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旧事

土著人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晚上作了一个噩梦,本来就是睡眠不好的多事之秋,这回更是吓的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就接舅舅家打来的电话,说昨晚舅舅过世了。</p><p class="ql-block"> 还好现在动车购票和出行都方便,第二天和哥哥姐姐们中午就赶到宁德奔丧。</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三次踏上母亲故土,第一次来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年,父亲和外婆还都在世,母亲带我回来探亲,一进村口,把我吓了一跳,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情节,此时竟然在我眼前发生,只见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路口两旁,夹道欢迎我们,花生,鸡蛋等,使劲地往我们手里塞,不要都不行,村民的热情,现在想起来仍感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外婆家,那是一栋漂亮的小楼,外婆的父亲,曾是当地的名医,年轻时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创下一份家业,盖起了这座精美别致的小楼。这是一个二层小楼,里面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非常有品味,据说在鼎盛时期,曾外祖父所购置的家具,都是欧式的,只是,再有新潮思维的他,也终究抵不过血液里那份传统传承的羁绊,在两个太太都只生女儿之后,他心灰意冷,开始自暴自弃,染上了吃喝嫖赌的坏毛病,偌大的家业,这座小楼,莫名其妙输给他人,一家开始在外流浪。就在曾外祖父散尽家财之后,小姨太却突然生了一个儿子,惊喜交加的他承受不住这个好消息,60岁的他竟然一命呜呼,小老婆也跟人跑了,好不容易生下的儿子眼看没人照顾,已经嫁出去的外婆听说后,回到家里就近照顾弟弟,只是因为没有母乳和重男轻女,她不得不将也同样刚出生不久的母亲送与她人。解放后,政府没收地主的房子,分给没地方住的贫下中农,外婆她们才阴差阳错地在自己曾经的家有了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  那年见到外婆时,是一生中唯一见过外婆的一面,幽暗的二楼里,通过窗户射进的一缕光,我看到七十岁的的外婆依旧美丽动人,她裹着小脚,迈着碎步在小楼里忙进忙出,虽经家庭变故使她承受无尽苦难,但仍难掩她气质的优雅。小时候优渥的家庭条件及所受的教养,在她举手投足间仍历历可见。</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乡,我想是为了解决舅舅的婚姻大事而回的,短暂的探亲时光,母亲除了访亲拜友,就是和外婆关起门来,商量着啥事,有时,母女俩意见一致,外婆高兴的直点头,有时母女俩又意见不合,外婆低着头不吭声,母亲则气的直跺脚。</p> <p class="ql-block">  回家那天,舅舅特地去海边抓了一只螃蟹,要我们带回,母亲说不方便不要,舅舅却坚持塞在我手上,拗不过的母亲只好让我收下,山里长大的我第一次见过这五花大绑的玩意,一路上,它不可一世地瞪着我,只是到家后,才发现它已死了,按理说死螃蟹是不能吃的,但父母舍不得仍,依旧煮了吃下,结果当天晚上,全家都被送到龙岩县医院抢救。</p> <p class="ql-block">  只是那次回来之后不久,父亲和外婆就相继去逝,而今年初,母亲也溘然长逝,悲痛之心还未平复,现在舅舅也追随着他姐姐而去。</p> <p class="ql-block">  故乡的那条小街依然,小楼虽破败,也依旧挺立,只是故人却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有些人生来,也许是奋斗的,于是终其一生,吃遍天下所有的苦,却没有享受半点的福。有些人生来,也许是天生就是享福的,于是,自有横财天降,享尽荣华富贵。有些人生来,也许是为了见证,有些人活着,也许只是为了路过………</p><p class="ql-block"> 这里再次谢谢邻里对舅舅一家的照顾,一曲《送别》,为舅舅和往事送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