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小镇研学活动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还说:“广阔天地练红心,大有作为”,这句口号曾经响亮地流行大江南北20余年。</p><p class="ql-block"> 尽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成为了回忆、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历史。但是,这场在55年前席卷整个中国大地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影响了2000多万知识青年的一生,而且冲击了这2000多万知青的父母、家庭、学校以及周围的社会关系。</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三年级二班所有同学跟随着老师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起出发来到了黄河口知青小镇,感受峥嵘岁月,追寻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 蒸窝窝头</p><p class="ql-block">我们体验了蒸窝窝头,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了窝头的历史和文化,掌握简单的制作窝头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叠军被</p><p class="ql-block">叠军被不仅仅考验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是考验同学们把控细节能力。 正所谓“三分叠、七分修”,一遍又一遍的压平铺实,磨炼着同学们的耐心,也培养了同学们良好自律的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同学们们专心致志压、量、切、扣、修等动作一气呵成。短短几分钟,一个个“豆腐块”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缝军包</p><p class="ql-block">小小红军包,传递历史情,装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在穿针引线缝制红军包的过程中,不仅让每个孩子了解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也切实增强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告诫大家要倍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以实际行动爱国爱党,共同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脱谷粒</p><p class="ql-block">在脱谷粒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农耕知识,还体验了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真切的感受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参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农垦博物馆内,一幅幅纪实照片、刺绣、油画、剪纸等艺术作品,惟妙惟肖,生动地还原了当年知青下乡劳作的场景,记录下峥嵘岁月的艰辛与拼搏,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大家从图片和老物件中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军垦、农垦,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以及山东建设兵团等不同时期的奋斗历程,感受那个年代党员、青年不畏任何困难险阻、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 观红色电影</p><p class="ql-block">“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红色大礼堂里,全体同学一起宣誓,观看《广北农场农垦记忆》《知青拼搏岁月》纪录片,让同学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p> <p class="ql-block"> 不去观世界,哪来世界观。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劳动精神,时代的苍桑感使我们更对红色革命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与心灵的洗涤,这种苍桑感使我们内心油然感恩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己远去的一代革命先辈,眷恋他们那种坚忍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悟了劳动精神,更增强了孩子们开创祖国美好未来的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