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与《洛阳杂文》的相识与结缘</p><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学的老同学尹承伟专程上门把刊有我一篇小文的2023年《洛阳杂文》送于我手中。拿到《洛阳杂文》我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当看到《附身见苍生》,《有编制的妖怪和劳务派遣的妖怪》,《医疗应立足人民至上,而非人民币至上》这些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好的杂文时,不由得想起自己与《洛阳杂文》的相识与结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洛阳杂文》的相识缘于老同学尹承伟。老同学尹承伟是个优秀的媒体人,在学校时就是我们的学生会主席。后来才知道尹主席也是洛阳杂文学会的执行会长。我和尹主席同级不同班,我们那个时候男女同学也很少说话,后来有了微信有了同学群,也是男同学在群里面发声多,女同学多是在底下观看很少发声。我们当时就读的中学是市里的重点中学,同学群里也是卧虎藏龙,尹主席和我们那些不乏优秀的男同学时常会在同学群里就一些实事发些文章,针砭时弊。作为女同学虽然不在群里发声,但看到这些能引起自己共鸣的有深度,有思想的好文章,也会在底下暗暗点赞并时时关注。尹主席作为媒体人更是经常把自己看到的好书,好文发到同学群里。有次看到尹主席在同学群发的好文章引起自己的共鸣,一看文章来自公众号《洛阳杂文》。不解饥渴的我赶紧去搜索公众号《洛阳杂文》,从此与《洛阳杂文》相识并成为《洛阳杂文》的忠实读者,也在《洛阳杂文》上读到了很多洛阳本土有思想,有深度,有情感的各方人士写的好文。</p><p class="ql-block"> 疫情三年,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我看到了疫情初期医务工作者冲在一线受到政府和民众的理解尊重,也看到了疫情中期医生大白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和被管制隔离民众的无奈以及各种冲突不理解,更亲身经历了自己母亲在疫情后期因医疗挤兑在医院被染新冠而去世。所以当看到尹主席在同学群里说《洛阳杂文》正在搞“疫情这三年”的征文时,便有感而发写了《抗疫这盘棋》这篇小文发给尹主席让他看看是否符合征文要求。尹主席看了后给予了肯定并把小文纳入了《洛阳杂文》的“疫情这三年”征文里,这便有了和《洛阳杂文》的结缘。</p><p class="ql-block"> 在快节奏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是抖音,小视频这些网络快餐在喧嚣浮杂,真正能一点点浸入灵魂的有温度的好文读后心灵有独坐的美好静谧,让人去体会作者的用心,用情并引起共鸣。当拿起2023纸质版的《洛阳杂文》,翻看着书中能引起自己情感共鸣的好文,浮躁干涸许久的内心像得到雨露滋润般既享受着文章的温度,情感,又享受着独坐的美好静谧。感谢尹主席和《洛阳杂文》送给我一份纸质版的纪念母亲的文字和再次给了我这种心灵独坐的美好静谧和灵魂深处渴望的温度,情感。</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一切都急急忙忙的时代里,能有感而发,用心,用情写好文的少了,能静下来用心读好文的人也少了。尹主席把书送给我的时候我对他说谢谢,他倒过来谢我给他们提供了好的文章。尹主席也在2023《洛阳杂文》后记提到十几年来能坚持每年编一本《洛阳杂文》的难。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作为一个人,思想和灵魂总是要有情感,态度,表达,释放的需要,所以在当下的时代《洛阳杂文》能每年坚持编下去,也是我们这些读者的幸事。再次感谢尹主席和《洛阳杂文》。希望以后在同学群里看到尹主席发更多《洛阳杂文》的好文。也愿自己从此结缘《洛阳杂文》,争取成为《洛阳杂文》的长期投稿人。</p>