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潮声》定格两岸交流合作 马尾先行先试永恒的印记B

山人的小屋

马尾,开港于春秋吴王夫差时代,早在唐代就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贸易港。同时还是历史上“海丝茶路” 的起点之一,我国著名的对外开放港口和水陆门户。<br> 在实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大背景下,由政协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委员会编,刘述先摄影编著的《海峡潮声》定格两岸交流合作,马尾先行先试永恒的印记文史资料正式面世。借此选择部分版面分期与网友分享,祝马尾在新征程上再建新功!<br><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B,“踔厉前行” 携手共襄</font></b></h1> <b>马尾,在“小三通”先行先试,向“大三通”迈进的艰难历程中。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积极稳妥、创造性地推动工作。“不当婆婆当好服务员”,真情地为台湾同胞服务,在两岸同胞之间筑起一座连接血脉亲情的“两岸连心桥”。<br> 跟随着两岸交流和开发区的发展步伐,两岸同胞携手共襄,不懈努力排除种种干扰和破坏,敞开胸怀,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推动“三通”进程。逐步形成以海峡两岸“产业衔接区”、“对台贸易基地”、“货物集散地”、“航运中心”、“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农业合作基地”、“旅游合作区”为核心的“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示范区”。</b><br> <b>(二)国家相关部委,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考察指导</b> <b>(三)两岸直接“三通”的路越走越近</b><br>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7年,随着“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的一纸令文落地,第一批探亲台胞途经香港回到大陆,两岸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交流的大门由此打开。2001年以来,作为“先行先试”的马尾,把直接往来工作,作为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的重要举措。两岸同胞日趋笃厚,交流愈加活络。连战、萧万长、林洋港、钟荣吉、王建煊等台湾知名人士及台国亲“立委”台湾水果登陆情况考察团、台湾民意代表“小三通”考察团、台湾民意代表和工商界人士来闽投资考察团等相继聚焦马江参访考察。两岸同胞“回家的路”越走越近,越走越宽。<br> <h1><b><font color="#ed2308">C,“筑巢引凤” 奋发崛起</font></b></h1> <b>作为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以台商投资区和海峡两岸船舶直航试点口岸、“小三通”先行先试为载体,充分发挥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的地缘、政策优势,“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努力探索营造国际化投资环境,与世界市场接轨。“一个窗口收费制”、“红灯呈报制”、“福州保税区办事限时制”、“工商项目登记制”,一条条经验从这里走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还先后推出“海关申报制”、“口岸联检制”、“税务代理制”、“企业收费监督卡制”等。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向高层次、多元化、全方位发展,成为祖国大陆吸引台商投资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和台商兴业安居的第一新家园。</b><br> <b>(一)“投资热土” 以台引台</b><br> 1994年,名列台湾制造业排行龙虎榜第四位的大同集团属下的中华映管有限公司,斥资在马尾建厂获利。这家全国最大的台资企业, 2002年8月五期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并投产,形成一个单色厂、四个彩色厂的规模,并顺利转制上市,更名为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截止2003年,华映光电CRT产品保持全国龙头地位与世界领先地位。<br> 投资的成功让华映不断增资扩产,先后新建华映视讯有限公司、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华映光电研发中心等。公司从生产单色显像管到生产彩色显像管;从生产电脑显像管到生产电视显像管,成为在开发区投资兴业的台资企业的代表和开发区首批“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的领头企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