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帝:{父少典,母附宝。黃帝与炎帝是兄弟,黄河一代称炎黄子孙}《史记·五帝本记》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国号有熊"。有四妃十嫔,(正妃西陵氏嫘祖,今四川盐亭三月十五生)。二十五子,正妃有君三子,长曰玄嚣,次曰青阳,三曰昌意,一女叫珩,女婿叫蚩尤,外孙女叫小夭。青阳被蚩尤所害。昌意让祝融的真火伤害。后祝融(火龙)和共工(青龙)争位,头触不周山(六盘山),天柱折,地维缺发洪水,女娲炼五彩子补天。黄帝传位于昌意子叫颛顼(高阳氏)。颛顼传位于玄嚣孙·娇极子叫帝喾(高辛氏)。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商丘人,四妃,四子。元妃姜塬生弃又名后稷(周祖)。次妃简狄生契又名阏伯[玫瑰][玫瑰](汤祖)。次妃庆都生尧又名唐尧(放勋)。次妃常仪生挚又名虞舜(重华)。帝喾传位三子叫尧,尧传位四弟叫舜(挚)。舜传位于帝喾堂弟禹,禹的父鲧、祖父昌意、曾祖黄帝。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笫一个奴隶制国家,在位45年。禹传位于子叫启。启和契都是黄帝的玄孙。</p> <p class="ql-block">三皇起史,五帝垂功,开先立极,泽被寰瀛。有时间研究古史,无空闲当故事听!据《中国姓氏大全》载:"帝喾以地名为依据,号高辛氏"。《商丘县志》记载:"帝喾陵在城南高辛里,帝喾都毫。"帝高辛娶有娀氏简狄生子曰契,封为商侯。《拾遗记》曰:"有神女简狄游于桑野,见黑鸟遗卵于地,有五色文,作八百字,简狄拾之,贮以玉筐,覆从朱绂夜梦神母谓之曰:尔怀此卵,即生神子,以继金德。简狄怀卵,一年而有娠,经十四月而生契。"《春秋左氏传》昭公元年记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棒,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藏,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古辰为商星。"《春秋左氏传.襄公九年记》曰:"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契是卵生,燕子为图腾,称"玄鸟部",("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是《商颂、玄鸟》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玄鸟族为阴族,阴与殷同音通用,又称"殷族"、"殷商"。</p> <p class="ql-block">契(阏伯),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划时代的伟大商祖,是母系社会权制过渡到父系社会权制的第一位男姓商族始祖。历经尧、舜、禹三朝,在尧帝时任火正,观日月星辰,发明文字,《易经》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安国在《商书序》中说:"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郭氏说:"不仅支干文字当始于殷人,即中国之有文字亦当自殷始”,契是殷墟甲骨卜辞的始创者,现布十几万片,五千多个单字。已有六十甲子的知识,后世人名亥和甲乙丙丁壬癸。为周文王的后天八卦创造了前期条件。在舜帝时任司徒,掌管教化民生,《史记-殷本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契全力助禹治理黄河、长江、济水和淮水,疏导洪水下游大海,《史记-殷本记》:"…,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洲,各以其职来贡,不失阙其宜"。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赐为"子"姓,因而子与汤同义互用,功而封商(今河南商丘),唐《括地志》曰:"古之商国,契所封也"、"宋州宋城县古阏伯(契)之墟,即商丘也"。 </p><p class="ql-block"> 《 商丘县志》记载:阏伯台"在城西南三里,高八十八尺,周二百步。"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嬌极,嬌极生帝喾,帝喾生契,契(阏伯)是汤姓的远祖。从他分出姓氏有348个,其中单姓255个,复姓93个。治水有功,因母吞燕卵生赐子姓,封今河南商丘。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丁,报丁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主壬生主癸,主癸生商汤。商汤,商朝开国君王,至帝辛十七世三十一王。</p> <p class="ql-block">契(前2096年——?帝舜二十二年)。在古史传说中,契又被称为“玄王”,意即部落酋长。契曾为“火正”,又为“司徒”。一般认为,契以前,商族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从契开始,先商时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契被商族人视为神圣,后灵魂归化为神,在甲骨文中被称为“高祖夔”而受到后人的祭祀。"火神台"(阏伯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老百姓称其为"台会”,又称"朝台”。台会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南段,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的盛大庙会,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初,参加祭祀的人们用敲打木棒、石块和吟诵悼念之词等多种古老的方式来祭祀阏伯,后来人们杀猪宰羊,摆放贡品,叩头祭拜。现在人们多以水果作为贡品,以烧香、放鞭便炮为主要祭祀形式。庙会上,各类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绝活绝技、农具、黑白条货、奇装异服等等比比皆是,应有尽有,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盛会,物资交流的盛会。</p> <p class="ql-block"> 契之子昭明,夏朝第二任商部落首领,昭明居砥石,说明此时商族势力发展到了今石家庄以南、邢台以北的古泜水流域,所以昭明时期也是先商的一个发展时期。 </p><p class="ql-block"> 昭明之子相土,夏朝第三任商部落首领,《诗·商颂·长发》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说明相土时期商族的活动空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土的另一业绩就是《世本·作篇》所说的“相土作乘马”。在《世本》中,“作”是发明之意,此处“作乘马”是指相土驯服马,用马驾车。可见,相土时期商族的发展是显著的。相土与共工、大禹都是传说中擅长治水的神话人物,也是考古有据的历史人物,介于半人格和半神格之间。相土的三世孙冥也为治水身死,受到后人祭祀,留下了“冥勤其官而水死”的传说。相土为商部落首领,被夏王封为“火正”,也算子承父业。他利用夏王“太康失国”对东方无力控制的有利时机,利用“作乘马”的优势,扩展了自己的实际控制范围,向东方发展,兼融了东夷的部分势力。鼎盛时期的相土部落以今商丘一带为中心,势力范围扩至黄河、渤海、黄海一带海滨及其附近岛屿,带动了商族先进的畜牧业向外传播,还同当时的“海外”发生了联系,又在泰山附近建立了“东都”。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相土之子昌若,夏朝商部落第四任诸侯。</p><p class="ql-block"> 昌若之子曹圉,寒浞时诸侯。 商民族的第五任首领。虽然司马迁著《史记·殷本纪》时,有提到他,不过没有描述其的事迹。祖父相土在夏相在位时,为了驯养马匹,而制作乘马。 </p><p class="ql-block"> 曹圉之子冥,夏少康时商部落第六任诸侯,官居司空,执掌漕运,善治水,《集解》宋忠日:“冥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殷人郊,《国语·鲁语上》说:“冥勤其官而水死。”冥是一个治水官,所治理的水,虽不一定就是直接治理黄河,但也应是与黄河有关的水域,若水不大,也不会因此而殉职。在商族人的心中,冥因治水而死是一位大功于本族的人,因而被列入重要的祀典之中。如《国语·鲁语上》有“郊冥而宗汤”的记载。郊祀是一种祭天之礼,这意味着商人将冥配祀上帝。可见,在商人的传说中,冥具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冥之长子振,又名王亥(前1874——前1775年,夏杼十四年——夏泄十二年)商部落第七任诸侯。《山海经·大荒东经》和《楚辞·天问》中都提到王亥“仆牛”,《世本》《吕氏春秋·勿躬》作“服牛”,《天问》有“该秉季德……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仆、服、牧都是一声之转,指王亥牧牛羊。前文述及《世本·作篇》言“相土作乘马”,乘马,即用马驾车。说明在相土时已有马的驯养和使用,可以说王亥是继承了商先公重视畜牧业的传统。在先商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很多牛、羊、猪、鹿、狗等动物遗骸,说明先商时期商人畜牧业发展情况。王亥之亥,王国维以为是时间即祭日,但从所有祭祀王亥的卜辞来看,亥不是祭日,亦非十二地支中的“亥”。《说文》:“亥为豕,与豕同”。段玉裁注“谓二篆之古文,实一字也”。从王亥受到商人崇拜的程度来看,亥即豕。豕,猪也。说明王亥重视畜牧业,饲养“猪”等家畜。《管子·轻重戊》:“殷人之王,立帛(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皂”以养马,“牢”以养牛,“服”乃驯服、放牧之意。这说明,王亥不仅养猪,而且养马、牛。王亥所处的时代,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王亥时期的商部落已经能饲养猪、牛、马,从饲养个别家畜到畜牧业逐步发达,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王亥也因此受到后人的崇拜。王国维说:“然则王亥祀典之隆,亦以其为制作之圣人,非徒以其为先祖。”“制作”是发明的意思,“制作之圣人”是说王亥是畜牧业的创始者。因此,著名学者胡厚宣也说“王亥是一个畜牧业的创始人”“第九届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开幕式暨商祖王亥拜谒典礼”将在2023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在商丘华商广场举行。从2006年开始,“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商业起源于商丘已经作为一张靓丽的名片,沿着“一带一路”飞翔,使商丘誉满华夏,声播海内外。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节会,天下华商齐聚商丘,共同拜谒华商始祖王亥,寻根问祖,投资兴业,对商丘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p><p class="ql-block"> 商丘被称为“三商之源”:(1)商丘是商族(商部族、商民族)的发源地,可以用“玄鸟生商”四个字来表达;(2)商丘是中国商业的发源地,可以用“王亥经商”四个字来概括;(3)商丘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从商汤开始共九个王都商丘),可以用“成汤都商”四个字来说明。</p> <p class="ql-block"> 振之子上甲微,(前1770年——前1720年)夏朝商部落第八任诸侯。从上甲微开始,商人的势力逐渐发展强盛起来。据说上甲微灭掉了黑恶势力、并收复商人仆牛的有易氏,使商人的势力大为增强。到成汤统治的时候,商人的势力已极为强盛。相反在中原占统治地位的夏王朝,却在孔甲以后,国势衰落,其末代君王桀的残暴统治,更使国内矛盾日趋尖锐,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的条件日渐成熟。</p><p class="ql-block"> 上甲微之子报丁,夏朝商部落第九任诸侯。</p><p class="ql-block"> 报丁之子报乙,夏朝商部落第十代诸侯,商汤的高祖。</p><p class="ql-block"> 报乙之子报丙,夏朝商部落第十一代诸侯,商汤的曾祖。</p><p class="ql-block"> 报丙之子主壬,夏朝商部落第十二代诸侯,商汤的祖父。</p><p class="ql-block"> 主壬之子主癸,夏朝商部落第十三代诸侯,商汤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主癸之子商汤(履),夏朝商部落第十四代诸侯。帝王世纪》日:“主癸之妃日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故名履,字天乙,是谓成汤。”汤历数夏桀的种种暴行统治,商汤革命要代表上天来拯救夏民,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自己完成上天赋予的伐桀之命。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商汤乃殷商开国之君,即成汤拥有天下后之号。商汤(公元前1766年)传位至帝辛时,朝政日衰,终被周武王所灭,至此传十七代三十一王。</p><p class="ql-block"> 商汤,契的第十三世孙,黄帝的第十七世孙,商朝开国君王,建始都毫(今河南商丘)。他的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名“汤”为姓,即汤氏。《姓氏寻源》所云:“汤,子姓成汤之后。”因汤姓系于子姓承于商汤,所以,汤姓得姓始祖——商汤。汤姓得姓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p> <p class="ql-block">作者汤致永,河南商丘人,商丘市姓氏文化研究会汤姓委员会负责人,商丘市汤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致力于研究并传播汤姓文化。在历史、文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p><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