是柳州地区民族高中(简称柳地高)建校43周年纪念日。柳地高曾因壮族孪生姐妹双双考取清华大学而被誉为“金凤起飞的地方”,是“八桂名校”、广西首批16所重点高中之一,由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题写校名。目前,柳地高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正以更加稳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建校43周年的到来,朝着壮美校园、再创辉煌的目标奋进!</p> <p class="ql-block">每当忆起建校之初的艰难环境和开拓者们的忘我拼搏,曾参与其中的我,和其他老教师、老校友一样,都会心潮澎湃,慷慨万千!</p><p class="ql-block">据有关数据称,近年来,柳地高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逐年加大投资力度,对校园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整合规划,在优化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美化校园环境等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了许多实事,让人感到欣慰。</p> <p class="ql-block">以我退休时的前后相比,切实感受到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p><p class="ql-block"> 学校周围,单位毗连,居民众多,校门外又是交通要道,来往行人不断,各种车子挤满校门外两旁。由于严格监管,车子不乱停放,小贩不能摆摊,却给学校带来了一方闹中取静的宁静环境。</p> <p class="ql-block">进入校门两侧,是早年种植的桂花树、翠竹和草坪,青葱翠绿,生机勃勃。原有的高大桉树、榕树、天竺桂等已更新换代,全部改植桂花树、芒果树、萍婆树、紫荆树等树种。目前正是秋风爽、桂花香季节,校园里弥漫着令人陶醉的桂花香气息,无论匆匆走过,还是漫步校园中,都可以感受到有秋风凉爽和桂花芳香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围墙边安有专供节能汽车、电摩充电用的充电桩;桂花树下设有石桌石凳;空地全都铺上草皮。绿树成荫,绿草如茵,是大家乘凉、聊天和娱乐的休闲之地。</p> <p class="ql-block">教工和学生宿舍区分别安装了供水加压装置,解决楼房高层因水压低而供水不足的问题。如今,男女学生宿舍的热水供应系统已全部更新,所有教室和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免费给学生使用;所有建筑全部换装双层中空隔音玻璃窗,学生宿舍进行了外墙翻修,校园道路进行了沥青化改造,田径场进行了跑道翻修和主席台改造等等。</p> <p class="ql-block">男女学生宿舍分别安装了用水加压装置,为高楼层学生用水提供了便利。</p> <p class="ql-block">校内建立了多处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学生饮水亭。</p> <p class="ql-block">在校园环境的改造和完善中,不乏爱心校友对毌校的捐赠和资助。据校友总办提供的消息称:地高校友历来深怀感恩之心,有反哺母校的传统,为母校教育教学设立各种奖项。如99届韦燕强校友每年向母校捐资6万元,设立奖学金”;91届莫金枝校友每年向母校捐资10万元,设立金子奖教金;01届陈静校友每年向母校捐资5万元,设立地高申能达教育教学奖励基金;95届校友刘颖每年岀资5万元在母校设立话本杯校园故事大赛奖等等。也有校友以年级或班级的名义为母校奉献爱心。90、96、00届联合捐资百万元修建校史馆,02届捐赠30万元装备报告厅LED显示屏。(未完)</p> <p class="ql-block">(接上页)87届梁瑞平校友每年5万元设“掌上公交”奖学金,96届校友捐赠在教学教研楼前的两块玉化石,94届校友捐赠在新的二号教学楼前两棵罗汉松,92届和96届校友捐建的塑胶排球场,部分热心校友捐建的教学教研楼前的喷泉小广场,95届黄艳松校友每年赞助的“荣泰设计”乒乓球比赛,91届莫竞滨校友赞助的首届足球比赛,97届捐赠20多万元安装教学教研楼一楼、灯光球场前的电子屏等等。这些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校友们的大力支持,谢谢校友们。</p> <p class="ql-block">此图组是93和03届校友联合捐建的绣球广场的开工仪式和落成仪式。</p> <p class="ql-block">正值母校建校43周年纪念日—11月4日到来之际,“壮美绣球赠母校 如山师泽留心间”的绣球广场工程圆满落成!</p><p class="ql-block"> 如今校园内随处可见地高校友为母校奉献爱心,捐建各种秀丽的景点,为母校增添异彩。</p> <p class="ql-block">校园右侧草坪内有88届校友毕业20周年(2008.5.2)返校聚会时捐赠的奇石,石上书写“桃李天下,情深母校”八个红字,表达了莘莘学子对母校的深情和感恩。</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3届8班全体同学捐种的古樟树(约有80 年轮,价值七万元),纪念石上书写醒目的“古樟擎天,书香满园”八个魏体大红字。该树可算是母校树龄最老的吉祥树。</p> <p class="ql-block">校园大门左侧,原是一片土坡草地,老三届(84、85、86)的学兄学姐们联合捐资40多万元,在忆恩亭南面的坡地上捐建了竖有先圣孔子雕像的“圣园”,用于传承国学文化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孔子雕像高大而肃穆,不少游客和家长来到圣园,都会对孔子雕像肃然起敬,顶礼膜拜,不少毕业生高考前到孔子雕像前祈祷许愿,希望能考上理想的高校。“圣园”可算是校园里最神圣、最有魅力的园区。</p> <p class="ql-block">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孔子在教育和行为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对学生的修身养性和学习方法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忆恩亭”也被修茸一新。</p> <p class="ql-block">在“读书雕塑”的附近,是校友们奉献爱心、捐助美化校园景点最集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997(2)班校友捐赠的萍婆树和奇石。</p> <p class="ql-block">地高首届体育生捐种的桂树。</p> <p class="ql-block">1999届校友毕业二十周年敬赠的贵州大青石(价值约20万元),上书“厚積薄发”四个繁体大字,还捐资30万元作为母校其他美化绿化工程之用。</p> <p class="ql-block">老三届校友联合捐建“圣园”时,为了要与道路右侧的古樟树相对称,还选择在“读书雕像”旁捐种了一棵大樟树。如今该树枝繁叶茂,树影婆娑,长势喜人。</p> <p class="ql-block">1988届校友在逸辉图书馆北面至教工活动楼之间捐建了乒乓球场,並捐种了价值8万元的丹桂林。</p> <p class="ql-block">这是梁维繁老师经管的盆景园(意园)。梁老师是本校体育老师,不但写得一手好字,对盆景栽培也颇有研究。</p><p class="ql-block">学校利用梁老师的“意园”平台,拨岀一定款项为“意园”修了具有园林艺朮特色的园墙和园门,为学生开设了独特的盆景艺朮课。经过个人的钻研和努力,梁老师终于完成了跨界教学,体育老师变成了书法课、盆景艺术课老师。</p> <p class="ql-block">目前“意园”约有六百多个盆景,部分盆景已摆设在“圣园”周边让人观赏。</p> <p class="ql-block">梁老师在给学生讲盆景栽培和盆景鉴赏课。</p> <p class="ql-block">梁老师的部分盆景样品。</p> <p class="ql-block">98届全体校友在操场右侧通往食堂的操场边捐种的萍婆树林带。</p> <p class="ql-block">88届全体同学在操场左侧捐种的丹桂林。</p> <p class="ql-block">建校之初的教学楼,已推倒重建了新的六层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新建教学楼和教学教研大楼两相毗邻,两楼前面的篮球场和气排球场连成一片,是全校师生举行各种大型集会活动的主要广场。</p> <p class="ql-block">凹字型的第一教学楼由1991和2001两届校友联合捐资翻修了外墙,显得更加宏伟、大气。</p> <p class="ql-block">87届、89届和91届校友在第一教学楼南面联合捐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壮园”建筑群,由“壮园廊”、“文昌亭”和“翊翊泉”水景三个部分组成。学生在此开展竹竿舞、芦笙演奏、民族文化歌舞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民族文体活动内容。</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校最早的男生宿舍楼,建校之初的几年是学生和单身青年教师合住的第一栋宿舍楼,现在所有宿舍楼的每个房间都安了空调。</p> <p class="ql-block">银行部门在校区内分别开设了三个银行取款点,方便学生校内取钱。</p> <p class="ql-block">三角地边原来的男女生厕所,已改建成漂亮的能自动播放音乐的标准公厕。</p> <p class="ql-block">专为师生开设的专业发廊。</p> <p class="ql-block">1987届胡宾校友在校内设有喜莲娜糕点商店,每年中秋佳节她都给老师免费赠送中秋礼品。今年教师节,是退休老师回校参加活动人数最多(近90人)的一年,胡宾校友给全体退休老师赠送月饼,88届潘家华、卖千锋校友奉献爱心,敬请全校所有老师及回校参加活动的校友会成员共进晚餐,欢度教师节和中秋节。</p> <p class="ql-block">喜莲娜糕点店</p> <p class="ql-block">今年回校参加教师节活动的退休教职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各届爱心校友为母校设立的各种奖项,如期兑现。图为2001届陈静校友回校参加教师节活动,亲自给年度获奖的老师颁奖。</p> <p class="ql-block">“创园”是由本校语文高级教师黄忠录老师创办的“百草园”改名而来。黄老师利用校园的边角地段,坚持经营百草园二十多年,目前已建有七个园区,二十四个小景点,育有两百多种有文化内涵的花果草树上万株。</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一直坚持育花种草要与教育培养人才相结合。学生在创园中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渗透着德智体美劳食“六育”的内容,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学校拨岀一定经费为“创园”修建了园门和民族文化围墙,使之成为一个幽静美好的育人环境和平台,用于生物探究课、花卉与作文课的开设与实施。各届学生对“百草园”(创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有利于培养多元人才。但愿这个民办公助的融汇个人和集体两方面积极性的新型青少年活动园越办越有生机。</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生在“创园”中开展各种活动。</p> <p class="ql-block">整个校园道路沥青化。</p> <p class="ql-block">足球场和跑道的翻新和塑胶化。</p> <p class="ql-block">为适应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原来与本校一墙之隔的党校校区,现已成为地高成立的来宾市第一所中学团校和特训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党校通往地高的地高东门。</p> <p class="ql-block">大家所熟悉的地高和党校的巷道。</p> <p class="ql-block">经来宾市政府同意,已设立柳州地区民族高中附属初中部,並划拨原电大校区给柳地高附属初中办学使用。</p> <p class="ql-block">原电大校门。</p> <p class="ql-block">形势在发展,教育要提高。柳地高经过四十年的艰难办校和艰苦创业,尤其得到校友们的关爱和帮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学校创建的圣园、意园、壮园、创园,一方面美化绿化了校园,另方面是给学生提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和展示个人特长、多元成才的良好平台。我们的校友、现任柳地高党委书记邓东锋同志曾在母校四十年大庆时立下誓言:</p><p class="ql-block">“追忆往昔,岁月峥嵘,一路慷慨高歌!</p><p class="ql-block"> 欣看今朝,大任始承,正当二次创业!”</p><p class="ql-block">作为老一辈地高人的我,衷心祝愿母校在二次创业中再创辉煌!</p> <p class="ql-block">制作:康乐(李欢)</p><p class="ql-block"> 2023.11.2 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3.11.8 修改</p>

校友

母校

校园

柳地

老师

学生

捐建

圣园

盆景

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