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消失的王国—海龙屯

王莒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龙屯曾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遵义古称)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辖区内以仡佬族、苗族群众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在24万明军100多天的围攻下,海龙屯城堡最终湮灭在战火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在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千米的龙岩山巅,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千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龙屯土司遗址始建于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该遗址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土司制度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当时的中央王朝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也是维系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作为土司遗址的海龙屯,较为完整的保留了这一制度的原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600年前,海龙屯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叛,土司杨应龙一声令下,战火瞬间蔓延,明军们围攻了整整100多天,城堡最终扛不住这压力,最终湮灭在战火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被黄沙掩埋了数百年的海龙屯,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至2015年7月4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被世人广为关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3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元、明、清朝中央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中央委任当地首领担任“土司”,世袭统治当地人民。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龙屯是播州杨氏土司在其统治核心区域设立的山地防御城堡,与位于平原地带的播州宣慰司治所(今遵义老城区)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和军事中心。元明时期(13—16世纪)播州杨氏土司辖境涉及今黔北、黔东南的广大区域,官至从三品宣慰使,是西南地区辖境广阔、地位显赫的大土司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屯后,只到达了屯前的六关,在新王宫遗址处折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山的腰部是第一道关隘,南面是铜柱关,北面是铁柱关,两关间连接着长400米的高大城墙。三十六步古道,又称天梯,是上下必经的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铜柱关,关门是用大块的石头垒起来的,非常的厚实坚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登屯古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松岩坡古道(左侧),是登海龙屯古道的一段,长96米,呈“之”字形曲折攀升。古道修建时,直接在山体基岩上凿成台阶,每级高约0.6米,步跨约1.2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登屯途中的马歇亭,这里原来是歇马台,现在建了马歇亭,可供游客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歇马台是连接上下关口的一个台地,其建筑风格按传统工艺砌筑,东、南、北边缘铺设标准的压面石,台心面铺石幔,又是一军事了望哨。明万历年间,播州第二十九代土司杨应龙扩建龙岩屯并亲笔书提了龙岩屯严禁碑,规定了出入屯者管理制度需“讫帖”。因此这里成了登屯人马在此等待验帖的地方,进屯人等需在此“验帖”方能进入飞虎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飞虎关是海龙屯的第二层险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前半部分为单通道石砌半圆拱顶石结构城门,后部系开凿自然山石而成,关内踏步及其墙壁,均在山体上直接开凿而成。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天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盘踞半山腰的三十六步天梯,曾经在战争中大展声威,凭借陡滑的石梯和山口的关隘,实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神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梯古称“三十六步”,位于屯东北山腰,扼咽喉要道,下接歇马台,上通飞虎关,是古屯代表性建筑,斜长51.5米,仰角38度,通宽4.30米。踏道宽2.79米,步高0.5米,两侧石护墙宽0.8米,以建筑雄伟、气势磅礴,特别陡峭著称。踏道反常规的天斜面,极难攀爬,城楼上投掷滚木、擂石等卫城武器,能一砸到底,有效阻滞仰攻之敌。天梯与飞虎关之间城壕宽深,壕顶架石拱,设木梯以到达关门。巨梯与雄关相连,兼具交通和作战功能,构成立体防御,是冷兵期时代难以逾越的天堑。当年若非明军得到密报,转而从后山突袭,这场战争的胜负犹未可知。而杨应龙又是用了多少神力,才筑成了今日所见这般屹立数百年不倒的巨石长城,仍是一个未解之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威严整肃的九大关隘,不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的天梯,不仅有效阻挡了明军进攻的步伐,上演了一出据险死守的山地攻坚战,也让后世的专家学者痴迷不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梯遭战争破坏,水蚀基础而坍塌,泥石埋压400年。1995年8月发现,将挖出的原有石料,按“整修如旧”原则修复,遗迹重见天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先生近-米八的身高,五、六十公分的台阶己超过他的膝盖,攀登起来非常费力,需要借助手臂支撑旁边的挡墙一起用力,可谓是手脚并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于近 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有点难,对于青年人来说不成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没有能力攀爬天梯,选择绕道前行。山上时而下雨,时而多云,道路湿滑,也需小心谨慎,防止滑倒。据景区工作人员说,山上经常雾雨绵绵,加上大树参天,难得见到阳光,因此石板路上长满青苔,稍不留神就容易滑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飞龙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关为三开间,顶上有三座大拱,两道月亮门,前后都有巨大的城门,是上山门户,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飞龙关”几个大字是杨应龙亲笔题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飞龙关门内眺望远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右下角红色的牌子上写着“飞龙关海拔1200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朝天关位于屯上缓坡沟谷地带,前临深沟,筑两级转角露台,向下连接瞭望四角亭,向上连接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筑建有城楼。关口面阔9.18米、进深5.1米、高7.9米,坐西向东,这也是称其为“朝天关”的一个重要原因。石城墙高达14米,为进屯的咽喉要冲,与此相连的城墙另一端制高点,是规模很大的飞凤关遗址,从未被毁完的残壁石门可看出,这座阶梯式瓮城是封闭的独立城堡,应为屯前军事指挥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据说杨应龙战败后就是在朝天关自焚而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城门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城楼,是屯东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关隘,是一组宏大建筑群,与东侧养马城遥相呼应。飞凤关、朝天关和飞龙关三关连成一体,高低相属,互成犄角之势,构成前沿军事体系。关内两侧有对称的踏步上下,顶上有高大的城门楼。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是一个带有院落的关口,关楼两翼有墙,有两进院落,正前开门二道。这道关口民间称之为“五凤楼”。飞凤关是海龙屯的正大门。关内保存的几块碑刻,也证明了其作为海龙屯正大门的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经过朝天关,去王宫遗址途中经过窑址,最后抵达位于山顶的海龙囤核心地带:老王宮和新王宫遗址,其中新王宫的主人,就是末代土司杨应龙。根据纵横交错的地基,不难推断,这里曾经矗立着经过严密规划,一气呵成的宏伟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环城的宫墙,墙内众多房屋因地就势,沿着山势层层抬升,曲廊迁回,错落有致;宫内的排水设施整齐划一,通过暗渠顺着山势一层一层地将水流引向低处,有的暗渠至今仍在发挥良好的引水功能;条石铺就的踏道彼此连贯,四通八达,甚至还有一段踏道通过下穿的方式,实现了“立交桥”的功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王宫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新王宫是土司在战争时期的政治中心,具有衙署的功能,其格局也与同一时期的衙署比较相似,同时兼具休闲、憩息、生活等功能,有殿宇、宫室、厅堂、亭、阁、池、仓库、营房等,建筑群以东面进口多级垂带踏道为中轴线,呈两翼展布,由下至上,五重平台,天井贯通。现保存的殿宇石基台宏大坚固,最大的面阔50米,石柱基础直径达0.5米,主要建筑室内地平铺40厘米见方素面青砖,天井以石板铺砌;两侧有石墙围合,长504米,其所围合的“新王宫”面积达1.8万平方米,建筑格局大体可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是土司处理政务的场所,自前而后依次为大门、仪门、庭院、大堂、二堂。大门左右各3根立柱,两侧为八字挡墙,外围为围墙;中央为天井,天井的中央有凸起的甬道,两端有踏步相连。大堂、二堂为五开间,与土司“从三品”的身份相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新王宫遗址”俯视图,景区照片翻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大门、仪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门是新王宫遗址入口第一道门,两侧有八字墙,与城墙相连。仪门是入口的第二道门:也是衙署区正门,面阔三间,两侧与东西两厢相连,门前设九级踏道,门内为大堂前的庭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此处是位于王宫中轴线上台阶,应该是王宫大门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台阶上长满了青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宫遗址现存的唯一完整的地面建筑物—海潮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潮寺处于新王宫地基的中轴线上,正面有两处台阶分别为九级和五级,据说暗含“九五至尊”之意;寺庙两侧的原王宫遗址大致对称,位置十分显要,在某种意义上,它算是海龙囤时空完整性的重要补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但是根据庙门口的碑文题刻,得知这座寺庙并不是新王宫原来的建筑,而是在当年明朝军队攻破海龙国之后,由一位朝廷官员支持修建的。最初这座寺庙只是一座茅庵,其目的大概是为了超度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亡魂,后来几经重修,历经400多年,在20世纪40年代重修之后,正殿至今保存完好,香火未绝,成为黔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正房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水牢,其实是一条通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龙屯中最具故事性的遗存之一,民间传说它是土司关押犯人的牢房。揭开之后,发现实际上是两条上下交汇的通道,类似于立交桥,下面是长长的隧道,因为后半部被泥土掩埋,前方半穴微露,人不知其深几许,内部如何,便杜撰出“水牢”的传说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价值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龙屯这座古军事屯堡就是杨氏土司统治期间这段历史的见证,其蕴含和传承的文化源远流长。海龙屯是中国唐宋羁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度的产物,见证了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是著名的“平播之役”的主战场,见证了杨氏家族统领下播州的辉煌与覆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了解一些历史,能对遗址有更好的体验。(资料取自网络,略作压缩修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贵州土皇帝杀妻作死,牵扯明朝一半军力,史书:打到明朝国库亏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播州土司杨应龙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明万历皇帝以“惰怠”闻名后世,以至于《明史》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但是纵观万历一朝的内政外交,此时明朝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万历三大征”,被很多人称为明军最后的高光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万历三大征分别在宁夏、朝鲜地区和播州开战,其中播州这个地名现在已经消失了。西南 “播州之役”爆发在今天的贵州遵义,当地土司杨应龙前后作乱四年,明朝调动了半个天下的饷银和兵马平乱,终于灭掉了播州杨氏。播州之乱虽然起于西南,但是它的影响力覆盖全国,牵动整个南方的经济。史学家甚至认为,小小的播州叛乱,其实才是压垮晚明国力的最后一根稻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国古代是大一统封建王朝,像“杨氏”这样一个家族当土皇帝二十几代人,在古代非常罕见。播州杨氏在播州统治了700多年,唐亡后投靠宋朝,宋亡后投蒙古,蒙古走了又投降大明。杨氏能在700年风云变幻中做“不倒翁”,首先是因为他们在播州当地威望颇高,一直被当地人拥护;其次杨氏很听朝廷的话,无论调兵还是征饷都随叫随到,于是明朝也就延续了他们的统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氏传到杨应龙这一代(第二十九代),本来跟朝廷关系非常亲密。西南大山出产“巨材”,也就是用做宫室梁柱的大树,杨应龙曾经在万历年间一次进献70根良木美材,万历皇帝龙颜大悦,封其为“都指挥使”。加上杨应龙手下的播州土兵英勇善战,屡屡在南方各省立功,杨应龙也因功受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应龙本来拥有一个大好未来,西南地区山高皇帝远,他既能享受荣华富贵,又能保子孙安宁。但是这位末代播州宣慰使司是一个“作死小能手”,用一系列疯狂的操作害死自己,也终结了700年历史的播州杨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应龙起兵叛乱之因,源自因怀疑妻子对己不忠而杀妻所引起的众愤,之后知道自己铸下大错,在得知九姓中已经有人告御状之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于万历20年起兵。他将这些告状者的亲属屠杀殆尽,然后带着苗人和土司兵主动出击,劫掠播州附近的州县。万历皇帝让贵州和四川两省着手剿灭杨应龙,明军兵分四路进军,除了其中一路被杨应龙设伏打垮外,其余都成功杀入播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万历22年,万历皇帝下诏让南京兵部侍郎剿灭杨氏,杨应龙看到明军来势汹汹赶紧举白旗投降。然而他送去做人质的儿子杨可栋突然暴死。儿子死在明朝手里,杨应龙再次被激怒,他不缴纳40000两白银赎罪,而且继续谋划着叛乱,终于在万历24年再次造反,他这次起兵比上次更加残忍,凡是攻下的城池就地屠城,一路烧杀抢掠,恶行罄竹难书。明朝此时困于朝鲜之战,没有力气绞杀杨应龙。从万历24年到万历27年,杨应龙和弟弟杨兆龙、儿子杨朝栋四处为祸,在四川和贵州烧杀抢掠,还侵扰湖广,明朝上下都对杨应龙忍无可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等万历朝鲜之役结束,播州就成了明朝唯一的痛处。四川巡抚李华龙被启用,督办播州剿匪,从朝鲜回国的辽东军队也南下支援,明朝半个天下的军力集结西南,南北兵合一处剿灭播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万历28年,明军24万大军分八路出击,杨应龙听说后非常紧张,散尽家财招揽了几万人驻守播州。面对明军的骁龙猛将,杨应龙先败于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的刘綎,后来再败于曹希彬。明军长驱直入杀到杨氏的老窝“海龙屯”,杨应龙和儿子杨朝栋此时已经心灰意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龙屯是个山巅要塞,本是宋朝抵抗元军时修建的,上下有九道关卡,屯内有水有粮,易守难攻。杨应龙此时被逼得走投无路,花招百出,先让叔叔去明军内投降,结果他叔叔直接被明军斩首。之后他以妻儿假投降为诱饵,想吸引明军入城围杀,又被明军识破。此时李化龙已经看出杨应龙反复无常的本质,下令绝不再谈投降,必须将这根毒草连根拔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应龙困守海龙屯,明军用车轮战连番进攻,最后在内应的配合下从一条水道登上海龙屯。城内的土司兵和苗兵一看明军入城,马上树倒猢狲散,杨应龙制止不住溃兵,眼看明军杀到,最后带着自己的几个爱妾自焚而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应龙死时是公元1600年,延续725年的播州杨氏至此彻底灰飞烟灭。看看杨应龙的一生,真的可以用“多行不义必自毙”来总结。他本有个大好开局,能当一代有为之主,但他刻薄寡恩,残忍嗜杀,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身死族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播州之役在史书上评价颇高,此战前后长达数年,动兵20多万,剿灭西南豪强杨氏,打出了明朝朝廷的威风,让整个西南的土司和夷人看到明军的实力,此后西南的大局有了200年未有的稳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