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届母校相聚 六十年同学情深(修改版)

雪原

<p class="ql-block">2023年金秋十月,秋高气爽</p><p class="ql-block">百合花开,芳菲馨香,和合美美</p><p class="ql-block">无锡一中1966届校友重返校园</p><p class="ql-block">举行入学60周年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10月21日市一中66届初高中8个班级160名同学重聚母校,重温60年前垮进学校大门读书的情景。</p><p class="ql-block">市一中老大门朝南,面向人民西路,现在还是老模样,昔日,我们每天要在这里进出。现在新建了朝西,面对惠山电视转播塔、锡山龙光塔和悠悠大运河的新大门,老大门就不用了。</p><p class="ql-block">老校友们六十年后回到母校,心中有个愿望,就是想再出入一次老校门。</p> <p class="ql-block">回到母校见红楼,思绪万千抒情怀。这里是我们六十年前筑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八角红楼东西走向有三层,南北两面教室,中间走廊。</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前入学一中,八角红楼是我们放飞理想的殿堂。</p><p class="ql-block">1963年9月入学读初一,教室就在八角红楼东侧一楼。</p><p class="ql-block">1963年9月入学读高一,教室就在八角红楼东侧二楼。</p><p class="ql-block">下图正是八角红楼东侧门,六十年前进出最多的门,我们从这里往会场、往运动场、往食堂。如今此门模样依旧。</p> <p class="ql-block">八角亭一层大厅今日新貌。原来这里是同学们课间休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朝南的八角厅东、西两侧各有一块黑板,分别是学生会的黑板报《先锋》和团委的黑板报《团汛》。</p><p class="ql-block">朝北的大厅内用铅丝网格布置了二条阅报窗。</p><p class="ql-block">大厅东侧是图书馆,借还书的窗口也向着大厅。</p><p class="ql-block">因此八角红楼一层中间的大厅,是老三届同学们常常驻足、停留、观看、汲取知识与智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八角红楼西侧一层原来是初二的教室,现在是校史馆。</p> <p class="ql-block">八角红楼朝北大门,模样依旧。</p><p class="ql-block">原来走出此门就是一条挺宽的用小方石铺成的路,路两边是两排高大的梧桐树,顺着这条路,可以通向宿舍楼、足球场、音乐教室、小花圃等场所。</p> <p class="ql-block">母校一中热情欢迎老校友回校看看。</p><p class="ql-block">一中综合楼门口大电子屏打出字幕:</p><p class="ql-block"> 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无锡市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1966届校友回校</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六十年再次相聚</p><p class="ql-block">老校友们虽已白发苍苍</p><p class="ql-block">但见面时的激动和喜悦</p><p class="ql-block">仍如同青春年少时一样</p> <p class="ql-block">左起:陈伯生、邹伟康</p> <p class="ql-block">左起:陈伯生、吴文龙、胡学钟</p> <p class="ql-block">左起:谢萍娟、张仲珍、杨惠娟</p> <p class="ql-block">左起:钱均厚、邹伟康、邹祖源</p> <p class="ql-block">吴文龙(初三丙)从常州赶到无锡参加老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初三丙刘海良</p> <p class="ql-block">顾仲淼(左)胡国斌(中)陈全良(右)</p> <p class="ql-block">合影左起排名:</p><p class="ql-block">张仲珍(丙班)谢萍娟(丙班)张蕴花(丁班)陈伟芬(丁班)劳伊青(丁班)</p> <p class="ql-block">高三丁宋伟君(左)和</p><p class="ql-block">初三丁陈伟芬(中)、劳伊青(右)合影</p> <p class="ql-block">初三丁班滨海五汛公社插队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姚钧秋、茅菁萃、俞锡生、</p><p class="ql-block"> 孙元平、孙吉仁</p> <p class="ql-block">初三丙班女同学在八角红楼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排名:郑淼、谢萍娟、徐丽娟、</p><p class="ql-block">王美娟、张仲珍、杨惠娟、陆宝英</p> <p class="ql-block">当年教我们的老师都已八、九十岁,健在的有30多位,但大多体弱多病。我们怀念老师们,祝愿他们欢乐安康,福寿延年!</p><p class="ql-block">收到六六届入学一中六十年聚会筹备组的邀请函后,黄宇麟、孙宏杰等七位老师非常高兴地赶来参加我们的活动。</p><p class="ql-block">这是老师在一中校史馆合影留念,左起:梁浩清、李万锦、杨德如、孙宏杰、吴盘生、胡慰愉六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吴盘生、李万锦老师和吴正南同学同乐合影。</p> <p class="ql-block">市一中六六届入学六十周年聚会,在学校综合楼四楼会议厅举行。母校为大家准备好了会场,电子屏幕上打出了聚会主题: </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同学情</p><p class="ql-block">市一中1966届校友入学60周年纪念</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1日</p> <p class="ql-block">初三丁班同学与老师在开会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张湧根、俞锡生、黄宇麟老师、孙宏杰老师、张伟军、周惠中</p> <p class="ql-block">初三乙班同学和孙宏杰老师在开会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初三乙班同学在开会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高三甲班曹大华词作《相聚 感怀》 视频在报告厅会场会前播放</p> <p class="ql-block">无锡一中党委书记朱晴怡老师百忙中抽空临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p class="ql-block">她代表学校热烈欢迎1966届校友回校,並向校友们送上诚挚的祝福!对老校友不忘母校,心系母校,关心母校,表示衷心感谢!</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中年轻的校友代表,朱书记表示将接好“接力棒”,奋进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擦亮学校品牌,不辜负历届校友们的深情期待。</p> <p class="ql-block">10月21日上午9:30,主持人:六六届高三乙班杨春南宣布“六十年同学情—— 市一中66届校友入学60周年纪念”聚会开始。</p><p class="ql-block">老同学们重温60年前跨进一中校门和参加开学典礼的情景,暢叙60年同学友情。</p><p class="ql-block">本次聚会活动筹备小组,从六月份开始,多次开会讨论活动准备安排的内容,並同母校一中联系,得到了一中领导的热情的支持,安排会场,提供会务服务。</p><p class="ql-block">杨春南代表大家向母校一中及其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母校一中再创辉煌!並祝愿到会老师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祝愿大家好好保重身体,再过三年我们再相会,庆祝毕业六十周年,希望到时一个不能少。</p> <p class="ql-block">永远的一中,永远的一中学子,一中就像一根线连接着你我他。</p><p class="ql-block">六十年坚守初心在坎坷的风雨中顽强奋斗,是母校的老师赋予了我们宝贵的品格,是母校的精神给了我们奋进的力量。</p><p class="ql-block">校友代表们纷纷上台交流分享六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对母校的感恩之情……</p><p class="ql-block">六六届初三乙班陈汝普发言:</p><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岁月迅速流逝,时代不断更新,在那最苦最难的日子里,是母校给了我们支撑的力量。只要想到母校,回到母校,我们就充满了力量,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虽然大多数人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骄傲地向母校报告,我们奋斗过了,此生未虚度。</p> <p class="ql-block">高三丙班王景代发言:</p><p class="ql-block">悠悠岁月六十载一晃而过,在这六十年中,各位同学的工作,生活,学习的经历尽管不同,各有千秋,但对那时三年的学习场景永远不会忘怀。老师的谆谆教诲,学校的精心培养使我们终生受益,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母校的八角红楼是我们这一代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饮水思源,我们深切感激母校的栽培,也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刚才朱书记的讲话,让我们看到了母校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藍图,我们感到无比欣慰!祝愿母校蒸蒸日上,明天更美好!在此感谢母校圆了各位同学重返母校的夙愿!在母校支持下,使这次同学聚会得以顺利举办。</p> <p class="ql-block">高三丁班陈演祥发言</p><p class="ql-block">回到母校,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一中校风,正气向上。漫步在八角亭前,仿佛回到了当年,学海泛舟,尊师守纪,勤奋学习。老师为人师表,谆谆教导,诲人不倦。母校是终身难忘的地方,衷心感谢教过我们的老师!祝福母校再续辉煌!祝愿老同学身体康健,常常联系,同甘而行,三年后毕业六十周年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高三乙班顾达明发言:</p><p class="ql-block">……中学同学相处一般只有三年,相对较短暂。但我们这个群体,相处时间长,又经过特殊年代、特殊形式的动荡,特殊的同学情超越了普通的同学情,也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可以说:同学情谊深似海,今生今世永不悔。回忆过去,感受多多,展望未来,信心满满。珍惜友谊,感恩母校。三年后我们将迎来毕业60周年、同时也迎来80大寿。祝愿各位老师、老同学身体健康!祝愿母校再创辉煌!</p> <p class="ql-block">初三甲班奚强从香港回母校参加聚会,发言的主题是难忘一中情</p><p class="ql-block">1963年垮进无锡市一中的校门,在一中渡过了五年多的青春时光。60年过去,蓦然回首,发现一中不僅给我留下了学习的经历,也让我的一生带着母校的尊师守纪,勤奋学习,奋发自强的印纪。1980年在香港,是一中的精神激励我在纺织印染方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香港大型纺织印染企业的AGM。……退休后,我加入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中校友群,和一群在异地他乡努力奋斗着的一中校友们,相互勉励,相互帮助,传承着我们无锡市一中的学子精神。今年三月,无锡市政府在港举办招商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几百人的会场,聚起20多位无锡市一中的校友,而且个个都是行业翘楚,大家共同为家乡无锡的未来发展努力着。无锡市一中不仅仅给我们这一代人奠下了人生发展的基础,她也将继续给社会、给国家培育出更多的人才造福人间。感谢我的母校无锡市一中!</p> <p class="ql-block">吴盘生老师发言:在66届校友入学一中六十年聚会时,也是我进入一中从教六十年纪念之时。</p><p class="ql-block">六十年的人生路,一晃都已老了,大家都要保重身体,要好好活着,活着就是胜利,精彩的生活在未来,我们要好好活着享受更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初三丙班邹伟康满怀激情地朗诵发言</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升学考试,如愿踏进了无锡市一中大门。</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揣着少年壮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着“3十3”的目标奋发学习。初中3年,高中3年,渴望着在母校的摇篮里学有所成,茁壮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p><p class="ql-block"> 正当我们完成了第一个3年,向着第二个3年发力之时,“炮打司令部”一声炮响,我们如梦一般虚度两年,又如梦一般贴上了知识青年的标签,撒向了祖国的土壤。</p><p class="ql-block"> 几年,几十年。虽然我们的经历有所不同,但我们的奋斗却是相同。虽然谈不上有用之材,但也各有所成,人人都是各行各业有用之人。 </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后,我们再一次来到母校聚首。母校变大了,母校壮观了。八角亭怎么变矮了?哦!原来是我们也长大了,长高了。我们也变老了。 </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发出内心的呼喊: 虽然六十年过去,同窗学友之情永恒! 虽然六十年过去,老师教育之道永恒! 虽然六十年过去,母校培养之恩永恒!</p> <p class="ql-block">初三乙班 谭明南 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聚会感》诗</span>抒情:</p><p class="ql-block">一别甲子会红楼,昔时年少今妪叟。</p><p class="ql-block">举樽思情忆旧岁,虽吐叹息心满歌</p> <p class="ql-block">高三乙班王永福吟诗抒情</p><p class="ql-block">《桃李一甲子 母校再聚首》</p><p class="ql-block">人生百年盈,甲子唯一轮。</p><p class="ql-block">红楼少年梦,折桂成泡影。</p><p class="ql-block">三级耗五载,桃李逐流星。</p><p class="ql-block">浩劫十年余,一代乏知青。</p><p class="ql-block">我辈仍发奋,闯荡拒沉沦。</p><p class="ql-block">师长教诲在,学子各有成。</p><p class="ql-block">华夏播硕果,红楼无弱生。</p><p class="ql-block">沧桑堪回眸,霜雪染双鬓。</p><p class="ql-block">岁月如飞梭,同窗情谊深。</p><p class="ql-block">古稀再聚首,殷殷谢师恩。</p> <p class="ql-block">初三乙朱文芳在会上代张家松朗读诗作《回眸 珍藏》</p> <p class="ql-block">高三甲张家松诗作《回眸 珍藏》视频</p> <p class="ql-block">中午大家在惠山古镇横街聚鸿楼酒店二楼聚餐,餐后喝茶聊天,畅叙六十年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聚餐把“六十年同学情”聚会的热情推向了高潮。</p><p class="ql-block">席间同学们互相敬酒,互相倾谈交流,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席间擅长唱歌的老师、同学,敞亮嗓子,高歌一曲。久违的老歌,更加引起同学们对以往岁月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高三丙班荣德海向老同学敬酒</p> <p class="ql-block">高三乙班杨春南、王永福俩位老同学向大家敬酒。</p> <p class="ql-block">李万锦老师和王永福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蔡天福(左)是初三丙班群主,定居在上海,早上从上海赶来母校参加聚会,聚餐时与高三乙班杨春南(中)、初三乙班陈汝普(右)相逢握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曹大华从常州赶来参加老同学聚会和班级联络员纪晓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程均治(初三丙班)和奚强(初三甲班)交谈合影</p> <p class="ql-block">初三甲老班长朱惠康和老同学们相聚席间</p> <p class="ql-block">初三乙班女神相聚同乐</p> <p class="ql-block">六六届初中乙班同窗合影</p><p class="ql-block">左前排名:陈炳琪、孙光伟、吴德荣</p><p class="ql-block">左后排名:唐德岐、周荣祖、谭明南</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相聚同乐,互相敬酒</p> <p class="ql-block">初三丙班蔡天福、杨惠娟、张仲珍3人小学同学,初中同班,同学情已经超过60年,可谓“青梅竹马”了。</p> <p class="ql-block">左起:顾仲淼、陈全良(从南京来参加老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当天聚餐时拍摄。这是一中66届高初中毕业生,又是江苏师院(现苏卅大学)82届物理系同班同学。</p><p class="ql-block">中学同校,大学同班。</p><p class="ql-block">左起:</p><p class="ql-block">吴文龙(初三丙)王元豹(高三甲) </p><p class="ql-block">徐镇楠(高三丙)蒋宏夫(高三乙)</p> <p class="ql-block">一中六六届初三甲乙丙丁4个班1968年赴苏北新洋农场的11位同学,在2023年10月21日聚会时合影留念: </p><p class="ql-block">前排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范毓康 郑 淼 杨惠娟 周凤秀 华敏洁</p><p class="ql-block">朱惠芳 </p><p class="ql-block">后排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陆庭初 徐建新 汪兴庚 吴文龙 吴国栋</p> <p class="ql-block">市一中六六届插队滨海县五汛公社部分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市一中六六届插队滨海县大套公社部分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20年前市一中六六届高中毕业四十年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中六六届高、初中8个班60年老同学和部分老师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回到母校见红楼,同学相见忆旧情 ,思绪万千抒情怀,千言万语难表激动的心情。</p><p class="ql-block">聚会活动中,校友们意犹未尽,纷纷作诗、发文、谈感受:</p><p class="ql-block">六六届高三甲班 何干元</p><p class="ql-block">《口占一绝》</p><p class="ql-block">浪迹江湖数十年,魂牵梦萦思校园。</p><p class="ql-block">如今白头重相会,万千话语红楼前。</p> <p class="ql-block">陈伯生同学是初三丙班的团支部书记,他说:</p><p class="ql-block">21号那天我去母校比较早,大楼前均是高三同学,我请他们帮助拍了张八角楼前照片。</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梦想和希望升起的地方,又是下乡告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高三丙班刘光容同学对这次活动的感言:</p><p class="ql-block">同学聚会的全过程,让我感知组织工作的繁重:先期的组织,筹划,落实工作繁锁,今天的现场聚会的工作也十分紧张:要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要把近二百个人组织有序完成开会,拍照,聚餐一系列的活动,也是十分紧张的。感谢你们聚会组织人员的辛勤付出!让我们这批老同学欢聚一堂,暢谈60年人生艰辛的经历。每一个同学都有不尽相同生活过程,但是基调都是苦涩的。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的磨难,在这样的历史中渡过60年,可谓尝遍了生活酸甜苦辣,今日回首,各有千秋。</p><p class="ql-block">感谢筹备组的辛勤组织,让我们66届老三届生同学有机会相聚一堂,促膝而谈。</p> <p class="ql-block">初三丁俞锡生、姚钧秋敬酒合影</p><p class="ql-block">老班长俞锡生感言:</p><p class="ql-block">今天很高兴到母校参加66届高、初中毕业生入学60年一60年同学情庆祝活动。大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为这一生难得的一次盛会而感到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我们是特殊的一代毕业生,本该三年的学生生活变成了五年,而后又被迫中断学业全部上山下乡,由此我们也认识了许多高中的校友。基本相同的经历,使我们彼此感到分外亲切。敬酒不绝,祝福不断,握手言欢。让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p><p class="ql-block">正象吳盘生老师今天所说,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要保持健康好好活,争取活得久一些,尽量多享受生活的乐趣,抓住幸福生活的尾巴。</p><p class="ql-block">总之每一次轻松愉快的聚会都似喝了延年益寿的营养剂。</p><p class="ql-block">2023.10.21号必将在我们的余生中留下美好的忆念。</p> <p class="ql-block">初三丙班联络员高燮源聚会感言:</p><p class="ql-block">《金秋同窗甲子情》</p><p class="ql-block">春去夏尽已是秋,片片落叶秋风中。</p><p class="ql-block">秋深叶落枝头空,霜降立冬叶归根。</p><p class="ql-block">枫红杏黄夕阳照,岁月无声匆匆过。</p><p class="ql-block">同窗情谊一甲子,互道珍重携手行。</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1日,在金秋最美的季节里,迎来了最高兴的时刻,一中六六届老同学今日相聚母校,共同纪念入学六十周年。</p><p class="ql-block">回首60年前:</p><p class="ql-block">红领巾在胸前飘,红楼读书正年少;</p><p class="ql-block">母校恩师育新人,同学结缘一世情。</p><p class="ql-block">想起55年前:</p><p class="ql-block">下乡插队奔农村,风雨人生历艰辛;</p><p class="ql-block">战天斗地道不同,报恩家国心相通。</p><p class="ql-block">60年母校情,师恩忘不了。所有的过往,都是回忆,所有的经历,都是痕迹。人生如校园里一树一花、一木一草,都离不开园丁辛勤的浇灌。树有树的挺拔,花有花的灿烂,草有草的芳香。我们每一个同学,也或若草、若花、若树,在人生的舞台上各有各的才能,各有各的角色,各有各的奉献。无论是谁,是草是花是树,不断成长的根都是在母校校园的沃土中培育萌芽。人生归根结底,根系母校,情系母校,感恩母校,感恩师长。</p><p class="ql-block">60年同学情,缘分金不换,友谊永不变,常思同学情,快乐常聚首,但愿人长久。</p><p class="ql-block">祝愿老同学们:</p><p class="ql-block">余生每天,嬉乐安康!福寿延年!</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由市一中六六届8个班联络员提供。</p><p class="ql-block">六六届初中丙班联络员高燮源代表筹备组制作本美篇,供关注本次活动的母校老师、老三届老同学、各位老朋友浏览、赏读。因作者水平有限,美篇美中不足之处,敬请谅解。</p><p class="ql-block">市一中六六届入学六十年纪念活动筹备组</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