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风光】五台山显通寺文殊殿与无樑殿

巴林

<div>  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自然显通寺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的后面是甘露文殊。他们表示东西南北中五座台顶,故合称为五方文殊。</div><div><br></div><div> 此外,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在大殿的东西两面平台上,还有十二尊金光灿灿的圆觉菩萨,他们则是禅宗经典——《圆觉经》里出现的12位大菩萨。</div> 无梁殿是俗称,因该类建筑不用梁柱,故称无梁殿,通常为砖石穹庐顶结构。该殿的“大名”叫无量殿,取“佛法无量”之意。又因该殿为唐代清凉国师撰述《华严经疏》的制疏道场,据说释迦牟尼曾在7处地方共讲经9次,该殿的门楣上方嵌有7块砖磨匾额,依次为“发菩提场”、“普光明殿”、“仞地天宫”、“夜魔天宫”、“兜率天宫”、“他化天宫”、“逝多园林”,这7块匾额就代表了释迦摩尼讲过法的7处道场,暗含了“七处九会”的意思,所以此殿又名“七处九会殿”。 千钵文殊铜象,供奉在千钵文殊殿内。这尊铜像,造型奇特,上叠五个头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所以,这尊铜像又被叫做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像。这尊像金光灿烂,铸于明代,全国少有。 大显通寺的山门不以四大天王护卫,而使用“龙虎”双石碑。山门正面高悬立匾,上书四个蓝底金字“大显通寺”。进入山门后,左半间立一古碑,上书一草“龙”字;右半间有一石碑,上书一草“虎”字。这两个大字都是明代万历年间山西巡抚雷雨居士傅光宅一笔写就,“龙”“虎”两字潇洒自如,气势磅礴,完全镇得住山门鬼神。 在显通寺的山门前有一座钟楼,钟楼第二层的内梁上,吊有一口重9999.5斤的大铜钟。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的一口铜钟。钟表刻有一部万字有余的佛经,字迹端正清晰。 △幽冥钟 未完待续。 景点文字介绍选用网络改写,谨向原作者致敬! 照片拍摄时间:2013年5月31日。 感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