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岐的美篇

王凤岐

<p class="ql-block">  《在忽必烈墓地发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回忆录之四</p><p class="ql-block"> 1998年春夏之交应内蒙古正蓝旗旅游局的邀请,我们一行两辆车四个人,去正蓝旗(相当于汉族的一个县)参观。这是距河北省最近的一个“旗”。</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是两辆奥迪车,所以跑的非常快。到了内蒙古正蓝旗时就没有公路了,车辆只能在草地里前行。草原的天是湛蓝湛蓝的,那一朵朵白云,无忧无虑地在天空中悠然自得的飘荡着。地面上没过车轮的青草在微风中荡漾着,像一片片绿色的海洋。那黄色的金莲花在翠绿色草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偶尔地里还有一只百灵鸟飞起来。给大草原增添了不少活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在上午10点多就到了目的地,正蓝旗旅游局的局长和其它同志们很早就在忽必烈的墓地等着我们。见面后旅游局的副局长对我们说,“这里也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只是有忽必烈的一个坟包”。我当时看到,忽必烈的陵寝经过多少年的战乱,已经不成样子了,地上宫殿已经没有了,只有一部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的废墟和几个破烂不堪的小石人。忽必烈陵墓,只是一个大土包,现场看着非常凄凉,墓地四周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瓷器片,大的有半个烧饼大小,小的也比扣子大,阳光打在上面闪闪发光。旅游局的局长和同志们看着我,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不停的说“这个地方没有什么看的,只是一个大坟包”。我们虽然初次见面,但是,当时就毫不客气地说,知道你们这个地方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吗?他们当时答不出来,只是面面相觑的互相看着。我说忽必烈的陵寝经过历代的战乱是不像样子了,可是你们看看遍地的“元青花”瓷器片,这些都是值钱的东西,这样放着太可惜了,如果把这些瓷器片收集起来,做成旅游纪念品,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于是,我又讲了,当年,东西德合并时,西德人把柏林墙打碎了,做成小块,然后5马克一块,10马克一块,做成旅游纪念品来出售。正蓝旗旅游局的同志听了后顿开茅塞,一位旅游局的副局长,立刻跑到不远的地方,一会儿,跑过来手里捧了一大捧瓷器片。并且嘴里不停地说,这里有太多的瓷器片了。</p><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一起在蒙古包里吃的羊血肠和手把肉,喝得马奶酒。旅游局的同志频频举杯为我祝酒,那天我喝了很多蒙古酒,由于心情高兴也没有感觉喝多了。酒桌上,旅游局的局长告诉我,他们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旗领导,领导们非常高兴让他们代表领导来敬酒,我非常高兴的接受了。内蒙古人就是实在,看着我津津有味的喝着蒙古酒,他们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在想,多少代的国内战乱,给忽必烈的陵寝造成了面目全非的破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有多少珍贵文物遭到破坏和外敌的抢劫呀。在我面前只忽必烈墓地就有数不清的“元青花”瓷器毁于一旦。看着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呀。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元世祖忽必烈的陵寝修复的成什么样子了,有机会一定去重游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