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格局大了,能容言</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八章》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p><p class="ql-block"> 有大格局的人,像水一般不争不抢,能滋养万物,包容万物。</p><p class="ql-block"> 容言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格局,这样的人眼界深远,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顾全大局,而不是争长道短,斤斤计较。</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景公酷爱喝酒,有时连喝几日几夜都不过瘾,如此下去,定会耽误大事。</p><p class="ql-block"> 大臣弘章劝谏道:“君王要以国事为重,望您早日戒酒,否则请赐我一死。”</p><p class="ql-block"> 齐景公有些生气,但又很纠结,弘章所言有理,但自己又不想失了喝酒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便向晏子诉苦。晏子听后,说道:“弘章有您这样广阔胸怀的君主,是他三生有幸,若是遇到纣王、夏桀,早已小命不保了!”齐景公听了此话,坚定地说道:“我马上戒酒!”</p><p class="ql-block"> 从此,齐景公将心思都放在国家和百姓身上,在他的管理下,齐国变得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安稳富足。</p><p class="ql-block"> 齐景公善于容言,即便是批评,也不会因为自己是君主,便高高在上,肆意责罚;而是欣然接受,听取意见。</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中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p><p class="ql-block"> 置身事内,每个人都是当局者迷,无法看清自己身上的问题,别人及时指出,是对自己的一种帮助。</p><p class="ql-block"> 若只接受赞美,不接受批评,容易迷失自己,忘乎所以。</p><p class="ql-block"> 最明智的做法,是学会容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p class="ql-block"> 这是分得清缓急轻重的处世智慧,更是趋吉避凶的高瞻远瞩。</p><p class="ql-block"> 格局大,容他人之言,人生路上才能避免灾祸,走得更加稳妥。</p> <p class="ql-block">大东湾水库</p> <p class="ql-block">丹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