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唱歌课《小毛驴》为例,音乐创新作业设计

淼记妈妈

<p class="ql-block">一、设计意图</p><p class="ql-block"> 为落实"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围绕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走进民歌,丰富音乐感受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在课后让学生多维度的体验和创造,与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并且起到巩固与拓展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二、背景</p><p class="ql-block"> 本课教学内容延续了“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特色。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是认识唱名“4”在我国民族调式中,这个音又叫“清角”。围绕这一知识点,教材特意选用了含有“4”(清角)的两首民歌,即陕西民歌《剪窗花》和北京童谣《小毛驴》让孩子们感受体验含有“4”清角的民族调式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小毛驴》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北京童谣。歌曲为2/4拍子,由4个方整的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的旋律走向非常清晰明了,具有上行和同音反复的特点。旋律简单易唱、轻快活泼,歌词以诙谐、风趣的语言描述了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也表现出小朋友天真活泼的性格。</p><p class="ql-block">三、学情分析</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的学生平时比较少接触民族调式的音乐,对于民族调式的音乐了解知之甚少,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剪窗花》初步感受了民族调式的韵味,为学习《小毛驴》这一课奠定了基础,《小毛驴》的旋律活泼简单易唱,学生很快学会唱,所以本课的主要不在教唱,在于感受歌曲情趣,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够创编舞蹈动作,能够利用课堂乐器伴奏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四、作业设计目标</p><p class="ql-block">1.通过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提升学生的表现力,感受音乐情感,知道表达歌曲情绪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边唱边跳,提升肢体创作能力,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3.利用“杯子”为歌曲伴奏,感受乐曲中旋律和节奏的特点,体验“杯子”律动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五、作业设计整体思路</p> <p class="ql-block">六、作业评价标准</p> <p class="ql-block">七、作业设计反思</p><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提出,2年级学段以唱游为主,能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感知音乐形象,对音乐产生兴趣。能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p><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的作业设计,围绕歌曲《小毛驴》设计了三种不同程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歌曲情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歌曲表现中来,从而达到了提升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感受音乐之美,表现音乐,在平时的音乐常规课中也利用杯子,让学生感受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为今后的音乐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中二年级的孩子们利用杯子,边唱边打杯子律动。</p> <p class="ql-block">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日常的音乐常规课中,利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杯子,来做打击乐器,让学生享受音乐,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p>

音乐

歌曲

学生

小毛驴

感受

作业

调式

杯子

设计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