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中!

五块砖

<p class="ql-block">听音乐也是我的爱好之一。</p><p class="ql-block">平日里我喜欢听经典的,传统的,轻缓而能触动灵感的纯音乐。最近一直关注钢琴教师,青年作曲家赵海洋,并把他演奏的这首《一条大河波浪宽》,选做了这篇旅行日记的配曲。</p><p class="ql-block">"中"是河南方言,河南人把"中"挂在嘴边,全国人民都知道。</p><p class="ql-block">"中"究竟是个啥意思,小岳岳说,就是行的意思、好的意思、可以的意思,就是同意和肯定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比如说,河南博物院"中不中",我的答案是,"中",而且还要拖着长长的尾音,这叫入乡随俗。</p><p class="ql-block">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地铁3号线西大街站,换乘2号线关虎屯站,目标锁定了河南博物院。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了,打卡博物馆是我行程单上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家博物馆、新疆博物馆、西夏王陵博物馆、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包括今天要去的河南博物院,等等吧,有点上头了。</p><p class="ql-block">说起河南博物院,那要追溯到1927年,当年还是在冯玉祥的主导下修建的,旧址在开封。1961年又几经迁址,现在馆址位于郑州市的农业路。据资料介绍,目前馆藏文物多达17万多件。看清楚了是17万多件,河南博物院早早就被戴上了国家一级博物院的帽子。</p><p class="ql-block">与山西博物馆区别不同的是,一个像金字塔,一个像倒金字塔,但同样典雅大方、同样稳重大气,同样中国味十足。</p><p class="ql-block">九点准时入馆签到,直奔参观主题。在"国宝护照"的引导下拾级而上,偌大的空间、海量的文物,寻宝过程辛苦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贾湖骨笛,七孔鹤骨制成,八千年前的乐器,堪称笛子的鼻祖,它的出土一鸣惊人;妇好鸮尊,"鸮"是猫头鹰的俗称,商朝晚期的盛酒器皿或祭祀礼器,造型极为可爱,国宝当中的颜值担当非他莫属;玉炳铁剑迄今2800年,那个年代的冶炼技术与制造工艺,中华第一剑的标签必须贴在他脸上;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青铜盛酒器,古人以此器祭神祀祖,飨宴宾客,朋友相聚,对酒当歌,一醉才能方休;杜岭方鼎被视为立国之器,权力象征,泱泱大国只有两件,一件在河南,一件在北京;云纹铜禁,夏商达官贵人饮酒过度倒致王朝灭亡,周人引以为戒,“禁酒令"的专利也当属周人;四神云气图则是一幅最早、最完整的墓室璧画,用"绝美“两字形容都有些愧对于他;武则天顶天立地,而武则天金简,则是唐代祈福散灾的信物,世间属于武则天的文物仅此一件;汝官窑天蓝釉传世只有四件,而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独此一件,"天青为贵"啊。</p><p class="ql-block">稀世珍品,件件顶流,四小时五十分钟,九大镇馆之宝,一切尽在眼中。</p><p class="ql-block">"青史为证,山河即名"。河南博物院抱歉了,来的有点晚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