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美国与中国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省会”城市常常籍籍无名,而最有名的城市却不是州府。譬如,加州闻名遐迩的是洛杉矶和旧金山,而州府却是鲜为人知的“萨克拉门托”。近日我们夫妇驾车百多公里游览了这个州府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世纪中叶,萨克拉门托是随着旧金山淘金狂潮迅速发展起来的。1848年当地发现黄金,大量淘金者涌入,萨克拉门托也从一个小城镇很快变成重要的经济交通枢纽,商业和农业也得到惊人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终点站就建在此处。火车、马车、船只来往不歇,各种货物以及人员进进出出,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1854年加州议会以及州政府搬迁到这里后,萨克拉门托就成为了加州的首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驾车进入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素有“小白楼”美誉的州议会大厦。它与我们前些年参观美国国会大厦外观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就是规模略小些。它于1860~1874年期间兴建,至今已拥有150年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早些年我们在雨中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加州议会大厦是否与美国国会大厦外观很相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楼二层的阳台上有八根大立柱,柱子的顶端托着精美的花雕。顶部三角形框内雕像栩栩如生;三角形框外的两端各有一尊与猛兽搏斗的骑士雕塑,骑士、骏马、猛兽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象征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西部的牛仔 精神,纪念那些建市初期,从事淘金、垦荒、修筑铁路、经商等方面的开拓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厦左侧有个玻璃门通道,我们经过简单安检进入大楼里头参观。这种开放性,不需要证件就可以随便入内。我们早些年参观台北市政厅也是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圆形大厅。美国议会仍承袭欧洲宗教风格的圆顶建筑。此类建筑源自于古代的希腊罗马帝国,也就是民主法律制度的诞生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四十公尺高的圆形屋顶,重现了19世纪原始的漆色和设计。1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光彩夺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大厅走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核桃木铺成的楼梯依然色泽美观,质地细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楼大厅有每位州参议员和众议员成员的图片,相关的选区及个人简介,便于选民知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曾经是总检察长的办公室,目前是史迹和艺术品特展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总检察长接待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楼的立法院会议厅。加州的四十位参议员和八十位众议员在此制定和通过法案。立法会议期间,旁听席是对外开发的,同时实况转播,体现“人们当家做主”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869年的核桃木书桌,仿古的大吊灯,雕花天花板凸显了立法院大厅的庄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中小学生在此参观,每一批都有讲解员给他们讲解。这里每个县乡都有介绍自己历史的图片、橱窗和实物展览。去年,上小学4年级的外孙也在学校组织下来此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议会大厦二楼至三楼的走廊墙上挂满了加州历届州长的画像及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戴维斯第37任州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熟知的第38任州长—施瓦辛格。他不仅是州长,还是一位好莱坞的影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议会大厦底层有加州第33任州长、第40任美国总统里根的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曾到过加州的一些市政厅和台北市政厅,有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这些地方政府还真有点人民政府的味道,不仅议员坚持密切联系选民的群众路线,而且无论市政厅还是议会大厦都向世人开放,无论市民,还是外国游客均能入内参观,压根不怕泄露党国机密,这或许体现他们的自信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与议会大厦东西向的中轴线上有一座金色的“淘金大桥”。它跨越萨克拉门托河,建于1917年,是一座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双塔吊桥,得名于加州淘金热时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淘金大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它是萨克拉门托的地标性建筑之—,也是加州重要旅游景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离开议会大厦往西步行不到20分钟,来到萨克拉门托河畔一幢不起眼的红砖外墙建筑,这就是铁路博物馆。博物馆展厅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主体展品是精心修复的21列火车机车,此外还有修建太平洋铁路时的场景复原展示,以及一些物件、照片、介绍等。1976年开张,是加州首府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进入馆内,首先看到最引人注目的藏品是这个中央太平洋1号斯坦福州长蒸汽机车。它全身乌黑,造型别致,直线型与流线型交织,可见当年的气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1号列车还有一段故事。100多年前,加州淘金热开启,当时从美国东部来到西部非常不易;又时值美国南北战争,为加强东西联系,维护美国统一,美国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1862年始建,1869年通车,全长3000多公里,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跨州铁路,即太平洋铁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为纪念中央太平洋公司主席、时任加州州长、斯坦福大学创始人利兰.斯坦福,1号列车被赋予了“斯坦福州长号”。</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台第4294号南太平洋铁路机车,自1910开始改造成新型的、绞接式的蒸汽机车用于内华达山脉,牵引较重的火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台编号“13”的“帝国”号,作为货运引擎为维吉尼亚和特拉基铁路服务了40多年。它采用抛光黄铜和金箔,是1870年代货运机车装饰的杰出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台“银州”客运车是内华达中央铁路公司制造的唯一客车。它涂装华丽,配有豪华座椅、大理石洗脸盆和镀银硬件,但随着铁路业务的衰退,服务减少,世纪之交后逐渐退出运营。1939年在旧金山金门国际博览会上展示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走进软卧、卧铺车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150年前乘坐火车奔驰在群山峻岭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博物馆展出的21台机车都是150年前为加州、为美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每台机车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在此不一一介绍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博物馆展示厅还收集,展出当时各类生活用品、图片、修建铁路时的工具设备以及车站的设施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检票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候车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调度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餐车厨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餐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餐车上放着真正的精美餐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舒适的卧铺车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博物馆用了比较大的篇幅专门介绍中国劳工在建设这条铁路做出的杰出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再现中国劳工生活及工作的场景。生活条件极其简陋,工作环境极其恶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雕塑“沉默的尖峰”表现了中国劳工在修建这条铁路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工人们的日常用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铁路修建完成后,中国工人与当地居民共同垦荒,开展农业生产;后又建起罐头厂,开启工业革命。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移民,大部分都是从广东、福建一带来淘金和修建铁路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罐头厂包装车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女工们也参与工业生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铁路博物馆值得参观,推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与铁路博物馆相邻的就是萨克拉门托老城区。19世纪中叶随着淘金热兴起,沿着萨克拉门托河两岸开辟城市建设。目前,老城区仍保留着150多年前的木屋、蒸汽火车、淘金机器、弹格路街道和木制人行道等,带你回到淘金热时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满怀期待找到“阿拉上海”,想尝尝久违的家乡味道,但很遗憾,小店装修关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看着门口张贴的菜单:油爆虾、响油鳝糊、白斩鸡、鲜肉小笼包……一连串熟悉的、响当当的上海菜名,馋得口水快要流出,但很无奈,这次没有口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走出老城区,返回停车场,天色渐黑。城区还有历史博物馆、美术博物馆、唐人街等等都来不及涉足。留点遗憾,下次弥补吧。(没想到仅一周后,女儿购买了在此地体育馆演出的“迪士尼冰上世界”,我们又一次来到了萨克拉门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萨克拉门托虽然只有50多万人的小城市,但给我的感觉却小而美,表现着静谧、干净和舒适,有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