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浦东川沙老城厢有座沈家大院,为沈树镛祖上建于道光年间,有170余年历史。沈树镛,藏书家、金石学家,咸丰九年(1859)中举,官至内阁中书。中书,即内史,所以沈树镛把自己的宅院称为内史第。其子沈毓庆为近代中国毛巾工业的先驱,黄炎培的姑父。</p> <p class="ql-block">内史第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是典型的官宦宅第,又是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江南民居。</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宅院有立本堂。</p> <p class="ql-block">立本堂内,挂有黄炎培亲自题写的楹联:“天地有正气,园林无俗情”;“立本立言叱咤风云斗士,求真求是方圆规范人生”;是对他人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沈树镛因获宋拓本《熹平石经》和《熹平石刻》残字,欣喜之余,便在内宅楼上辟一间书斋,名曰“汉石经室”,又请何绍基、赵之谦等当年的书法家为之作题记。</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1878年诞生于第三进宅院。民主战士黄竞武(黄炎培次子)、水利专家黄万里(黄炎培三子)、著名音乐家黄自(黄洪培之子、贺绿汀的老师)等黄氏子弟都诞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故居里有很多相关的史料,非常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开群女学,1903年由黄炎培和堂兄黄洪培开办,以黄炎培堂嫂陆开群的名字命名,这是浦东的第一所女校。</p> <p class="ql-block">1905年,黄炎培经蔡元培介绍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并协助蔡元培处理了许多有关革命的具体事务。</p> <p class="ql-block">黄竞武,黄炎培次子,1903年出生,民盟中央组织委员,民建上海临时干事会常务干事,美国哈佛大学统济学硕士。因坚持地下斗争,阻扰国民党金库财产偷运计划,1949年遭国民党杀害。</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殚精竭虑地推动民主统一战线:1941年与张澜等组织中国民主同盟,联名提出《实现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1944~1945年,发表了《民主胜利献言》和《为转捩当前局势献言》;1945年与胡厥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p> <p class="ql-block">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发出召开新政协的“五一号召”,访问延安,与毛主席商讨国事。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p><p class="ql-block">摘录解说文字:</p><p class="ql-block">作为真理的“窑洞对”总是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窑洞对”永远会被人不断提起,</p><p class="ql-block">“窑洞对”永远不会被忘记,因为这是一个政治命题,需要执政党用行动来回答……</p> <p class="ql-block">欣赏一下当年名人的签名。现在有的明星签名像极了道士画符。</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宋耀如与倪珪贞夫妇携子女于1890年~1904年在此生活,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都在此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p><p class="ql-block">第一进宅院里宋耀如传教的小福音堂。</p> <p class="ql-block">1891年12月17日,胡适在上海大东门胡家合伙经营的“瑞馨泰”杂货店里出生。1892年2月,父亲胡铁花奉调台湾,行前将少妻、稚子安置于内史第。随后胡适在此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当年胡适寄寓的厢房。</p> <p class="ql-block">沈树镛,字均初,又字韵初,号郑斋。欣赏一下他的印谱。</p> <p class="ql-block">有个说法: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到川沙老城厢,记得去内史第看看。</p><p class="ql-block">三进老屋沈氏家,</p><p class="ql-block">一段晚清民国史。</p><p class="ql-block">名人缘聚大宅门,</p><p class="ql-block">川沙文脉内史第。</p><p class="ql-block">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